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磨蹭,需要的不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家長思維模式的轉變

2020-08-13 春花育兒

想解決磨蹭的問題,家長與孩子需要提前達成一個共識

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有的比較慢有的比較快,這些性格其實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在家裡的時候其實還不太明顯,可是等到上了學之後,他們在集體生活中,慢性子的孩子未必能跟上別人的腳步。

除了做事情慢之外,孩子拖拉還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現,那就是寫作業磨蹭,不管是什麼性格的孩子,大部分一遇到學習就會變得很慢。對於陪寫作業的家長來說這是一個大難題,不僅需要耗費很長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而且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都是無奈和著急。

孩子寫作業磨蹭無非就是那幾個理由,想去廁所,餓了渴了,這個筆用著不舒服,坐在那裡扭來扭去,一會看看這一會看看那。一道題盯著半天也不動筆寫等等。

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只是單純的催促反而可能會讓孩子在之後的寫作業過程中找出更多的理由磨蹭,甚至會影響寫作業的效率,即使寫得快了準確率也不高。

想要根本地解決這個問題,不僅是要讓孩子做出行為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家長的思維模式需要轉變。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玩,不喜歡學習的,因為玩能帶來快樂,而學習是枯燥而且會常常失敗的,他們只會考慮到眼前的快樂,而父母則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考慮,希望他們能夠克服困難,好好學習。

這就是家長與孩子思維模式的不同,導致的看孩子寫作業磨蹭著急上火的原因。從根本上兩個人的出發點就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面對孩子學習磨蹭這件事情上,家長怎麼看怎麼覺得不順眼,然後產生焦慮憤怒,將這些怒氣帶到監督的過程中,然後給孩子造成了壓力,之後就是更磨蹭或者馬馬虎虎應付作業,形成了惡性循環。

家長想要的是為孩子更加長遠的未來考慮,希望他們能夠抓緊時間努力學習,甚至是為了讓他們能早睡有良好的休息,希望他們能快一點。

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希望的則是在這緊張的當下,能夠馬上放鬆緩解內心的壓力和焦慮。在他們長大之後可能就能夠理解此刻家長的心情,他們頭腦中的理智會帶領他們規劃更加長遠的目標因此而變得自律。

但是現在作為年齡不大,社會閱歷幾乎為零的孩子來說,他們頭腦中並沒有那麼多的理智來控制自己現在就能自律地好好學習。



孩子看不到長遠,作為父母則不能只看到長遠而不理解孩子現在的心態,家長需要給孩子指引前進的方向,但不能因為達到目的而不顧現在孩子的心態,強迫他們學習。

家長和孩子需要達成共識,家長適當降低標準,讓孩子稍微能考慮得更長遠一些,家長希望做的和孩子能夠配合做到的如果距離更近一些,那麼雙方就能在一個更加和諧的氛圍中解決磨蹭這個問題。

當孩子做他們想要做的事情時,往往就不會有磨蹭的問題,比如說看動畫片,玩玩具,一定是說做就做從不猶豫。

之所以磨蹭那就說明現在做的這件事情並不符合他們內心的需求,但是又不得不做,於是只能用消極的磨蹭去應付這件事。

尤其在寫作業這件事情上,孩子能夠體會到的成就感遠遠小於挫敗感,總是大量的枯燥的難題,又或者是很多錯誤在前方等待著他,想一想都頭疼,又哪來的動力說做就做呢。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心態,只是為了他們的未來著想,催促,責罵甚至是說很多傷害孩子自尊的話,企圖用這些方式讓孩子能快一些,得到的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



磨蹭就是一種消極抵抗,家長想要讓他們不磨蹭,首先要做的並不是催促,而是要讓孩子從這件事情中獲得愉悅感,就會有做事的動力。要看到孩子內心的需求,找到能夠讓他們喜歡上這件事的原因,就像拴在驢子前面的胡蘿蔔。

既能讓孩子覺得有意思,又能符合家長的需求,其實孩子並不只是喜歡玩的,他們同樣也有想要有成就感,想要得到父母肯定的內心需求,其實他們內心是有想要學習的動力的,年紀越小的孩子就越渴望學習新的知識,做新的嘗試。

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激發孩子想要學習和進步的力量,去戰勝他們心中的恐懼和逃避,以及對家長催促時候的憤怒感。

這需要一定的技巧,首先就是要讓孩子看到成功的希望,並且試著將這件事和他曾經做別的事情時候付出的努力聯繫起來,讓他們知道只要付出類似的努力也能夠收穫成功。

將孩子曾經成功的經驗遷移到眼前這件事情上,激發孩子的徵服欲和成就感,當獲得孩子能做好的承諾時,其實就已經能夠看到成功的希望了。

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能讓孩子獲得跨越困難的自信,下一次面對枯燥學習或者自己不喜歡但必須要做的事情時,也能夠用更加積極平和的心態去面對。

當孩子遇到不喜歡的科目的時候,枯燥和困難會讓他們不願意堅持,這個時候家長催促和指責只會讓他們更加厭學,而鼓勵和支持則會讓孩子樹立起戰勝困難的信心。等到他們真的戰勝了困難或者完成學習任務的時候,內心的成就感就會讓他們下一次再遇到這個科目時更有信心更有動力,而不是只想著玩和逃避。



想要改正拖延,家長要讓孩子用內心的成就感戰勝逃避心態。首先家長要和孩子達成一致共識,知道這個任務對於孩子來說是困難的,理解他們的內心,然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表示理解更要顯示出支持他們的行為和語言,一旦孩子開始提速,就要及時給予鼓勵,讓孩子將做喜歡事情的勁頭用在這件事上,自然就會變得高效起來。

當下一次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就能拿上一次成功的例子去激發孩子內心的成就感和徵服欲,讓他們照葫蘆畫瓢地再用上一次的勁頭將這件事的困難戰勝,改掉拖延的毛病。

一旦孩子成功,家長就要馬上給予鼓勵和支持,當這樣的行為模式多重複幾次的時候,不用家長多說孩子自然就會延續同樣的行為去獲得成就感,不拖延地完成事情。

當孩子樹立起在做一件事上的信心的時候,就是他們解決磨蹭問題的最好解決方式。千萬不要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壓抑孩子內心的需求,強行讓他們聽話,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問題越來越嚴重,表面的聽話換來的是內心的叛逆,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埋下危機。更不能放縱孩子,只要孩子能做事,磨蹭一點沒有關係,如果小時候孩子沒有建立好做事的基本原則,長大了可能就會在這件事情上犯更大的錯誤,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學會自律,自我控制能力差的人,將來不會有很好的成就。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需要的不僅僅是糾正他們的錯誤,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建立自我秩序感,學會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優勢去完成任務,建立良好的思維模式。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愛磨蹭,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糾正?
    一早上這樣磨蹭下來,又得趕著時間去學校,不然又得遲到。幼兒期是孩子動作發展的關健時期,做事磨蹭、動作遲緩得孩子往往在肢體動作的控制能力上發展緩慢,有不靈活、不協調的表現,且生活自理能力差。 孩子如果從小就習慣了磨蹭,不僅辦事效率低下,而且還會影響今後的身心發展。
  • 孩子做事愛磨蹭,催他不管用,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讓孩子告別磨蹭
    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磨磨蹭蹭後,都會習慣性地對孩子進行催促。 但是這種做法,並不是特別合適,因為有可能會帶來其他一些問題,甚至會讓孩子的性格以及做事方法出現改變,甚至會影響到彼此間的關係。
  • 孩子做事磨蹭,寫作業拖拉,家長越催越慢,不妨試試這5個方法
    如果要問最能破壞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東西是什麼,估計很多父母都會說寫作業和遊戲。尤其是寫作業的時候,面對孩子的磨蹭拖拉,父母都覺得很崩潰。你以為孩子寫作業的磨蹭和拖拉只是小事,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要明白作業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也是一件必須在規定範圍內完成的事。孩子在這上面拖拉,別說其他事上面了,只會更嚴重。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吼孩子不管用,5個方法幫他擺脫拖延症
    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拖延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做什麼事都很磨蹭、慢吞吞。其實,孩子的磨蹭都是有原因的。這裡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慢和拖沓是兩回事。有的孩子的確做事會更慢些,孩子越小就越慢。但這絕對不是毛病。若父母常嫌孩子慢,過多催逼,或者乾脆替代,那麼問題就來了:一個真正拖沓、散漫、凡事不操心的熊孩子,往往就是這麼養成的。如果生活中的事情都由父母包辦,孩子就會形成依賴性。
  • 怎麼改變做事磨蹭的孩子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家長很頭大,遇到急性子的家長,真是著急的冒火。其實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大部分原因是父母越俎代庖,把本該屬於孩子的事給做了,孩子產生了依賴性!
  • 孩子做事太磨蹭?家長巧用「3個法則」,提高孩子「執行力」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首小學就學過的《明日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拖延、磨蹭的弊端。很多孩子都有做事拖拉的毛病,經常要家長再三催促,讓家長心累不已。還有的孩子更嚴重,該做事的時候磨磨蹭蹭,導致效率大大降低,他們心裡明白這樣不好,可下次還會重蹈覆轍。
  •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這3個建議,比催100遍還管用
    有時候,你在旁邊急得直跳腳,可孩子卻仍然不緊不慢的,總會讓家長心裡不由得無名火起。孩子的拖延讓不僅孩子做不好事情,同時也分分鐘都在考驗著家長的忍耐力,但是我們要明白,孩子磨蹭和拖延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更要從家長自身找原因。01.為什麼孩子做事總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呢?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磨蹭,家長要從自身找原因
    今天就讓我們重新一起再來認識一下時間,找到更智慧的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的方法:一.從小你教會孩子認識時間了嗎?很多家長常常抱怨孩子做事磨蹭拖延症嚴重,根本沒有時間觀念。可是你是否曾經認真教過孩子如何認識時間呢?
  • 孩子做事拖延愛磨蹭?比催促更加管用的4個方法,父母要知道
    孩子拖延的習慣很普遍,但是對於家長來說,這種普遍並不支持,有效解決孩子的拖延症很重要,家長該上心。玉玉這幾天發現,孩子寫作業的狀態不是很好,因為平常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寫作業,不會先看動畫片之類的。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聰明父母不打不罵,3招讓孩子做事效率翻倍
    其實,孩子拖拉、磨蹭只是一種表象,這背後有更深層的原因值得我們探究。02、孩子拖拉、磨蹭為哪般?面對孩子的拖拉、磨蹭,家長經常會採用呵斥、責罵的方式。這種教育方式當時可能會立竿見影,但是事後孩子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這是因為家長沒有從根源上找到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
  • 孩子磨蹭催不動,家長心急怎麼辦?
    家長可以在給孩子下達任務指令之前,先提出明確的要求,例如:這個沙漏漏完或者等我數到0,你就應該洗漱完畢了(也可以是其它更適合孩子情況但所需時間較短的事情),這種方式的好處是給孩子一種時間的緊迫感,讓他能快速地、專心的去做這件事,在聽著"倒數"或者沙漏的滴答聲做事的同時,孩子也能很好的感受到時間在一點一滴的流逝。
  • 做事磨蹭拖拉,教會孩子「吃青蛙法則」,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如果家長能夠了解孩子出現磨蹭現象的真正原因,自然也就能夠從根本上去解決這個問題。孩子做事拖拉磨蹭,通常因為哪些原因?1、沒有時間管理意識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很可能是由於沒有時間管理的意識。對時間只有一個籠統的概念,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的磨蹭行為是在浪費時間。所以家長需要幫助孩子進行時間管理,讓孩子懂得時間的意義和管理時間的方法,才能夠有效的解決做事磨蹭的現象。2、父母沒有做好榜樣孩子做事磨蹭,很有可能是父母沒有做出很好的榜樣。
  • 孩子做事太磨蹭,家長別急著催,試試這三個技巧吧
    總有家長抱怨孩子做事情磨蹭,明明很簡單的作業,他們需要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離上課只剩不到半個小時,可孩子叫了無數遍還在賴床。碰上這樣磨蹭的孩子,想必家長也會時常被氣到無語。如何才能讓孩子變得有時間觀念呢?光靠催促是沒有用的,家長可以試試這些小妙招。
  • 做事拖拉磨蹭,孩子成「拖拉大王」?家長要教孩子「吃青蛙法則」
    孩子變成拖拉大王,是多數父母頭疼的問題,特別是現在很多熊孩子讓父母陪寫作業到12點,當代父母表示"我太難了"!其實這是孩子沒有掌握好時間管理的方法,來了解一下吧!孩子為什麼磨蹭,你真的了解嗎?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拖拉大王,沒有時間觀念:無論做什麼都是慢吞吞,拖拉;經常遲到;寫作業三心二意,一會翻翻數學一會看看語文;家長要時時刻刻都緊守著督促、提醒;做事有頭無尾,三分鐘熱度;不會珍惜時間,總是在玩遊戲看動畫……那到底是為什麼呢?
  • 全智嘉丨孩子做事情總愛磨蹭拖拉?請家長務必做好「加減乘除」
    孩子做事情總愛磨蹭拖拉?寫作業時,不是拿著橡皮玩就是一直換筆……許多孩子似乎被「拖延症」纏身,無法擺脫,父母們為此也是操碎了心。事實上,孩子愛磨蹭是有原因的。面對孩子磨蹭、做事拖拉的習慣,不能寄希望於讓他們自己糾正,更多需要父母的幫助。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易走神,是大腦前額葉發育惹的禍!2種方法促進神經元連接,讓孩子學習更高效!
    昊昊爸爸:「我家孩子記性不好,丟三落四,說了很多遍的事,就是記不住。」以上家長說的這些都是孩子注意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日常生活中,孩子學習易分心走神,寫作業拖拖拉拉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很是讓家長頭疼。
  • 如何能讓孩子做事情不磨蹭,有時間觀念?
    ;先別急,分析分析孩子磨蹭的原因,以下列舉的八個原因家長可以自查並見機應對!中醫大夫李辛認為,長期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孩子也會變得拖延。「因為他的精力都流失掉了,做事當然提不起精神。」解決辦法:因生理原因造成的拖延習慣,父母可以幫孩子進行適當的補養。比如,讓孩子早點睡覺,增加體育鍛鍊,適當食補等等。孩子身體強壯了,精力充沛了,做事自然更有勁頭。
  • 寶寶做事磨蹭、不專心?家長別急著催,5種方法幫孩子提速增效
    孩子就變得越來越成為沒有耐性,做事情沒有恆心。那麼就是我們國家應該可以怎麼讓孩子能夠提高自己的耐性呢?,故事書,圖畫會把人帶到另一個世界,讓你的身體被掏空,心臟變得更安靜。成功往往留給有準備的人,孩子做事要學會制定計劃,不僅幫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壞習慣,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也是有相當大的好處的。
  • 孩子磨蹭拖拉,家長越催越慢:3個方法改變孩子磨蹭的壞習慣
    這一句,很形象地描述出了家長在催孩子寫作業時的場面。孩子磨蹭是所有家長的痛,孫儷作為育兒典範也忍受不了孩子的磨蹭,曾經在微博上吐槽孩子吸收磨蹭:「我叫了八百遍先去洗手,沒人理我......「,」我又叫了八百遍催他們去洗手了。」
  • 「孩子愛磨蹭=做事效率低」,這種說法太片面,小心被打臉
    每當父母聚在一起吐槽孩子時,必然會有愛磨蹭這個問題,不管孩子平時再怎麼可愛,只要做事拖拖拉拉,就總會引得父母一股子無名火,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總是希望孩子在做事的時候,快一點,再快一點,生怕抓不住時間,浪費了孩子的大好青春,於是乎,起床要快一點,洗刷要快一點,吃飯要快一點,寫功課要快一點,可是這無數個快一點對孩子來說,不僅是一種負擔,有時還會變成折磨,有的時候孩子磨蹭一點,反而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