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山東這座省份,除了想起孔子之外,人們還會想起山東的煎餅,因為山東煎餅的名氣太大了,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大部分的山東人都表示,自己不愛吃煎餅!不少網友聽到後都表示不可思議,那為什麼之前的網絡上會流傳著山東人民的一日三餐都少不了山東煎餅的陪伴呢?這一則消息也算是顛覆了很多人對山東的認知,假如山東人不愛吃山東煎餅,那麼我們吃的山東煎餅,難道是假的嗎?
煎餅還有假的?
其實還別說,在20歲之前,大部分人吃到的煎餅可能就是「假煎餅」,比如在我們老家賣的那種煎餅,大多數的表皮都比較油膩,稍不注意就會被油糊一手。這種煎餅不能吃太多,吃一個管飽,再吃就要膩了。其實正宗的山東煎餅,非常的薄脆,特別像蟬的翅膀。而我們之前所吃的,大多都是皮比較厚,然後吃起來比較有嚼勁,跟地道的山東煎餅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煎餅的正宗吃法是配大蔥
很多的山東人都會製作煎餅,他們的煎餅並不是用單純的麵粉製作的,而是將五穀雜糧混合在一起,把他們研磨成麵糊,倒入到特定的工具當中,山東煎餅就由此誕生。山東人在吃煎餅的時候不喜歡放多餘的配料,最簡單粗暴的吃法就是煎餅配大蔥。雖然很多外地人不理解,甚至會覺得口腔當中會充斥蔥的味道,特別不好聞。
除此之外,大蔥會帶著一股辛辣,吃多了也會感到不適。不過這些問題對於山東人民來說都不是難題,因為山東的大蔥跟其他地方的太一樣,山東的大蔥除了個頭比較大之外,味道也有點微微發甜,所以不存在大家所想的辛辣味,不過口氣確實會大一點,大家吃完記得漱下口。
山東煎餅不易腐爛過期
其實山東的煎餅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可以長期儲存。我們在家吃的煎餅都是直接在模具當中攤出來的,表皮會帶著一點油水,就算放在冰箱裡,也只能儲存個兩三天。而山東的煎餅不一樣,因為沒有添加其他配料,純粹是用五穀的麵糊製作,所以能更長時間地被保存下來,有時候我們可以在電視劇中看到,有不少從山東出去務工的人,他們的背包當中大多會背上一份攤好的煎餅,這就是來自家鄉的味道,人們遠離家鄉的時候,煎餅就是最好的鄉愁,陪伴著無數的山東人民度過艱難的歲月。
這66.6%不吃煎餅的山東人都有誰?
其實我們在前面之所以提到有60%多的山東人不吃煎餅,最大的原因就是山東的飲食文化也有地域性分布。在魯西平原,人們最常吃的主食是饅頭,也就是山東人口中的饃饃。有了饃饃之後,煎餅自然入不了魯西平原人民的法眼。除了魯西平原之外,山東半島人民也不太愛吃煎餅,因為他們靠海吃海,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出現最多的不是米飯,反而吃各種海鮮。
他們也將海鮮製成的各種美食,大部分人都沒有吃過魚肉餡的餃子,而在山東半島地區,鮁魚餃子和海菜大包都特別出名。也正是因為海鮮的影響,所以人們對於煎餅是不「感冒」的,在大街小巷上都看不到幾個煎餅鋪子,這裡已經被「海鮮勢力」滲透的妥妥的!
其實吃煎餅的山東人只佔了山東人口的1/3罷了,如果在十個人當中,你問有誰喜歡煎餅,大概回應你的只有三個人。不過對於許多外地人來說,他們已經將煎餅和山東這兩個字牢牢地組合在一起,這一對「天選的cp」,已經有了不可撼動的地位,縱然知道山東有飲食方面的差異,但人們一說起山東,還是會忍不住提起煎餅二字。不過很多山東人民都不介意被誤解成他們頓頓都吃煎餅,他們把這種誤解當作是外省人民對山東的一個喜愛的體現,畢竟對一個地方有留戀,肯定有一個「紐扣」,煎餅就像一個人名片,讓更多的人開始了解山東。
其實除了煎餅之外,人們對於山東還有另外一個印象,就是挖掘機。因為在最早期的時候,山東的藍翔學校把廣告做得深入人心。雖然在現在的電視上很少看到此類廣告播出,但是在人們的記憶中,已經把這則廣告牢牢地記住。不過山東人民並不介意,有時候山東人民還會「自黑」,說山東每家每戶都有挖掘機,每一個人小的時候都要練習挖掘機技術,看著如此歡樂的調侃,人們對山東又多了好感。那麼除了煎餅和挖掘機之外,你們印象中的山東還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