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臨走時,寫下這首詩,短短三句,卻預言了她們三者的關係

2020-12-14 雲上小詩文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別看就這短短的兩句,便足以碾壓當代眾多著名詩人的名句。這兩句出自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的著名詩集《飛鳥集》裡流傳最為廣泛的詩作之一,無須過多的解釋,甚至不要詳細地去理解解讀,只要用心細細地去品味,方能體會到此兩句帶給生命本身的真諦。

泰戈爾,從小生活在富貴的家庭,聰明好學,長大後更是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他不僅僅是一位詩人,他還是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民族主義者。

1913年,泰戈爾則更是憑藉自己的散文詩集《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獲此獎項的亞洲第一人,名聲大振,從而享譽世界文壇。

1924年,泰戈爾因受我國文學界的真摯邀請,便走訪我國各大地方,體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傳授給我國先進的文化經驗和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以及別具一格的藝術氣息。

泰戈爾的到來對於我國當時的文學界來說是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再加上泰戈爾對我國情況有的還不熟悉,自然就要有接待團,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便是其中的一位。

有了林長民的加入,自然就不可能缺少他的女兒林徽因。要不怎麼說上天將一切都安排好了?最巧合的是,喜歡她的徐志摩和深愛她的梁思成也在接待團內,不過沒有全程陪伴,只陪伴了一部分。

在這一年,徐志摩因極度喜歡林徽因而和自己的妻子張幼儀離婚,林徽因對徐志摩有微妙的情愫摻雜其中,但父母親不同意;這邊,林徽因與梁思成乃天作之合、門當戶對,不僅是學識外貌,還是家庭背景,都非常般配,而且最重要的是雙方父母均認為這是一段美好的姻緣。

誰知道,這次接待泰戈爾又將她們三者活生生地給聚在一起,當時三者肯定稍微有點尷尬。她們的一舉一動、微弱的情感流露等等哪能瞞過大詩人泰戈爾的眼睛?畢竟是寫盡人世間種種的大詩人,歲月在他的臉上劃上一道又一道的印記,無數的風霜凝結成了他那又長又白的鬍鬚。

林徽因怎麼也沒想到,泰戈爾臨走時,寫下這首詩,默默地交到了自己手上,什麼也沒說。林徽因在其走後,展開一看,此詩只有短短三句,卻預言了她們三者的關係:

《贈林》印·泰戈爾

天空的蔚藍,

愛上了大地的碧綠。

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唉!

「天空」在此很明顯是比喻徐志摩的,體現了徐志摩的內心的無拘無束、放蕩不羈「蔚藍」,表現了其內心的純真、純潔,像孩童一般。詩人使用象徵的手法,完美地刻畫出了徐志摩的內心世界。

「大地」也是同樣如此,是比喻林微因的,體現了林徽因的踏實認真、腳踏實地,「碧綠」表現了其青春活力,生命朝氣蓬勃。

詩人將「天空」比作徐志摩,將「大地」比作林徽因,說明了她倆將來不可能在一起,因為一個天,一個地,永不相交,並且內心性格完全不一樣。

她倆不僅沒有交集,而且其中間又出現了一個第三者「微風」,這個「微風」就是梁思成。微風可以將大地吹成碧綠,也有接觸大地的機會,不但天空沒有接觸大地的機會,而且被中間的微風隔開了。

寓意就是林徽因最終會和梁思成在一起,而且會時時刻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將會給彼此帶來幫助,各個方面都比較符合。

最終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泰戈爾一詩成箴,預言正確無誤,果然看破了她們三人的結局。

梁思成和林徽因走在了一起,而且對社會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雖然歷經磨難。而徐志摩無奈離林徽因而去,後來墜入深淵,無法自拔……

編輯:張聖平

搖搖晃晃,晃晃搖搖。品味雲端,墜入生活。

相關焦點

  • 泰戈爾訪華時曾想做徐志摩月老,為撮合他與林徽因他寫下這首小詩
    在任何時候,一個分手女人分手時告訴男人自己會一直記著他、記著他們這段情,這樣的告白本身就能直擊男人的內心,讓他們在分手後也不自主地記著女人和與女人的這段情。但,讓男人分手後記住自己遠不是頂級戀愛高手的終極目標,她們要的是,讓男人對她們永遠對她們抱有幻想。這一點,林徽因顯然做到了。
  • 清明節的夜晚,白居易寫下這首詩,短短4句美得令人心醉!
    白居易的詩以平易見長,平淡中意味深遠,直白中綿綿情長,有著「詩魔」和「詩王」之稱。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清明夜》,便是白居易的經典詩作之一。《清明夜》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白居易於唐朝元和年間清明節外出踏青遊玩時所作。它主要描寫了白居易在清明節夜晚的所見所感,表現出了白居易對美景的愛惜之情,以及樂於親近自然的閒適之情。
  • 泰戈爾離開前,贈給林徽因一首詩,僅有三句,卻道破徐志摩的結局
    現在就是這麼複雜關係的出現,讓這個接待團有了不一樣的火花。但所幸,泰戈爾的中國之行不僅是在北京,中國別的城市他也想進行瀏覽,這也很好地避免了尷尬情況的出現。但是縱使這樣,年輕人的情情愛愛仍是逃不過泰戈爾的眼睛。
  • 杜牧的這首詩,短短4句,堪稱誇人典範!
    譬如,漢代音樂家李延年創作的樂府詩《李延年歌》中就有「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之句。再如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為了誇楊貴妃好看,寫下了著名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當然,諸如此類詩歌作品,不勝枚舉。本文就讓我們通過晚唐詩人杜牧的一首《贈別·其一》,來具體看看文人怎樣浪漫的誇女生好看?
  • 李商隱散心時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卻成流傳千古的名篇!
    譬如,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樂遊原》,便是他散心時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對於《樂遊原》這首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作為一首千古名作,它還被選入語文課本,自小就要求我們熟讀並背誦全文。其最後兩句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由於感喟深沉,富於哲理,更是人人皆知,被廣泛引用。
  • 李白描寫一見鍾情的詩,短短4句話,卻非常浪漫,美到心坎上
    所以李白其實也很少回去寫一些苦兮兮的詩,頂多就是一些訴說相思之苦之作,而且給人的感覺也多是唯美,比如:"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在歷代詩人中,寫愛情詩最出名的還是李商隱和陸遊,那麼李白的愛情詩是什麼樣的呢?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他的一首愛情詩,而且內容也很有趣,寫的是一見鍾情。
  • 日本人寫詩,短短三行見眾生
    這就是被稱為世界上最短的詩——俳(pái)句。俳句是日本詩歌的一種形式,類似於中國的絕句,由五、七、五共17個音節組成。俳句具有含蓄之美,旨在暗示,不在言傳,簡短精練的詩句往往能賦予讀者豐富的聯想空間。法國作家羅蘭·巴特說俳句是「最精練的小說」。
  • 泰戈爾飛鳥集賞析第二篇(哲理詩)
    眾所周知,泰戈爾是印度的著名詩人,他的作品《吉檀迦利》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吉檀迦利》因為深奧難懂,不被我們中國的讀者知曉。反而,泰戈爾的一些短小而雋永的散文詩,文筆優美,靈動,體現出了泰戈爾本人那純真而美好的靈魂,讓我們感動不已。
  • 漲知識 | 這首網傳「泰戈爾最有名的詩」不是泰戈爾寫的哦!
    ——《新月集》這些都是能找到具體出處、的的確確屬於泰戈爾的作品,但是下面這首曾風靡全網、所謂的「泰戈爾最有名的詩」,其來源就很模糊了。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 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 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 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而是 明明無法抵抗這股思念
  • 這首唐詩短短4句,20個字,卻抵得上一篇《長恨歌》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代表作,詩中講述了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再現了唐代由盛而衰的過程。《長恨歌》是《唐詩三百首》中最長的一首詩歌,可是,在《唐詩三百首》中,有這樣一首五言詩,短短四句,20個字,有人說,這一首詩抵得上一篇《長恨歌》。
  • 泰戈爾在中國流傳極廣的一首詩,火了百餘年,很多人年輕時都背過
    泰戈爾熱愛散發著東方魅力的中國文化,但又能夠從容進出西方文明,曾在英國留學多年的他,寫下的大多都是英文詩歌。今天我們即將欣賞的這首詩的名字就叫做《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
  • 劉禹錫的思鄉詩,短短4句把傷感寫到極致,凡是獨在他鄉的人都懂
    但就算是他,其實心中也是不好過的,在被貶的這些年,他寫下了很多思念家鄉的作品,而今天為大家推薦的就是一篇他在被貶期間所寫下的詩,在這首詩文之中,他將自己羈旅的艱辛與對家鄉的思念寫得淋漓盡致,無比感人。秋風引唐代:劉禹錫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 泰戈爾送給徐志摩和林徽因一首詩,僅有三行,卻一語道破兩人結局
    泰戈爾共在中國度過6周,大部分時間在北京,中間還陸陸續續去過南京、濟南等城市。徐志摩是全程陪同的,所以他與泰戈爾相處的時間較長,而林徽因與之相處時間則較短。然而,就是這麼短短的數周時間,泰戈爾、徐志摩、林徽因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一個妖冶如花,一個長袍白面,一個形肖瘦削,走在一起被時人稱為是一幅蒼松竹梅的三友圖。
  • 朱熹的這首詩,短短4句,卻是最好的回答
    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觀書有感》,卻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它出自於南宋理學家朱熹之手,是朱熹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說到這首詩,相信大家也都耳熟能詳。畢竟詩中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極富有哲理意蘊的千古名句。顧名思義,這首詩就是朱熹對自己讀書感受的概括總結。
  • 李商隱詩中的深秋月色,短短4句,便美得令人心醉!
    他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所以在李商隱的筆下,很多尋常的題材,往往能夠營造出一種高超優美的意境,給予讀者美的享受。如李商隱的一首詩《霜月》。《霜月》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它所描寫的是深秋季節,詩人在一座百尺高樓上觀賞霜月交輝的夜色。同樣是寫深秋月色,李商隱卻不從霜月本身著筆,而是著重刻畫了月中的素娥、霜裡的青衣。
  • 不知名詩人寫下一詩,短短4句卻成名篇,其中一句更是至理名言!
    譬如,李白詩中的浪漫、蘇軾詩中的豁達、陸遊詩中的愛國,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汲取的精神食糧。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白鹿洞二首·其一》,它的作者王貞白,雖然相較於李白、蘇軾、陸遊來說,要不知名的多,但是它面對讀書、時間上的態度,卻是值得我們學習並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的。
  • 他名不見經傳,卻寫出著名的中秋詩,短短4句令人拍案叫絕
    張祜在《中秋月》中以「一年逢好夜,萬裡見明時」盛讚了中秋月在一年中最為美好。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感慨無盡的相思。詠月抒懷,也成了中秋詩的主要題材。古往今來,描寫中秋的名篇佳作車載鬥量。其中,最為著名的無疑是北宋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不過,值得品讀的吟詠中秋的作品,遠不止蘇軾這一首。
  • 曹操留下三句名言:一句成學霸的座右銘,一句成酒鬼的口頭禪
    縱觀曹操的一生,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詩文,但是這三句名言,大多數人都能熟記於心。老驥伏櫪,志在千裡。曹操創作這首《龜雖壽》時,他已經平定了北方,曹魏集團已經成為了三國時期最大的一股勢力,他的目標就是渡過長江北岸,消滅劉備和孫權,這樣就能夠一統中原,實現心中所願。此時的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於是寫下這首短歌行,自己雖如那老驥形老體衰,依然要馳騁千裡。如今,這句詩更是成為無數學霸的座右銘。
  • 李季蘭:一生未出嫁的才女,寫下一首詩道盡夫妻之情,成千古名作
    01在這些不出名的詩人中,他們的才華是體現在他們所寫下的詩裡的,其中有一位就是這樣,她叫李冶(李季蘭),是唐朝的一名女性詩人。李冶那首寫透夫妻之情的詩歌名叫《八至》:八至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在詩中,李冶反覆用了八個「至」字,這首詩不可謂不精妙,因為在這短短的二十四個字裡面,不僅僅闡明了夫妻之間的情感關係,還寫清了世間萬事萬物的辯證法,充滿了哲思。
  • 泰戈爾飛鳥集賞析第一期
    他的散文詩作品集《飛鳥集》,想像力十分豐富,雖然比不上李白,但是也獨具一格。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下《飛鳥集》,同時我還做了兩個趣味讀詩的小視頻,希望大家很夠喜歡。《飛鳥集》是泰戈爾創作的無標題散文詩集,一共有3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