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的煩惱
人總是有情緒的,有時候這種情緒甚至莫名其妙,找不到源頭。正在那裡閒坐著,就「亂」從心中來。
憂愁也會是有緣由的,朱自清說自己「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是因為當時四一二運動爆發,中國當時被恐怖籠罩著,朱自清內心十分苦悶,不知道怎麼選擇自己要走的道路。
不管是煩惱有沒有源頭,我們都要重視起來,因為煩惱不僅影響生活還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每當孩子們有了煩惱,大人們就特別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告訴孩子你應該做什麼。好像照著他們說的做了,就是靈丹妙藥,包治百病。
大人會說什麼你們青年人應該活力四射啊,這麼垂頭喪氣幹嘛?可能是作業太少了,好好學習,就沒有時間煩惱了。
大人們總是有他們的一套,小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這不但不能驅散煩惱,反而讓我們不斷陷入惡性循環。
這看起來很有哲學意味的的勸慰話語,把我們裝進了所謂的規矩裡,其實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用處。
被囚禁的生機
「生命不止,奮鬥不息」,人的一生就是創造勞動的過程,一個字就是「動」,這就是自然的規律。
一旦我們停下來,太過於安靜,違背了規律,煩惱就會趁虛而入,困擾著我們。
李清照說: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閒愁」兩個字告訴我們,人一旦閒下來,就容易心生亂緒。破壞了生機,人就多了些哀愁。
小孩子為什麼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上一秒還哇哇大哭,下一秒就哈哈哈大笑。
因為孩子們好動,生機沒有被囚禁,哭一哭事情就過去了,打打鬧鬧就把剛才不愉快的矛盾忘記了。
所以小孩子之間的友誼很微妙,因為一件小事和小夥伴鬧翻了,一起做個小遊戲馬上又和好了。
可是成年人就不一樣了。
正如「男兒有淚不輕彈」,人長大了只能獨自流淚,哪裡還能在眾人面前放肆大哭。
愁緒憋在心裡,越憋越濃,揮之不去。
我們平時總喜歡說『心情舒暢』「心情抑鬱」就是這個道理。
朱光潛認為『心情舒暢』「心情抑鬱」這不僅是一種心理狀態。表達人們是否開心,是否難過。更是向我們闡述了不快樂的原因是因為「生機活力」被鬱結了,無法施展。身心的舒展,就會心情舒暢。
如何擺脫煩惱
我們知道了煩惱的來源是因為「生機」被囚禁。
所以要解決煩惱我們要「動」起來,解放生機,憂愁也隨之消散。
找到發洩口,憂愁隨風溜走。
每個人情況不同,發洩方式不同。
作家,把心中悲憤化成文字。
愛運動,就在操場打球打得大汗淋漓。
找個宣洩的辦法。「盡心盡性動就可以了。
不要有那麼多沮喪,朝氣蓬勃每一天,打打球不好嗎,哪裡還有時間去悲傷?
在這裡借用朱光潛的一句話來收尾:
祝你:談談笑笑
跑跑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