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進行了一次大規模調查,結果顯示,當代英國社會可以分為7個階級。
此次調查參與人數有16萬之多,從三個基本維度對受訪者進行調查。第一,經濟資源維度,包括收入、存款、房產;第二,社交資源維度,主要是關於受訪者的人脈數量和質量;第三,文化資源維度,涉及受訪者的文化喜好和活動種類。
網絡圖片
調查者表示,將英國簡單分為有產階級、中產階級以及勞工階級的說法已經過時。據結果顯示,新的7類階級如下:
1.精英階層(Elite )-等級最高的階層,財富水平遠超其他等級,三個維度上的綜合評分最高。
2.老牌中產階層(Established middle class)-財富積累水平僅次於精英階層,財富、社交、文化資源都很豐富。在所有階層中,社交最廣。
3.技術中產階層(Technical middle class )-收入很高,但是社交和文化資產方面具有局限性。
4.新型富裕工人階層(New affluent workers )-擁有中等收入水平的新興階層,社交和文化領域十分活躍。
5.傳統工人階層(Traditional working class )-財富、社交、文化資源都很缺乏,但擁有房產,生活不成問題。
6. 新興服務業從業者階層(Emergent service workers )-收入不高,但是社交和文化資源相對豐富。
7.無產或資產不穩定階層(Precariat, or precarious proletariat )-處於社會最底層的階層,在經濟、社交、文化方面都極為欠缺。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社會學教授菲歐娜表示,這份調查有助於進一步研究英國社會結構。
其中,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兩個極端階層,精英階層、無產或資產不穩定階層加起來只佔總受訪人數的15%,這表明英國社會大部分人生活不成問題,社會階層分布基本呈橄欖狀,社會結構穩定。
數據顯示,老牌中產階層是人數最多的階層,佔總人數的25%,傳統工人階層佔比14%。
研究者表示,新型富裕階層和新興服務業從業者人員階層衍生自傳統工人階級。去工業化、大規模失業、移民、市區資源重組是二者產生的主要原因。
前些時候各地高考成績紛紛公布,不少狀元家境優渥的現象,令「寒門難再出貴族」,「農村出身學生上升空間被截斷」的說法一度甚囂塵上,讓無數人陷入焦慮。縱使階層、地區差異引發教育資源傾斜,但是清華魏祥、河北少年龐眾望等實例有力回擊了這種說法,仍然令人相信「寒門仍能出貴子」。可見,命運對奮鬥者而言仍是公平的,只要憑藉自己的努力,人生是可以逆襲的。
(北青網/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