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文處理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2020-12-17 中國內蒙古

    一、不加分析地將上級來文作為範文。有時,領導機關的公文也會出現不規範的情況。但有些基層單位的文秘人員往往認為上級領導機關水平高,所制發的文件都不會有問題,即使發現與公文處理辦法有出入的地方,也認為上級那樣做總是有道理的,於是上行下效「謬種流傳」,造成不規範的公文增多。所以,文秘人員在處理公文時,不能簡單地把上級公文當做範文,而應嚴格按照《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及有關規範的要求制發公文。不僅格式上應該這樣,在內容和結構上,也應根據實際需要認真組織和設計,而不能盲目地照抄照搬。當然,上級機關更應重視公文的規範化,避免對下級機關產生誤導。
    二、將被批轉、轉發、印發的文件當成附件。被批轉、轉發、印發的文件是整個文件的中心內容,是主件的有機組成部分,不能視為附件。因此,正文之後、發文機關印章和成文日期之前不應標註被批轉、轉發、印發的文件名稱和順序。被批轉、轉發、印發的文件應放在成文日期之後,文尾部分之前。
    三、將標題簡單地切分後當主題詞標註。主題詞的主要作用是反映公文的類別主題和表現形式,為檢索提供方便,由類別詞(範疇)+類屬詞(內容)+文種(文件形式)組成,其中類別詞反映文件內容所涉及的範圍和應歸屬的類別,一般情況下不會在公文標題中直接出現。所以,標引主題詞不能簡單地切分標題,而應根據公文的內容進行分析,弄清公文的類別、主題和表現形式後,再從《公文主題詞表》中選擇適當的詞進行標引。需要強調的是,公文的主題詞必須是公文主題詞表中的詞彙,不能根據個人理解隨意編造,否則,標出的主題詞沒有檢索、分類的意義。
    四、以領導人籤發代替辦公室核稿。有些單位職能部門的辦事人員不遵守辦文程序,越過辦公室直接將文件呈送領導籤發,並以領導已籤發為由拒絕辦公室核稿。《國家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明確規定,「公文送領導人籤發之前,應當由辦公廳(室)進行審核」。公文核稿的基本任務就是保證公文質量,即使領導已經籤發,最後也應該由辦公室進行文字和格式把關。
    五、發往國外的函件用外文。漢語是聯合國使用的6種語言之一,為世界通用語言,我們在國際交往中應理直氣壯地使用漢語。使用漢語不僅符合國際慣例,同時也體現對我國主權和文化的尊重。
    六、發往港澳臺的函件用繁體漢字。國際上以簡化漢字為漢語的標準用字,儘管港澳臺地區仍使用繁體字,但根據《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向臺灣、香港、澳門地區及海外發行的報紙、期刊、圖書、音像製品等出版物,可以使用簡化字的一律使用簡化字」。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在發往港澳臺的函件中使用繁體字。
    七、用計算機起草公文時僅將定稿歸檔。隨著辦公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許多文秘人員直接用計算機起草文稿,每次修改也直接在計算機上進行,最後列印歸檔的是定稿。由於定稿無法體現修改過程,一旦文稿出了問題,難以分清責任。同時,由於修改過程被簡化掉了,無法反映公文的處理和運轉情況,檔案的借鑑作用也將大大降低。正確的做法是:把草稿、歷次修改稿和定稿都予以保留,一併歸檔。
    八、用傳真件代替正式文件發文或歸檔。傳真件不能完全代替正式公文。對於重要的公文,雖然緊急情況下可用傳真發文,但發出傳真件後一定要補寄正式公文。另外,由於傳真紙張材料的特殊性,保存不久字跡就會褪盡。所以,不能用傳真件直接歸檔,最好用正式文件歸檔,如沒有正式文件,應先將傳直件複印後,用複印件歸檔。(辦公廳秘書處)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焦點

  •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細則》的通知
    甘肅省實施《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細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實施國務院《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使全省國家行政機關(以下簡稱「行政機關」)的公文處理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不斷提高公文處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 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杭州市貫徹《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
    (三)市政府及經市政府同意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發出的公文,是市政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範體式的公務文書,是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  (四)市政府辦公廳是市政府公文處理的管理機構,主管市政府公文處理工作,並負責指導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以下簡稱市政府各部門)的公文處理工作。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
    2001年2月20日  黑龍江省《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使全省各級行政機關(以下簡稱行政機關)的公文處理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特制定
  • 企業行政公文這樣審才叫到位
    01四大原則行政公文審核涉及方方面面,是一個系統性工作,需要慎之又慎,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把握一些六個原則。三審制原則因為每個人都會存在一些盲區,在公文審核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疏漏。行政公文的檢查審核也借用了這一方法,也實行三審制。即按照先後順序,分別由三個人對公文進行把關。當然每一審,側重點也應各有不同,一審尤為重要,要儘可能發現並糾正所有問題,然後由二審、三審對較深層次問題進行審核修改,確保公文的準確、客觀、簡潔、嚴謹、周全。全面性原則考慮不全面是很多行政公文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
  • 關於公文主題詞的幾個問題
    是公文主題詞表中表達公文的一定概念的最小詞彙單元,是標引公文主題內容和形式的最基本要素。用於為按主題檢索公文提供檢索標識,為以現代信息處理手段管理公文奠定基礎。    二、公文主題詞的確定    公文主題詞有其內在的本質要求:公文主題詞必須是從自然語言中優選出來的,經過規範化處理的詞彙。
  • 江西省人民政府 政策文件 國務院關於發布《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
    1993年11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同時廢止。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使國家行政機關(以下簡稱行政機關)的公文處理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制定本辦法。
  • 公文處理程序之公文擬製程序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行政學院)  葉黔達、柯世華 《公文條例》把「公文擬制」新列為專章,足見其在公文處理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按規定使用公文中的數字。日期應當寫明具體的年、月、日。人名一般應冠以所在單位及職務;地名不要簡稱,地名在文中第一次出現時,一般應冠以所在省份、縣份等。文內使用非規範化簡稱時,應當先用全稱並註明簡稱。2.簡潔、精練,直述不曲。敘事一般要概括,直陳其事;說理一般要扼要,直述其理。要力戒大話、廢話、套話、假話。文字要簡明、精練、通暢,篇幅務求簡短。要正確使用公文的慣用語。
  • 《申論》考試中應注意的問題
    如公務員考試中的行政能力測試題,就可以按上述辦法去做。而《申論》答題則不同,必須遵循試卷設計的程序先後作答。也就是說,第一題沒做完就無法做第二題。這是《申論》考試最鮮明的特徵。(二)試卷結構由三大部分組成自2000年開考以來,試卷結構沒有作較大調整。第一部分是注意事項,第二部分是給定材料,第三部分是答題要求。
  • 2018年公文寫作經驗:公文格式應注意的問題(含字體、字號)
    發文字號應該注意的問題是括注年份的是六角括號「〔〕」,而不是方括號「[ ]」。正文引用文件名稱後圓括號裡的發文字號中,一樣應該用六角括號「〔〕」。下行文的發文字號居中排列;上行文的發文字號居左空一字編排,與最後一個籤發人姓名處在同一行。聯合行文時,使用主辦機關的發文字號。2.
  • 【遴選公文寫作須知】應用文寫作的這幾個問題,你知道嗎?
    [華圖遴選網導語]公文寫作是公務員遴選考試的常考必考內容,公文寫作所佔分值比重較大,各位備考各地遴選公務員考試的考生朋友們務必認真學習準備各類型的公文寫作方法及格式要求。   在長期的寫作實踐中,華圖發現在應用文寫作中還存有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應用文寫作的規範化。其中有以下幾個問題,尤其值得重視。
  • 公文標題中的標點符號是這樣處理的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規定,「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其實在公文處理的實際中,頓號、書名號、括號和引號是公文標題中出現比較頻繁的,有時候不好避免,下面舉例談談公文標題中標點符號的處理技巧。
  • 公文標題中標點符號的處理技巧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規定:「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 應規範代寫公文網站
    更令人驚詫的是,在一些熱門的工作總結中,還出現了《市政務公開工作情況匯報》、《檢察院關於反腐敗查辦大要案工作情況的報告》等涉及國家重要職能部門的內容。這些公文網站提供的服務是否合乎相關法律和管理辦法?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有關專家。代寫公文是否違法尚存爭論我國對「公文」究竟是怎樣界定的?
  • 公文校核過程中需要規範的幾類詞語
    四、介詞    公文中使用介詞的頻率很高。因此,公文校核時要特別注意介詞使用得是否恰當。一要避免畫蛇添足。如「對情節嚴重的,由……依法懲處」應刪掉其中的「對」。二是避免介詞連用。如「關於對……的修改意見」,「關於」和「對」都指向同一個對象,兩詞連用是沒有必要的。去掉「對」將上句變成「關於……的修改意見」時,顯得更加明快利落。
  • 關於加強對行政機關公文中涉及字母詞審核把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辦公廳(室):   近些年來,行政機關公文(不含外事公文,下同)中出現使用字母詞(由字母構成或其中包含字母的詞語)增多的勢頭,影響了公文的嚴肅性。這既有外語新名詞大量湧現而尚無規範漢語譯名的原因,又有一些行政機關使用規範漢字意識淡薄,隨意在公文中使用字母詞等因素。
  • 公文制度對行政作業功效很大?公文制度在大明律中有什麼作用?
    理所當然地,公文中如果存在一些小錯誤,可不影響整體,公文所申的事項仍然是可行的,不會有較大的誤解或偏頗的話,就可以免除所謂的處罰項目。在《大明律·吏律》中還規定:公文官書闡述的內容如果還涉及下面內容的話,亦有相應懲罰。「凡軍官犯罪,應請旨而不請旨,及應論功上議而不上議,當該官吏處絞。若文職有犯,應奏請而不奏請者,杖八十。有所規避,從重論。
  • 公文 | 通知文種寫作的六個常見問題
    一、關於通知文種的行文方向問題根據《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的規定表述,通知「適用於發布、傳達要求下級機關執行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批轉、轉發公文。」二、關於幾個相近易混術語的區分問題在通知的寫作中,要經常涉及「印發」「發布」「批轉」「轉發」幾個相近易混的術語,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容易被人們弄混。
  • 環境保護部發布施行《環境保護部公文處理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公文(包括電報,下同),是指環境保護部在行政管理過程中使用和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範體式的公務文書,是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    第三條 公文處理指公文的辦理、管理、整理(立卷)、歸檔等一系列相互關聯、銜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條 公文處理應當堅持實事求是、精簡、高效的原則,做到及時、準確、安全。
  • 企業行政公文寫作提升
    接下來的正文是公文中最重要的內容。這裡需要注意幾點,第一,正文要用3號仿宋體字。第二,每段開頭要左空二字,回行頂格。第三,文中的層次序數必須依照「一、「」(一)「」1.「」(1)「標註。第四,層次當中,第一層用黑體字,第二層用楷體字,第三第四層用仿宋體字標註。附件,是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編排「附件」二字,後標全形冒號和附件名稱。
  • 企業在管理固定資產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企業在管理固定資產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對於企業在管理固定資產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很多企業用戶都想要更多地了解,本文就是對此的介紹。企業在管理固定資產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要從「進、出、用」幾個環節著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