假如中國打贏了甲午戰爭

2020-12-16 財新網
 

維舟|文

  雖然中國的教科書歷來都把鴉片戰爭作為中國進入近代史的分水嶺,但真正讓中國人普遍感受到震動的,其實是五十年後的甲午戰爭。這場一百二十年前夏天爆發的衝突,使中國人迎來了一個全面危機感的時代,「亡國滅種」的真切可能,形成一個籠罩在中國人心頭的陰鬱未來,終於將所有人從沉沉的大夢中震醒,而中國近代的主題也從此由「圖強」轉向「救亡」。

  在此之前,中國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多是一個麻木不仁的沉睡巨人,儘管沒少受刺激,但卻始終未能發揮其潛在的力量。堪稱「中國通」的赫德爵士曾在1894年說出一番頗具預見性的話:「兩千年的經驗,雖把中國人磨練得非常冷靜,但如果照現在這樣下去,我想很可能有一天絕望情緒以最激怒的方式爆發出來,我們在北京的外國人也許將會通通被殺光,每個人中國人將說:『如果沒有這幫番鬼,我們怎會鬧到今天這樣,在我們自己被毀滅之前,且讓他們先嘗嘗滋味!』」但第二年在甲午戰敗之際,他又失望地說:「恐怕中國今日離真正的改革還很遠。這個碩大無朋的巨人,有時忽然跳起,呵欠伸腰,我們以為他醒了,準備看他作一番大事業。但是過了一陣,卻看見他又坐了下來,喝一口茶,燃起菸袋,打個呵欠,又朦朧地睡著了。」

相關焦點

  • 假如甲午戰爭中國打贏了會怎麼樣?
    另外,還有一點想不開,那就是我們也搞了各種洋務改革,三十年來,虛心向洋人學習,怎麼還打不過小日本呢?甲午戰爭繪畫為何打不過日本,分析的文章太多了。在此,不想再探討這個問題。我們換個角度,那就是中國如果打贏了甲午戰爭會怎樣?歷史不能假設,但可以意淫。如果中國打贏了甲午戰爭,最明顯的當然就是臺灣不用割讓給日本,更不會賠錢了。
  • 假如在甲午戰爭中,清政府贏了,中國歷史該走向何方?
    我們都知道在19世紀末1894年當時的清朝政府與日本進行了第一次中日戰爭,也就是史稱「甲午戰爭」,日本傾盡全國之力投入到這場戰爭中,這場戰爭以清朝政府慘敗告終,花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本獲得大量賠款,從而躋身世界強國。
  • 如果甲午戰爭大清帝國打贏了,亞洲格局會變成什麼樣?
    甲午戰爭一般指中日甲午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幹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
  • 假如清朝打贏了甲午戰爭,會對洋務運動和各種改革產生什麼影響?
    清朝打不贏甲午戰爭,因為上去的根本不是大清的軍隊,而是李中堂的部隊,大清的朝廷即便添了點搭頭,也不希望李中堂能打贏。否則,李中堂豈不又成了第二個曾文正了?其實日本當時也就是個驢屎蛋外面光的角色,底子比大清還虛,但大清高層根本不想打,也沒計劃著日本這麼光棍,更沒想到先祖努爾哈赤對明朝的那種蘑菇精神,連打輸了交天文數字的銀子都痛快無比。李中堂此時已經是心灰一片,他打贏還是打輸又能怎樣?打贏了功高震主,參考曾文正公。
  • 即使中國打贏了甲午戰爭 情況不一定會更好
    雖然中國的教科書歷來都把鴉片戰爭作為中國進入近代史的分水嶺,但真正讓中國人普遍感受到震動的,其實是五十年後的甲午戰爭。這場一百二十年前夏天爆發的衝突,使中國人迎來了一個全面危機感的時代,「亡國滅種」的真切可能,形成一個籠罩在中國人心頭的陰鬱未來,終於將所有人從沉沉的大夢中震醒,而中國近代的主題也從此由「圖強」轉向「救亡」。
  • 重讀甲午中國甲午戰爭,半點贏的機會都沒有嗎?
    甲午戰爭是大清王朝距離19世紀最近的一次戰爭,當時是清朝和日本進行的戰爭,日本人不宣而戰迅速的擊敗了大清帝國,大清帝國失敗之後不但沒有反思,反而陷入了無限的賠款當中,他們不把賠款當回事,只是想要從老百姓的身上撈取更多的銀子。而中國甲午戰爭也成了現代或者是近代的痛苦。
  • 假如日本沒有偷襲珍珠港,中國能不能打贏日本?
    戰爭初期,中國被日軍打的節節敗退,丟了半壁江山,差一點亡國。幸虧日本作死偷襲美國珍珠港,引來了超級大BOSS美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那麼不禁有人要問:假如日本沒有偷襲美國珍珠港,中國能不能打贏日本?答案是肯定的,中國能打贏,但贏的時間會很長。首先,從兩國國力來講,中國和日本差距很大,不過兩國的差距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比如經濟總量,一直以來,人們往往認為日本經濟總量是中國的數倍。
  • 日本網友:如果清朝贏了甲午戰爭,會怎樣?評論值得中國人反思
    於是有日本網友在日本論壇提問:「如果清朝贏了甲午戰爭,會怎樣?」是啊,如果當時是清朝贏了,歷史又會如何發展呢? 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那時候的日本經歷的明治維新的洗禮,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開始對別國發起侵略戰爭,離他們最近的中國和朝鮮自然是首要目標。
  • 甲午戰爭,如果有這樣一支部隊,中國能打贏嗎?李鴻章說:肯定贏
    1894年,「同光中興」之後的大清朝,國力是否正如洋務運動蓬勃發展之後那樣強固,很快一場戰爭的檢驗就到來了,這一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日甲午戰爭的起因,是因為朝鮮東學黨的起義,讓日本找到了幹涉朝鮮王國的藉口,而當時的朝鮮,是清朝的附屬國,他們向清朝求援,清軍的介入,由此成為了中日甲午戰爭的導火索。
  • 甲午戰爭為什麼清朝一敗塗地?日本究竟靠什麼打贏清朝?
    在中國,甲午戰爭是以戰爭爆發年份的幹支紀年命名的,而在日本甲午戰爭則被命名為「日清戰爭」或者「明治二十七八年戰役」。甲午戰爭的目的是爭奪朝鮮半島的控制權,戰爭開始於1894年7月25日的豐島海戰,此後清軍陸續在各個戰場戰敗,日軍侵入遼東、山東、臺灣,直到最後摧毀北洋艦隊,1895年4月17日,清朝和日本籤訂《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結束。
  • 假如甲午戰爭中,中國堅持不投降不賠款,日本還敢侵略我國嗎?
    在這種情況下,基本上前來侵略中國的國家都可以撈到好處。他們不斷逼迫清政府籤訂各種賠償條約,從而使得我國在當時損失了大量財力。 當時因為洋務運動,使得清朝的確有了一定得改善,引進了很多先進的武器裝備,所以才發動了甲午戰爭。也是在這場戰爭當中,讓我們真正看到了清朝與日本之間的差距。在很多人看來,當時的清朝雖然受到外敵入侵,但仍然有著大國的形象,而日本只是一個小小的島國,但最後還是戰敗,這足以證明當時清政府的無能。最終,清政府還是被迫籤訂了不平等條約,賠償了日本大批銀兩。
  • 近代中國百戰百敗,唯獨這場與世界第二強國的戰役打贏了
    近代中國的歷史是無比屈辱的,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每場戰爭中國都打敗了,幾乎每次戰敗後都要割地賠款,俄國甚至跟中國沒打就割走北方大片土地。 在人們印象中似乎近代中國沒有打贏過仗,其實有過,而且打贏的是世界第二強國法國!
  • 如果甲午戰爭清朝取勝,近代中國的歷史會不會改寫?
    如果甲午戰爭清朝取勝,歷史肯定會改寫。 甲午戰爭,表面上是中日之間的戰爭,實際上是19世紀末東北亞地區國際關係的重新洗牌,是清朝和日本兩大東北亞新老強國之間的霸權之爭。
  • 甲午戰爭繼續打,清朝勝算多大?日本籤約時其實很心虛,再打躺贏
    於是,西方列強再次雲集東亞,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甲午戰爭起於朝鮮,結束於遼東和山東,日軍無論是陸戰還是海戰都摧枯拉朽,清軍毫無還手之力,幾乎沒有打過像樣的勝仗。正因為軍事上的一敗塗地,李鴻章最後去日本談判,日方幾乎沒有給清朝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只有「允」或者「不允」而已。日方以不同意條約就再開戰端攻打北京為要挾,讓清政府低頭,最後籤下了《馬關條約》。
  • 甲午戰爭打斷了中國現代化進程嗎
    隨著釣魚島爭端擦槍走火可能性增大,日本歷史上兩次打斷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說法頻見報端網絡,有學者甚至稱日本「近乎中國發展的剋星」。所謂兩次打斷,第一次是甲午戰爭,導致中國被迫中止洋務新政,未能沿中體西用的道路走下去。第二次則是抗日戰爭,「使中國資本主義的『黃金歲月』戛然而止」。
  • 甲午戰爭慈禧忙於過壽:3天打不到北京就行(圖)
    特約海洋學者陸儒德  1894年歲末,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大連、旅順相繼陷落,北洋艦隊退守威海。日軍大舉進攻,在榮成登陸,擺開海、陸夾擊威海清軍之勢。儘管北洋海軍主力艦「定遠」、「鎮遠」雄風猶存,如果海陸配合運用得當,完全可以同日軍再打一陣子,但是,清軍失敗的命運早已註定。
  • 英雄聯盟S10PTT網友熱議LGD晉級:假如PSG跟LGD打Bo5會贏嗎?
    主題:假如PSG跟LGD打bo5,會贏嗎?LGD一路3-0,前進小組賽,現在假如讓PSG跟老乾爹打會贏嗎?PSG 3-0 LGD?是老乾爹變強,還是LGC R7太爛啊?suits890726:LGD連bo1都贏不了怎麼可能贏。togetfree:打不到就是爽。tavern:我覺得會看起來是LGC太zz不是LGD強。ppen12:PSG還是會贏。
  • 什麼,甲午戰爭我們大清贏了?老佛爺,你是在做夢啊!
    甲午海戰,假如北洋水師勝了會怎麼樣。在中國這邊,結果是不怎麼樣。畢竟在當時的中國人眼裡,日本只是撮爾小國,打贏了,再正常不過。老百姓茶餘飯後把日本當作「螳臂擋車」的笑資。「老佛爺」聽了捷報後,一高興,北洋水師參戰官兵每人加發一月工資。完了?恩,完了。
  • 甲午戰爭為何日本勝而中國敗
    鐵血宰相俾斯麥的一句話揭示了甲午戰爭為何日本勝而中國敗文/佚名19世紀中後期,清朝和日本都受到了西方殖民者不同程度的入侵
  • 甲午戰爭中國武器不次於日本,為什麼會戰敗?國家全面腐朽!
    中日甲午戰爭是我們國人心中永遠的痛!對此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可能只有昏聵守舊的慈禧太后,懦弱無能的光緒皇帝,喪權辱國的李鴻章……但是,如果僅僅把此次戰敗的責任歸咎到這幾個人,筆者認為是不公平的!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剖析一下,甲午戰爭中國為什麼會戰敗?一、中日核心決策層面的差距首先說清王朝。此時的清朝剛剛經歷過洋務運動,朝野上下都以為自己的手中有了洋人的堅船利炮,自己便也已經是強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