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現象回顧:
在重卡牽引車領域長頭貨車的熱度非常高,關注這種車型實際從《變形金剛》這部電影上映後開始,其中的「擎天柱」真的是非常威猛;而且還被好萊塢打造成為「正義的化身」,所以這種貨車才會被趨之若鶩。擎天柱的原型車是彼得比爾特(Peterbilt-389型)卡車,不能否認這是家全球知名的卡車品牌;不過除了北美以外的歐亞地區似乎都很少見到這些卡車,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在於歐亞等地區對卡車的要求是限制中長度,比如鉸鏈列車要求「≤16.5米」,那麼加上車頭就不允許超過該標準。但是載貨空間越大則等於運力越強,想要加大貨箱的空間,唯一的方式就是壓縮車頭的長度;於是不得不採用中置發動機的布局,把駕駛室放在發動機上。
但是美國對於鉸鏈列車的長度要求是不包括車頭的(後期修改的標準),那麼在標準貨箱的前提下,牽引車沒有了尺寸限制則能採用前置發動機的長車頭。這種設計風傳有很有優勢,不過真的允許這種車頭的銷售與正常使用,實際上也很少會有卡友買單。
01新規解讀
基於目前仍舊有很多完全沒有貨車駕駛或運營經歷,對於貨車甚至一無所知的汽車愛好者仍舊認為「美國月亮圓」「長頭卡車好」,所以有必要來了解一下《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的新規了(1589-216)。
老規定要求鉸鏈列車(汽車列車)的總長度不得超過16.5米,但是新規有兩個標準。
鉸鏈列車-17.1米長頭鉸鏈列車-18.1米很明顯新規允許長頭掛車多出一米的車頭,而且是不會影響載貨空間的;雖然尺寸還是沒有彼得比爾特那麼誇張,不過設計空間還是很大的。所以近幾年也才會出現諸如江淮格爾發V7,一汽解放安捷、乘龍T7等長頭牽引車,然而銷量又如何呢?來看一看這些車的視覺效果吧。
02想像與現實
不能否認長頭卡車存在一定的優點,比如前置發動機等於多出了碰撞潰縮緩衝區,相比平頭卡車而言的安全係數會高得多。
因為平頭車沒有碰撞緩衝,A柱的角度與結構也基本起不到高水平防撞保護;所以中置後驅的麵包車都禁止使用平車頭設計,前方多多少少都要有些緩衝結構。其次如非常重要的校車必須是長頭設計,所以關於安全性方面長頭車更好是沒有爭議的。
缺點:
1:長頭車油耗很難做到更低!都說長頭卡車的風阻係數小所以油耗低,但是前置發動機結構會增加整備質量,尤其是有些高端準房車車頭會更重。
2:長頭卡車的轉彎半徑更大!因為車頭變長了,軸距也會變化;所以這種卡車更適合長期行駛於高速公路的卡友,如果偶爾走國道、省道與山路的話,長頭車其實很麻煩。
3:長頭卡車盲區更大!平頭卡車的車頭呈90度垂直於地面,配合照地鏡可以看到兩側與車頭大部分的位置,但是長車頭加上高大的車身就會有很多無法識別的角度了。
重點:長頭卡車的價格普遍偏高。
底盤與車頭的結構設計與平頭車不同,研發投入、設備投入、製造成本都會提升;所以想要以平頭卡車的價格打造出高品質的長頭車往往很難,在價格沒有優勢的前提下,貨運行業的競爭總是在不斷的加強,還能接受這種比較奢侈的卡車頭嗎?
這就是長頭車的優缺點,平頭卡車反過來就好;這種卡車的操控更靈活,製造成本也會更低,至於安全性的問題可以通過智能安全配置的升級解決。所以除了美國以外的地區基本都用平頭卡車,其中各品牌國產重卡出口了上百個國家,由此可見平頭卡車也並非沒有優勢。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