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識教育與嚴格管教不矛盾,掌握方法把握好度

2020-08-23 南丘陽關於女人和教育



教育家林格老師提到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要及時給孩子肯定和讚賞,讓孩子體會到成就感。

蒙臺梭利女士「愛與自由」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這使得父母在管教孩子時猶猶豫豫、瞻前顧後。

關於賞識與驕縱,嚴格與嚴厲,管教與控制,這之間的界限與區別究竟在哪裡?

賞識是給予孩子行動的肯定,驕縱使得教育沒有了界限;嚴格是明智的教育,嚴厲則是盛氣凌人的壓迫。

孩子需要嚴格的管教,而不是被動的控制。

驕縱意味著無奈,控制代表著焦慮,這些不當的教育行為將換來孩子對外界的無視。

不管解放天性的理念多么正確,嚴格管教無論何時都是教育中無比重要的一環。

當孩子沒有按照規則完成一件任務,那麼他就不能繼續接下來的事情,必須把任務完成。

按照正確的方法,把應該幹的活幹好幹完,這就是規則。

但規則的提出和執行不能帶有父母的情緒,當爸媽生氣了,那麼這種管理就變成了對孩子的傷害。

嚴格的管理完全不會打壓孩子,但激烈的情緒會,父母強大的負面情緒不但會壓制住孩子的天性,而且會造成心理創傷。

繼而影響到家庭親子的關係,直接堵截了後續和孩子共同進步的教育之路。

對孩子從嚴管教,對子女嚴格要求,這是為人父母的責任。

但當嚴格加上父母憤怒的情緒,原本正確的家教就變成了嚴厲的管教,這將會使孩子內心積累起憤怒,壓抑和反抗。

這種行為將消耗孩子的正面能量,堆積起自我內部消耗能量的負面情緒。

這種行為應嚴格制止,父母不管幹什麼都要保證自己的心情平靜,需要強調的只是孩子此時該幹的事情沒有幹好。

那麼就去幹好它!

焦慮、生氣、抱怨等情緒就都不要提。

相關焦點

  • 教育小孩,「嚴厲管教」和「放任自流」都不行,家長要把握好度
    教育小孩,"嚴厲管教"和"放任自流"都不行,家長要把握好度家長想要做"權威性"家長,這其實對孩子來說不是最合適的度假如家長過分嚴厲地去對待孩子,無論在孩子的日常生活,還是在學習上,事無巨細的全方面的去要求孩子必須在自己的規則制度下,這樣的孩子就是完全生活在一個毫無溫暖的家庭氛圍裡面,有時候甚至還會害怕犯一點錯誤就會遭到家長的懲罰
  • 教育孩子,自由和管教從不矛盾?
    但是教育孩子,不論是放任自由,孩子嚴厲管教這兩種極端的方式都不是解決孩子問題的根本所在。有些家長知道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帶著耐心,但如果孩子在談話過程中稍微調皮搗蛋一點,這時候家長就會忍不住生氣,導致矛盾激化。後果就是孩子依舊很調皮,除了性格決定,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長不恰當的教育方式。
  • 寬鬆教育的孩子無法無天,壓迫教育不可取,如何掌握好「鬆緊度」
    他們生怕由於自己的不成功,引發更嚴重的家庭矛盾。這樣的教育方法,會讓孩子思維受限,讓他們少了很多美好的生活體驗,甚至連生活都喘不過氣來,過得非常壓抑。二.孩子擁有好習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保持鬆弛有度的狀態,會讓孩子養成非常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他們既不需要父母催促,也不需要父母太過擔心。這樣的孩子心裡有自己的目標,活得非常坦然堅定,做事井然有序,生活中也能安排得妥當規律,這一切都要得益於良好習慣的養成。
  • 教育孩子要放養還是嚴管?了解「倒U型假說」,把握最佳管教的度
    教育孩子究竟是要放養還是嚴管,一直都是教育的一個爭論點。有些父母認為自然是要放養孩子,畢竟孩子的童年只有一個,不能給孩子留下不好的童年陰影;還有一部分父母則是認為自然是要嚴管孩子,畢竟好的習慣要從娃娃抓起。
  • 施冬健教授:鼓勵式教育、賞識教育、正面管教,實施中要注意什麼
    打罵孩子有百害無一利,前文介紹如何不打不罵培養優秀孩子。那麼,「鼓勵式教育」、「賞識教育」就一定好嗎?今天這一節,聊聊對孩子鼓勵、賞識的分寸。案例:「賞識教育」培養出的「巨嬰」大學畢業後,任星到爸爸朋友的證券公司上班,因為「加班、不自由」一周後就不幹了。重新給兒子找了個事業單位的工作後,任爸告誡兒子至少在這個單位工作兩年,否則「我在朋友圈的名聲都要被你糟蹋完了」。
  • 把握好教育度,才更有底線
    每個父母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都有著不同的見解,針對「管教孩子是嚴點好還是松點好」這個問題,父母們之間更是有著很大的爭議。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度,總是會選擇用錯誤的方法來教育和培養孩子,不但沒有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反而還害了孩子。家長們管教孩子應該嚴一點還是松一點?把握好這3個原則才會更有底線。
  • 教育懲戒與體罰有啥有啥區別?老師和家長應該怎麼把握好這個度
    教育一直是老師和家長關注的重點,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也是家長們的心願,而家長為了管理那些屢屢違紀的學生,就會選擇說服教育的方法,在說服教育無用的情況下就會選擇進行教育懲戒。可是現在的老師跟古代不同,古代老師的地位很高,很多家長都喜歡嚴格一點的老師,這一點從「嚴師出高徒」這個教育理念就能看出來,因此當時的教書先生遇到頑固和調皮搗蛋的學生都會用戒尺去教育,而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有些家長是反對老師用戒尺打學生的,就連說重話都不可以,他們覺得這是對學生的一種體罰,這也讓教育工作者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那麼教育懲戒與體罰有啥有啥區別?
  • 【社會關注】賞識教育要有度表揚過度有弊端
    關於賞識教育,家長有許多疑問和爭鳴。是凡事都不吝表揚,還是適度表揚,抑或順其自然?賞識教育的度如何掌握……聽聽一些家長的看法,相信對此有疑問的家長將獲得自己想要的答案。  沙龍引子  女兒幾個月大時,我了解到一個觀念:賞識教育。
  • 育兒有難點,棍棒和賞識教育難握分寸,掌握中立性態度很重要
    家長無法掌握棍棒教育和賞識教育的弊端:1、孩子會產生心理陰影長期在棍棒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容易在心理上產生陰影。現在有很多家長認為不應該打罵孩子,於是一直誇讚孩子,採取賞識教育的模式。但是長期的賞識教育會使孩子習慣了誇獎,當他以後在做某些事情時得不到別人的誇獎就會誤以為自己做的很失敗,是個失敗者,從而失去自信心。3、使孩子變得極端不管是棍棒教育,還是一味採取賞識教育。
  • 把握好教育懲戒的「尺」與「度」
    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子女教育,從而對學校的教育管理也重視起來,這對於中國的教育事業來說是件好事,也能夠促進和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但是,過分的關注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尤其是許多80後90後成為父母之後,對孩子十分溺愛,以愛之名將孩子保護的嚴嚴實實,打不得罵不得,甚至容忍孩子犯下的任何錯誤,對於孩子在學校的一舉一動更是想要了如指掌,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傷害,從父母的角度,我們是可以理解這種行為,但是有時這些「關愛」確實會影響到學校的教育和管理,許多中小學老師面對犯錯的孩子變得束手無策,懲罰達不到教育警示的效果,孩子也容易變得不遵守校規校紀
  • 教育孩子,正面管教才是關鍵
    「心靈虐待」實不可取,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要慢慢改變這些壞毛病,學會正面管教孩子。正面管教1、賞識和讚美美國成功教育學家拿破崙.希爾曾經說過:「 每個孩子都有許多優點,而父母恰恰相反,他們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認為管好孩子的缺點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 「重磅推薦」賞識教育在中職教育中的運用
    針對此,教師應教育學生:前一階段的文化課學習沒有掌握好,我們還有機會在中職階段補回來。專業課是新的起點,我們新的機會又來了,每一位同學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開始新的徵程。但是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所以我們必須把握現在的機會。可以多舉一些學校優秀畢業生的例子或直接邀請優秀畢業生來講述自己的經歷,讓學生看到希望,看到動力,重新振作起來。
  • 教育除了賞識,還有什麼其他方法?賞識教育的弊端是什麼?
    賞識教育是教育的一種方法,就是找到被教育者身上的特長、優點、閃光點,加以誇獎或者賞識,使其受到鼓舞,提振自信心,促使其向更高更遠更好的方向努力發展。有的人濫用賞識教育,在不該或者不值得運用這種方法的時候運用了這種方法,以虛假脫離實際的感覺讓人感到尷尬,而有時又會使人盲目自信,沾沾自喜,滋生驕傲自滿的情緒。
  • 正確的「賞識教育」,塑造孩子勇於挑戰的心
    父母為孩子提供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之後的成長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不過雖然如此,卻仍然很多父母在教育方式的把握上常常不得其法。尤其是很多中國式父母常常喜歡打壓孩子,而事實上,與之相反的「賞識教育」才更加能夠得到孩子們的歡心。
  • 管教孩子太嚴太松都不好?如何把握好教育方式
    其實很多家長管教孩子,要麼就是太嚴厲,要麼就是太放縱。而這兩種教育方式其實都不是正確的,甚至還會給孩子帶來一系列弊端。 放縱不行,那嚴格教育呢,如果父母管得太嚴的話,對孩子也是一種傷害,首先孩子因為嚴格的管束,可能會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做這不敢做那的,面對問題就只會退縮。其次會對父母產生依賴,什麼事都聽父母的,沒有自己的主見,好多媽寶男就是這樣形成的。 另一種嚴格教育帶來的後果可能會是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心理會慢慢積累對你的不滿和怨氣。
  • 賞識有方,賞識教育講究技巧和方法
    賞識孩子不能是盲目的,而是有計劃,有目的教育行為,因此要講方法和技巧。當然,這要建立在內心誠懇的自覺的基礎之上。賞識孩子,首先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們往往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身上,甚至強迫孩子改變他們的想法,而且對於孩子的意見從來不給予理會和重視,這樣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
  • 對孩子「教養有度」,父母應該注意把握好哪些方面的「度」呢?
    ,更不敢給孩子必要的處罰;提倡對孩子嚴格要求,就以為越嚴越好,錯誤地認為嚴格的程度和教育的效果成正比,於是,無論大事小事,一概嚴得不得了,把孩子管得死死的,一動不敢動;講到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愛,有的家長就以為給予孩子的愛越多越好,過度溺愛、嬌慣、保護孩子,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包辦;講到讓孩子自主、自由,有的父母就完全放手,一點紀律、規矩也沒有,該要求的不要求,該管的不管;要說對孩子講紀律、規矩,就一點自由也不給
  • 打罵教育效果不大,正面管教更可行
    皮老師說,在最新發布的《規則》中,進一步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懲戒、較重懲戒、嚴重懲戒、強制措施四個層級,也提到了罰站、面壁、適當增加運動要求等懲戒方式,可見「罰站罰跑」類懲戒有一定合理性,對於教師把握實施懲戒的度有一定幫助;但是《規則》裡一些規定仍然比較含糊,比如對學生有哪些具體違規行為可以實施相應級別懲戒並沒有明確界定,實際執行中還是要依靠教師自行判斷,沒有細則保障可能會影響懲戒權的實施
  • 想讓孩子快樂,需要正確的方式,父母學會管教孩子的3種方法
    當父母管教孩子時,許多人擔心自己會成為孩子心目當中最嚴厲的父母,但如果管教不嚴格又害怕會讓孩子犯錯。現在,我建議父母對孩子進行管教。嚴格的紀律可能是最常見的教育形式,也就是把成年人的思想強加給孩子。沒人會喜歡被別人強迫,孩子也不例外。例如,如果您要求您的孩子保持房間整潔,如果房間不整潔則要懲罰他,有些孩子可能聽話,但並非所有孩子都聽話。
  • 鼓勵和賞識是正確的教育方法
    原標題:鼓勵和賞識是正確的教育方法 據《成都晚報》報導,今年3月初,韓女士無意間發現了成都人徐炎(化名)發起的「全力吼叫,不如溫柔擁抱」30天線上打卡活動,就報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