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焦慮‖換種方式,收穫不一樣的彼此

2020-08-27 心理諮詢師保樸蕊

放暑假了,女兒去外婆家了,我一個人留在城裡上班。

女兒本來特別喜歡外婆家,覺得農村的生活和城市的完全不一樣:時時有驚喜、處處是樂園。可是,對於從小就在我身邊長大的女兒來說,外婆家雖好,也不及留在媽媽身邊讓她踏實。由於前期疫情的原因,這個暑假我外出的安排比較多,同時,我也想讓女兒嘗試著短期分離,因為她很快就要念初中了,到了初中要住校,我碰到過很多從未離開過父母的孩子進入初中開始住校生活,基本上是要哭上半個月的。總覺得現在的孩子分離焦慮就是一道邁不過的坎兒。我想讓女兒提前適應一下,準確來說,也是讓我自己適應一下女兒不在身邊的生活。

第一天,女兒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給我打電話說「特別想媽媽」,晚上是和我通著電話睡著的;第二天,女兒早晚各給我打了一個電話,早上哭了一小會「聽著媽媽的聲音就好多了」,到了晚上,沒哭,只是「想聽著媽媽的聲音睡著」;第三天,我告訴她這一天我不太忙,我們可以通電話時間稍微長點,但她只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老媽不太忙,那我們用微信聊吧!」那麼久以來,我是第一次和女兒用微信聊天,發現她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幽默風趣不說,還特別的貼心,再就是特別喜歡用表情、圖片來說明她的心情,到了最後我們約定結束的時間,還反覆要求我先結束,不允許再給她發任何內容,否則就要拉黑我!第四天,我們聊天的內容比較寬了,除了她的生活、功課外,連我爸看了什麼電視裡面什麼段子惹得他大笑、什麼事情沒做好被我媽囉嗦、狗狗怎麼和她玩耍時自己摔了一跤等等,她的精彩絕倫的描述讓我身臨其境,她還不時的問我會不會影響到我的工作……我發現在現實生活中,我和女兒基本上都是會有各種爭論,比如她的功課,比如她的一些做事方式、態度,當然,過去都是我說得多,她反駁的也多,雖然我們最後也能把事情做好,但是總是需要花很多時間來進行溝通和協調,但是在過去的四天裡,我發現女兒除了可以管理好自己外,還可以把生活中那麼多平凡的事情描述得精彩絕倫,在父母口中她還是一個生活中的超級小幫手……總之,和女兒分開的四天裡,我發現我和女兒的關係比以往更親密,覺得她更能理解、體貼我,像一個真正的貼心小棉襖,不再是以前我口中的「帶刺鋼筋馬甲」。

我開始反省自己,在以往的日子中,我經常忘記自己面前的女兒還是個孩子,總是將她當成成人看待,總是要求她做事能思慮周全、能達到成人的標準,總是希望她能全心的管理好自己,不讓我操一點心,特別是在我繁忙的時候不要來打擾我……一回想,都是我自己的要求,我沒有了解過她是否能夠接受我的那些不可理喻的方式,更沒有體察到她幼小的心靈其實只是渴望媽媽多陪伴她一會,爸爸的常年不在家,已經特別缺乏父愛的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太低……分離焦慮,換種方式,我們收穫了不一樣的彼此。

其實,相信孩子比我們想像中更能幹!

作者簡介: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傳播、普及心理學知識,讓更多的人生活更幸福!

相關焦點

  • 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在心理學中的定義是這樣的,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因此母子身心方面的關係不協調,會增長產程或者使生產過程成為一種創傷。媽媽和寶寶的共同的積極的努力可以讓分離更加順利。第二次分離是斷奶時期斷奶在寶寶的生命中是一個重要轉折點。當寶寶的牙齒出現,Ta能夠在環境中移動位置,Ta有了手的控制能力,能夠握住食物,所有這些新的徵兆的出現,表明寶寶已經準備好想更加獨立的生活方式邁進。
  • 娃不哭鬧也會遭遇入園分離焦慮,快來領悟幫助孩子順利上學的方式
    入園分離焦慮是什麼樣子的?怎麼緩解分離焦慮?還可以做什麼幫助孩子適應學校?怎麼了解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情?而且入園分離和很多人預想的不一樣,並不僅僅發生在入學的第一天或者前面幾天,也不一定是去學校大哭。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像我家娃上幼兒園。第一天就可以順利和我們告別。前面很多天在幼兒園的表現也很不錯。
  • 兒童的五種焦慮!從分離焦慮到恐懼症
    特殊恐懼症(Phobias)被認為是「狹隘的」焦慮分支。其他焦慮症顯示,很多種刺激都會引起焦慮,而患有恐懼症的兒童卻只對某種特殊刺激起反應,例如蜜蜂、狗、電梯和注射。這些兒童如果能夠避免接觸他們的恐懼源,就不會產生焦慮。但這並不是說患有恐懼症就容易應對。
  • 孩子反覆分離焦慮怎麼辦?
    9月份孩子入園了,看著孩子這麼盼著上幼兒園,朋友一點也不擔心所謂的分離焦慮。剛開始上幼兒園,確實很順利,孩子不哭不鬧高高興興地背著小書包出門。多數人都以為分離焦慮就是初入園那幾天的一分別就哭鬧,不哭鬧就說明過去了。
  • 德瑞高老師:孩子初上幼兒園,「分離焦慮」怎麼破?
    我們寶寶去上幼兒園的第一個階段,很可能會面臨一個難題,叫做:分離焦慮期。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這個分離焦慮期呢?首先用我們蒙氏老師的一句話,請你溫柔而堅定的告訴孩子:我依然愛你,我並不是不要你了,我什麼時候來接你,我希望你能給我講一講你在幼兒園發生的一些事情,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狀態。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怎麼辦?你知道什麼是分離焦慮嗎?
    普天下媽媽共同的煩惱,孩子像萬能膠一樣纏著媽媽,著實讓人崩潰,甩都甩不掉。很多媽媽都去求助,該怎麼讓這個幸福的煩惱,不哭不鬧的放過自己。但結果往往不盡人如意,都是紙上談兵。其實,這個煩惱的時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分離焦慮期。這一現象會出現在6個月到3歲的兒童身上,1歲半的時候會達到頂峰。不同的寶寶表現和焦慮程度會有所不同。
  • 幼兒園要開學了,孩子的分離焦慮該怎麼破解?
    作為家長的我們,開始焦慮了嗎?那孩子的分離焦慮源自什麼?來自安全感不夠!那要怎麼破解?分離焦慮是什麼?百科: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孩子擔心自己不善於社交。因為在家裡的社交圈只有親人,孩子上幼兒園後接觸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所以孩子會不知所措。每個孩子的脾性都不一樣,如果孩子本來就比較內斂、懦弱,那就更加害怕霸道的孩子。
  • 兒童的分離焦慮及其帶來的危害
    分離焦慮(Dissociative anxiety) 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
  • 如何陪伴孩子應對分離焦慮
    但是如果這個分離焦慮是過度的,淹沒性的,無法被處理的,那就會引發各種其他症狀:情緒極度不穩定、長久的哀傷失落、生活受到影響、軀體化症狀浮現等......二、學會管理分離焦慮既然如此,我們不妨換一個說法——我們不是要「消滅」分離焦慮,而是意識到它存在的必然性,然後來「管理」分離焦慮
  • 每天都上演的分離焦慮怎麼破?
    糕媽自己也正在經歷這樣的小小煩惱,所以今天跟大家探討下「分離焦慮」這個事兒。寶寶長到五六個月的時候,會特別依賴照顧他的對象(通常是媽媽)。幾個月的相處,讓寶寶和媽媽產生密切的依附關係,對於媽媽的離開,確切的說,只要媽媽不在自己的視線範圍之內,寶寶就會煩躁不安、哭鬧不止,他們的內心是非常害怕和焦慮的,這就是所謂的「分離焦慮」。所有孩子都會經歷分離焦慮嗎?
  • 分離焦慮,正是培養孩子情商的好時機
    其實,分離焦慮不用怕,它是每個孩子成長中必經的一個過程。會出現分離焦慮,說明孩子真的非常愛你!它不僅預示著孩子和父母之間不可分割的愛的牽絆,更是一個增進親子關係,並培養孩子情商的好時機。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增進親子關係,培養孩子的情商,三合一策略該怎麼做?請看下面的真實案例。
  • 你有成年人的分離焦慮嗎?
    這些現象,在心理學中都統稱為一個詞,叫分離焦慮。發展心理學中認為,分離焦慮,通常是指嬰幼兒因為與養育者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者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這種情緒本身代表著拒絕分離,拒絕當下的獨處。
  • 分離的焦慮
    而寶寶最近比較黏人,在儘可能的情況下,都會給寶寶以身體接觸的回應,會讓他緩解這種焦慮,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否則他就會不斷的用哭泣來表達。就像今天獨自開車,雖然有他外祖母同行,認人,我要開車趕回家給娃兒舅舅做中午飯,沒法在第一時間給寶寶回應後,因此他不斷通過哭泣表達,就好像我一撒手,這個世界就不要他一樣。
  • 孩子和家長陷入分離焦慮怎麼辦?
    這就是典型的分離焦慮。所謂入園分離焦慮,就是指幼兒進入幼兒園和撫養者之間分離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焦慮、不安等情緒和行為。幾乎每個孩子都會面臨一次入園分離焦慮。,生活環境、活動方式、行為規則都發生了變化。
  • 如何處理孩子上學的分離焦慮
    最近很多媽媽諮詢,孩子快要上幼兒園/一年級了,很擔心,不知道孩子能否順利融入新的環境,新的集體。即將開學,如何化身智慧父母,輕鬆處理好分離焦慮呢?我們需要先理解分離焦慮的幾種表現:1、哭。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情緒宣洩的方式,但是,在很多家庭中,哭是不被允許的。【不許哭】家庭養育模式的背後,孩子會形成一個錯誤的認知,【有情緒是不好的】,情緒不能及時表達,焦慮就會變成恐懼。身為父母,當孩子在學校門口面臨分離焦慮,然後大聲哭泣時,需要做好溝通的四部曲:蹲下來,眼睛平視,用手環繞著孩子,溫柔的告訴他: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你想哭就哭吧,媽媽陪你一起,等你平靜下來了,再進去。
  • 「分離焦慮」焦慮的是孩子?其實還有比孩子還焦慮的
    雖然嘴上總是說著哪天不帶孩子就好了,就輕鬆了,當你真正和孩子分開時卻又是另一種心態了。前幾天我去接女兒放學,剛好碰到女兒的姐姐(只比女兒大一歲,平時玩的非常好)。女兒又哭又鬧的要跟著卻玩,沒辦法就讓跟著去玩順便住一晚,(那是第一次和女兒在晚上分開,平時都是抱著女兒入睡的)。
  • 寶寶新入園,分離焦慮令寶媽憂心,如何才能有效解決分離焦慮?
    經常會在社區裡聽到一群小寶寶大聲哭泣的聲音,而且說什麼也不鬆開家長的手,不想進入幼兒園裡面。很多寶媽面對這種情況也很尷尬,畢竟有很多家長的寶寶又聽話又懂事,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寶媽自身也很憂心。尤其是寶寶還小,剛離開自己,做媽媽的多少心裡有些擔心。今天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寶寶分離焦慮,又該如何解決。
  • 距離開學沒幾天了,再不解決分離焦慮真的來不及了!
    點開視頻 看看專家怎麼說本周四有養學院專題微課 -分離焦慮實戰指南-文末報名 速來佔座有養100s,信息量爆炸快來複習一下為什麼很多孩子上幼兒園都會哭鬧?孩子為什麼會產生分離焦慮?入園分離焦慮一般會持續多長時間?一個星期到三個月不等。為什麼孩子入園焦慮的時間會不一樣?是個體差異還是父母處理不當?都有。父母有哪些處理不當的方式?哄騙、忽然消失、狠心扔下。
  • 「媽媽別走」,5招解除揪心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很常見的,當寶寶出現分離焦慮,我們不必內疚也不必過於擔心,只要用恰當的方法就會順利度過分離焦慮。還是走丟再也回不來了?這些擔心會讓寶寶更加焦慮和害怕。下次爸爸媽媽要外出時,為了防止爸爸媽媽突然地消失,寶寶一定會以更極端的方式「看住」爸媽,這樣爸爸媽媽才不會突然不見。2.沒有耐心,語言威脅有些爸爸媽媽不能接納孩子的分離情緒,看到寶寶哭泣纏人,崩潰發火「別抱著我!哭什麼哭,我又不是不回來了!」、「男子漢有什麼可哭的!
  • 搞定分離焦慮期的小妙招
    很多孩子會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他們的焦慮不安。這種現象叫做幼兒分離焦慮,這種現象非常普遍。爸爸媽媽想要寶寶順利的度過分離焦慮十一長假期間,寶寶又回到了入園前的生活狀態;長假之後,回到幼兒園則意味著又一次生活環境和方式的轉變,因此部分寶寶會表現出不適應。了解了這些階段,爸爸媽媽對寶寶不適應和哭鬧就要耐心一點,而且每個階段都要給予寶寶積極正面的回應,而不是抱怨和恐嚇孩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