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飯店「開國大宴」的九大名廚都是誰?服務人員中竟有位日本人

2020-12-19 北晚新視覺網

近日,電視劇《新世界》再次將人們的目光拉回到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的那段歲月。在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不懈努力下,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了「新世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辦。開國大典結束後,毛主席帶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與會的六百多名代表,來到距天安門城樓咫尺之遙的北京飯店,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開國第一宴」,即「開國大宴」。

作者 彭曉東


老北京飯店舞池局部,這裡也是舉辦「開國第一宴」的部分區域。

如今,開國大宴的諸多細節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開國大宴的服務人員中,竟然有一位日本人:小關勝二,他當時是北京飯店的一名員工。 小關為何出現在北京飯店?他為開國第一宴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為開國大宴保障供電

北京飯店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上世紀初,北京飯店被譽為「遠東唯一豪華酒店」,它與六國飯店和東方飯店被稱為「北京三大飯店」。民國時期很多重要人物,如孫中山、張學良、馮玉祥等人都曾入住過北京飯店。

1937年,「七七事變」日軍佔領北平。從此,北京飯店由日本人管理更名為「株式會社北京飯店」,飯店的管理人員也基本換成了日本人,董事長為石井忠平。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戰敗投降後,管理北京飯店的日本人退出中國,飯店的日本廚師、理髮師等服務人員大部分都回國了,但仍然有為數不多的日本人留在了北京,小關勝二就是其中之一。

筆者現年65歲,於上世紀七十年代進入北京飯店工作,擔任北京飯店會計。工作之餘,經常聽北京飯店的老員工說起小關勝二的故事。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那年的正月初三,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了北平城的防務。笑容滿面、說話和氣的解放軍戰士背著鋪蓋卷,住進了北京飯店。很多北京飯店的老服務員回憶道,他們和之前住店的國民黨官兵非常不一樣,解放軍不打罵飯店服務人員。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們還請飯店的服務人員跟他們一起吃飯、拉家常。

據說,一位解放軍首長還遞給小關勝二香菸,這令小關勝二非常感動,這或許也是他後來在北京飯店更加勤勤懇懇幹活的原因。

曾參加「開國第一宴」服務的宋寶貴老人(當時是電話室話務員),給我講了更多關於小關勝二的故事:小關負責修理電器,飯店地下室有他的工作間。那會兒,北京市面上賣的多是日本的電器,大多數小關都會修。另外,小關勝二還會開汽車、修汽車,他還教飯店的幾名職工學開汽車。

北京飯店舉行開國大宴的那天晚上,小關勝二在做什麼工作呢?原來,為防備國民黨飛機轟炸石景山發電廠,造成北京城停電,他和司機組的司機王恩和、鄭國泰等人,在地下室的車庫,用汽車和發電機相連接,一旦停電,他們就人工發電。

他們不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北平和平解放後,國民黨特務經常破壞石景山發電廠,北京城老停電。那時,周恩來等領導人常在北京飯店舉行重要的會議,並常宴請國、共兩黨和談的代表團成員。北京城經常停電,飯店領導也很著急,便找到技師小關勝二,要他想辦法解決。經多次試驗,小關勝二找到了解決方法:用汽車發動機和發電機相連接,用汽車的動力來發電。當北京城停電後,依靠發電機,北京飯店的主要場所,如前廳大堂、舞池和老西餐廳等處能迅速恢復照明。

王恩和老人也在很多年前,和我聊過這個話題。王恩和老人說,舉辦「開國第一宴」的那天晚上,北京市公安局加強了石景山發電廠的警衛力量,北京飯店沒有停電,「就是停電我們也不怕,小關他們也會馬上人工發電,保證開國第一宴的供電。」

每月工資折合小米450斤

不過,以上這些內容都是我聽說,關於小關勝二的生活軌跡,沒有確鑿的文字證據。我一直想方設法尋找這方面的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找到了一份珍貴的史料。

這還要從我和我的愛人說起。我的愛人朱麗亞,是一名教師。我和她都喜歡收藏一些老舊書報。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們常常到潘家園的「鬼市」、舊書報攤閒逛,收藏了一些古舊書籍。

有一日,我無意間找到一本薄薄的「北京飯店職工1949年10月上半月薪餉領收證明冊」,封面上有新中國成立後的首任北京飯店總經理王靭的毛筆字。字寫得很剛勁,內容為「照發十月十五日」,在日期上還蓋有「王靭」兩字的方形紅色印章。

王靭畢業於北平中法大學,會講流利的法語和英語,長期在北平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新中國外交部成立後他又被周恩來總理任命為禮賓司第一任司長。

這本小冊子的裝幀精美漂亮,古色古香。小冊子是1949年10月上半月上崗工作的北京飯店總經理、部門經理以及各部門職工,應領取的半個月裡折合成小米數量的工資手冊。從小冊子也可以看到,當時北京飯店有181個人,上面註明了姓名、職務、工種等。在姓名下面,還蓋著領取人的朱紅色印章,小冊子有各種形態不一的印文,其中有大篆、小篆、九疊篆,還有隸書、仿宋體等印文,煞是好看。

「北京飯店職工1949年10月上半月薪餉領收證明冊」中,有小關領取工資的記錄。

在這本小冊子上,我看到了一個個熟悉的名字,然後又看到了一個關注已久的名字:小關勝二。他的名字在第二頁上,職務是技師,全月應領小米450市斤,上半月實領小米225市斤,下面是小關的印文,印文是朱紅色,印章為圓形,「小關」二字為隸書繁體字,小關半月領工資金額為43875元,封底第21頁註明:以上小米價格按每斤人民券195元計算(人民券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使用的舊幣)。

小關雖名列全冊第15名,但所領工資,卻遠遠高於所有的部門股長,甚至比開國第一宴的首位大廚朱殿榮還高。朱殿榮全月應領工資為350斤小米,小關比朱殿榮多領100斤小米。 我曾問過鄭連福老人的月領工資折合小米多少斤?他告知是350斤。當時,他是「開國第一宴」的招待管理員,也是現場服務總指揮。小關月領小米的數量,高居全店181名幹部、職工的第6位。以他這樣的級別,他有資格,也有能力參與到1949年10月1日「開國第一宴」的服務工作中去。

有了這些資料,小關勝二在我心中不只是「傳說」,而是實實在在的「前同事」了。我在上世紀90年代初,曾多方打聽小關勝二先生的消息,但所知甚少,只是聽別人說,他於上世紀50年代初回到日本,我現在都不知道老先生是否健在。

「開國大宴」更多細節

因為目前已經找不到「開國第一宴」的原始菜譜、酒單等相關文字性資料,而且70多年前參加開國大宴的北京飯店員工,大多數已作古,還有一部分因多年前工作調動,現已聯繫不上,我收藏的這本「北京飯店職工1949年10月上半月薪餉領收證明冊」,也成為極為稀有的歷史文物。2013年,針對一些媒體上關於「開國第一宴」的諸多不實報導,我應《人民政協報》春秋版主編楊春先生之約,寫了一篇關於「開國第一宴」的文章,以正視聽。我依據這本小冊子,又找到參加過「開國第一宴」服務的部分老員工,併到圖書館查閱了大量資料,在文中披露了「開國第一宴」的菜譜,以及當時宴會的用酒:山西產竹葉青酒和紹興黃酒(黃酒不知確切品牌)。

我還根據資料以及北京飯店的實際建築格局,確定了「開國第一宴」的地址:法式七層洋樓的前廳大堂以及舞池與老西餐廳相連的大空間(並不是在如今大家熟知的國宴大廳舉辦,國宴大廳1954年才建成)。當時,如果舉行上千人參加的大宴會,可把老西餐廳的大門打開,這樣西餐廳、舞池與前廳大堂三處自然相連成為一個整體。宴席的主席臺就設在面北朝南的西餐大廳裡。

那麼,「開國第一宴」的九大名廚都是誰?最初查閱北京飯店史料,能確定三人:朱殿榮、王杜堃、孫九富。同樣,根據我收藏的小冊子,對上面的廚師名單進行反覆核實,又找出了另外六個人。這樣便最後確定了「開國大宴」的九大名廚:朱殿榮、王杜堃、李福連、楊啟榮、孫九富、李世忠、王斌、楊啟富、景德旺。

2015年1月7日,我帶領北京飯店的幾名現任員工以及曾經參加過「開國第一宴」服務的三名老員工,一起到北京電視臺做了一期關於「開國第一宴」的節目。該節目憑藉翔實的史料和細節,在國內外產生極大影響。

在我寫一系列關於「開國第一宴」的文章時,我時時想起小關勝二的名字。小關勝二先生以他勤奮的工作,成就了中日兩國人民友誼的一段美麗佳話。在此,也衷心地祝小關先生健康長壽、吉祥快樂。同樣也以此文,為參加過「開國第一宴」服務工作,且健在的北京飯店「老前輩」們,送上誠摯的祝福。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1949年「開國大宴」的服務人員中竟有位日本人,工資比首廚還高
    如今,開國大宴的諸多細節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開國大宴的服務人員中,竟然有一位日本人:小關勝二,他當時是北京飯店的一名員工。 小關為何出現在北京飯店?他為開國第一宴做出了怎樣的貢獻?為開國大宴保障供電北京飯店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
  • 1949年「開國第一宴」都有啥菜?北京飯店歷經滄桑卻仍煥發著神採
    典禮結束後的國慶招待會選定在北京飯店舉辦。當晚,北京飯店宴會廳裡一片喜悅、祥和的氣氛,多位技藝超群的頂級廚師以百般的工作熱情,在後廚緊鑼密鼓地煎炒烹炸,用心製作每一道菜餚。上世紀三十年代便進入北京飯店工作的鄭連福安排宴會事宜經驗豐富,此次「開國第一宴」被任命為「宴會總管」,負責總調度。重任在肩的他穿梭於前廳、後廚,忙得不亦樂乎。
  • 揭「開國第一宴」菜譜:淮揚菜為主 酒有三種
    關於「開國第一宴」,有三個歷史問題還需要澄清:舉辦「開國第一宴」的大餐廳在什麼地方,具體位置在哪?經辦「開國第一宴」的廚師共多少人?他們都叫什麼名字?「開國第一宴」的冷菜、熱菜、湯菜、主食的原始菜譜有沒有留下文字記錄?本文作者彭曉東曾是北京飯店會計,他的發現值得注意。
  • 沈嘉祿:回味「開國第一宴」
    菜單上還有一段文字: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北京飯店隆重舉行了開國大典盛宴,由當時北京紅極一時的「玉華臺」飯莊的九名淮揚名廚執勺(現尚有二位健在),全部是淮揚菜點製作。宴會共有600多人參加,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陳雲、鄧小平和當時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的領導人都出席了這次盛會。
  • 你知道「開國第一宴」都吃了些啥嗎?
    我是七彩豆,為你分享美好世界,在生活中旅遊,在旅遊中生活。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天安門隆重舉行了開國大典,中國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當晚在北京飯店舉行盛大國宴,史稱「開國第一宴」。大家知道在開國第一宴上都吃了哪些菜嗎?菜單來啦:美味四小碟點心,炸年糕、艾窩窩、黃橋燒餅和淮揚湯包;冷菜是蘭花幹、麻辣牛肉、四寶菠菜和桶子筍雞;熱菜是揚州蟹肉獅頭、全家福、東坡肉、雞湯煮乾絲、口蘑罐燜雞、沙炒翡翠蝦、鮑魚濃汁四寶、香麻海蜇、蝦仔冬筍、熗黃瓜條、芥末鴨掌、酥鯽魚、羅漢肚、鎮江餚肉、桂花鹽水鴨;還有菠蘿八寶飯和水果拼盤。很豐盛呦!
  • 毛澤東在此設開國第一宴,尼克森夫人在這兒的廚房用餐,傳奇飯店!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飯店更見證了無數的重大歷史時刻。著名的新中國「開國第一宴」,即在北京飯店舉行。1949年10月1日晚,北京飯店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和社會各界代表共600多人參加了這場盛大的宴會。1954年至1958年,新中國曆次的國慶招待宴會以及幾乎所有的重要招待宴會均在此舉行。
  • 《國家名廚》第四卷出版發行
    《國家名廚》第四卷中國夢·名廚夢,是每個烹飪工作者的美好願望。實現名廚價值,成就名廚夢想,弘揚中廚典範,記錄名廚人物是我們的責任。《國家名廚》第四卷於2018年6月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本卷收錄了餐飲行業129位名廚,記錄緬懷已故烹飪大師51位生平傳略。本書的出版旨在更好地弘揚烹壇工匠精神,厚植名廚文化,挖掘烹飪界高技能傑出人才,彰顯他們在行業上的感召力、影響力,將傳播中華烹飪文化和技藝推向一個更高的平臺,更好地服務行業,貢獻社會。
  • 揭秘「開國第一宴」,淮揚菜為何入選宴會菜單?
    北京主題名宴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當晚,北京飯店高朋滿座。玉華臺——北京有名的淮揚飯莊主廚朱殿榮師傅等9位淮揚菜大師、北京飯店的10位西餐大師首次合作,完成了共和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開國宴。69年以後,2018年9月10日,鄭州,由中國烹飪協會舉辦的向世界發布」中國菜「活動暨全國省級低於經典名菜、明宴發布會上,「開國第一宴」入選「北京主題名宴」。
  • 歷次重要國宴菜單解密 開國第一宴
    歷次重要國宴菜單解密 開國第一宴時間:2015-09-04 20:5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次重要國宴菜單解密 開國第一宴 歷次重要國宴菜單: 1949:開國第一宴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之夜,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飯店舉行了新中國第一次盛大的國宴。
  • 20位「傳奇」名廚「鬥」菜 無錫味江南宴露面了
    昨天,無錫市總廚聯盟俱樂部舉辦年會,無錫名廚匯聚一堂,炫技鬥菜之餘,眾業界「傳奇」還合力貢獻了一席無錫味江南宴。  在現場,近50道菜餚一字排開,頗有氣勢。錫城各家飯店名廚摩拳擦掌,交出「成績單」。有的專攻異域風味,有的獨做太湖文章,有的執著追求擺盤顏值,還有的走土潮風。應景的「桃」系列亦有頗多佳作。  萬眾期待的無錫味江南宴終於露面。
  • 中國頂級飯局開國第一宴吃了啥?據當年主廚回憶,都是「家常菜」
    無價的山珍海味有很多,可真正稱得上是頂級飯局的,只有70年前的那場「開國第一宴」,關於開國第一宴,留下的資料並不多,想要知道開國第一宴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能從前輩的口中得知!中國70年前的那場頂級飯局是在北京飯店進行的,唯一知道真相的也只有北京飯店行政主廚侯四清先生了,據侯四清先生回憶,1949年10月1日,是中國的大日子,是一個普天同慶的大喜之日,下午三點毛澤東主席宣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好消息,這一天不僅有老百姓來了,還有各方的有識之士都來參加了這次的大典,為了盡地主之誼,開國大典結束以後,還特意舉行了一次高賓格的宴席
  • 夢回大觀園,品紅樓宴 香格裡拉飯店極品佳宴出爐
    屆時,賓客可置身於古雅的餐廳,享受身穿古代服飾的服務員的殷勤接待,品嘗名廚精研的「紅樓宴」——每道佳餚的名稱、用料和烹調方法皆以中國不朽巨著《紅樓夢》為依歸,體驗一次穿越時空、暢遊紅樓情境的感受。紅樓盛宴所包含的每道菜式均是由有著20多年淮揚菜烹飪經驗的名廚董玉振師傅精心製作,做工精緻、選材考究,多採用淮揚特色食材製成。
  • 川菜檔案:新中國四大名廚、開國烹飪大師,四川兩位
    1959年10月20日,北京晚報刊登了一篇題為《訪四大名廚》的文章,作者署名「本報記者郭仲義」,文章講述了作者訪問在北京工作的四名特級廚師的事跡,他們是解放初期由毛主席、周總理欽點的中國「四大名廚」,曾被周總理稱為中國烹飪界「四大名旦」,他們是特級廚師範俊康、陳勝、王蘭和羅國榮。
  • 最新全國名廚大師,你知道的有幾個!
    山東省煙臺市人,出生於1933年4月。1983年在全國烹飪名師技術表演鑑定會上獲「最佳廚師」稱號。曾榮獲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任中國烹飪協會理事、北京宣武區烹飪學會副理事長,市飲食服務總公司特聘高級業務技術培訓講師、豐澤園飯店技術總監。
  • 這家飯店貴姓「北京」,辦過新中國慶生宴,招待過尼克森
    從前北京有一句擠兌人的話:「你嫌這不好啊?住北京飯店去啊。」言外之意,北京飯店是個很了不起的地方,不是一般人能住得了的。 在張恨水的小說《啼笑因緣》裡,北京飯店是樊家樹和富家小姐何麗娜跳舞的地方,與沈鳳喜唱大鼓賣藝的天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北京飯店為什麼這麼特殊呢?
  • 「開國第一宴」竟是「大鍋菜」 中國最頂級的「飯局」究竟什麼樣?
    老北京有個習慣,見人必要招呼一句:「吃了麼您吶?」雖然沒有實際含義,但是這句禮貌話卻生動地反映了一個問題——飯局,其實是中國人最普及的社交方式。一頓飯吃下來,拉近了距離,也增進了交情,哪怕事兒沒談攏也不傷和氣。不僅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如此,就是在影響國家大事的國宴上也是如此。作為中國最頂級的「飯局」,國宴裡的門道和講究更是多的很!
  • 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
    其實文化好比一塊地,收割了一茬麥子後,懂得及時施肥才會有下一個季度豐收。前人留下來的財,精神也罷,都會給出我們以庇蔭、厚愛。但財產會花光的,而精神不去繼承與發揚,也會一代代失傳。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
  • 新中國「開國第一宴」的21道菜你吃過幾道?看完菜單我沉默了
    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在開國大典的當晚,在北京的北京飯店承辦了新中國的第一次國宴。開國大典之夜,中共中央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工人、農民、解放軍代表等600多人出席了中國第一次國宴,總共60多桌,這次宴會後來也被稱為「開國第一宴」。那麼當時的「開國第一宴」到底吃了什麼呢?因為參加宴會的人來自五湖四海,為了照顧大家的情緒,就選擇了口味適中的淮揚菜。
  • 新聞資料:開國大典時空軍帶彈受閱絕無僅有
    飛在最前面的9架P-51型戰鬥機在飛越天安門後,再直飛並右轉彎,沿北城牆壁外側飛行,正好接上第六分隊,第二次飛越天安門上空,給人的感覺是前後都有9架P-51型戰鬥機,而整個飛行隊也由17架變為26架。這是飛行隊為顯示軍威和實力而精心設計的一個計劃。在開國大典那天,很多在場的外國記者見狀發出電訊,驚嘆中共空軍一夜之間竟有如此實力,真是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