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團·人物|她的版畫藝術,是對生活的敬意

2020-12-11 騰訊網

銀川晚報螃蟹團

第一次看見劉林格的版畫是在「銀川對話——2018中意版畫作品聯展」上,她的版畫線條細膩,多思和善感似乎本於天性,表達的世界也更注重描繪心底情緒,獨特的視覺,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

劉林格

版畫藝術家

Print Artist

今年30歲的劉林格,是銀川為數不多的女性版畫藝術家,她的版畫不僅在多地展出過,2018年,作品《陽光·陽光》還獲得過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青年藝術創作人才立項資助。

認識劉林格的人,都知道她很拼,常常為了刻一幅版畫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當然,朋友們也了解她的感性,「她遵從真實內心,創作時瘋狂熱烈,安靜時沉穩內斂,是真的熱愛版畫」。

版畫藝術家|劉林格

內蒙古到銀川

往返兩年

2010年,劉林格進入內蒙古大學學習版畫創作,現在是銀川羅漢工作室的版畫藝術家,她從接觸版畫起至今已近10年,10年間,創作了大量的版畫作品。

很多人問她為什麼會留在銀川?她坦率地表示,當時是為了追隨版畫藝術家羅貴榮先生學習版畫,「一開始先生不收女學生,怕女性不能堅持版畫藝術,我就堅持內蒙古、銀川兩地飛」。2014年,劉林格的執著終於打動了羅貴榮先生,最終留在銀川學習。

從老師身上,劉林格除了學習到了刻畫的嚴謹,也探索到了更多知識,「他的版畫,常常令人有新鮮感,而思維,也總是在不斷拓寬版畫的維度。」在劉林格眼中,老師不僅是名畫家,也是名哲學家,後來,她把學習到的這些,也融入到了自己的版畫中。

▲2018年《嗨你好嗎系列之一》

2018年,處在創作瓶頸期的劉林格創作了《嗨你還好麼系列》並獲得多項版畫大獎,不同於以往的創作,版畫上的人物似乎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操控著,表達出更多哲學意味與心底訴求。劉林格說,如果說初期的版畫對她而言,是眼前所見的世界,那麼,師從羅貴榮先生後,就是不斷對自我的探索與發現。

Be with you

劉林格版畫

▲2013年《相遇系列》

▲2015年《穀雨》

▲2013年《相遇系列中國夢》

時間會告訴你

答案

很多人不了解版畫,實際上,我們最初見到的報紙印刷,以及農村人貼在牆上的門神,都是版畫的一種。

劉林格的創作主要以絕版木刻為主,她表示,這類版畫從創作到誕生,是一個相當繁瑣的過程,先要有題材在腦海中誕生並畫在紙張上,最後要反著描繪到木板上並雕刻,並且,需要運用多少種顏色,就要刻多少版。最難的是,不能出錯,分神一刻就毀掉整個版。有時候,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才能創作出一幅讓人滿意的作品。

這種漫長的過程有時會磨掉激情,可時間長了,劉林格慢慢開始享受。她說,如今的版畫已經成了她最自由的表達方式,無論高興還是難過,在與木板發生接觸並對話的時候,她的內心世界仿佛能得到更多的答案。

▲2017年《面具》

劉林格坦言,她的作品中,出現的很多主角,其實都有自己的影子,比如2017年創作的《面具》,就是在探討人與人的關係。有時候,她的畫就是她的自我表達,包含了她的理想、個性以及對世界的看法,那些傲慢與偏見,自信與高雅,都在畫中一目了然。

用版畫

記錄家鄉

除了在版畫中表達自我,劉林格也擅長在版畫中描述家鄉。

從2015年開始,劉林格連續創作了以內蒙古那達慕為題材的作品,將蒙古族人的錚錚鐵骨,大草原的廣闊,微風下的藍天白雲表現得淋漓盡致。《那達慕》《吹過草原的風》《陽光·陽光》系列等作品,讓更多的人看到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

2018年《陽光陽光》(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2017年《吹過草原的風》

談及創作的初衷,劉林格表示,「我生活在銀川很多年,但是對於我的家鄉內蒙古,那些獨有的文化符號始終浮現在我腦海中。有一天,我決定拿起刻刀,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告訴人們內蒙古和蒙古族人的樣子。」

創作《陽光·陽光》時,劉林格印象最深。她坦言,當時的自己是感性而又嚴謹的。她一直記得,拿著相機記錄著草原上的蒙古族人,下午3點的陽光照向他們時,她按下快門,那一幕,人物立體而飽滿,讓她動容。可是回去後,她把人物描繪在紙上時,覺得人物與光的角度不對,她又再次返回草原,再次站在下午3點的光下,用相機重新拍了那位蒙古族人,「這下,感覺全部都對了。」

《陽光·陽光》的完成,讓劉林格真正感受到絕版木刻技藝的嚴謹,刻刀下去時,每一刻的光必須精準,印色過程必須花費足夠的時日,無法像機器一般加速,只有繞不過去的細緻和耐心。她覺得,在這一過程中,時間本身也成為了對作品的敬意,對生活的敬意。

馮元春文章|編輯

劉文靜|值班主任

銀川晚報螃蟹團

相關焦點

  • 魯迅美術學院學生國畫、油畫、版畫、雕塑藝術作品
    魯迅美術學院學生20世紀七八十年代創作作品(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生活氣息。李徵國畫人物藝術作品:船廠之晨(國畫系1980級)>趙寶平國畫人物藝術作品:海帶工人(國畫系1980級)魯迅美術學院瀋陽校區設有10個系(中國畫系、版畫系、油畫系、雕塑系、攝影系、環境藝術設計系
  • 影響了日本浮世繪、梵谷的藝術,明代木刻版畫的文化自信
    但這東西,最初的發展,其實只不過單純地從商業價值出發,從而達到一個藝術普及。從《水滸傳》到《西廂記》,明代書籍插圖的藝術和商業價值在明清書籍插畫中,以陳洪綬名氣最大,堪稱書籍插畫的宗師級人物。他有極強愛憎表現,水滸人物,他喜歡的就多畫,不喜歡的就諷刺,所以只畫了 40 個人物。
  • 日本海報背後的文化生活,英國現代版畫的原始魔力
    版畫是一種可複製的傳播手段,也是一種藝術表現媒介,同樣的,海報隨著大眾文化的發展一同興起,使美術滲透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的「田中一光與福田繁雄」以兩位老一代日本設計師的海報呈現圖像背後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倫敦杜爾維奇繪畫館則圍繞克勞德·弗萊特(Claude Flight)等人的版畫作品,尤其以油氈浮雕版畫為主,呈現20世紀30年代在英國興起的這一新藝術媒介。
  • 在線拍|當代水墨藝術——崔彤、潘青限量版畫作品專場
    漢辰藝術在線拍 當代水墨藝術崔彤、潘青限量版畫作品專場預展但是當你看到的崔彤和潘青這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後,你會發現,原來水墨人物也能具有如此感人的樸華之美。由漢辰藝術推出的當代水墨藝術——崔彤、潘青限量版畫作品專場將於2020年7月8號晚上20點開始預展,7月10號晚上20點開拍。
  • 評展|日本海報背後的文化生活,英國現代版畫的原始魔力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展覽。版畫是一種可複製的傳播手段,也是一種藝術表現媒介,同樣的,海報隨著大眾文化的發展一同興起,使美術滲透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 格拉斯哥藝術學院 2020 畢業展- 油畫與版畫專業
    本期,我們挑選了 7 位來自 GSA 油畫與版畫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作品,並邀請他們聊聊在 GSA 學習的感想和經歷。GSA 線上畢業展頁面Painting and Printmaking油畫與版畫專業 (本科)1.
  • 評展|水印版畫大展:版畫原來並不只是一種複製品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熱展。本期評點的展覽有上海餘德耀美術館的「阿麗莎·柯維德:格物致新」,以藝術家的視角展現其理性極簡美學;浙江美術館的「中國水印版畫大展」,呈現傳統水印版畫在新時代下煥發的新活力;倫敦蘭貝斯宮的「前線素描」則繪製出了在戰爭中的人民生活,樸質而有衝擊力。
  • 一周藝術人物|251年的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迎來首任女院長
    近日,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選出251年歷史上首位女院長,版畫藝術家麗貝卡·索爾特贏得這一殊榮。另一位傑出的女性藝術家梅·史蒂文斯,因阿爾茲海默症逝世,享年95歲,她曾以藝術方式,為女性運動帶去最細微的感觸。
  • 圓桌|從中日傳統版畫到丟勒畫作背後,東西方藝術交匯的邏輯
    前現代,同樣生活在百萬人口大都市中的中國文人也用人工化的「自然」創造了自我的補償——作為「出世」的山水園林。山水園林構成了對於俗世牽絆的補償,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交錯中,形成一種想像的「世外桃源」。文人們不只是在城市空間中和真實山水中遊走,而且還流連於詩文、園林、圖像所組成的象徵性山水之中。在這其中,他們找到了一種往返於出世和入世的平衡。
  • 佛經版畫:中國雕版藝術的一朵奇葩(上)
    在中國雕版藝術發展史上,佛教的影響至為關鍵,雕版印刷術最早大量用於佛經佛畫的刻印,國內現存雕版印刷早期的產品,以佛教經像為多。這也印證了宗教宣傳的需要,是促使雕版印刷技術定型的首要動力。由於佛經版畫對於弘法傳教的重要功用,宋元以後迄明清,凡刻印佛經,幾乎沒有不附佛畫插圖的。
  • 古今中外經典版畫作品集
    浮世繪中藝術成就最高的就是版畫,所以習慣上,當我們說到浮世繪的時候,通常說的是版畫浮世繪。浮世繪是日本在學習中國傳統版畫之後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的版畫藝術形式。除了這些新興的藝術思潮,在整個的20世紀上半頁,我們絕不可以迴避那些依然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方式的藝術家們,柯勒惠支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代表。他對社會底層平民的同情和支持,使她創作出大量令人難以忘懷的作品。出生在德國的柯勒惠支堅持把自己對社會進步的樸素感情釋放在藝術作品裡,從20年代開始,她使用銅版、石版和木刻圍繞著工人追求生存權利的鬥爭,製作了大量版畫。
  • 現代藝術和表現主義的先驅愛德華~蒙克的七幅版畫
    愛與焦慮:愛德華蒙克的七幅版畫賞析大英博物館將舉辦英國近45年來最大規模的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版畫展,將展出83件藝術作品,其中50這裡是他的六幅版畫作品《兩個寂寞的人》(The Lonely Ones),Edvard Munch,木刻版畫,1899年挪威藝術家愛德華·蒙克1863年生於奧斯陸,是現代藝術和表現主義的先驅,以代表作《吶喊
  • 閆輝:在中國普及和推廣銅版畫藝術
    閆輝:在中國普及和推廣銅版畫藝術通訊員 張佳偉銅版畫屬於凹版,製作銅版畫需要在金屬版上用酸液腐蝕或直接用金屬工具或照相製版,因較常用的金屬版是銅版,故稱銅版畫。西方的許多藝術大師都對銅版畫情有獨衷,現在,銅版畫作為一門具有原作性和限量複數性的精緻畫種得到越來越多的大眾的喜愛和收藏。
  • 世間有一種美,叫歲月靜好般的劉娟水印版畫
    我翻閱了她收集的一些關於版畫的資料,資料中這樣記載:常寧版畫的以其拙樸、自然、精巧的藝術手法,多角度刻畫出當地的鉛都情懷、自然風貌、民族風情、鄉村變代和勞動者的憂樂,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和鄉土特色,她以旺盛的生命活力紮根在鍾靈毓秀的常寧土地上,被譽為湖湘大地上綻放的一朵絢麗的鄉土藝術奇葩。
  • 冰版畫原來這麼美|首屆全國藝術名校冰版畫比賽在兆麟...
    點擊播放 GIF 0.0M首屆全國藝術名校冰版畫比賽近日在兆麟公園舉行。受疫情影響主要以哈爾濱各藝術院校和愛好者為主,經過藝術家們幾天的辛勤耕耘,完成了大部分冰版畫的製作。冰版畫就是根據設計尺寸準備冰版,然後把冰版製作平整,把設計好的圖案在冰版上畫出圖案,用雕刻工具雕琢圖案,在雕刻好的冰版上塗上繪畫墨汁或彩色顏料,用宣紙拓下來,然後把宣紙畫表上裝飾就是冰版畫。
  • 今日3.15,來認識一下潮流藝術限量版畫怎麼製作的
    /// 「版畫」當然也是有標準的,藝術家利用材料參與製版,通過原版轉印成畫面;藝術家本人監督指導下,在原版直接印刷所得的作品;完成的版畫原作上,藝術家籤名責任,並附加限定版次記號; 版畫是如今我們最常見的潮流藝術購買到的主要作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潮流藝術常用的版畫印刷技術吧!
  • 「2019兩岸青年版畫藝術創作展」在廣州開幕
    「2019兩岸青年版畫藝術創作展」在廣州開幕 2019-11-12 21:39:55 」在廣州開幕 郭軍 攝   中新網廣州11月12日電 (記者 郭軍)11月12日,「2019兩岸青年版畫藝術創作展」在廣州大新美術館開幕。
  • 初中美術《單色版畫》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單色版畫的藝術特點,結合材料與製作方法,創作一幅生動有趣的單色版畫。過程與方法:通過描述、分析,感受其肌理美、印痕美與層次美,並在藝術實踐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驗單色版畫的創作樂趣,激發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提高自身審美趣味。
  • 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教學體系
    課程彙編《貴州民俗考察圖錄》,並在當地舉辦考察專題展覽,大大加強了學生從生活體驗到藝術創作的綜合素質。三、民間美術考察。如:課題「朱仙鎮木版年畫考」,通過實地考察了解朱仙鎮木版年畫的歷史形成、發展過程、風格特徵。收集、整理部分原版及作品樣本,存檔至版畫系民間美術陳列室,最後邀請朱仙鎮民間木版年畫傳承人進入課堂,進行傳統木版刻制與印刷演示。
  • 綦江農民版畫 拓印城市的文藝範與煙火氣
    一方山水孕育一方文化,綦江農民版畫,正是在這片土地上,歷經上千年生活與藝術的交融,拓印出不同時期這座城市的文藝範與煙火氣。李成芝在版畫院教學生學習版畫。兩千多年前,秦朝時代的巴國還是奴隸社會,這時綦江地區古代先民中的匠師們,在堅硬的石壁上用工具創作藝術,形成了反映巴、僰、濮、獠等少數民族生活的寫實與誇張的石刻文化藝術。隨著歷史的發展,綦江的石刻藝術,慢慢從巖石逐步轉移到木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