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到苦悶不如看看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書

2020-12-12 當歸閱讀

莫名其妙的煩惱

人總是有情緒的,有時候這種情緒甚至莫名其妙,找不到源頭。正在那裡閒坐著,就「亂」從心中來。

憂愁也會是有緣由的,朱自清說自己「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是因為當時四一二運動爆發,中國當時被恐怖籠罩著,朱自清內心十分苦悶,不知道怎麼選擇自己要走的道路。

不管是煩惱有沒有源頭,我們都要重視起來,因為煩惱不僅影響生活還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每當孩子們有了煩惱,大人們就特別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告訴孩子你應該做什麼。好像照著他們說的做了,就是靈丹妙藥,包治百病。

大人會說什麼你們青年人應該活力四射啊,這麼垂頭喪氣幹嘛?可能是作業太少了,好好學習,就沒有時間煩惱了。

大人們總是有他們的一套,小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這不但不能驅散煩惱,反而讓我們不斷陷入惡性循環。

這看起來很有哲學意味的的勸慰話語,把我們裝進了所謂的規矩裡,其實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用處。

被囚禁的生機

「生命不止,奮鬥不息」,人的一生就是創造勞動的過程,一個字就是「動」,這就是自然的規律。

一旦我們停下來,太過於安靜,違背了規律,煩惱就會趁虛而入,困擾著我們。

李清照說: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閒愁」兩個字告訴我們,人一旦閒下來,就容易心生亂緒。破壞了生機,人就多了些哀愁。

小孩子為什麼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上一秒還哇哇大哭,下一秒就哈哈哈大笑。

因為孩子們好動,生機沒有被囚禁,哭一哭事情就過去了,打打鬧鬧就把剛才不愉快的矛盾忘記了。

所以小孩子之間的友誼很微妙,因為一件小事和小夥伴鬧翻了,一起做個小遊戲馬上又和好了。

可是成年人就不一樣了。

正如「男兒有淚不輕彈」,人長大了只能獨自流淚,哪裡還能在眾人面前放肆大哭。

愁緒憋在心裡,越憋越濃,揮之不去。

我們平時總喜歡說『心情舒暢』「心情抑鬱」就是這個道理。

朱光潛認為『心情舒暢』「心情抑鬱」這不僅是一種心理狀態。表達人們是否開心,是否難過。更是向我們闡述了不快樂的原因是因為「生機活力」被鬱結了,無法施展。身心的舒展,就會心情舒暢。

如何擺脫煩惱

我們知道了煩惱的來源是因為「生機」被囚禁。

所以要解決煩惱我們要「動」起來,解放生機,憂愁也隨之消散。

找到發洩口,憂愁隨風溜走。

每個人情況不同,發洩方式不同。

作家,把心中悲憤化成文字。

愛運動,就在操場打球打得大汗淋漓。

找個宣洩的辦法。「盡心盡性動就可以了

不要有那麼多沮喪,朝氣蓬勃每一天,打打球不好嗎,哪裡還有時間去悲傷?

在這裡借用朱光潛的一句話來收尾:

祝你:談談笑笑

跑跑跳跳!

相關焦點

  • 人生的啟蒙,從了解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開始
    其中《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在當下青年心中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影響。他的書被人抄襲說到這《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就不得不說,當年朱光潛發現街上的書店,發現一本「致青年」的書,作者是「朱光潸」,另外還有一個副標題「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後來朱光潛回到家中,便給這位「朱光潸」先生寫了一封信。
  • 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的版本流傳
    朱光潛留學期間撰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1929年3月由上海開明書店結集出版,廣受歡迎,一再重印,被選入多種中學國文教科書,引發了用書信體對青年做指導宣傳的潮流,並成為盜版書商的獵物。《信》在各時期的不同版本,也是開明書店歷經變遷浮沉的縮影。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早讀到這本書就好了
    很久沒有收到過信了,但始終忘不了讀信的感覺,《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出了這種感覺。朱光潛先生旅居海外時曾在《一般》雜誌上分期刊載過十二封信,這十二封信沒有特定的收信人,凡是具有中學教育程度的青年都是收信人。
  • 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青年人必看,他這20句話終生受用
    我清楚的記得合上書的時候,我渾身充滿力量和信心,這本書給我了很多啟發和鼓勵,直到很多年後,我再次翻開它,依舊可以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如師般的諄諄善誘和心靈啟發,這本書就是朱光潛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所以,可以說,朱光潛先生是我的老師之一。
  • 豆瓣8.8分,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每一封都值得深思
    但卻在探尋人生道路時,顯示出種種脆弱、迷茫、苦悶、匱乏無聊、價值觀混亂。那麼,當代青年人應該如何「正心誠意」?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朱光潛先生,他在早年撰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中就有答案。
  • 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在這過程中,面對疫情所展現的中國力量、在生命面前所體現的尊重與敬畏、在人人抗疫中勇承擔的社會責任、在「小家」與「大家」取捨中的大愛無疆,都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我們應該從這次抗疫中讀懂什麼?關於生命、關於責任、關於科學、關於成長、關於愛國……讓思想以書為翼,讓成長與書為伴,求實團校精選10本經典書籍,與同學們一起共閱讀共交流共成長,本周帶來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 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隨感
    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隨感 ——學院「新時代新作為」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徵文   歷史告訴我們,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學生們通過上街遊行,抗議巴黎和會外交失敗。近期恰好閱讀了朱光潛所著《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生發出一些感想和思考,遂成此文。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由朱光潛先生撰寫並分期登載在當時的《一般》雜誌上,十二封信並未曾指定某一收信人,信中的抬頭均為「朋友」,落款署名也是「你的朋友 孟實」(朱光潛,字孟實)。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美學大師朱光潛的「扎心」公開課
    許多人看到書名,可能覺得這八成又是一本心靈雞湯。實則不然,朱光潛先生在書中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實實在在的建議,讀來收穫滿滿,是一本值得反覆體味,能讓人少走彎路的好書。《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收集了先生在旅歐期間,寫給國內青年朋友的信件。
  • 原來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藏著他的終極文學寫作法
    美學大師朱光潛,在文藝美學、悲劇心理、文學寫作等多領域創造了不朽的經典之作,建樹之高,讓人難以望其項背。在眾多經典之外,他有一本小書《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創作於民國時期,寫給那時的年輕人,但其影響力卻經久不衰。
  • 青春期的指路明燈,穿越時空的書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 《寫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學時期,如何培養讀書的好習慣?
    《寫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教育部新編語文教材指定閱讀書籍,本書是美學大家朱光潛先生的成名作。本書是他旅歐期間陸續寫給國內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集體而成的,在國內雜誌《一般》上連載。信中,朱光潛先生從讀書、感情、作文、升學與講課等多個方面對青年進行指導,讓處於迷茫時期的青年有據可尋。
  • 高考成績即將揭曉,你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01《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潛今天講的是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光潛先生旅歐期間寫給國內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說多為青年們所關心和應該關心的事項,讀書、修身、作文、社會運動、愛戀、哲理,凡此種種。這十二封信,未指定受信人姓名,廣大青年人誰都是受信人。夏丏尊先生在序中最後一句寫到:「這十二封信啊,願對於現在的青年,有些力量!」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青年應該追求怎樣的人生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書,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書第一版是1929年出版,距今已經九十餘年,本來是以有中學程度的青年為對象,但現在讀來依舊可為當代青年借鑑。樸實流暢的文筆,讓這本書讀起來輕鬆又不覺乏味,像一位目光清澈真誠的朋友與你分享自己人生的經驗與看法。談讀書尤其要緊的是養成讀書的習慣,是在學問中尋出一種興趣。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潛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寫給20世紀初的青年人看的,但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青年看的。為嘛?翻開就知道裡面的內容是適用於現在的,十二封信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年輕人所關心的事項給出自己的意見。後面的附錄其實是十三四封信,是後來成書時所追加的內容。 摘錄了一些句子,太長的我濃縮一下再放上來。
  • 體悟人生樂趣——《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很幸運這本書是朱光潛先生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很適合我這個年紀,這段時間困惑我的問題也從中得到了一些解決啟發,姑且記錄下感悟較深的幾點。首先關於如何處理個人情緒。很多時候會莫名其妙地不開心,煩躁,喪,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致。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是朱光潛先生在旅歐期間寫給國內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說多為青年們所關心和應該關心的事情,如讀書、修身、作文、社會運動、戀愛、哲理、凡凡種種如此。這本書雖說是標杆給中學程度的青少年所讀,但在我看來,無論你什麼時候翻開它,都是最佳時機。
  • 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談讀書
    說這十二封信以有中學程度的青年為對象。「勸青年眼光要深沉,要從根本上做功夫,要顧到自己,勿隨了世俗圖近利。」「效率原是要顧的,但只顧效率,究竟是蠢事。」......翻開了第一封信,是談讀書的。「你會不會讀書?」,這是個問題。在學校裡,會讀書就是會考高分。我們這裡問的「會讀書」,顯然不是這樣。
  • 朱光潛《給青年人的十二封信》談讀書|我們應該如何有效讀書?
    前言這本書是寫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但是值得一讀,包括大人,因為讀書時不分年紀的。朱光潛認為讀書對他的人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是幫助他攀登學術高峰的重要手段。《給青少年的十二封信》裡關於「讀書」的部分,主要講述了讀書習慣的重要性、如何選擇書籍,如何閱讀書籍等內容,對我們的閱讀有一定的指導。讀書趣味早培養古人言:『學如逆水沉舟,不進則退。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字字深邃,願給當代的青年一些力量!
    朱光潛先生被譽為美學界的泰鬥,是第一個在中國廣泛介紹西方美學的人。最初了解朱光潛先生,還是從他的《談美》開始,他在這本書裡詳細地解釋了什麼是美,他告訴我們「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情」,說起來有點像佛家的意味,但他所談的是告訴人們如何免俗,如何「以美感的態度推到人生的世象方面」。
  • 最完美是因為不完美——啟迪人生的十二封信
    這是一代美學宗師朱光潛先生在《無言之美》中寫的一段話,給人啟迪,引人奮進。而《無言之美》這篇文章,則作為附文收錄在《好的人生不著急——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書中。朱光潛是我國著名的文藝理論家、翻譯家、教育家,他的主要代表作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西方美學史》、《談美》、《談美書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