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性教育標準》及其啟示(上)

2020-12-20 Mavis陳靜

本文分為上下兩篇,本篇將為大家介紹美國《國家性教育標準》的頒布背景和主要內容;在下篇中,我會分析美國《國家性教育標準》的主要特點、及其對我國性教育的啟示。

導言

2011年,美國學校健康協會、美國健康教育協會、全國教育協會衛生(健康)教育網絡、州領導健康和體育教育社團、和性教育未來組織共同協商制定了《國家性教育標準:幼兒園到十二年級的核心內容及技能》(National Sexuality Education Standards:Content and Skills,K-12)(以下簡稱《國家性教育標準》)。

《國家性教育標準》的目標是為從幼兒園到第十二年級處於發育中的適齡學生,提供清晰、持久、直接的最低性教育標準指導。

在美國,教育標準在公共教育中是發展學生能力、豐富學生學習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總的來說,標準的目的是為處於特定年級的學生,在該學年結束時提供其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的明確指導。標準是教育過程的重要部分,但其並不提供如何教授某一主題的具體方法。此外,標準一般也不會解決學生的特殊需要。

由於美國實行的是在國家領導下的各州決策和實施具體教育的教育體制,所以,《國家性教育標準》的制定,為美國全國各地區開展性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依據。

下面,我會帶領大家了解美國《國家性教育標準》的頒布背景和主要內容。

《國家性教育標準》頒布背景

(一)美國性教育的歷史

20世紀60年代前,性教育在美國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性教育主要以少量的講座和家庭式教育的方式進行,只有部分州倡導在公民教育課程中開設性教育課程,而且性教育的內容以生理知識講授為主。

20世紀60年代之後,在嬉皮士、女權運動等思潮的影響想,以「性道德」為主的保守的傳統性教育被「性自由」迅速取代,性教育在家長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下,以系統的學校性教育課程的形式進入學校公民教育系統中。[1]

20世紀70年代開始實施保險套式的「安全性教育」,20世紀90年代實行預防愛滋病為主的安全性教育,但是帶來的只是未婚單親母親數量的上升。1996年,美國開始實施「禁慾性性教育」,強調貞潔。但是,效果均不明顯。

2011年,美國頒布《國家性教育標準》作為全國性教育的最低標準指導,開創了美國「禁慾性性教育」與「全面的性教育」相結合的性教育新時代。

(二)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的驅動[2]

近年來,美國性教育研究一直強調為年輕人提供有效和綜合的性教育的必要性。美國是全球青少年懷孕率最高的工業化國家之一。每年,美國有超過750000名15-19歲的女性懷孕,其中80%是意外懷孕。並且,美國15-25歲的年輕人有四分之一的人是性活躍人群,他們佔了每年1900萬感染性疾病的一半。這意味著每年四分之一的性活躍青少年感染了疾病。並且每年13-29歲的年輕人佔5000名新感染愛滋病者的三分之一,它是各個年齡段所佔份額歲大的。[2]

其次,一個迫切的問題就是學校騷擾、欺凌和約會暴力(relationship violence)的問題,它已經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對學生的學業成績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根據2009年國家學校環境調查顯示,最近幾年,有近九成的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transgender )學生被騷擾。有三分之二的LGBT(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的統稱)學生感到不安全;有三分之一的LGBT學生因為憂慮他們的個人安全至少有一次想在學校跳樓;頻繁受到騷擾LGBT學生同樣也面臨這成績低於平均水平的困擾。

同樣,青少年的約會暴力一直是一個緊迫的問題。頻繁的報導,將近10%的青少年在某一年遭受來自其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的傷害。多次研究表明,學校的健康教育能幫助青少年在學業上表現成功。最有效的戰略就是建立包含家庭、社區參與、和學校健康服務的戰略性、協同的途徑。

事實上,大量的對學校健康計劃的檢測發現,涉及健康教育的課程對總體的學業成績具有積極的影響,包括閱讀和數學得分。

《國家性教育標準》主要內容

(一)目標

《國家性教育標準》總的目標是:為從幼兒園到第十二年級處於發育中的適齡學生,提供清晰、持久、直接的最低性教育標準指導。

性教育標準具體要求:

為課程的發展、指導與評估提供框架;反映出以研究為根據的有效的性教育的特徵;依據相關的健康行為理論和模型所提供的信息;關注學生居住環境的健康狀況;關注情感、智力、身體和社會層面的性健康;教給學生直接有利於性健康的有用知識和必備的個人與社會技能;注重促進健康,包括節慾和降低不安全性行為的風險;考慮學生特殊年齡階段的發育與其學習材料的合適度;從比較具體的行為到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允許以合適的性健康內容作為給學生教學指導的內容。

(二)價值和原則

國家性教育標準按照如下價值觀和原則的指導,這些價值觀和原則是建立在現有的理論、相關領域的調查研究和對國家健康教育標準的審查和修訂之上的。

第一,學生成績和健康狀態是相關的

第二,無論身體狀況和智力水平,每位學生都應該享有實現個人保健與健康的機會,包括性健康;

第三,得到有能力進行性教育的老師的指導是學生發展所必需的;

第四,性教育應該傳授相關信息和必要的技能,這對於調整、實踐和維持健康的關係和行為是有必要的;

第五,學生需要參與綜合、主動的學習實踐的機會,應分配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訓練與性教育有關的技能;

第六,鼓勵使用信息技術去獲取有效的信息進行性教育,要意識到信息技術對年輕人生活的重要作用;

第七,地方的課程規劃應該落實現有的課程,並且根據當地的健康需要來發展新的課程;

第八,學生需要多種機會和多元的評價方式,按照性教育標準和考核指標,來測量學習成果

第九,公共健康的提高,包括性健康,有助於降低醫療保健的成本

第十,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助於健康和有益公民的形成

(三)結構與框架

國家性教育標準目前的考核指標——學生在二年級、五年級、八年級和12年級結束時應該知道些什麼並且能夠做什麼——是基於國家健康教育的八條主要指標(key indicators)。除此之外,標準被分成七項具體的性教育主題(topics)。下面的表格是先按照年級和後按照主題領域所呈現的標準和考核指標,見表1.

《國家性教育標準》的時間跨度是從幼兒園到十二年級(K-12),並將這一大階段劃分為四個較小的主要階段,分別是幼兒園到二年級(K-2)、三年級到五年級(G3-5)、六年級到八年級(G6-8)、九年級到十二年級(G9-12)。

值得注意的是,四個階段的標準是「末期標準」,也即四個階段規定的標準分別是在二年級、五年級、八年級、十二年級結束時所要達到的具體要求,而非是各個年級的具體性教育要求。如表1所示,該《標準》有七個主要的主題,內容涵蓋了人體與生理、青春期與青少年發展、身份、妊娠與繁殖、愛滋病與性疾病傳播、健康關係、個人安全七個重要的方面。並有八項主要指標,分別為核心觀念、影響分析、信息獲取、人際溝通、決策制定、目標設置、自我管理和倡導。

從主題上來看,這七個主題的主要任務為:

人體和生理(Anatomy and Physiology),是為學生理解人體基本功能提供基礎;

青春期和青少年發展(Puberty and Development),主要講解這個時期對每一個人的生理、社交和情感的發展都是關鍵性的裡程碑。

身份(Identity),講解人們在理解「他們是誰」幾個基礎方面的內容,幫助實現性別認同等;

懷孕與繁衍(Pregnancy and Reproduction),主要提供懷孕是如何發生以及如何決策以避免懷孕等相關信息;

愛滋病和性疾病傳播(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nd HIV):提供與愛滋病和性病相關的內容與技巧,包括愛滋病和性病是什麼、如何傳播和治療,以及如何避免上感染愛滋病和性病;

健康關係(Healthy Relationship),指導學生如何在家人、同齡人和伴侶之中成功駕馭角色的轉變,特別強調要在各種關係中增加信息技術的使用與影響;

個人安全(Personal Safety),強調學校和社區需要為所有學生創造和營造安全的校園環境。

從主要指標上來看,八項指標具體分別為:

核心觀念(Core Concepts),理解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的相關概念以提升健康;

影響分析(Analyzing Influences),學會分析家人、同齡人、文化、媒體和技術等對健康行為的影響;

信息獲取(Accessing Information),展示出獲取有效的信息、產品和服務,以促進健康的能力;

人際溝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展示出使用人際交往的技能來促進健康和避免疾病危害的能力;

決策制定(Decision-Making),展示出使用決策技巧以促進健康的能力;

目標設置(Goal-Setting),展示出使用目標設定的技能以促進健康的能力;

自我管理(Self- Management),展示出「促進健康」的行為和避免或減少危害健康的能力;

倡導(Advocacy),展示出倡導個人健康、家庭健康和社區健康的能力。

(四)具體內容

《國家性教育標準》分別具體規定了四個年級段,學校性教育所應該達到的具體內容目標。相對而言,幼兒園到小學二年級、三年級到五年級這兩個階段的性教育具體內容要求較少,六到八年級、九到十二年級的具體內容要求較多,體現出學生進入青春期後要求學校加強性教育的特徵。以下具體性教育的內容主要以上述七大主題為維度,進行簡要介紹。

1.幼兒園到小學二年級(K-2)

到二年級結束時,《國家性教育標準》期望學生具有以下能力:

用適當的名稱為男女兩性人體各部位命名;在朋友、家庭、社會等的幫助下實現性別認同;能夠理解自然界動植物的繁殖方式;能夠理解並尊重不同的家庭結構,與家庭、朋友建立健康的關係;能夠告知他人非意願時不得觸碰本人身體,以及出現非自願及不舒適觸碰時及時告知家人和可信賴的人。總而言之,幼兒園到二年級的學生要掌握自己身體的決策權,以兒童的方式認知人體與生物繁殖,初步實現性別認同,並初步與家庭、朋友建立健康的關係。

2.三年級到五年級(G3-5)

到五年級結束時,《國際性教育標準》期望學生具有以下能力:

能夠從醫學上準確講述男女各部分身體器官及其功能;初步理解青春期人體所發生的一些變化、通過父母或他人獲得一些進入青春期的幫助;明白性取向的差異,學會尊重他人;明晰人類的繁殖過程;知道性病與愛滋病及其傳播方式,以及如何預防;明確健康關係的特徵,並與家人、朋友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界定什麼是取笑、騷擾和欺凌,學會自己處理及告知父母處理這些問題的相關方式。總體而言,三年級到五年級的學生開始準確掌握人體的相關信息及人類繁殖過程,了解愛滋病的傳播及預防方式、處理好人際關係並初步了解性騷擾、性侵害等及其處理方式。

3.六年級到八年級(G6-8)

到八年級結束時,《國家性教育標準》期望學生具有以下能力:

能夠描述兩性的生殖器官及其功能;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變化及其準確的醫學信息,分析影響青春期自我意識和身體意象的主要因素;明晰性別認同、性別表達與性取向,分析這些方面的影響因素並尊重他人;理解禁慾、保險套、緊急避孕等有效的避孕方式並詳細講解如何使用保險套,並了解懷孕、流產、產前護理一系列生育信息;明晰感染愛滋病及性病的症狀、潛在後果及其預防方式,並介紹當懷疑自己感染時可獲得的幫助;關係的影響因素,區分普通關係與戀愛關係,分析科技及社交媒體對關係的影響及其正確使用方式;了解欺凌、性騷擾、性虐待、性侵害、亂倫、強姦和約會暴力等行為,分析以上行為的錯誤原因並掌握有效處理這些問題的尊重他人方式。總體而言,六到八年級的性教育要側重避孕、性病感染以及性傷害的認識及處理教育,在強調性行為的危害的同時引導學生自主決策。

4.九年級到十二年級(G9-12)

到十二年級結束時,《國家性教育標準》期望學生具有以下能力:

描述人類性反應周期,包括荷爾蒙在性反應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大腦發育如何對青春期和成年早期認知、社會和情感變化起作用、分析朋友、家庭、媒體、社會和文化如何影響自我意識和身體意象,應用一種適合多種性健康情形的決策模型;辨別生理性別、性取向、性別認同和性別表達並分析其影響因素,尊重並接納這些差異;理解禁慾、保險套、緊急避孕等有效的避孕方式並詳細講解如何使用保險套,並了解懷孕、流產、產前護理一系列生育信息,覺得是否成為父母以及成為父母的所需的準備;明晰感染愛滋病及性病的症狀、潛在後果及其預防方式,並介紹當自己懷疑感染時可獲得的幫助,如何與性伴侶溝通進行禁慾或使用保險套降低感染風險;了解欺凌、性騷擾、性虐待、性侵害、亂倫、強姦和約會暴力等行為,分析以上行為的錯誤原因並掌握有效回應及處理這些行為的方式,解釋為什麼遭受性傷害的人是無過錯的,倡導自尊及尊重他人的安全環境。總而言之,九到十二年級的學生要大致形成一個全面的對性的認識,處理好性關係、維護個人安全。

相關焦點

  • 美國標準職業分類的新發展及其啟示
    職業分類客觀地反映國家經濟、社會和科技等領域的發展和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個階段的社會管理水平。  職業分類是進行勞動力需求預測與規範,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實施職業諮詢和就業指導,形成勞動力資源優化配置的需要。
  • 美國學前教育發展水平較高的歷史分析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美國學前教育發展水平較高的歷史分析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美國是世界上學前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其學前教育機構類型多種多樣.這其中的奧秘是什麼呢
  • 美國中小學生性教育
    美國青春期性教育起始於20世紀60年代,時值西方國家興起「性自由」、「性解放」運動。這場運動對於美國當時的青少年來說是一場災難,直接後果就是少女懷孕逐年增多,每年有100多萬少女懷孕,65%嬰兒是私生的,美國女孩很少有人願意保持處女貞潔。   20世紀80年代末掀起性教育的新浪潮。
  • 國際品牌認證實踐及其啟示
    國際品牌認證實踐及其啟示*    錢明輝,張經緯,譚新政    1.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北京,100872    2.本文選取了國際品牌標準工程組織IBS(美國)、國際品牌認定委員會IBAC(美國)、超級品牌Superbrands(英國)以及世界名牌協會WBA(美國)四大知名品牌認證機構,主要對其進行簡介,著重突出了四大認證機構的專業性、權威性,也圍繞我國品牌認證活動中出現的各類不合理、不合規現象展開論述,將國際權威認證機構的認證經驗和啟示運用到我國品牌認證的實踐中來。
  • 田賜:美國主要智庫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因此在探討美國智庫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時,需要儘可能選取規模較大的、具有政治和社會影響力的主要智庫,如此方能了解美國國內知識和政治精英階層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真實看法。在主要智庫的界定上,本文主要依據兩個標準。
  • 美國教育的三個時代及其啟示
    工業革命,將許多移民帶入這個國家,帶動了城市人口急劇擴張,引發美國歷史最大的移民潮。印刷術和福音主義運動促進了知識和文化的傳播,但工業革命是使普遍教育變成現實的直接因素。移民帶動了城市的發展和城市兒童教育的問題,僅僅在1847年一年,波士頓的人口數就在114000人的基礎上又增加了37000名愛爾蘭移民。
  • 八個國家性教育最成功 荷蘭孩子餐桌上談性
    學生將可在性教育科目中,學習到人文發展、兩性關係、婚姻與家庭、溝通技巧,以及安全的性行為。  一位馬來西亞的華人這樣講述:「在馬來西亞,父母會主動談到一些性知識。據我所知,在我們國家還有許多熱線幫助、輔導中心和收留中心。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教科書裡就有不少性知識的傳授,包括避孕受孕等。小學生因為怕他們不懂,所以用一些有圖畫的小本子,宣傳如何保護自己身體之類的知識。」
  • 美國大學新生教育模式的經驗與啟示
    本文在對USC「大學101項目」的發展歷程、理念目標、核心內容、組織運行體系等方面進行梳理分析的基礎上,探索研究其對於國內大學新生教育工作的啟示與借鑑意義。之後,USC對該項目的定期評估及其研究報告在美國高等教育界引起廣泛影響,其他大學紛紛效仿、借鑑這一成功模式。1982年,為分享全國範圍內新生研討課的實施情況,加德納發起美國首次 「大一新生研討課全國會議」(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Freshman Seminar Course Concept)。
  • 美國證監會全面解讀投資顧問信義義務與行為標準及其啟示
    【編者按】信義義務是資產管理行業的基礎,也是美國對投資顧問的核心監管要求。長期以來,美國僅通過《1940年投資顧問法》第206條對信義義務作出了原則性規定,具體標準和監管要求則主要通過判例的形式體現,相對比較零散。
  • 美國農業企業化及其經營特點和啟示
    由於農業對美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影響重大,因此,在歷史上均受到較多的關注和研究,如美國開國元勳傑斐遜對於農業問題的主要觀點,曾影響美國的國策,以及美國人對農業和農村的價值觀念。;Bergeron運用階級分析方法對20世紀美國的家庭農場進行了評述,有助於人們從總體上理解美國家庭經濟的重要作用。
  • 美國K12國家核心藝術課程標準對中國少兒美育的啟示——以畫啦啦...
    廣州六一教育引入美國K12國家核心藝術課程標準,結合中國家庭美育訴求,推出了專屬中國少兒的在線美術課堂——畫啦啦,不僅教孩子繪畫,更注重培養孩子藝術創造思維和表達能力。成立4年以來,畫啦啦已經吸引付費學員超20萬人,獲得家長和學員的一致認可。
  • 三字經原文及其啟示(四)
    >三字經原文及其啟示(四)2012-06-24 15:52:3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馬牛羊雞犬豕 此六畜 人所飼 啟示: 人類真不愧萬物之靈,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動物,通過馴服和人工餵養成為人類的工具和食品。
  • 青春期性教育知識,性教育怎麼講給孩子聽?
    目前,我國主要是基於「模糊性教育模式」。在學校和家庭中,青少年教育普遍薄弱,落後甚至空白,這使得青少年在性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無法獲得相關信息。知識和必要的指導,導致各種問題,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如何才能給孩子科學而巧妙的性教育年輕人的性教育問題已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問題。如何引導年輕人樹立健康的性觀念,並通過過早品嘗通姦的禁果來保護他們免受傷害,這是我們迫切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史國良和盧輝在「國外青少年性教育模式及其啟示」一文中總結了幾種成熟的國外模式。
  • IEP在美國中小學特殊教育中的發展、應用及其啟示
    三、美國中小學特殊教育中個別化教育計劃存在的問題   1、IEP從制訂到實施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主觀因素的幹擾。   IEP是由專門小組來確定和執行的,其中教育目標制定有一定的隨意性和主觀性,不可能做到真正符合特殊需要兒童的根本需要,而且,IEP的評價標準也有很大程度的經驗性和隨意性。
  • 維基百科 - 青少年性教育
    有青少年提出,性教育應該是更積極的,更少強調解剖和嚇人的手段,它應該集中在性關係中協商技巧和溝通上;性健康課程的細節應該在青少年頻繁出現的地方(例如,學校的廁所,購物中心)進行公告」。 [13]此外,美國有一項回顧的結論是「壓倒性的證據顯示,討論避孕的性教育不會增加性活動。」
  • 活動速遞——《澳門日報》就澳門性教育開展情況對劉文利進行採訪
    2020年12月30日,《澳門日報》刊登了對劉文利的採訪,以下是採訪內容: 專家:澳性教育成功 性教育工作在本澳社會發展中起重要作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技術顧問劉文利教授認為,澳門從學校、家庭、小區、社會四方面推廣性教育課程的實施,值得內地學校及外國地區的性教育工作者學習。
  • 中國性教育教師在哪裡?
    如今,兒童性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熱議的問題,在中小學開展科學規範的性教育勢在必行。長久以來,學校性教育一直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1988年8月24日,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頒布《關於在中學開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標誌著性教育開始正式走進中學。
  • 教育部小學教師標準要求應掌握性教育知識
    教育部小學教師標準要求應掌握性教育知識   幼教不得諷刺挖苦幼兒  教育部相關司局負責人介紹說,教師專業標準定位為國家對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合格教師的專業基本要求,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規範,是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是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 十大動機理論及其對教學設計的啟示
    二、需要論及其教學啟示需要指有機體缺失或要求什麼的內部狀態。馬斯洛認為人類有複雜的多層次需要,他把人的需要分成兩大需要系統:即基本需要(生理、安全、歸屬、愛和尊重)和心理需要(認知、美的欣賞、自我實現),只有滿足了低級需要的基礎上才會產生高一級的需要。
  • 老師給9歲女孩講懷孕引家長不滿,性教育上,還有多少人口是心非
    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負責人劉文利教授根據聯合國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研發了一套本土兒童性教育繪本《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結果被家長在微博上吐槽,多次引發「尺度過大」的爭議。《美國國家性教育標準:K-12核心內容和技能》指出,9-11歲的孩子,已經應該知道什麼是月經、遺精,並能夠描述「性騷擾」的定義及其惡劣性。可我們總是因為過不去自己心中的坎兒而延遲性教育,這不算另一種意義上的失職嗎?「中國的性盲比文盲還多!」中國性學會理事長徐天明說的這一句話一點都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