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給青年人的讀書建議,你不看看嗎

2020-08-20 江南飛煙51


  1. 每天抽5分鐘,讀三四頁書,每個月可讀120頁,一年可讀四五本書。筆者以為,可以每天看十頁,這是最低要求,最開始可能會很痛苦,不過堅持下來,一本再厚的書也能看完。可以選擇在睡前看十頁,也可在空閒時間看十頁,可以多看,不可少看,日積月累,定會手不釋卷。
  2. 中學時期養成閱讀習慣。人越老越麻木,敏銳力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遲鈍,要趁年輕在書中尋找樂趣,這樣到老你都喜歡讀書。但閱讀要從興趣出發,不是讀講義,也不是為完成作業而讀。
  3. 書是讀不盡的,就算讀完了也是無用,況且許多書不值得一讀。

「你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你需慎加選擇。」

筆者不喜看新近的暢銷書、成功學、勵志學、青春偶像、玄幻等,倒是喜歡看文學性強的書籍,個人喜好,不分優劣。

4.初中學生宜多讀想像的文字,高中的學生們應讀含有學理的文字。

「十五六歲以後的教育宜注重發達理解,十五六歲以前的教育宜注重發達想像。」

5.朱光潛先生的書單:中國的有《國風》、《莊子》、《楚辭》、《世說新語》、《史記》、《陶淵明集》、《李太白集》、張惠言《詞選》、《紅樓夢》等,外國書單裡,先生最喜歡的有濟慈、雪萊等詩人的詩集,莎士比亞的悲劇,歌德《浮士德》、易卜生戲劇集、屠格涅夫《處女地》等。

先生所列書單只供參考,筆者倒讀過先生所說的大部分外國書,國學方面的文化積累不多,慚愧。

6.朱光潛給青年人的讀書方法:

  • 凡值得讀的書籍,至少要讀兩遍。第一遍快讀,了解全篇大旨和特色;第二遍以批評態度讀書。
  • 讀一本書,要筆記綱要和精彩之處,要寫下自己的見解。記筆記可以幫助你記憶,而且使你看書更仔細,刺激你思考。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讀書方法,並且堅持下去。

讀書讓我們遇見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朱光潛《給青年人的十二封信》談讀書|我們應該如何有效讀書?
    前言這本書是寫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但是值得一讀,包括大人,因為讀書時不分年紀的。朱光潛認為讀書對他的人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是幫助他攀登學術高峰的重要手段。說完讀書習慣的重要性朱光潛先生強調了讀書這個習慣要早培養。為什麼呢?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現在已比不上三五歲的小孩子們那樣好奇、那樣興味淋漓了。你長大一歲,你感覺興味的銳敏力便須遲鈍一分。
  • 解讀朱光潛老先生《寫給青年人的12封信》|關於讀書
    這是一位靜默於時光的老先生,對於青年人真誠的忠告。願我們都可以有所收穫,而我覺得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可謂深沉。人類學問逐天進步不說你不努力跟著跑,便落伍退後,這固不消說。—朱光潛一讀書有何用呢?談起讀書,朱老先生舉例子將讀書這一簡單的事寫的更清楚了。讀書是一個簡單的癖好,屬於精神上的支撐,既是附庸風雅的,又是趣味逢生的。而當我們讀的書多了,感知的性味自然也就多了一些。二如何選擇書呢?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美學大師朱光潛的「扎心」公開課
    此外,朱光潛先生還特別貼心地提出了兩點讀書的建議:第一,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須快讀,著眼在醒豁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須慢讀,須以批評態度衡量書的內容。第二,讀過一本書,須筆記綱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見。
  • 朱光潛《給青年人的十二封信》:面對升學考試,選學校更要選專業
    很多家長甚至不惜高價找志願填報機構幫忙填志願,朱光潛先生在《給青年人的十二封信》裡也給了大家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到你。升學問題主要是選擇學校和選擇科目,不管是初中還是高中,兩者之間有很多千絲萬縷的聯繫。
  • 朱光潛《給青年人的十二封信》:面對升學考試,選學校更要選專業
    很多家長甚至不惜高價找志願填報機構幫忙填志願,朱光潛先生在《給青年人的十二封信》裡也給了大家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到你。升學問題主要是選擇學校和選擇科目,不管是初中還是高中,兩者之間有很多千絲萬縷的聯繫。
  • 豆瓣8.8分,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每一封都值得深思
    01談讀書常常看到各種青年人吸毒、涉黃、賭博的新聞,令人唏噓不已。朱光潛先生認為,人如果沒有一種正常的嗜好,沒有一種可以寄託心神的東西,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假如不喜歡這些事情,便多談談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03談「靜」面對閒暇時光,你做些什麼?有人說刷刷手機,打打遊戲,追追劇,時間也就過去了。
  • 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青年人必看,他這20句話終生受用
    我清楚的記得合上書的時候,我渾身充滿力量和信心,這本書給我了很多啟發和鼓勵,直到很多年後,我再次翻開它,依舊可以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如師般的諄諄善誘和心靈啟發,這本書就是朱光潛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所以,可以說,朱光潛先生是我的老師之一。
  • 如果你感到苦悶不如看看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書
    憂愁也會是有緣由的,朱自清說自己「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是因為當時四一二運動爆發,中國當時被恐怖籠罩著,朱自清內心十分苦悶,不知道怎麼選擇自己要走的道路。不管是煩惱有沒有源頭,我們都要重視起來,因為煩惱不僅影響生活還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 朱光潛經典「四書」
    朱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筆名孟實、盟石,中國現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朱光潛先生的主要著作包括《談美》《談文學》《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修養》《詩論》《文藝心理學》《西方美學史》等,並有多種版本的《朱光潛全集》行世。
  • 人生的啟蒙,從了解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開始
    「光潛先生,我不認識你,但是你的面貌,言動,姿態,性格等等,為了以上所說的一點偶然的因緣,引動了我很大的好奇心……不認識你而寫信給你,似乎有些唐突,請你記得我是你的一個讀者。如果這個資格不夠,那隻得怪你姓朱名光潸,而又寫《給青年的十三封信》了!」
  • 朱光潛:與四川的緣分從愛情開始
    四川妹子奚今吾呢,自從聽過朱光潛的英語課,便與大多數同學一樣被他的才學與風度吸引了,而與其他同學不一樣是,她的內心已經有著別樣的情愫開始滋生。圖據詩詞園赴蜀任教是朱光潛的宿命1982年的秋天,朱光潛在北京家中熱情地接待了一位叫張文達的客人,他是朱光潛在成都任教時的學生。對於朱光潛而言,這位學生與其他學生不一樣,看見他,朱光潛便會在記憶深處打撈出幾十年前驚心動魄的舊事,那些舊事與抗戰有關,與成都有關,也與中國第一位牛津大學博士張頤有關,而這位客人,正是張頤的兒子。
  • 朱光潛:書是讀不盡的,就讀盡也是無用,許多書都沒有一讀的價值
    你應該讀的只是這十卷百卷的書"這是《朱光潛談讀書》中的選段,作者在開篇便提出自己對於讀書的見解——讀書在精不在多。早年,朱光潛曾在《無言之美》中表達自己對於生活的獨特見解,他認為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完美的,世界的完美真是因為他的不完美。這句話乍看似乎是一種悖論,但仔細想來卻極為深刻。倘若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完美的,那麼人類又有什麼為之奮鬥的必要呢?
  • 愛讀書 愛分享——知名媒體人冷啟迪、吳娟共賞朱光潛《談美》
    為配合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2020年「綠書籤行動」系列宣傳行動,推動「護苗2020」專項行動在南朗鎮的開展,日前,南朗鎮宣傳辦、鎮宣傳文體服務中心以及鎮文聯主辦的讀書分享會——「朱光潛《談美》」,在左步歷史人文展館舉辦。
  • 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的版本流傳
    如第一信裡「你不看見現在許多叉麻雀抽鴉片的官僚們、紳商們乃至於教員們,不大半由學生出身麼?」被改為「你不看見現在許多放蕩無羈荒僻邪侈……」。第五信批判中國人和中國社會,號召打破偶像,莫在浮囂中沉淪等近兩頁內容悉數被刪。「人是一種賤動物,只好模仿因襲,不樂改革創造」被改為「人有一種惡習慣……」,「社會是專制的,是壓迫的」被改為「社會有極重的壓迫力」。
  • 朱光潛談讀書:一個人怎樣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值得一讀)
    今天,我們一起跟著大師學讀書。本文由微信公眾號「經濟日報」(ID:jjrbwx)摘編自《朱光潛談讀書》,原文首發於2019年8月28日,標題為《朱光潛談讀書(值得一讀)》,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書是讀不盡的,就讀盡也是無用,許多書都沒有一讀的價值。
  • 人生在各年齡階段的讀書選擇建議
    人的一生中讀書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在各年齡階段閱讀的需要是不同的。所以在各年齡段讀書時需要有所選擇,選擇對的書籍會使你的生活景上添花,生機盎然。下面通過學習總結給朋友們幾點讀書選擇建議青年人選擇讀書:最好是求美。
  • 魯迅、巴金、朱光潛的青年說:有一分光,便發一分熱
    今天,重溫魯迅、巴金、朱光潛對青年人的寄語,願我們各自努力,有一分光,發一分熱。巴金1991年5月15日朱光潛:讀書做學問不能學時髦1925年起,朱光潛先生出國留學,八年間他完成了十部著譯,《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其中的第一部。
  • 為什麼要讀書?什麼!讀書還需要理由嗎?
    1—為什麼要讀書?什麼!讀書還需要理由嗎?我讀過不少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麼?你問我讀書的意義,我該如何給你回復,太多的人給出了答案,我們不妨先來看看:"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拓寬靈魂的廣度和寬度,能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擁有處變不驚溫柔安定的內心。"
  • 《寫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學時期,如何培養讀書的好習慣?
    「世間有許多人比你忙得多。許多人的學問都在忙中做成的。」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學問也一樣,如果我們不努力跟著時間賽跑,就只有被淘汰的份。物競天擇的道理,不只是存在於大自然中,同樣也存在於讀書學習中。你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必須慎加選擇。」朱光潛先生沒有告訴青年必讀的書,但他告訴了青年不必讀的書。讀書不必太追求時髦,有些人緊盯新書不放,讀書做學問不能學時髦。朱先生所指不必讀的書,不是新書,是談書的書,是不值得讀第二遍的書。
  • 此身,此時,此地——探訪朱光潛的美學歷程
    待看清楚後,朱光潛先生提筆給這位「朱光潸」寫了一封信:「光潸先生,我不認識你,但是你的面貌、言動、姿態、性格等等,為了以上所說的一點偶然的因緣,引動了我很大的好奇心……不認識你而寫信給你,似乎有些唐突,請你記得我是你的一個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