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等影視劇的熱播,帶火了「原生家庭」這一概念。原生家庭是指沒有結婚前和父母及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隨著人們對這一名詞的熟知,慢慢的原生家庭變成了人們性格缺陷,人生失意的「背鍋俠」。仿佛一切不如意都是因為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夠好。
那麼,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真的那麼大嗎?孩子是從與人和周圍環境的互動中進行學習和發展的。從他們來到世界的那一刻起,他們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成為他們學習和發展自己的一部分。原生家庭是孩子接觸的首要社會環境和人際關係,自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生家庭中,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與他直接建立聯繫的人際關係有親子關係,手足關係兩大因素,而他的生活環境中又包含:父母關係,家庭經濟狀況,家庭成員身心健康狀況,家庭成員三觀等多種因素交織而成。這些因素通過長年累月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慢慢形成孩子世界觀的一部分。這些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我們在將自己的不幸歸咎於原生家庭的時候,不如想想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又或者思考一下如何給自己的孩子建立一個更好的原生家庭。
不可選擇的原生家庭,可以創造的新生家庭。相對原生家庭而言,新生家庭是指孩子脫離父母的撫養,與伴侶組建的新家庭。新生家庭不但關係著自己的幸福指數,同時也是下一代的原生家庭。作為父母,如何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呢?
一舉一動皆教育
身為父母要時刻提醒自己,自己的所有行為和言語,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你以為他還小,他不會懂,但其實你的所作所為已經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因此,孩子在場的情況下,做事和說話前都應思考一下對孩子的影響,多給孩子一些積極正面的信息。
比如帶孩子一起參加親朋聚會,聚會上大家互相寒暄近況,如果在場成年人,尤其是父母在談到某個人最近被提拔時,說:「他的親戚是單位領導,所以他才升得快」。不要以為孩子沒有注意聽,或者聽不懂,這些話暗含靠裙帶關係上位的意思,也許會影響孩子對待進步、權利和家庭關係的態度。所以,家長應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父母身教大於言傳
言傳身教在孩子的教育中都很重要,但是行動的力量更勝一籌,因為動動嘴皮子是件簡單的事情,但是能夠堅持做下來卻並非易事。人是一種很喜歡偷懶的動物,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多發明和創造。家長們也會習慣性的選擇偷懶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想想自己平時是不是經常給孩子講道理,告訴他們應當怎麼做,再反思一下這些我們告訴孩子們的道理和標準自己真的做到了嗎?
例如家長常對孩子說:「你要好好學習,考好大學,將來才能找好工作,不要整天想著玩,不思進取!」如果說完就自己拿起手機打遊戲,這句話就淪為說教而沒有一點說服力。但是如果家長平時在家看書,上課,不斷充實自己,孩子看在眼裡自然也會跟著去做,這就是身教的作用。
相互尊重奠基良好關係
互相尊重是人際交往的基礎。尊重代表著一種平等關係,意味著我們在表達和行動時顧及對方的感受。尊重孩子就是要給孩子充分的表達權和選擇權。我們可能習慣了以家長的姿態告訴他應該做什麼,應當接受什麼,總想幫他多鋪一段快速路,避免一段彎路。但是,話語權上的不平等關係讓孩子感受不到自身的價值,甚至覺得自己是被操控的附屬品。不但不能收穫親密的親子關係,而且一直以「他只是個孩子」做藉口來替孩子做決定,孩子長大後容易缺乏主見。
生活中,家長不妨給孩子表達自己和決定自己事情的機會。比如家庭成員一起討論晚餐吃什麼,並給出各自的理由;孩子生日列出禮物清單,讓他從中選擇一個作為自己的禮物;讓他給自己規定出玩耍的時間並給出合理解釋並等。
充分溝通收穫親密關係
溝通讓人與人之間相互了解,消除誤會,貼近距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有很多方式,語言,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家人之間充分溝通,是父母和孩子的雙向表達。很多父母不願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怕失去為人父母的威嚴;也有父母只看到了事情的結果,而忽視了孩子的情感訴求和內心想法。時間久了,這些做法會慢慢關上孩子想要溝通的那扇門,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
因此,家長不必事事強於孩子,恰當的示弱可以讓孩子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價值。例如,下班回家後可以和孩子說:「今天工作特別累,可以借你的肩膀靠靠嗎?」家長還應當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如果一些特殊情況發生,家長不要急著發火,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對錯,也許會發現事情並非自己想像的樣子。
生活態度決定生活質量
家庭生活質量是一種主觀感受,也影響著孩子對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家庭經濟狀況固然會影響生活質量,但最重要的還是父母對待生活的態度。消極的生活態度可以把富裕的生活過成苟且,積極的生活態度也可以把窘迫的日子過成詩和遠方。積極的生活態度是熱愛生活中的小美好,不埋怨不抱怨;珍惜一起相處的時光,不荒廢不浪費;看開生活中的困境與挫折,不屈服不認輸;對未來有著憧憬與追求,不拋棄不放棄。
例如北京一戶人家只有10平米,沒有洗手間沒有廚房,但物質條件沒有影響一家三口的快樂生活。他們十年不看電視卻收藏上萬冊圖書,遠行體驗各地風俗並將旅行照片裝飾家中,在狹窄的空間裡將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所以,影響我們生活質量的,是我們的心態,而父母的生活態度也會影響孩子對生活的體驗和追求。
沒有人生來就知道如何做父母,沒有家庭是完美無缺的。我們都在學習如何做父母,做孩子,給彼此間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隔閡和疏遠,家應該是一個人累了就想回去的地方。
歡迎轉發 關注,收穫更多家庭教育,兒童學習發展,中英繪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