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潘雪純
母親親手做的「米花糖」
■ 楊陽
「兒子,你那能收快遞吧。我疊了點米花糖給你寄去了。」這是我母親剛學會用微信發的第一條語音消息。
今年是我不能回家吃年夜飯的第三個年頭了,母親照例給我寄了她親手做的米花糖,算是對我不能回家吃年夜飯的一點安慰。
「米花糖」算是我們河南的特產了,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做一些來招待客人。做法極其簡單,拿著上好的大米去「炸米花」那裡炸好,配上熬熟的糖稀一起攪拌,然後放到一個事先準備好的方格裡壓實,最後拿刀切成片狀,就算是做好了,有時還會放些花生、芝麻等配料增加口感。每到過年的時候,走親訪友吃遍萬家味道,可總感覺還是母親親手做的更有味道。
家中我排行最小,哥哥比我整整大了一旬,母親對我的關懷總是會多一點。在家過年的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看著母親做米花糖,我總是口饞,趁著母親不注意就去鍋中撈起一塊做成球狀用線串起來吃。
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我看著滿目琳琅的飯菜卻是一點胃口都沒有,這時母親總是笑罵道:「讓你吃那麼多米花糖,這下看著好吃的吃不下了吧。」這也怨不得我,一年只有這麼一次機會,不多吃點又要等一年才能吃到母親親手做的米花糖。
元旦剛過,母親就打電話問我是否能回家過年,說是今年準備多疊一點米花糖,回部隊的時候能給戰友們帶一些,讓他們也嘗嘗家裡的味道。
我告訴母親:「今年我要在西藏過年,以前可是還沒體驗過在西藏過年什麼滋味呢?」「中,到時我弄好拿個泡沫箱子裝起來給你寄過去,這樣不容易碎,保證到時候還能吃上整塊的。」母親像個孩子一樣開心跟我說道,仿佛運費再貴也比不上兒子能吃上她親手做的米花糖珍貴。
年夜飯照常還是要一家人在一起吃的,我不在家的年頭常常跟母親視頻「一起」吃年夜飯。母親每年過年都充分發揮了做飯的天賦,糖醋排骨、糖醋魚、小炒肉等一系列色香俱佳的菜餚被端上年夜飯的餐桌,凡是沾了「糖」字的菜都是我最愛吃的。
於是,大家年夜飯常吃的都是饅頭,而我碗裡卻放著母親為我準備的特殊「面點」——米花糖。
如今,我當兵離家越來越遠,母親親手做的米花糖似乎離我越來越近。
離開家的年夜飯,也因為有了母親的米花糖,多了點家的溫暖。
徵稿
「中國陸軍之聲」欄目長期徵稿:
只要你有可以打動人的正能量文章,不論是強軍故事、軍旅感悟、軍人情感、老兵心聲……都可以給我們來稿。
我們既歡迎原創投稿,也歡迎好文推薦。
投稿郵箱:army@81.cn(註明《中國陸軍之聲》欄目來稿;涉及各類敏感話題,請單位開具審稿單!)
(另,如若稿件已經刊發推送,作者或作者所在單位主動申請撤稿,申請者必須說明撤稿理由,並遞交《撤稿函》,加蓋單位公章和附文章所有作者的親筆籤名。編輯部將視撤稿理由是否合理、已經對文章的處理程度,進行酌情處理。若因出現一稿多投、重複發表、自審不嚴、被舉報抄襲等其他撤稿理由,今後欄目概不錄用該作者來稿。)
【往期回顧】
作者 | 楊 陽
主播 | 潘雪純
攝影| 劉曉東
剪輯 | 潘雪純
刊期 | 20182996期
本期編審:錢曉虎
值班編輯:崔 煒 章以添
(來源:中國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