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艱難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你們的總結、績效評定都完成了嗎?!不論怎樣,2021年已經開始了!
今天和一個朋友談論公司管理和績效管理的事情,簡記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主要提出的問題是:
1) 績效制定能不能簡單做,不做那麼複雜,減少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的損耗;
2) 績效執行會不會形成嚴重的內耗;
3) 績效管理方案主要控制點有哪些;
首先,先明確什麼是績效、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
績效,顧名思義就是成績和效果,人員採取怎樣的行為輸出了怎樣的成效,強調對行為和結果的可辨識性。
績效管理是一個循環管理過程,是對戰略、計劃、預算、目標下達、執行、檢查與核算、考評與獎罰、修正計劃和預算的不間斷的循環過程。
績效管理按照執行模塊劃分為:業務總模塊、業務子模塊、財務管理模塊、人力資源管理模塊等。
績效考核是績效管理的一部分,不能將績效管理等同於績效考核。
然後,在我們明白了以上績效管理的循環過程和模塊組成後,我們回答下以上三個問題:
一、績效管理不用糾結於是繁是簡
績效管理可以分階段實施,可以先從最容易量化的工作環節開始,可以先從經濟流入環節入手,可以從問題最多的環節入手,可以先重點管理核心績效,以點帶面向外輻射開展工作;績效管理一般分為兩個維度:一個是核心績效(即職責績效),一個是周邊績效(即態度、溝通、合作、紀律等維度)。
但是,不論怎麼分階段實施,一定要清楚:績效管理一定是要長久的、全盤性的、全員參與的系統性操作體系,而且這個上下一盤棋的工作應該是以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布局。
二、績效管理如何避免內耗
明確各崗位在什麼時間,什麼情況下,採取什麼樣的標準,幹什麼樣的工作,向誰匯報,就可以避免內耗,大多數的內耗都是因為員工沒目標、沒方法、沒要求、沒協助、沒配合、不知道為誰幹引起的,減少內耗的九字訣「立標準」「建工具」「定流程」
1、立標準:明確人員工作職責、明確人員架構關係、明確獎勵&懲罰標準、明確財務和HR數據理論標準;
2、建工具:《工作任務分析表》《薪酬激勵表》《績效考核表》《人力資源預算》《財務預算(損益、現金流)》等
3、定流程:績效計劃的制定、修正流程,績效的實施、反饋、考核、改進流程,績效審批流程、全面預算管理流程等。
三、績效管理關注點摘要:
1、績效管理不等於績效考核;
2、績效管理最終還是人力資源的管理,但不能說績效管理是(僅僅是)HR部門的事兒;
3、定員定任務要具有可辨識性;
4、組織架構要優化;
5、根據業務線劃分直接人員和間接人員,制定《人力資源(計劃)預算》;
6、根據業務計劃和人力資源計劃,制定《財務預算(損益、現金流)》;
7、根據各業務的財務預算,拆解出《績效激勵分配預算方案》;
8、製作《工作任務及分析表》《薪酬激勵表》《績效考核表》中的計劃部分,用以檢查考核目標完成程度和修正計劃(預算);
9、考核數據分兩個維度:損益維度、現金流維度;
10、建立考核申訴流程和系統:建立一個仲裁團隊,用於接受員工的異議,尤其是普通員工的申訴;
11、考核期劃分為月、季、年,這裡有幾個關鍵點:
1)要理解:考核和獎勵發放是兩個維度;
2)考核的基礎單元一定是按月度(甚至是周),對於銷售類、對利潤負責的崗位,是月度為基礎單位,可以全年再次綜合評定;
月度獎勵按制度執行,全年可以統算,取獎勵最多值,適用於「長期效益」的崗位,避免短視操作;
月度懲罰,遵循原則:罰扣不退;
3)獎金設置機制:
遵循超額累進的方式計算,不易按照全額百分比的方式,否則會出現邊際效應遞減:業務額增的越多,但企業利潤越少。
無論一個企業對績效管理有怎樣的理解和顧慮,無論操作範圍是大是小,是繁是簡,都不能缺少管理循環:計劃、預算、目標下達、執行、檢查與核算、考評與獎罰、修正計劃和預算,循環進行。
有這麼一句話:企業=產品+服務,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績效管理;
所以,
績效管理關乎企業生存與發展,不是企業做大了再去做績效管理,而是只有企業具備了完善的績效管理系統才能使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