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林格老師提到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要及時給孩子肯定和讚賞,讓孩子體會到成就感。
蒙臺梭利女士「愛與自由」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這使得父母在管教孩子時猶猶豫豫、瞻前顧後。
關於賞識與驕縱,嚴格與嚴厲,管教與控制,這之間的界限與區別究竟在哪裡?
賞識是給予孩子行動的肯定,驕縱使得教育沒有了界限;嚴格是明智的教育,嚴厲則是盛氣凌人的壓迫。
孩子需要嚴格的管教,而不是被動的控制。
驕縱意味著無奈,控制代表著焦慮,這些不當的教育行為將換來孩子對外界的無視。
不管解放天性的理念多么正確,嚴格管教無論何時都是教育中無比重要的一環。
當孩子沒有按照規則完成一件任務,那麼他就不能繼續接下來的事情,必須把任務完成。
按照正確的方法,把應該幹的活幹好幹完,這就是規則。
但規則的提出和執行不能帶有父母的情緒,當爸媽生氣了,那麼這種管理就變成了對孩子的傷害。
嚴格的管理完全不會打壓孩子,但激烈的情緒會,父母強大的負面情緒不但會壓制住孩子的天性,而且會造成心理創傷。
繼而影響到家庭親子的關係,直接堵截了後續和孩子共同進步的教育之路。
對孩子從嚴管教,對子女嚴格要求,這是為人父母的責任。
但當嚴格加上父母憤怒的情緒,原本正確的家教就變成了嚴厲的管教,這將會使孩子內心積累起憤怒,壓抑和反抗。
這種行為將消耗孩子的正面能量,堆積起自我內部消耗能量的負面情緒。
這種行為應嚴格制止,父母不管幹什麼都要保證自己的心情平靜,需要強調的只是孩子此時該幹的事情沒有幹好。
那麼就去幹好它!
焦慮、生氣、抱怨等情緒就都不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