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碩博生的「中年」危機!

2021-01-13 中洪博元醫學實驗幫

科研工具| 作圖| 實驗 | SCI |統計分析


過年期間去參加大學同學婚禮,同學邀請了自己各個階段的同學前來慶賀。婚禮前的一天,為了表達對大家的感謝,就提前攢了飯局邀請我們舉杯痛飲,我作為大學同學的唯一代表前來赴宴,混跡在陌生的人群中,我這個理工科博士顯得有點緊張和不安。


同學好像看出了我的窘態和緊張,就把我安排在一個長相可愛的女生旁邊就坐,這個女孩是他的高中同學,開朗活潑,擁有東北女生天生的搞笑天賦,可以看出,她就是這個飯桌上負責調節氣氛的關鍵人物。


同學對她說,「我這個大學同學人比較老實,大老遠從北京回來參加我婚禮,你照顧他一下。」女生很仗義攬下了這個活,開始各種講笑話逗我並時不時跟我喝杯酒。


幾杯酒下肚,女孩問我,「大哥,你是不是博士啊?」我驚訝於她的高超的洞察力,但與此同時也激發了我這個博士的求知慾,所以我問,「你咋知道?」


她又喝了一杯酒笑著說,「我看你頭髮稀疏,眼神發呆,一看就是萬中無一的科研奇才。」話音剛落,全桌的人哄堂大笑。我完全沒有get到東北人的笑點,覺得非常尷尬。那種感覺,就仿佛剛剛吃完香蕉後突然被人塞了一個棗。


姑娘瞬間就感覺到自己可能說錯話,然後問我,「你這個博士學的什麼方向啊。」我說,「光電雷達探測成像與對抗技術。」看著他們一個個不解的樣子,我就知道,他們應該都是學文的,畢竟我們理工男真的很容易從一群人中分辨出自己的同類。


因為,我們的同類都有著差不多的髮型……


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讀完全文,我摸著自己稀疏的頭髮進行思考,我們90後的碩博生應該給這個禿頂比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才有了這麼可貴的數據。


我一個同屆的同門,本科的時候頭髮非常茂盛,不僅僅是頭髮,包括體毛,在澡堂子洗澡的時候經常能看到他茂密的發質,簡直和猿人一樣。就這麼野性的男人在博一的時候,竟然髮際線迅速後退,頭頂發量幾乎是兩側的一半,油光鉦亮的腦袋比實驗室燈泡還要亮一些,我驚訝他的變化,曾經一度以為他練了闢邪劍法。


年初師門組織體檢的時候,醫生一檢查,說他腎功能有點問題,前列腺也有炎症,再看看他的頭髮,醫生順便問了一句,「你是博士吧?」


尼瑪,這都能暴露博士身份!


什麼時候這成了博士的職業病了!


打死也沒想到,90年出生的我們,最大的恐慌不是沒錢沒對象沒文章沒課題,而是沒頭髮。


從那以後,每次到實驗之後,他都對著鏡子,小心翼翼地把特意留長一丟丟的左邊一綹掀起,蓋住光亮的前額,用水抹平。


這是一個28歲中年男人晨間的神聖儀式,或者說,最後的尊嚴。


如果說,90,91的博士四捨五入已經奔三,那麼94,93的小碩士,應該正值青春年少。


可情況依舊不容樂觀。


我有個師弟,如果不看身份證,誰都不信他是94年的。


雖然他年紀小,卻酷愛科研,本科時就對所在專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己經常翻閱英文文獻及經典教材,和經常自發與中科院大牛郵件往來,讀研後更是筆耕不輟,經常實驗。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經過長期的努力,已經徹底成為了我們導師的重點培養對象。由於經常加班加點的熬夜,他經常面色蠟黃,有種營養不良的趨勢,頭髮更是屈指可數,有禿頂的趨勢。我們都說,他是在各個方面都積極嚮導師靠攏啊。


有一次晚上我回實驗室取東西,正看到他正在電腦前辛勤勞作,他焦灼的面龐和機器震動的聲音相得益彰,垃圾桶裡放著廢棄可樂罐子和幾碗泡麵,他完全沒有注意到我的出現,專心致志的做著實驗數據的記錄。這神情和姿態,像極了在科研領域工作幾十年的老教授。


環顧一圈後,我發現他腳下竟然放著一個熱水杯,上面漂浮著一層耀眼的枸杞。


20出頭的年紀,活成了中年。


似乎90後的碩博生難逃禿頂的厄運,這個魔咒連女生都不放過。


前不久女朋友來北京做實驗,因為沒有地方住,經費也有限,她就聯繫了自己大學的師姐,現在是某所的博士,問她能不能去借住幾天,師姐正好那幾天不在北京,和室友商量了一下,大家就同意了。


我幫著女朋友把書包和行李箱就進入到了她們的宿舍。


一進去,我就發現這個屋子有趣的地方。地上,桌子上,衣架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落髮,我甚至以為這裡是個理髮店,後來想想這裡是女博士的宿舍也就能理解一些了。


後來女友說,她們每天早上八點去實驗室,晚上十二點甚至更晚才會回來。我不禁感嘆她們的戰鬥力,在對比中也感覺到自己的不足。我學習沒她們用功,頭髮已經如此稀少,也不怪她們有一天會變成滅絕師太了。


似乎科研的努力成果可以體現在一個人的頭髮數量上,而且成正比關係。


按理說,男人禿頂、女人掉頭髮也不是什麼大事。人到了一定年齡,早晚都會禿,況且,很多人禿頂還是出於家族遺傳。


但在我們的碩博群體裡,有很多90後的同學,年紀輕輕就開始掉頭髮,總覺得有一點詭異。難道,搞科研的人都有禿頂掉頭髮基因?


我曾經上知乎詢問,脫髮原因。


有一名自稱老中醫的人回復,長時間的視力疲勞、精神壓力過重、神經過度緊張、急躁或憂慮情緒、熬夜等,均可導致脫髮,形成早禿。


總的來說,就是科研任務重,就業壓力大,專業行情不好,自己要顧及很多關係的維護和處理,等等一些事情就容易分散我們搞科研的心。加之現在的社會狀態,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使我們不得不給自己層層加碼,來實現和證明自己的價值。久而久之,就誕生了我們的禿頂危機。


我曾經認識一個同學,她曾經這樣評價自己印象中的博士,她說,「接觸過學校一些博士生。怎麼說呢,可愛是真的挺可愛的,懂的又多。就是比較純真。跟他說幾句話就像已經睡了他一樣,嚶嚶嚶的要人負責。」


話說簡單,也投射出一種人生哲理。


保持純真的心態去面對科研人生,用可愛的心理去和人交往,別給自己太大壓力,活好每一天就是對得起自己了。


千萬別早早就禿了頂,讓自己活成了老年人的模樣。畢竟我們還年輕,好玩的東西還等著我們去探索呢!


▍來源:經募格學術授權轉載

做實驗,找中洪博元

諮詢熱線:400-803-2318

相關焦點

  • 第一批90後碩博生的脫髮危機……
    因為,我們的同類都有著差不多的髮型……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讀完全文,我摸著自己稀疏的頭髮進行思考,我們90後的碩博生應該給這個禿頂比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才有了這麼可貴的數據。我一個同屆的同門,本科的時候頭髮非常茂盛,不僅僅是頭髮,包括體毛,在澡堂子洗澡的時候經常能看到他茂密的發質,簡直和猿人一樣。
  • 90後中年危機 :「假矯情」還是「真焦慮」?
    同事:「哎,我感覺我要中年危機了,人家00後都出來混社會了,還有我們90後啥好飯吃?"被他一說我突然也有點中年危機的感覺,隨手就看了看中年危機都有哪些表現。結果,字字誅心!其實不然,我們調侃歸調侃,但中年危機到底是什麼?
  • 90後的「中年危機」為何充滿「落差梗」?
    「中年危機」也開始欽定,變老的儀式感越來越確切,聯合國的聖旨還沒到,微博上卻已經哭暈萬千。人都已經中年,房子、車子、妻子、孩子,這些人生標配,都還在奔赴理想的路上。本以為「北漂失敗」,可以從頭再來。然而,年齡不等人,中年已到,人生贏家才不會看你的臉色,給你想要的人生格局。
  • 90後脫髮的「中年危機」,脫髮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90後今年已經30歲,步入中年,猝死不是90後擔心的問題,脫髮才是最擔心的問題。這句話一旦發布在微博上,立刻引發了成千上萬的轉發。之後,端著保溫杯的趙明義,讓「保溫杯」和「枸杞水」的熱量空前發酵。90後脫髮的「中年危機」根據阿里健康發布的一份報告,在搜索「脫髮」一詞的人中,40%的人在18——25歲之後是「90」,排名第一。90後是長時間保持精力充沛的代名詞。中老年人貼上「保持健康」的標籤後,會形成強烈的差異感。
  • 對什麼都不感興趣,37歲王鷗被指中年危機,談談中年危機的特徵
    最近演員王鷗上了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被主持人定義為中年危機,王鷗說:我什麼都不需要,我不危機。主持人說:這就是中年危機的最大特點。聽完她大吃一驚,開始自問:難道我真的中年危機了?在一場頒獎盛典上,她的獲獎感言是:會繼續努力,希望能多給35+女演員機會。
  • 村上春樹的中年危機:抽菸喝酒吸貓
    於是有人總結出男性中年危機的標誌是「盤串出軌保溫杯」,女性「蛙泳換車學烘焙」。90後「老臘肉」開始往酒精裡加枸杞和大棗;小姐姐們揣著最禁不起地心引力的肉擺瑜伽造型,兩周跑一次醫療美容。西洋文化裡抵抗中年危機需要一輛紅色保時捷和棒球帽,但最終還是得靠「百憂解」才能緩解一場美式憂鬱。   作家們的中年危機比普通人來得更早一些。村上春樹最廣為人知的應對之策是跑步。
  • 化解中年焦慮,破解中年危機|這本書送給即將步入中年的80後女性
    是的,這條信息來自於一位同為80後的女性朋友,在這個奔四即將步入中年的女性隊伍中,那一個光鮮亮麗的身影后,沒有血和淚的疼痛、沒有蓬頭垢面的不堪、沒有自我質疑的恐慌、沒有不時襲來的焦慮?衰老、危機、壓力、焦慮,這是每一名即將步入中年的80後女性不得不直面的功課。
  • 《中年失業模擬器》點評 如何應付中年危機,中年失業後的生活
    在私企當打工人的大家,心中都有一個壓力,就是中年失業危機,據說一旦過了35歲,很少打工人便會面臨被辭退的命運。《中年失業模擬器》是Kwing works製作發行的一款傳統RPG風格生活模擬遊戲。遊戲中,玩家將扮演一個35歲普通中年男人。但突然有一天,你被公司開除了!
  • 人口危機漸行漸遠,80、90後,為何想生卻不敢生?
    人口危機漸行漸遠,80、90想生卻不敢生!1,新生人口大幅下滑2019年人口出生率為10.48%,創了1049年以來的新低!70後隨著多年的積累,物質生活條件已經具備,生孩子意願也高。但高齡產婦生孩子風險大,而且隨著年齡增大成功妊娠的機率很小。70後具備物質條件,但因年齡身體原因卻「不能生」。4,80、90後想生卻不敢生現如今社會,生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動輒上百萬。
  • 如何破解「職場中年危機」?答案只有6個字
    >‍不滿三十歲的90後,都已經不敢辭職了,已經開始中年危機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天氣預報員 》講述的就是「中年危機」, 中年男主因為家庭和事業不盡如人意,產生各種情緒,焦慮、自我懷疑、軟弱和不甘心。跟年輕時候信心滿滿一定能做到某件事情是反的,中年已經擁有豐富的經驗和閱歷,應該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優勢。所謂中年危機:就是你認不清你自己。
  • 高校教師,科研人員有沒有中年危機?
    新一代高校教師大面積爆發中年危機是必然。從職業發展角度說,高校現在早就人滿為患了,高校教師上升通道極為擁堵。很多學院教授一年就上一個,甚至退一個上一個,上百個副教授等著,上百個講師還不斷擠進副教授隊伍,大多數人到副教授就到頭了,算不算中年危機?更別說青年千人回來直接拿教授,熬資歷的人只會更絕望。
  • 武漢大學公示學年碩博連讀生與碩博連讀資格生名單
    2019年11月14日,武漢大學對外公示2019-2020學年碩博連讀生與碩博連讀資格生名單。這意味著武漢大學已經完成2019-2020學年的碩博連讀生選拔工作,同時根據一位博導每年基本上招收一位博士的慣例,那麼已經錄取碩博連讀生的博導2020年可能不再招錄博士生,因此廣大考生務必格外關注本名單。如欲考取武漢大學的博士,請關注招生簡章,參見:
  • 來千鋒教育考取PMP證書 化解中年危機不再難
    前幾日,豆瓣評分8.1分的熱播劇《小歡喜》迎來大結局,讓追劇的我們感受到人到中年的不易。劇中,由黃磊扮演的45歲中年男主角——方圓,本來在公司幹得不錯,因為公司經營不善被併購,本以為可以藉此機會升職,但變化太快,老闆委婉地對方圓說:「你被解僱了。」而他在後面求職的過程中也是處處碰壁。
  • U型幸福曲線|為什麼說中年危機是一場謊言?
    橙全心理01中年危機到了,你怕了嗎?前段時間微博話題 #90後的中年危機有多恐怖#,獲得了800萬人的討論和圍觀。就連最早一批的90後,馬上也要30歲了。每天工作累成狗,病了不敢請假,這才是真正的中年危機。隨手網上搜了一下關鍵詞「中年危機」:瓶頸期、懸在頭上的斯巴達克之劍、房貸、上有老下有小、社畜、身體機能降低、精神危機、自我認知危機、職業危機……看著這些詞都覺得悲觀。一提到中年危機,伴隨著的就是焦慮、恐懼、無奈、迷茫和不知所措,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幸福。
  • 哪有什麼中年危機,全是你年輕時的不夠努力
    王睿說,他從來沒想到三十多歲的自己會突然一下子就面臨中年危機了。在公司他是中層,手頭的項目在等著他運籌決策。孩子尚在幼兒園,本來幫他們夫妻接送孩子的父親住院後,孩子的接送也成了問題。最關鍵的是,父親住院,經濟壓力像座大山一樣襲來。
  • 中年夫妻的感情危機有哪些?
    不少中年夫妻都在吐槽,兩個人生活了半輩子,對彼此已經非常了解,另一半已經不能帶給自己新鮮感了,甚至還會因為各種事情鬧矛盾,當這些婚姻危機初期出現時,大多數的夫妻都不會想到結局,從而導致婚姻危機越發嚴重,中年夫妻的感情危機有哪些?了解感情危機,從而避免這些危機,中年夫妻才能白頭偕老!
  • 35歲女人的中年危機,真的躲不掉嗎?
    01這幾年,「中年危機」這個詞兒好像特別火。的確,我們都逃不過被時間追著跑的恐懼感。「初老症、大齡剩女、油膩中年……」各種被粗暴劃定的標準,彰顯著這個社會對30+女性的惡意,提醒我們睜開眼睛、面對鏡子裡的自己。
  • 「中年危機」不要「預言自動實現」
    不料就此引發一個關於中年危機的熱搜話題。網際網路時代最奇妙的地方就是人人可以參與,人人可以發聲。雖然存在明顯的「羊群效應」,但並不是隨便哪個大V就能裹挾而去。想當領頭羊的很多,但能最後帶走羊群的不多,或許這才是網絡領域裡熱鬧不斷,各路觀點層出不窮的道理所在。「中年人的保溫杯」到底具有什麼樣的社會內涵,反映了當下各年齡段群體什麼樣的心態,確實值得研究。
  • 打工族如何應對職場"中年危機"
    近日,一位深圳男子「中年失業」的故事引爆社交網絡。故事的主角在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工作,月入兩萬元,育有兩個子女,背有高額房貸。由於拒絕了出國工作的公司安排,他被人事部門約談並希望他主動離職。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重新尋找職位的他,既無助又無奈。
  • 破產後的中年危機,從天堂到地獄?
    富後變窮是什麼感覺?It is more common than you might think. One of my friends, used to be regional manager level.它比你想像的更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