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癌症患者治療一般都要做基因檢測?

2020-12-24 香港濟民藥業

為什麼癌症患者治療一般都要做基因檢測?在治療方面上,主要是為了找出癌症的致病基因,以尋找相匹配的靶向藥物。

癌症的病因

從細胞分子水平上講,癌症就是由於基因突變導致的。當基因配方出現微小變化,會影響蛋白質的結構、功能、數量等,從而使細胞分化不正常、生長失控,導致癌症。

基因檢測的作用

基因檢測,可以發現癌症患者是否攜帶某些異常的基因。

癌症的治療

目前醫學上,除了常規的手術、放療、化療、生物治療和中醫中藥治療外,還有靶向治療。這是一種針對腫瘤發生的位點,採用能夠與該位點特定結核的藥物,準確而定向的攻擊腫瘤細胞的治療方式,其應用的藥物被稱為靶向藥物。

以乳腺癌為例:

乳癌病患可分為Her-2(+)陽性或Her-2(-)陰性兩種截然不同的乳腺癌。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縮寫為HER-2,亦稱為c-erB、Neu、ErbB-2、CD340(分化群340)、p185,是一種由ERBB2基因編碼的蛋白質。HER2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ErbB)家族的成員,是迄今為止被研究的比較透徹的乳腺癌基因之一。

專門針對HER-2(+)陽性乳腺癌的靶向藥物有:拉帕替尼(Lapatinib)、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曲妥珠單抗-恩美坦新偶聯物 (Ado-trastuzumab-Emtansine)、Enhertu(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吡咯替尼(Pyrotinib)、奈拉替尼(Neratinib)、妥卡替尼(Tucatinib)、Phesgo (pertuzumab, trastuzumab, and hyaluronidase-zzxf) 帕妥珠單抗/曲妥珠單抗/透明質酸酶 皮下注射劑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患者個體、不同的腫瘤,對於各種靶向藥物的敏感性均不相同。如果盲目的選擇靶向藥,很可能藥物對腫瘤無效,或耐藥後導致無藥可用。

因此在選用靶向藥前,要先進行基因檢測,看患者體內是否存在已研發的藥物靶點基因。如果存在靶點基因,那麼患者對藥物敏感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度的提高。

註:以上資訊整理自網絡,旨在幫助患者了解國際新藥動態,不作任何用藥依據,具體用藥指引請諮詢主治醫師。

相關焦點

  • 基因檢測有什麼用?為什麼癌症患者需要做?花高價值得嗎?
    尤其是在進入中後期之後,靶向藥物的治療或者免疫療法,花費開銷都很大,但是有些藥物目前還不納入醫保,這都需要患者自費治療,所以壓力很大。不過從去年開始,北京的醫療機構中,使用靶向藥物之前的基因檢測已被納入了醫保,報銷比例最高可以達到90%。這樣一來,患者的就醫壓力就大大減輕了。
  • 癌症患者做基因檢測,到底有什麼意義?醫生給出詳細解答
    許多人一聽到自己患上了癌症,馬上就慌了,開始尋找各種治療的方式。當聽說一些靶向藥物比較好時,於是就想要嘗試,但是又擔心不適合自己,於是會去諮詢一下醫生。醫生首先會問你是否有做過基因檢測,然後再去判斷,但很多人不理解為何要做基因檢測,直接治療不就好了嗎?
  • 基因檢測為癌症做了什麼?
    而現在,基因檢測通過新一代測序技術同時檢測成千上萬個基因位點,能夠對腫瘤以及各種多基因遺傳病的易感性進行預測、對臨床治療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以前根據癌症的形態學特點將癌症分類,現在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對癌症的認識可以深入到分子層面,可與傳統診斷相互補充。以二代基因測序技術為基礎,根據癌症基因檢測結果,讓「個體化用藥」走進臨床,讓醫生能夠根據患者的遺傳信息進行有針對性的癌症治療。
  • 腫瘤患者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2)腫瘤的篩查,主要是液體活檢技術,通過對游離DNA的測序,實現癌症的早期篩查,目前基因檢測在腫瘤篩查上比較成熟的是癌症的復發篩查檢測。 5、腫瘤患者做基因檢測,應該使用腫瘤組織還是血液做樣本呢? 目前,腫瘤患者以治療和監測為目的的基因檢測,常用樣本有兩種,腫瘤組織和血液。取腫瘤組織做成病理切片用於基因檢測,準確度高,是腫瘤基因檢測的金標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優先選擇組織樣本。
  • ...您的健康,我們專家有話說】為什麼肺癌靶向治療前要先做基因檢測?
    靶向治療是相對於傳統化療而言的,靶向治療的目標性更強,毒性反應少,不良反應程度輕。身體狀態較弱的老年患者,靶向治療也是安全的。靶向藥物分為小分子藥物和單克隆抗體兩類。 在進行靶向治療前往往要進行基因檢測,看患者體內是否存在靶向藥物治療的靶點--「基因突變」。
  • 哪些肺癌患者要做基因檢測?如何選擇最合適的基因檢測方案?
    宋勇教授:對於可手術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來說,術後到底要不要基因檢測,其根本在於這類患者術後是否能從分子靶向治療中獲益。長期以來,臨床醫生在研究和實踐中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希望能夠找到證據證明,驅動基因陽性的NSCLC患者可以從術後分子靶向治療中獲取更好的生存。
  • 惡性腫瘤患者在接受靶向和免疫治療前,需要做怎樣的基因檢測?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楊帆教授近日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改變了惡性腫瘤的治療面貌,使得在傳統治療時代像黑色素瘤這類治療效果非常差的腫瘤,在患者的生存和預後上揭開了完全不同的篇章。但是,患者在接受靶向和免疫治療前需要分子診斷和基因檢測,以幫助患者篩選出藥物作用的靶點,達到最好療效。
  • 究竟要不要化療?基因檢測正在悄然改變癌症診療流程
    為英國患者的化療提供了一條可靠的化療「基線」。他們的這一研究成果最終刊登在《柳葉刀腫瘤》(1)上。在提倡「精準醫療」的今天,僅僅依賴粗線條的「基線」,醫生往往也很難做臨床治療決策。醫生顯然還需要更多的數據,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和決策。近年來,基因測序成本的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癌症患者開始嘗試接受基因檢測作為癌症診斷的輔助手段。
  • 「癌症基因檢測」新技術靠譜嗎?
    作為基因及遺傳性疾病研究的專家,馬端首先明確,不僅癌症,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內,基因檢測手段都具有非常大的實用性及發展前景,它的迅猛發展為遺傳相關疾病的預警、早期診斷、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判斷、預後評估等帶來了新的突破,同時也加快了疾病病因尋找、發病機制研究和新藥研發的速度。因此,毫無疑問,癌症基因檢測必然是未來人類預防、治療,甚至戰勝癌症的一個重要方向。
  • 癌症基因檢測:從「對症下藥」到「對個體下藥」
    如今,隨著基因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已經能從個體基因這個根本的內在因素出發,制定出適合癌症患者的用藥治療方案。 臨床醫生在腫瘤治療中發現,人體腫瘤千差萬別,即使是同一個部位的腫瘤,治療效果和方法也應因人而異,這種因人、因病而採取的不同疾病治療方法稱為「個體化治療」。因此在癌症治療過程中,只有做基因檢測,同病異治,因人而異,實施個體化治療,才能針對不同類型的病人選擇合適他們的藥物。
  • ...這種基因檢測有望預測|橫紋肌肉瘤|基因|預測|癌症|胚系|-健康界
    與其他兒童癌症相比,其遺傳易感性尚不明確。近日,美國《國家癌症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與癌症易感症候群相關的胚系突變,可能增加橫紋肌肉瘤的遺傳風險,且胚系突變檢測應根據腫瘤亞型進行,與患者年齡無關。▌陌生又可怕的兒童癌症:橫紋肌肉瘤
  • 為什麼吃靶向藥之前需要做8000元的基因檢測?不做行不行?
    唐女士體檢的時候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她聽朋友說可以吃曲妥珠單抗(郝賽汀)治療,但是醫生卻建議她先去做一個靶向藥基因檢測,唐女士查到基因檢測費用將近8000塊,心裡嚇了一大跳,本來靶向藥就這麼貴了,為什麼還要花大價錢去做基因檢測呢? 基因檢測怎麼做?
  • 基因檢測有什麼用?為什麼腫瘤患者需要做?
    腫瘤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人體細胞發生了基因突變,導致細胞分裂和增殖失去了控制。因此,從本質上說癌症是一種基因病。得了癌症,一定是基因方面存在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過量表達,基因的表觀遺傳學修飾等。
  • 為什麼癌症要做基因檢測,怎麼做?上海瑞金醫院主任來告訴你
    隨著靶向用藥進入2.0時代,基因檢測將伴隨患者用藥的各個階段:初治患者通過基因檢測進行分型,以選擇精準靶點的靶向藥;靶向治療耐藥患者需要再一次做基因檢測分析耐藥機制,以及時更換靶向藥;靶向治療療效較差的患者,可考慮全面基因分析,以及時更改方案或聯合其他治療方案;罕見突變的患者更需要通過全面基因檢測得到篩選,以參加相關最新臨床試驗。
  • 癌症基因檢測能檢出癌症嗎?價格不菲 是否準確有爭議
    深圳華大基因癌症基因檢測。深圳晚報記者 梁麗 通訊員王藹珠攝癌症基因檢測能檢出癌症嗎?檢測價格不菲,檢測是否準確有爭議,專家呼籲建立行業標準今日是國際抗癌聯盟發起並設立的「世界癌症日」。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每年新增350萬癌症患者,每年癌症死亡人數達250萬人。在部分城市,癌症超過了心血管疾病成「頭號殺手」。目前癌症患者被確診時,絕大多數已處於中晚期。
  • 結直腸癌為什麼需要基因檢測?
    Ⅰ期的結直腸癌五年生存率大概是80%-90%,Ⅱ期的結直腸癌五年生存率在70%左右,Ⅲ期的五年生存率一般在30%-50%,Ⅳ期的五年生存率一般在10%左右 PART4 治療與基因檢測
  • Foundation One癌症全基因檢測
    Foundation One癌症全基因檢測 來源:全球腫瘤醫生網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3-18   今日/總瀏覽:3/12435
  • 基因檢測+靶向治療,對抗這種曾經無藥可治的癌症
    中國專家共識、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等均推薦對GIST進行基因檢測,主要為c-Kit、PDGFRA這兩種基因。與之相對應的是,檢測結果為陽性者可使用替尼類藥物治療。伊馬替尼等一、二線治療失敗後,依舊有三線藥物可選。
  • 是否都要做基因檢測?怎樣檢測
    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16%,死亡率更是排名第一,這讓我們對這個疾病充滿了恐懼,想到抗癌、治病,我們想到是擁擠的醫院長廊,撲面而來的消毒水味道,躺在病床上呻吟的瘦弱人兒,想到的是生命是否就這樣結束。 一、哪些肺癌患者應該做基因檢測? 並不是所有肺癌都常規推薦做基因檢測。
  • 有癌症家族史,就要做基因檢測?醫生終於說了真話
    為什麼不吸菸也得肺癌?身邊哪些人得癌,我們要當心?12月13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主任王繼勇教授做客39健康網《名醫在線》答疑。下面小編整理了10條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分享,希望對大家防治肺癌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