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什麼覺得「萬裡長城萬裡空」,長城的防禦價值沒有用嗎?

2020-12-18 騰訊網

長城其實是中國古代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分界線,所以也是中原王朝抵擋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入侵的第一道防線,正所謂長城即邊界。

中原王朝的兵鋒即便越過長城,更多也只是出於自衛反擊的目的,拿下的土地也多以羈縻的形式加以管理,並非實際控制。而且長城綿延數千裡,分兵駐守,反而稀釋了防禦力量。而遊牧民族南下入侵卻相當簡單,只需攻其一點,便可長驅直入,屢屢讓中原王朝狼煙四起,疲於奔命。

時間一長,長城不僅無法完成防禦遊牧民族的使命,反倒成為中原王朝走出去的藩籬和阻礙。

但到了清朝,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長久以來,北方蒙古草原上的敵人是懸在中原王朝頭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但在康熙年間,康熙完成了對內外蒙古諸部的徵服,並在多倫與蒙古諸部會盟,正式確立了清朝對內外蒙古的統治權,同時還在當地廣泛推行盟旗制度,加強對內外蒙古的管轄。

至此,除漠西蒙古準噶爾部外,北方草原再無可以真正威脅到中原地區的遊牧勢力,而長城作為一個防禦設施,也已毫無作用。

更何況,清朝不同於中國歷史上的中原王朝,雖然仍以中原地區作為統治的核心區域,但它屬於一個進攻性的王朝,所以清朝擴張的步伐也不會為長城所限制。

這時候,如果再花費帑銀,徵發勞役去修繕長城,那就是白做無用功了。長城修好,還要分兵把守,又得耗費多少錢糧?與其如此,還不如把錢用在刀刃上,讓老百姓安居樂業,自然眾志成城。

所以,康熙才認為萬裡長城萬裡空。

相關焦點

  • 萬裡長城萬裡空,康熙下令不修長城,長城真沒有任何防禦價值嗎?
    看過大型歷史劇《康熙王朝》的朋友肯定對康熙巡視長城,無意中發現張廷玉詩句那一幕印象深刻。這首詩一反常態,沒有像歷朝歷代文人墨客那樣歌頌長城的功德,而是站在客觀的角度對長城進行思考,一句「百世英雄百世夢,萬裡長城萬裡空」直接表明對長城真正的看法。長城真正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首先要說明的是長城有防禦價值,並且在古代抵禦遊牧民族入侵發揮了一定作用。
  • 《萬裡長城萬裡空,百世英雄百世夢》背後的故事
    中國的萬裡長城與埃及的胡夫金字塔等並稱為世界八大奇蹟,同時也是我古代第一防禦工事。萬裡長城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21198.18千米,其中明長城長8851.8千米。我國古代關於長城的民間傳說有很多,像我們耳熟能詳的孟姜女哭長城等,作為我國古代的第一防禦工事,它我我國古代抵禦匈奴入侵發揮了重要作用。1935年10月毛主席寫了一首詩,抒發了「紅櫻在手」定能「縛住蒼龍」的革命豪情,這首詩就是《清平樂.六盤山》其中有一句詩便是眾所周知的「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詩反映了中華民族一種氣魄,一種不畏困難的奮鬥精神。同時也成為了立志要去萬裡長城一遊的緣由。
  • 長度五公裡門票65元,比萬裡長城歷史久,南方這座長城你來過嗎?
    說起中國古代建築的奇蹟,那就是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北京八達嶺萬裡長城,秦始皇只為建造了多少人力和物資,數千年後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事實上,中國北方不僅有萬裡長城,南方的小城也隱藏著萬裡長城,不是萬裡長城,只有6公裡,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長度五公裡門票65元,比萬裡長城時間更早,南方的這座長城你來過嗎
  • 名氣不及萬裡長城,有1600年歷史,浙江這座6公裡長城你去過嗎?
    長城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遺蹟,秦始皇為了建造萬裡長城花了多少人力和物資建成的?幾千年後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但是,中國的萬裡長城不止這一個,浙江也有萬裡長城,因為不是萬裡長城,距離短,所以被命名為江南萬裡長城,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名氣不及萬裡長城,已有1600年歷史,浙江這座6公裡的長城你去過嗎?眾所周知,萬裡長城建在北方地區,從北京跨越山西、陝西、甘肅等地,但很少有人知道南方也有萬裡長城,這座長城有1600多年的歷史。
  • 浙江也有一座長城,名氣不及萬裡長城,距今1600年卻只有6公裡長
    中國的古遺蹟眾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萬裡長城,想當年秦始皇為了建萬裡長城,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才得以建成,幾千年後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但其實,中國的長城不止這一座,在浙江,也有一座長城,不過不是萬裡長城,因為距離短,所以就用江南長城來命名。
  • 康熙皇帝怒批秦始皇修建長城:不僅勞民傷財,還一無是處!
    不過,長城防禦體系的軍事作用是卓有成效的。據《新書·過秦》記載:「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可見長城的軍事作用之強大。秦始皇時期所修築的長城,是在燕趙的基礎之上完成的,從此以後,長城,便成為中國古代第一軍事工程,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其實,如果把修建長城所用的石頭,來修建一道厚1米、高5米的城牆,那這城牆的長度可以繞地球一圈。
  • 萬裡長城:無百姓,不長城!無長城,不中華!
    01 萬裡長城,是中國的驕傲和自豪!萬裡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工程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不管是在中國舞臺上,還是在世界舞臺上,長城都佔據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那麼,古代帝王建造長城的目的是什麼呢?
  • 作為古代的防禦工事,長城到底防住了啥?為什麼長城坑苦了歐洲人
    作為我國標誌性建築之一,民間流傳「不到長城非好漢」這麼一句話,也入選最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在2007年之前,世界七大奇蹟中是沒有中國的萬裡長城的。世界新七大奇蹟於2007年7月7日才在葡萄牙公布最新排名,在這次排名中,中國萬裡長城穩居榜首,正式進入世界奇蹟的行列。
  • 南方也隱藏著一座長城,歷史久過萬裡長城,長度僅5公裡
    這座位於浙江省臨海市台州府的南萬裡長城,建於東晉時期,距今1600多年,名為江南八達嶺,票價65元,有萬裡長城之名,但許多人不知道,所以,萬裡長城並不擁擠。萬裡長城建於北方,從北京到山西、陝西、甘肅,萬裡長城綿延不絕,與萬裡長城相比,江南的萬裡長城只有6公裡,可以登上烽火臺,但卻是臨海古城中最高的觀景臺,如果你俯瞰臨海的城市,你可以登上江南長城,眺望江南的美景。
  • 南方也隱藏著一座長城,歷史久過萬裡長城,門票65元長度僅5公裡
    要說到中國古代建築的奇蹟,那就必須是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北京八達嶺長城,想當年秦始皇為了建萬裡長城,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才得以建成,幾千年後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其實不僅在中國北方有長城,南方的江南小城裡也隱藏了一座長城,只不過不是萬裡長城,只有僅僅6公裡長。
  • 萬裡長城真的都是用米汁澆築而成的?今天帶你了解長城的歷史!
    那麼為什麼要修建長城呢,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混戰,各個勢力紛紛開始修建防禦工事,其實就是烽火臺,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抵禦北邊的匈奴入侵,穩定百姓的安居樂業,從這些防禦工事中得到了啟發,在民間大量徵收壯年勞動力,在原來的基礎上總共耗費9年時間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才修建出了現在延綿不絕的長城雛形!
  • 萬裡長城很多人都去過,但長城的盡頭在哪,你知道嗎?
    ,但長城的盡頭在哪,你知道嗎?萬裡長城起點在河北省山海關,城南4公裡之處的渤海之濱,是明朝所修建的東部期間,當地稱為「老龍頭。」它的地勢非常的險要,明代有戚繼光所修建得入海而咆哮。入海猶如波濤洶湧、宛如巨龍,這也是老龍頭名字的緣由。老龍頭對於萬裡長城非常重要,它是城北、城東天然屏障,在保護者山海關。
  • 萬裡長城的盡頭到底在哪裡?為什麼那個位置叫「老龍頭」?
    俗話說萬裡長城萬裡長,你知道長城究竟有多長嗎?它的修築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為了爭霸,互相防守。各國都在邊境線上修築了長城,修築達到了高潮。如果把各個朝代修築的長城加在一起,估計可達數十萬公裡以上。
  • 萬裡長城東起點,虎山長城
    看了虎山長城的過街樓,不免有些疑惑,長城上的城樓,大道為關,小道為口,如 山海關 、 嘉峪關 、冷口、古北口,所以我覺得應該稱虎山關長城或虎山口長城。歷史上秦漢和明代曾三次大規模修築長城,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 丹東 就開始修建長城。如今它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 整個萬裡長城中唯一的一座海上長城,老龍頭你知道嗎?
    我乍一進入老頭龍景區就感受到了它的氣勢非凡,從澄海樓這處馬道拾階而上,登上長城就會望到浩瀚的海洋。當年,明朝大將軍徐達真可謂是慧眼識珠,一眼就看中了這一地帶非同一般的軍事價值,不僅決定把京城東部修築長城的入海處選擇在這裡,還決定在此地「築城為關」,也就有了如今的「山海關」及「山海關城」,徐達絕對是一位高瞻遠矚的曠世奇才......
  • 萬裡長城、薩珊波斯長城、古羅馬長城及拜佔廷科林斯長城
    一,中國萬裡長城。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時間的力量;天長日久,無數人將長城步道踩出了深深的凹痕。)(漢長城遺址:霍去病「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漢長城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長城,一直向西延伸到羅布泊境內。)(金長城的修築方法是「挖地為溝,屯土溝南,呈塹壕狀」,因此金長城曾一直被稱為「金界壕」。)(雪中長城,雄偉高峻。)
  • 歷代皇帝修繕長城,為何康熙要將長城拆了?目的是什麼?
    而等到清朝時期,更是將以前各個國家修建的長城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個統一性的對北方匈奴的防禦體系。而等到後來的朝代之後,更是不斷的加固於長城。但是等到康熙上位之後,卻提倡要將長城給拆了。為什麼之前的一些朝代都在想盡辦法要修繕長城,而等到康熙當上皇上之後卻要將長城給拆了?畢竟長城也是一個十分浩大的軍事工程,如果真的將其拆了肯定也會勞民傷財,所以後來也就象徵性的拆掉了幾個關口。
  • 中國北方有萬裡長城,南方也有長城苗疆邊牆,你知道在哪裡嗎
    中國的萬裡長城聞名世界,「世界第八大奇蹟」,被稱為從太空看到的地球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人類的建築物,萬裡長城的我國北方,主要建設年代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的統一後,中國以前的各諸侯國修建的長城連接起來,這個偉大的建築工程,成就了,在中國南方,湘西境內,實際上也有一道長城,被稱為苗疆疆牆
  • 世界第二長城,僅次於中國萬裡長城,僅長36公裡,還修了100年!
    提起長城,相信小夥伴們都很熟悉,它又名萬裡長城,長城是我們國家十分熱門的景點之一,吸引了無數海內外的遊客,它是世界一大奇蹟,,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其實不僅中國有長城,在很多國家都曾修建過類似於長城的建築,今天小編要說的是長城僅次於中國的萬裡長城。
  • 旅遊景點,古建築奇蹟之首,萬裡長城
    美國第一位登月太空人在天外能用肉眼辨認地球上的人工構造物只有兩項:一是荷蘭的圍海大堤,另一項更為明顯的就是中國的萬裡長城。修築長城的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各諸侯國之間列強紛爭,戰事不斷,各國為互相防禦,都在自己的國境線上築起城牆。找國最早的長城為公元前656年楚國所建的楚長城,又叫「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