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教育現狀,關注教師群體,研究教學方法。歡迎大家點擊「關注」交流!
有人說,中國教育最可悲的是:家長捨不得管,老師不敢管,別人不好管。的確,在這個仍然以「成績論英雄」的教育擂臺上,我們面對幾十個身心尚待健全的新時期學子,受著來自學校、社會、家庭的重重壓力,有時真的很無奈,也很難做到耐心的去教育每一個孩子。
從教20餘載,顆粒兒深有體會,在現實工作中,靠「人格魅力」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的教師往往會敗給靠「強硬手段」讓學生「懼其師,遵其道」的教師。
其實,懲戒教育不是不能用,而是要「慎」用。只要我們拿捏好分寸,把握好火候,就能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
那麼,在當下這個人本思想盛行、賞識教育備受推崇、家庭教育尚待完善的教育環境下,教師應該怎麼使用懲戒教育方式,繼承其有利的一面呢?
顆粒兒認為,在使用時當牢記18個字。
因人 因時 因地
葉聖陶說,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農作物是有生命力的,不同的農作物有不同的生活習性,洋芋、蔥需要壅土;葡萄、黃瓜需要搭架;蘋果樹、梨樹需要修剪……
教育對象是活生生、有情感的人,他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萬能的教育方式,賞識教育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依據孩子的不同脾性「因材施教」,對大多學生進行「和風細雨」般的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發揚其優點,遷移其缺點,使優者更優,差著轉變;對個別屢教不改的「熊孩子」,抓住適當的時機,選擇適當的場合,來點「雷聲大雨點小」的「懲戒也未嘗不可。只要時機把握得好,場合選擇得對,就能起到震懾本人、影懾他人的教育作用。
有理 有度 有效
大家都清楚,使用懲戒教育,之所以造成了不良後果,大多是因為有些同仁在使用前「不問青紅皂白」造成的。
因此,我們在使用懲戒教育時,一定要弄清事情的原委,做到有理有據,千萬不能憑主觀臆斷。同時,在使用後思想教育要跟進,讓學生的情感及時得到宣洩,讓學生口服心服。
正如法國教育家盧梭所言,不能為了懲罰孩子而懲罰孩子,應該使他們覺得這些懲罰正是他們不良行為的自然後果。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有度,就是在使用時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拿捏好火候。做到恰到好處,適可而止。
有效,就是教育的目標要明確,即「一切為了孩子」,千萬不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如果方向錯了,不但不會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反而有可能傷及自己。
用愛 用情 用智
「愛」是教育的真諦,「情」是教育的魅力,「智」是教育的策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同樣,「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耐心說教」也好,「簡單粗暴」也罷,只要我們以「愛」為本,用「情」感化人,用「智」激勵人,把握好一個「度」字,使用好一個「育」字。就能夠規避懲戒教育的不良後果,進而把懲戒教育變成一種有利、有力、有效的教育方式。
您在教育問題學生方面還有什麼好的經驗,歡迎分享交流!
作者:顆粒兒,草根教師,自媒體撰稿人。期盼您真心的「關注」!期待您真誠的鼓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