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步軍統領衙門」,主要職能是幹什麼,為何1924年才撤銷

2020-12-20 國學苑

導言

「九門提督」官銜全稱遂改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三營統領」。雍正七年(1729),官署定名為「步軍統領衙門」,九門提督負責京師的警衛、治安,其統率的部隊長期保持在3萬人左右,隸屬於兵部;與清軍八旗綠營編制相同。偵緝捕查;訴訟及斷獄;對京城人口進行社會管理;消防及其它任務此外,步軍統領衙門還擔負其它一些「警察」工作。

明清時期,京城分成內城和外城,內城最開始是由徐達修建。1368年,明代徵虜大元帥徐達佔領元大都,有意放跑了元順帝。徐達將其改名為北平,為了更好地避免 元軍反攻,徐達開始抓緊建造北平城。因為封地過大,不利防禦,因此徐達決策將北京古城牆向南移2.8千米,而且給古城牆鋪裝城磚,提升古城牆的防禦能力,這就是北京內城的原型。

靖難之役後,朱棣遷都北平,並開始規模性建造北平城。明英宗時期內,建造了內城九門城樓、甕城和箭樓。嘉靖帝時,明政府部門在內城南邊建造了外城,京城構造基礎定型。

明朝,管理防範北京社會治安和引控的單位稱為「五城兵馬司」。清軍入關後,於順治年間增設了「步軍統領縣衙」,統帥稱「步軍統領」,康熙十三年(1674年),為提升京城社會治安和護衛,始命步軍統領提督九門事務管理,故步軍統領又被稱為「九門提督」。

光看名稱的話,非常容易誤會,就算是「提督」,也不過是提督九座大門罷了,一個「看大門」的提督,能有多大權力?九門提督的確是看大門的,但是這一「看大門的」一些強大,由於他看的是皇上的「家門口」。

九門提督關鍵承擔北京內城九座大門內外的守護和門禁系統,即送糧的朝陽門、運酒的崇文門、煤炭運輸的阜成門、運磚瓦窯木料的北京東直門、接水的西直門、皇上出宮走的正陽門、過囚車的宣武門、大將出戰走的德勝門,打過大仗回家走的安定門,共九門。

除此之外,九門提督還承擔內外城的守護、監管、門禁系統、巡夜、限令、保甲、緝捕、斷獄、發送郵件號炮等高級官員,全方位承擔京城內外社會治安保衛工作,是一個「警察合一」的高級官員。從這一點看來,「九門提督」大概等同於現如今的衛戍司令兼警員長,是皇家「護院主管」。

九門提督勢力巨大,可以說要是在京城地段,徹底能夠橫著走。都說「不上京城不清楚官大」,京城裡隨意晃來晃去一下,說禁止就能碰著一個戴著紅棚頂的高官。可是,不管你是官大官小,都得聽九門提督的。為何?由於九門提督手底下有兵!

九門提督頭領京城的滿、蒙、漢軍八旗步兵團和在明綠營的馬步兵,軍隊始終保持在三萬人上下,全是精銳,且配備齊全。它是十分關鍵的三萬人,是皇上身後的最終一道安全性天然屏障,乃至在緊要關頭有上下朝局的工作能力。某種程度上講,皇上算作把身家性命都交給了九門提督手裡。因而能出任九門提督的人,全是皇上最信任感的人。

康熙晚年時期,諸子九龍奪嫡,真是具有一錘定音功效的,更是那時候的「九門提督」隆科多。康熙病逝後四阿哥稱帝,為避免 產生不幸,隆科多一聲令下關掉九門,全城戒嚴,直到四阿哥胤禛宣布即皇上位,典禮進行,當朝重臣拜見了以後,才再次對外開放九門,消除在明戒嚴。

結語

慈禧太后曾搞過2次叛亂,即「辛酉政變」和「戊戌政變」,這2次她都依靠了九門提督的力量。晚清八國聯軍侵略戰爭後,決定在京城增設警署。1905年清王朝宣布構建巡警部,當代警員規章制度基本開創,可是九門提督一職卻由於其必要性,並沒有馬上被撤編。

1911年,武昌起義後,九門提督一職改名為「京師步軍統領衙門」,一直到1924年,馮玉祥率軍進到北京,末代皇帝宣統皇帝溥儀被攆出紫禁城,這一崗位才被撤編,消退在歷史時間長河。

相關焦點

  • 從御前侍衛到步軍統領衙門,清朝皇帝到底擁有多少警衛力量
    作為清朝的根本制度,「八旗制度」是清朝崛起、入關乃至平定中原地區的絕對保證。清朝入關,定都北京以後,「八旗制度」便被完美運用到了地方駐防和京城拱衛中,成為清朝統治根基穩固的根本保證。從皇帝身邊的御前侍衛,到負責京城門禁守衛、治安緝捕並有權「頒其禁令以肅清城垣」的步軍統領衙門,從根本上講,都屬於皇宮警衛,都是皇帝一人的護衛力量。皇宮警衛皇宮警衛主要包括侍衛處和親軍營。
  • 清朝時期的九門提督,到底是個什麼官職?
    九門提督實際上只是簡稱,又稱步軍統領,其全稱乃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是清朝的高級駐軍武官。代表人物就是隆科多、蔣臨照和榮祿。九門提督主要負責北京內城九座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同時擔負著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職責。
  • 清朝九門提督有多少人馬?步軍統領為何總是更換?嘉慶提升其官銜
    那麼大家知道九門提督到底是掌管著什麼嗎?隆科多憑什麼能夠輔佐雍正順利登基呢?九門提督其實就是掌管京城九門的武將,全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這個稱呼實在是太長了,索性我們就叫它九門提督,他手裡掌握著京城九門的所有兵馬,也就相當於京城的軍備司令,負責全京城的治安管理。
  • 清朝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學政、提督相當於現如今的什麼級別?
    近來發布了不少與古代官制有關的文章,很多讀者對此較有興趣,有的留言問清代禮部是現在的什麼部門、軍機大臣又是現在的什麼級別,總之,類似的問題很多。為了更好的回答這些問題,筆者就將清代的各部門、各級官員與現代的官製作個比較,當然這不可能做到完全對應,聊以自娛而已。
  • 清朝的軍門是什麼意思?他和提督對比,究竟有什麼區別?
    這麼說吧,提督就是軍門,但軍門卻不一定是正牌的提督。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軍門到底是什麼。所謂軍門,其實就是清朝對提督的尊稱。提督,全稱提督軍務總兵官,簡稱提督,為武職從一品官員。因其統帥的軍隊為綠營、不包括各地的駐防八旗,所以有時候提督也被稱為「綠營提督」。清朝的提督主要分為陸路提督和水師提督,共設十二員陸路提督和長江、福建、廣東三員水師提督。換言之,只有這十五員提督才是最「正牌」的軍門!
  • 清朝九門提督和大內侍衛首領,都是一品官,哪個更厲害?
    九門提督是中國清朝時期駐京武官,正式官銜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該官職設立於康熙十三年,主要負責北京內城九座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還負責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其實換一種理解的話,九門提督便是清朝皇室禁軍的統領,剛開始設立的時候,九門提督的品級為「正二品」,後來升了半格為「從一品」。
  • 清朝時期的布政使,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務?
    不過實際上,在《皇朝文典》中有記載,清朝的省級官職除了總督和巡撫以外,還有提督學政、按察使和布政使這三個官職,皆是皇帝親自任命的省級要員,所以亦稱疆臣、疆吏。其中的提督學政,主要是執掌一省教育、科舉事宜,因為一般由皇帝直接欽派,帶有"欽差"意思,所以地位不低,僅次於一省巡撫;按察使,主要是執掌一省的公、檢、法機構,類似於今天的省政法委書記。
  • 在清朝,保衛皇帝的軍事力量都有哪些?不止大內高手
    大內高手究竟是什麼人?大內高手是皇帝身邊的御林軍(禁衛軍)將士的俗稱,御林軍是最基本的宮禁制度,主要目的就是保護皇帝安全。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御林軍有∶漢朝的羽林軍、唐朝的神策軍、明朝的錦衣衛。清入關之後,龐大的錦衣衛機構投降,所以,清朝開國之初,把錦衣衛恢復為侍衛的初始職能,不再讓他們刺探情報,後來又改編成了"鑾儀衛"。鑾儀衛的最高負責人叫掌鑾儀衛事大臣。
  • 大清的「九門提督」,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官職,說了你別不信
    導言清代,京師的衛戍、警備和治安保衛機構叫「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衙門」,通稱「步軍統領衙門」。長官簡稱「步軍統領」,俗稱「九門提督」(京師內城共有城門九座,分別為:正陽、崇文、宣武、朝陽、東直、阜成、西直、德勝、安定)。
  • 八旗子弟福利太豐厚,養八旗子弟太費錢,算完才知清朝滅亡是必然
    明萬曆29年(1601年),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節節勝利,隨著人口的增多,努爾哈赤建立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四旗。萬曆43年,又在原有的牛錄基礎上創立了八旗制度,增加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
  • 清朝的提督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呢?
    在我們看清朝的古裝劇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某某提督什麼的,統領一方軍隊,牛逼哄哄的,更是被稱為「軍門」。那麼,歷史上清朝的提督到底是多大的官職,還有它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今天,我們就一起穿越歷史來探究清朝提督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小知識。
  • 論文精讀 | 葉高樹:清朝部院衙門的翻譯考試
    推薦理由:文章以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內閣大庫檔案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軍機處折件等一手檔案為主要資料,全文史料翔實,論述充分。作者按照時間順序,梳理及詳析清朝部院衙門的翻譯職缺,應試資格與命題形式,以及考試的實施情形,豐富清朝翻譯史研究內容。
  • 回眸滿清:顯赫一時的「總理衙門」,為何僅存在40年就被取締?
    "1901年7月,存在40年的「總理衙門」宣告終結,走完了它短暫、卻坎坷的歷程。總理衙門是清廷為了應對日益複雜的洋人事務而專門設置,但是,1901年的中國,剛剛經歷了「庚子國難」、與西方列強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在這個緊要時期,作為與洋人交涉的重點單位,總理衙門本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卻為何黯然落幕呢?
  • 清朝最肥衙門:門衛工資堪比巡撫,負責人年收入比肩和珅
    所謂的衙門,指的就是各級官員們辦事的地方,也可稱之為官署。在清朝,大大小小的衙門很多,貪贓枉法的官員也很有很多,那麼在這些衙門中,哪個衙門是最肥的,或者說油水最多的呢?其實有一個不太知名的衙門,裡面人員的待遇堪稱前所未有,這個衙門是哪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