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偷看了奶奶的日記本……」

2021-02-19 學長LEO


大家好,這裡是學長LEO家族的好文推薦頻道

不知道現在還有人手寫日記嗎?

雖說如今網上寫日記方便快捷,但那種在紙上傾灑心事的古老浪漫,無論在什麼時代都令人心折。

今天要分享的故事,來自一個偶然看到奶奶日記的作者。

和她印象中的不一樣,奶奶的日記本裡竟然藏著那麼多自己不知道的秘密……樸實又真摯,構建起奶奶的一生。

相信你看過之後,也一樣會被感動。

作者 | 沙耶辣

來源 | 脫氧核甜(ID: SweetReviews)

註:文中所有的「我」,均指代原作者。

很偶然的機會,我(指筆者)在奶奶床頭櫃的第二層抽屜裡的一堆針線下,發現了她的日記本。
這是一個從菜市場地攤上買來的劣質橫格本,封面是女明星楊紫。看起來,既是日記本,也是摘抄本。從正面翻起,是奶奶平時從電視、藥店裡的免費雜誌和家裡的書上抄來的,一切她覺得寫得好的東西。既有《秋冬最養人的五種水果》這樣的養生保健信息,也有《年紀越大越快樂》這樣的「老年勵志」短文,還有《孝順兒子十勸媽》這樣教人處理婆媳關係的實用文章。奶奶還摘抄了不少看起來很俗、且不知真假的名人名言。她煞有介事地給卓別林、莎士比亞、歐亨利等人名都打上書名號,儘管她可能根本不知道這些人是誰。但如果將本子從後往前翻,就會發現另一個世界裡面,藏著一個我從未了解過的奶奶。幾年前的某一天,奶奶突然跟我(指筆者)說,她要寫一本自己的自傳。「奶奶有什麼值得寫一本自傳的?」這是當時我腦海裡的第一反應。和不少由家中老人帶大的孩子一樣,奶奶貫穿了自己迄今為止的所有記憶,可以說是我生命中最重最重的存在。但從小到大,在我的世界裡,「奶奶」是瑞華永恆的代號。我對「奶奶」之外的她沒有好奇心,有時候甚至想不起來她的名字。一些信是寫給她的獨子,也就是爸爸的。有的在勸慰他別因為生意上的事憂心;有的是責怪兒子一直不戒菸,擔心他的身體。信裡偶爾會出現爸爸的小名:「團團兒,記得你小時候咱們娘兒倆每天生活得有說有笑的,現在看你每天眉頭緊皺,我真無奈!」她在我二十歲生日那天寫信,祝我生日快樂。她寫到「人生最多就是五個20年」,然後就像怕來不及一般,一口氣寫完了她對我的人生剩下四個20年的不同祝福。信的末尾,是她的終極祝願:「二十年前的今天我欣喜,二十年後的今天我欣慰。最後希望你:自尊自愛,自強自立。」偷窺到這篇「生日祝福」時的我(指筆者),早已過了二十歲的年紀。我努力回想卻怎麼也想不起,20歲生日那天,自己有沒有給奶奶打一個電話?奶奶從不會主動給我(指筆者)打電話,她生怕打擾到我。而20歲的我,很有可能因為沉浸在生日約會聚餐唱K玩鬧的歡樂中,連一個親口對我說「生日快樂」的機會都沒有給奶奶。她也許在那天,期待了很久我的來電。她坐在她的小房間裡,看著天色黯淡下去,最後決定將心裡醞釀了許久的祝願,全都寫下來。我意識到:奶奶的精神世界已無人問津。唯一的兒子嫌她嘮叨話多,唯一的孫女正忙於追求自己的人生,她只能將情感全都藏進這日記本裡。她在歲末給我寫新年寄語,鼓勵我珍惜時光,少一些玩樂,多一些拼搏。有些信,寫在我們通話後。往往洋洋灑灑寫了滿滿一篇——好像接到我的電話,就是她這個月最值得動筆的大事。字裡行間喚著我的小名,寫著她的心疼:還有的信,寫在我每年難得幾次的回家之前。標題通俗易懂,就叫《快到家了》,字跡看起來比平時要潦草一些,也不知道是因為匆忙還是激動:「聽到你爺爺的電話裡說,你也(已)經在回家的動車上,要不了幾個小時就到家了。我在盼。」「一個女孩子在它鄉,會遇到很多困難,一定注乙(意)用清醒的頭腦去應負(付)。」她寫下自己看完新聞後的感想:「今年是怎麼了,有的人跳樓,有的人車禍,一個一個的就這樣消失在了人間。」她寫自己回憶裡的家鄉和童年,文章名字叫《我的家鄉數最美》:「美在每年大水後衝來許多大小石頭。到了九月九(,)成群結隊的九香蟲飛來藏在石縫裡。熟悉的我們去搬開石頭獲得寶貝,回家做出來可以和海參、燕窩比美。」她的句子有時很樸實:「家鄉美得讓兩岸的姑娘拌嘴。能力欠缺的小夥也能娶上媳婦。至今沒有一個光棍。」有時卻又文縐縐起來:「我的故鄉說不盡的美,有我的青春流淌過。二十幾年前無奈地離開了你,讓我至今依然後悔。」奶奶寫自己清明節時去上墳的心情:「逝去的親人是永遠的留念,一切都還像昨天一樣在我腦海裡浮現。」她寫自己終於捨得放下母親逝世帶來的痛:「由(尤)其是我母親,直到去年我才想通了,我都要進墳墓了(,)又何苦這樣繼續折磨自己呢!」她寫到自己越來越難入睡,仿佛能感覺自己生命在流逝:「嘗試入睡的時間比入睡的時間長,睡著了立刻就醒了,不知道身在何處,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她寫自己被家暴和爭吵填滿的婚姻,她寫:「我一生都活在婚姻的殘骸裡。」殘骸的「骸」字太複雜,奶奶寫錯了。她連著劃掉又寫,劃掉又寫了三次,最後的「骸」字依舊是錯的。我(指筆者)盯著那個錯誤的「骸」字,腦子裡閃過了許多我「選擇性刪除」了的片段。在我幼年時的某個傍晚,奶奶被爺爺粗暴地趕出家門,反鎖在門外。她只好牽著我的手在附近一遍遍兜圈,直到夜色漸濃,冷風吹得我的臉頰冰涼。奶奶只好垂著頭敲門,低聲哀求爺爺至少讓我進屋。在我大學時期,曾經接到過奶奶唯一一次主動打來的電話。她在電話裡驚恐而疲憊,說自己因為爺爺在爭吵時揚言要「殺了她」,而整晚整晚地睡不著覺。「我每晚都搬桌子把房門抵住,但還是怕。」那一年,奶奶已經66歲。而那一年,我為作業、期末考和績點這些事煩心不已,胡亂說了幾句安慰的話便想掛電話。奶奶請求我去「威懾」下爺爺,我卻回答了「又不會真的殺你,你能不能別拿這些事來煩我」這樣類似的話。看得最痛心的,是她在自己生日那天給自己寫的信,裡面寫到:「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記得,這世上來過一個姑娘,美麗聰慧,勤勞大方。但可惜嫁錯了人,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看到這句話時,眼淚直愣愣地往下流,我(指筆者)意識到:就像我一直覺得自己還是個「小女孩」一樣,奶奶也會一直在心裡覺得自己是個「姑娘」。我好恨自己是她的孫女,無法保護這個「姑娘」這一輩子免受暴力和苦難。我要永永遠遠地記住這個美麗聰慧、勤勞大方的姑娘,永永遠遠。奶奶的日記本很奇妙,從前往後翻,能看見老太太瑞華;從後往前翻,能看見小姑娘瑞華。當我(指筆者)偷看完奶奶的日記,感覺就像一本打開許久的書終於「啪」地一聲被合上了一樣——奶奶不再僅僅是奶奶,而是完整成了一個女人。可是無論我如何竭力去想像,也想像不到奶奶的少女時代,想像不到作為一個女兒、一個妻子、一個年輕媽媽的瑞華曾是如何活在這個世上的。「奶奶在成為媽媽、成為奶奶之前,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呢?」這是一個我永遠也不會知道答案的問題。我(指筆者)所知道的那些瑣碎線索,比如奶奶年輕時是個在小鎮上遠近聞名的裁縫,比誰都拼;比如奶奶幾乎是一個人把爸爸帶大的,半夜孩子熟睡後她便抓緊時間做衣裳……這些東西拼湊起來的奶奶,一直是堅韌、要強甚至固執倔強的。奶奶從未在我面前掉過眼淚,我卻從這些滿是錯別字的書寫中,看到了傷痕累累的她。也許是從唯一會保護自己的母親死去後。作為大姐的你,輟了學開始供弟弟妹妹,幹起了比男人還重的活,也早早嫁了人。也許是從第一次挨打後。別人勸你為了兒子忍讓,你便忍了一輩子。也許是發現兒子長大成人卻不願給你撐腰後。兒子怨你嘴巴不饒人,讓你少去招惹丈夫,你便再也不願主動和丈夫說話。又也許,是當你垂垂老矣,疾病纏身,卻還在日夜害怕被丈夫殺死,只能向我求助卻得到了不耐煩的回答後。瑞華,十七歲高考那年我問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你回答你是為了我和我爸在繼續活著。那時我壯志滿懷,意氣風發,對你的答案嗤之以鼻,心想你真是一個懦弱的女人,只知道把生命的意義寄托在子女身上。如今再想,就連你的兒子和孫女,這兩個被你視為「生命意義所在」的至親,也從未想過要去傾聽你、保護你。我已不敢再想,那些坐在墳前的黃昏,那些看完電視新聞後的早晨,那些沒人記得的生日,那些千千萬萬個覺得「生命在逝去」的深夜,奶奶唯一可依靠的,竟只有這本劣質發黃的日記本。我(指筆者)拍下這些奶奶的日記,哭著在手機備忘錄給自己寫:不要忘了,奶奶遠比你想像的要寂寞。可我知道我會忘記的。在年輕的我的生活裡,奶奶只能佔據一個很小很小的部分。我們已經漸行漸遠。我正經歷著一個女人最繁華自如的階段,而奶奶已經老成了一個失去了女性身份的人了。奶奶唯一一張年輕時候的照片,是一張證件照,攝於瑞華52歲。有次回家,我(指筆者)發現她的床邊立著一個塑封好的照片,照片上的年輕女人穿著旗袍站在花園中。而這個身材曼妙的旗袍姑娘的臉,是一張滿臉皺紋、眼睛渾濁的老太太的面孔。原來,奶奶花了50塊錢,在菜市場的某個路邊攤上,讓人把她的頭P到了旗袍姑娘身上。拙劣的PS技術,看起來既恐怖又可笑。我卻盯著這張照片,心酸到不行。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人再過問她的欲望和情感,甚至沒有人會覺得她是個女人。奶奶72歲了,眉毛掉沒了,頭髮也快禿了,乳房垂到了肚子,整個人又矮又胖。但她還是和所有女孩一樣,想要拍一張美美的照片,擺在自己的床頭。於是平時買雙鞋也只捨得花30塊的奶奶,為了一張這樣的照片,花了50塊。當我偷窺了奶奶的日記後,我開始旁觀這個叫「瑞華」的姑娘,並且發現她的可愛。她會在我給她畫眉毛時一邊罵著自己「老不正經」,一邊乖乖地任由我給她塗上口紅;她會在我拉著她自拍時,趕緊去衣櫃裡翻出只有過年時才戴的假髮,對著鏡頭露出她認為最完美的「露8顆牙齒」的微笑;她的枕頭是粉色的,拖鞋是碎花的,她給自己做的手提包是帶花邊的,香囊是五彩的。她會背著我(指筆者)淘汰下來的小包包出門,在她那些小姐妹面前「啪」的一聲打開鎖扣,掏出老年機看時間。她過慣了苦日子,吃穿用度從不挑剔,卻在我給她買新的老年機時,小心翼翼地跟我說:可不可以買一個紅色的?她有時很俏皮,嫌我總是賴床,便特意在菜市挑了個粘鉤粘在我床對面的衣柜上。粘鉤上寫著五個字:起床困難戶。她有時很可愛,我領了工資帶她去買新衣服和鞋子。她像個小女孩,認真挑選著顏色、花紋和款式,在鏡子面前轉來轉去,很糾結地問:瑞華72歲了,我再也不準有人再欺負她,我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給她。我(指筆者)回想著這個問題,很快意識到,在未來,我也會面臨這個問題——我自己的一生又有什麼值得寫一本自傳的嗎?當我這樣想時,不禁對奶奶肅然起敬,她做到了給自己的人生一個交代。也許會有那麼一天,奶奶的日記永不再更新。而我也會和奶奶一樣,在無人問津的生日那天,寫下「這輩子最開心的時候就是做女孩子的時候」這樣的字句。只希望到那時,我還記得那句寫在信尾,來自奶奶的終極祝願:

本文經由「脫氧核甜」公眾號授權,未經授權,請勿二次轉載。脫氧核甜,立志做一個溫暖的甜酷少女,歡迎所有柔軟的成年人。

-THE END-

歡迎加入【LEO的六步雞血背單詞課】,在這套課程裡,LEO對每一個單詞,通過6遍強化記憶的方法,從字母逐一拼寫、單獨音節拆分、多重語調打磨雙耳,輔以實際例句的朗讀,調動你的多重感官,幫助你把每一個單詞背得熟、記得牢。

4040個精背單詞與例句,12000+個覆蓋單詞,一起把英語學得更好一點。

掃描上圖二維碼

相關焦點

  • 我偷看了奶奶的日記:只有在日記本裡,她才是她人生的主角
    和不少是由家中老人帶大的孩子一樣,奶奶貫穿了我迄今為止的所有記憶,可以說是我生命中最重最重的存在。 但從小到大,在我的世界裡,「奶奶」是瑞華永恆的代號。 我對「奶奶」之外的她沒有好奇心,有時候甚至想不起來她的名字。 但是在這個日記本裡,她是那樣的鮮活。
  • 我偷看了奶奶的日記本
    和不少是由家中老人帶大的孩子一樣,奶奶貫穿了我迄今為止的所有記憶,可以說是我生命中最重最重的存在。但從小到大,在我的世界裡,「奶奶」是瑞華永恆的代號。我對「奶奶」之外的她沒有好奇心,有時候甚至想不起來她的名字。但是在這個日記本裡,她是那樣的鮮活。日記本裡夾著許多封永遠也不會寄出去的信。
  • 我偷看了奶奶的日記本.......
    從正面翻起,是奶奶平時從電視、藥店裡的免費雜誌和我餘留在家裡的書上抄來的,一切她覺得寫的好的東西。幾年前的某一天,奶奶突然跟我說,她要寫一本自己的自傳。「奶奶有什麼值得寫一本自傳的?」這是當時我腦海裡的第一反應。和不少是由家中老人帶大的孩子一樣,奶奶貫穿了我迄今為止的所有記憶,可以說是我生命中最重最重的存在。但從小到大,在我的世界裡,「奶奶」是瑞華永恆的代號。我對「奶奶」之外的她沒有好奇心,有時候甚至想不起來她的名字。但是在這個日記本裡,她是那樣的鮮活。
  • 偷看孩子隱私不好?開學第一天,我從女兒日記裡看到了這個···
    相信生活中,有很多媽媽不是和虎媽趙薇一樣,沒少幹偷看孩子日記的事情。如果你要問媽媽們為啥這麼喜歡偷看孩子日記,答案可能出奇的一致:因為愛孩子,擔心他!這讓她養成了把心事寫在日記裡的習慣。當然,對於孩子的日記,我這位同事以前就經常「偷看」過,只是後來和女兒爸爸離婚後,突然就沒有了這個心思了!
  • 防止家長偷看 一些中學生用英語寫日記(圖)
    中學生:用英語藏起自己的心事  馮曉娟是呼市五中初三年級的學生,她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說話,學習成績非常好,特別是英語成績比較突出,這和她每天都用英語寫日記有一定的關係。馮曉娟說:「我喜歡英語,為了提高成績,我把學過的單詞和語法以日記的形式表現出來,對於英語成績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但是我用英語寫日記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為了防止我媽看。」
  • 怕父母偷看心事 中學生寫英文日記
    怕父母偷看心事中學生寫英文日記 2002年7月4日09:16  揚子晚報   2002年07月04日  成都訊 昨日,一位姓李的母親焦慮地向記者求助:原本一向用中文寫日記的女兒最近和自己玩起了
  • 7歲女兒看到爸爸就躲回房間,媽媽感覺蹊蹺,偷看孩子日記後淚崩
    有一次趁著女兒與同伴出去玩耍的時候,她打算進孩子房間偷偷看一下日記,沒想到偷看日記後這位寶媽淚奔。孩子小的時候,她的日記本上無一例外都寫滿對爸爸的思念之情,沒想到在爸爸回來的這幾天,女兒在日記上寫:爸爸已經很久沒有回家過了
  • 父母偷看孩子隱私的後果
    家長偷看孩子的隱私算不算犯法?隱私利益是受法律明確保護的一項人格利益,在法律上任何人不得不經他人同意,包括未成年人同意,偷看他人信件,日記。這屬於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構成違法治安管理行為,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所以即便你是家長,也不要隨意查看孩子的隱私,法律上不允許,也會給孩子造成傷害,你知不知道父母偷看孩子隱私的後果是什麼?
  • 偷看了孩子日記,還抱怨她有秘密?媽媽趕緊想辦法挽回孩子的心吧
    可是,很快蓉蓉就從一些蛛絲馬跡發現,自己的爸爸媽媽在偷看自己的日記。比如日記本的位置有輕微的變動,比如日記本的翻頁似乎也有些變化等等。看著您日漸增加的白髮,我心中特別的感慨,好想回到從前,窩在您的懷裡撒嬌。親愛的媽媽,您一定要好好愛護自己,陪我長大。親愛的媽媽,我把今天早上發現的您的白髮珍藏在這裡,向您表達我對您的愛!等到這天放學回家之後,蓉蓉發現自己的筆記本裡赫然夾著一根白髮。其實這是蓉蓉的計謀,她壓根兒就沒有在日記本裡夾什麼白頭髮。
  • 90後媽媽偷看女兒日記,紙上短短的幾句話,卻讓她悔不當初
    90後媽媽偷看女兒日記,紙上短短的幾句話,卻讓她悔不當初生活中家裡若有多個孩子,父母想要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也很難。為此,就會出現有一些孩子得到父母的不公平,對待父母心生怨恨。還好王娟發現的早,從日記本上看到了女兒的不滿。若沒有發現這本日記,可能王娟還會繼續對兒子好下去,從而忽略了女兒的感受,最終只會讓女兒的叛逆心越來越重。所以,家中想要二胎並不是一件易事,父母若能夠做到以下幾點,再考慮為佳。
  • 田亮曬兒子亮仔日記:小孩子有什麼隱私?
    前段時間,田亮在微博上曬出兒子亮仔的日記,用戲謔的口吻說:「細品亮仔的日記,我深深檢討自己,把孩子累夠嗆的表演我怎麼能錯過呢……」田亮愛分享孩子們的日常這無可厚非,但萬萬不該分享孩子的隱私。別動孩子日記本在孩子看來日記是絕對安全的地方,可以讓他們吐露心聲。黃磊曾說過一段話:「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秘密。這些秘密是孩子內心最寶貴的財富。孩子的日記本、手機,我絕不會偷看。不用說上鎖,哪怕日記本放在桌上,我也不會看!」電視劇《虎媽貓爸》中,媽媽畢勝男就愛翻看女兒茜茜的日記。
  • 開學後每天一篇日記?日記就是專門拿來被偷看的嗎?
    ,這樣你們就沒有偷看的東西了。日記本裡,記錄著我對每件事的感慨,對老師同學包括父母的厭煩,對整個世界的失望。難過的時候我就拿筆記下這種感覺,從第一次的難過到最後一次,我也適應了用文字來緩解情緒的方式,感覺每個字在我筆下都活了起來。
  • 家長都好奇,那些鎖在日記本裡的心裡話
    家長們都好奇,孩子那些被鎖在日記本裡的心裡話。軒軒小的時候特別喜歡和爸爸媽媽談天說地,漸漸的隨著軒軒年齡的增長,媽媽也越來越忙。考慮到孩子要從小培養,全面發展,媽媽就給軒軒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儘管軒軒心裡不樂意,還是乖乖的學習。
  • 圖片文字加密一個都不能少 心情記事本輕鬆寫日記
    小編想做一個簡單的調查,諸位現在還寫日記嗎?寫的童鞋都是用什麼方式在哪寫呢?拿筆拿紙?微博?博客?QQ空間?還有沒有更隱秘點的地方?吼吼,小編現在隆重向大家介紹一款能寫日記寫心情的手機軟體——心情記事本,可以更換字體、顏色、背景圖片,甚至還可以通過語音、視頻的方式寫日記,如此強大的一款軟體,大家都很好奇吧?合上吃驚的嘴,小編來慢慢為大家解說。
  • 你會偷看孩子日記嗎?拉近親子關係,家長要給孩子隱私空間
    洞開門掃除房間,發掘當面朋友也「門庭大開」,未幾久,房間內傳來孩子的叫罵聲:「我憎惡你!你憑甚麼偷看我的日誌!」朋友對孩子罵道:「你個小屁孩能有甚麼苦衷?偷看你日誌是體貼你!」以後一陣喧華的譁鬧聲,只聽到孩子的一句「爸爸媽媽是大壞東西,你們不尊敬我!不想和你們語言!」老公尋聲走出,不覺得然地說道:「不即是偷看孩子的日誌嘛,小孩子能有甚麼隱衷」。
  • 每日一笑:你怎麼知道我看你日記了?我在你的日記裡看到的
    1、小時分,教師讓描繪「我的家園」。我這樣寫,我的家園是一個美麗的村莊,勤勞的農人伯伯頂著酷日農作,烏黑的皮膚就像脆皮烤鴨相同,冒著誘人的油光……2、中午做了一大鍋紅燒肉,我媳婦說:你吃吧!這幾天大魚大肉的我都吃膩了,我想吃點鹹菜和泡麵。我疑惑地回了一句:「那好吧!」
  • 一本泛黃的日記,離我而去
    我知道,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後來,生活告訴我,也不盡然,看似最安全的地方可能也是悲劇的地方,比如我的那本,泛黃了的日記本。我當時還在讀大學,放寒假的時候才回的家,回去後盤點盤點我自己的「家產」,我發現,我的那本日記本不見了,當時的我很著急,在我的幾處領地忐忑不安的尋找,終於,還是沒有找見。
  • 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日記——學生寫日記的那些事
    小學一年級的日記,分為上半年的日記和下半年的日記。一年級上半年,正是學生們牙牙學語的階段,最初的階段每天只需寫出一兩句話,不會的字寫上拼音。一年級上半年的日記是非常需要家長引導的。漸漸地,從一兩句話可慢慢增加到每天寫8句話,形成一個小語段。
  • 二年級男生每天寫日記寫上癮 稱日記給了自己幸福
    旺寶說:「開始這個習慣是一年級的時候看到奶奶桌子上的這本幸福日記,每天一個小框,奶奶就鼓勵我拿它來寫日記,就一直這麼堅持下來了。」  翻開旺寶的日記本,真不像小男生的本子,每一篇日記都整整齊齊的,字端端正正地寫在格子裡,有時候出去看電影或出去玩,旺寶還會把這些票據弄整齊貼在本子裡作為紀念,翻起日記本,好像能看完去年一年旺寶的生活。
  • 偷看了媽媽的日記,原來她以前竟是這樣的人?
    日記本的封面還是九十年代的女明星,紙張已經泛黃,裡面的字跡也變得有些模糊,原來是我媽媽的日記本。我也不記得它是什麼時候落在我屋裡的了,好奇地翻閱裡面的內容,原來是媽媽在我這個歲數時寫的日記。每當我和媽媽聊起我的未來時,聊天總是會不歡而散。我無語她老套落後的傳統思想,她瞧不上我傲慢的年少輕狂,這大概就是代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