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
記者了解到,四川省檢察機關首個藏漢雙語翻譯科2013年7月在該省若爾蓋縣檢察院設立。藏漢雙語翻譯科的設立,有效解決了該院藏漢雙語翻譯人才長期緊缺問題,對於維護少數民族公民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保障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及開展法治宣傳、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有力地提升了檢察公信力。圍繞藏漢雙語翻譯工作的開展情況,本報記者採訪了若爾蓋縣檢察院檢察長李玉梅。
記者:基於怎樣的考慮,設立藏漢雙語翻譯科?
李玉梅:若爾蓋縣藏族人口佔91.1%,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一直習慣用藏語交流。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是案件偵查、審查批捕、審查起訴等訴訟環節,還是開展法治宣傳、矛盾糾紛調解、來信來訪接待等各項工作,由於受語言交流的限制,影響司法工作的順利開展。立足我們當地檢察工作實際,為進一步規範我院藏漢雙語翻譯工作,使其適應檢察工作需求,更好、更專業地為農牧民群眾服務,藏漢雙語翻譯科應運而生。自此,我院藏漢雙語翻譯工作走上了專業化、正規化道路。
記者:藏漢雙語翻譯科成立以來,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李玉梅:目前,我院藏漢雙語翻譯科共有3人,由1名通曉藏漢雙語的副檢察長分管,成立以來,除按照崗位職責分工,完成其各自承擔的公訴等工作外,在提供翻譯支持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支持辦案。在案件偵查、審查批捕、審查起訴等訴訟環節,為不通曉漢語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翻譯;在審查批捕、審查起訴環節,對法律文書、訊問筆錄以及藏文證據材料進行翻譯。如,在辦理2013年若爾蓋縣發生的「8·29」故意殺人案時,審查批捕過程中,偵查機關移送的案卷材料裡加害方與被害方達成的調解協議書、諒解書均為藏文書寫,這些證據材料都需要藏漢雙語翻譯科幹警進行漢語翻譯;在訊問犯罪嫌疑人時,權利義務告知書等法律文書則需要翻譯成藏文。與此同時,只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檢察院和成都市及附近檢察院需要,該科幹警還可以抽時間為其辦理案件提供翻譯支持。
2013年以來,我院辦理的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案件中,分別訊問犯罪嫌疑人92人和163人,其中藏漢雙語翻譯科分別為72人和141人提供了藏語翻譯。同時,該科還為其他兄弟檢察院辦理的6件刑事案件31人提供藏語翻譯工作,有力地保障了辦案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是認真開展接訪翻譯、法治宣傳材料翻譯和預防犯罪工作翻譯等。在接訪過程中,藏漢雙語翻譯科幹警積極為來訪群眾提供藏語口語和書面翻譯,用藏語介紹相關案情,使接訪人員與來訪群眾進行有效溝通,並用藏語講解相關法律法規等,收到良好效果。在開展法治宣傳方面,我院積極推行雙語宣傳策略,先後在農牧民聚居的班佑、多瑪等鄉鎮和村寨,採取以案釋法形式舉辦藏語法治講座,並發放藏漢雙語法治宣傳冊;在縣藏文中學開展以「在陽光下成長」為主題的送法進校園活動,用藏漢雙語為學生上法治課,並發放藏漢雙語法治宣傳輔導資料,農牧民和在校學生的法律意識明顯提高。
三是圍繞中心工作,服務大局。比如,在精準扶貧等工作中,藏漢雙語翻譯科幹警深入鄉鎮、村寨,用藏語宣傳相關政策;院領導走訪貧困戶聯繫人、開展調研時,藏漢雙語翻譯科幹警隨行提供藏語翻譯,使各項幫扶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四是服務縣「兩會」。針對部分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懂漢語的實際情況,歷年縣「兩會」期間,我院檢察工作報告均翻譯成藏文發給與會人員;作檢察工作報告時,藏漢雙語翻譯科幹警還同聲翻譯,使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更加了解檢察工作,以便多渠道監督、支持檢察工作。
記者:檢察工作比較專業,採取什麼措施不斷提高翻譯的準確性、規範性?
李玉梅:首先,配備專業設備。為藏漢雙語翻譯科訂閱相關藏文書籍,配備《漢藏對照辭典》《漢藏法律詞彙》等工具書、藏語處理軟體、電腦、印表機等,確保翻譯工作順利開展。其次,組織業務研討、培訓。有計劃地定期組織藏漢雙語翻譯科幹警座談,研究翻譯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或者邀請藏語專業教師授課,傳授翻譯經驗、技能等,力求翻譯準確無誤,尤其是對法律條款、術語的翻譯,要標準、規範、準確。再次,鼓勵雙語翻譯幹警參加各類雙語類競賽,以賽促學。2014年,藏漢雙語翻譯科2名幹警參加全州檢察機關雙語公訴人業務競賽,分別榮獲優秀雙語公訴人、最佳雙語辯手榮譽稱號。
記者:在培養藏漢雙語檢察翻譯人才方面,有無具體建議?
李玉梅:有兩點建議:一是加強雙語培訓和學習力度。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舉辦針對性強的業務培訓,讓藏漢雙語檢察幹警有學習提高的機會;建議由州院牽頭,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儘快編制出版藏漢雙語符合檢察工作特點的培訓教材,為檢察機關雙語翻譯工作提供規範標準。二是建立雙語檢察幹警分類管理制度。建議增加檢察機關藏漢雙語幹警編制,並分類管理,把高素質雙語人才吸引到檢察機關;制定出臺民族地區檢察機關雙語幹警職稱評定實施辦法,從職稱評定、晉升晉級等方面給予一定保障,以穩定藏漢雙語檢察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