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大公無私的濟世之心

2020-12-18 梅山易學

益卦的卦象為上卦多陽而有餘,下卦多陰而有所不足,所以聖人才以「天道下濟,品物鹹亨,聖人下濟,萬國鹹寧」的自上益下之道來開示世人,在面對此種局面之時的智慧與德行,以期能夠更好的選擇適宜的行為舉止,以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網圖

益卦與損卦相綜,損卦損下而益上,難免會有傷本之虞,所以才叫做損,益卦損上而益下,根本穩固則上下皆益,所以叫做益,根本穩固則枝幹繁茂,根深蒂固,才能更長久的永續流傳,綿綿不絕。

在歷經了一系列的事件之後,終於來到了益卦的君主之爻——九五爻,那麼作為損上益下、損己以益人的益卦中的君主,九五爻又是怎麼樣面對與處理自己所碰到的問題的呢?下面簡單的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網圖

益卦九五爻: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

象曰:有孚惠心,勿問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九五爻以陽居陽,當位得正,居中,為本卦中的主爻,以剛健中正之德而居於至尊之位,又與處在下卦中的六二爻相應,陰陽相濟,剛柔並濟,是非常有益的。

九五爻以至尊之位而欲以惠下為益,則極其益之大不可窮極,有惠下之心,而其惠愈宏裕,所以九五爻如果能夠以實心而行實惠,那麼必然會有心無盡,惠亦無盡之效,既有施惠於天下之心,那麼其所獲得的結果自然也就是吉祥的。

網圖

為什麼呢?因為從初爻開始的一繫到行為,無一不是惠民之事,無一不是惠民之心,正因為如此,所以發自內心的濟世之心,乃是九五爻仁德的體現,天下人會因此而得到利益,君主會因之而增長自己的德行,上下各得其利,雖然表面上看是減省了自己的利益,但是事實卻正相反。

因為損上而益下,損己而益人,在我只是因為想要惠施於人,而所具有的一片誠心,可是從下面那些因此而受到了益處的人來說,卻會因此而感懷其德,使天下的臣民因此而信服,上下情感相通,其吉不卜可知。

網圖

天下之事,尚有需要一卜而問者,但是從心中所生出的一片惠民之心,其吉利是不言而可知的,所以九五爻的爻辭中才有「元吉」之說,元吉之道,是九五爻以誠信普惠於下,而下亦以誠信之道反推於上,上下交孚,上有益下之舉而下亦有益上之功,上下相得,則可以得志而有為,行之天下而無阻也。

以仁存心,吉無不利,以義為利,誠實相交,以自損之心而濟世,則世上無不可濟之人,以德行而感召天下,自然是互惠互利的興盛之道,不能了知此中真義的人,想要獲得事業、人際交往中的成功,恐怕是不可能的,而能夠做到的人,其事業、人生一定會一帆風順,到達別人所到達不了的巔峰。

網圖

通觀益卦九五爻所說的智慧,全在一片大公無私的濟世之心,從而可以獲得不卜而吉的極佳之果,如果沒有以中正德行而行此普惠於下的一片誠心,那麼上下相離而不能相通,想要獲得一個好的結果,恐怕是有點困難,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相關焦點

  • 大公無私
    大公無私      Perfectly impartial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0-476 BC), a very noble official caled Qi Huangyang lived in the State of Jin.
  • 用《易經》之力,助我敲碎抑鬱之心
    這些就像《易經》裡的剝卦一樣,它像徵著凋落、衰敗,甚至是一敗塗地。 但是,根據《易經》之理我們就要知道,天下之勢,「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凡事總是會有一線生機的,就如我們的剝卦,它再怎麼一敗塗地,卻仍然保有「一陽來復」的生機。
  • 「大醫」張克鎮——醫人之「尺」在手 濟世之「尺」在心
    讀書涉獵廣泛,使得張克鎮身上除了 「懸壺濟世、激濁揚清」的悲天憫人與豪氣,又平添了幾分儒雅的書生氣。「你有多大的慈悲,就有多大的智慧」,張克鎮說:「我讀書,就是為了啟發自己的思想,治好更多的疑難雜症」。
  • 大公無私的星座,遇到這樣的星座大概是上輩子積德了!
    如今大公無私的人很少,因為自私並沒有錯,又沒有規定不對別人好就犯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說實話就是這麼的現實,說人現實還不如說社會現實,反過來社會的現實終究還是被人看得現實了,無私跟你自私一字之差就差很多,一個是一毛不拔,一個是我的就是你們的,很有大愛的感覺,不管是金錢還是精神上都如此
  • 《食物語》屠蘇酒玄武濟世活動攻略 專屬時裝展示
    導 讀 在食物語手遊中屠蘇酒玄武濟世活動專屬時裝究竟怎麼樣呢?具體效果內容又是什麼呢?
  • 易經數字軌跡學術分享會---東莞站開始報名
    學習易經數字軌跡了解人生命運走向
  • 《易經》:順應自然的規律,以淳樸之心對待,便是智慧
    易經的坤卦智慧所以一切的根本需要依從規律進行,才能達到自我期望。在《易經》之中的「坤」卦,就是建立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基礎之上,講述了一個順應自然的智慧。易經的坤卦是伸和順的意思,「乾」是天光舒展的形象,而「坤」則是地氣舒展的形象。坤的全爻都是陰爻,在陰的形象中,以地作為標準。坤的一個卦象是以母馬為象徵,因為古人認為天體向右旋轉,地球向左旋轉,正如同母馬一般,喜歡逆風奔跑,但是性情柔順。
  • 易經:向心力與離心力
    上傳02章 設卦觀象(06)「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這個天、地、人的三極一動,就是六爻;六爻又動,就生相對的力量,就有了陰陽。也就是說,有了向心力就有離心力。所以讀了《易經》以後,我感到很可怕。古人說懂了《易經》便可以為將相,我今天還在跟一位同學講用人之道:這個人對我們忠心耿耿的,我們對人家也絕對地忠誠,但是到了利害關頭要命的時候,忠心不忠心便不知道了。因為有向心力,便有離心力。我常常說,世界上誰又是最可靠的人?連自己都不可靠,還能夠相信別人嗎?因為人是會變的。
  • 《易經》佔卜乃學易之道
    本節討論的是如何學習《易經》的方法。標題所謂「學易之道」的「道」,應為「道路」的道,因為談論的是學習方法,故也為「道說」的道。常聽人說,學習《易經》太難,讀不懂,學不進去。其實這就是方法不對,初學者一上來就去「啃」那些大部頭的文字,是肯定讀不下去的。古人治易,自古就有條定律,叫做「先筮後易,由技入道」。
  • 法天象地,開物成務,易經入門之如何認識易經
    易經最早是伏羲氏(推測距今八千年左右)「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陰陽兩爻,一疊為四,再疊為八,八卦即乾、兌、離、震、巽、坎、艮、坤。以後在此基礎上炎帝時推演出《連山》,以艮卦為首。
  • 從《易經》的角度討論夫妻相處之道
    《易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主天地,也主男女,陽為天,陰為地。在家庭生活裡,倫常關係也叫天地陰陽。太陽主陽,月亮主陰,日月合為「明」,陰陽不合曰「不明」。所謂夫妻,陰陽,和合才能曰「明」。夫妻之道就像兩扇大門,共同支撐起一個門戶。男女兩人,組合成一個家庭。
  • 《易經》是封建迷信之書?愛因斯坦:《易經》是科學迷宮的金鑰匙
    《易經》是古代經典巨著,距今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對於這本書,中國的評價有三個關鍵詞:1.大道之源、2.群經之首、3.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正如國學大師、新儒家開山祖師熊十力所言:「中國一切學術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的大寶藏。」
  • 易經中,陰陽之理的全面解讀,看完後才能學好易經!
    簡介 | 探索中華文化之脈絡,聆聽世間百態之心聲作者 | 國學大觀園註:此文原創,更多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易經中的理,是以宇宙全息的理論觀念,概括局部組合成整體易理提出了關於宇宙規律的命題,「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之謂道」等,認為人應該順勢而為,伺機而動,自強不息,未雨綢繆。陰陽之理《易經》從頭到尾都離不開兩個字,那就是陰和陽。陰和陽之間是能夠相互轉化的,陰和陽有異性相吸,同性相斥。
  • 待人誠信本是好事,但不能沒有防範之心,易經這2個卦說的很清楚
    前言在學習易經的過程當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很多不理解的卦象,無從下手去解釋。將軍因為強調防範之重要,而將一片忠誠之心的小將治罪,無論是罰者還是被罰者,他們都為此事情的發生而難過,都不希望以後還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所以說,忠心與防範都要掌握一個火候,一旦超越了那個規定的度,便會釀成相反的結果甚至是重大的過錯。根據以上案例說明,我們可以從易經的中孚卦和離卦的相互轉化中看到門道,並得以求證。
  • 易經:生性涼薄之人,往往喜歡獨來獨往
    有人說《易經》可以改變人生,有人說《易經》可以佔卜未來,幾千年來,《易經》被廣泛地運用在政治、軍事、天文、經濟、地理、哲學等領域中,它的內容之廣闊,到現在都能指導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典籍。
  • 易經忠告:人到五十,餘生不長,換一種活法,心不累,非常有道理
    人到五十,有一千個心累的理由。然而,這是大眾的活法,總有少數漏網之魚,能跳出這個禁錮,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活得明白,豁然開朗。換一種活法,心不累,只有6個字:看開、放下、求知。人生的所有事情,可大,可小,在乎你的心。你的心大了,事情就小了;你的心小了,事情就大了。人生大多數的煩惱,能解決的人,都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看開了,都不是事;看不開,都是事。年輕人,缺乏經驗,看不開是青春煩惱。
  • 天人合一之道---誰都能讀《易經》嗎?
    人們學習《易經》,有各種各樣的目的,或許是因為好奇,或許是想從中一探前人對天地規律的理解,或許是想得到一些成佛作祖的靈感……等等,不一而足。更有甚者,希望從中能學習到各種神奇的預測之術,好讓自己能夠有預知末來的能力,讓自己有趨吉避兇的超能力「知莫大於知來」嘛!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事實上,易經的核心就是陰陽之間的相互轉換,而中華兒女的思維方式,也離不開陰陽辯證法。外行人讀易經,總是用易經來佔卜預測,而真正讀懂易經的人,往往都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未來事物的發展做進一步的準備,這才是學習易經的最終目標。
  • 《易經》開卷有益,無愧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易經》可以說是中華文明的起源,中華文明的一個至高無上的高度,在此之前雖然有天地,但無人理解天地,人對宇宙的理解懵懂而無知的,直到出現了一個「神」,這個「神」就是伏羲氏,他總結前人經驗,將前人口傳心授、結繩記事的行為用符號的形式加以深化歸納,一畫開天,創造了八卦,使人類有了天地的概念
  • 國民黨新主席吳伯雄走馬上任 大公無私求團結
    華夏經緯網4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新任主席吳伯雄今天在國民黨中央舉行就職典禮,吳伯雄表示,他一定會大公無私,推出一組最有勝選希望的候選人,也希望大家能把過去的不愉快放在一旁,團結合作幫助國民黨走出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