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祿:回味「開國第一宴」

2020-12-23 新民晚報

今年初春,我在微信上曬出一份菜單。話說1998年秋天,上海大廈為迎接新中國五十華誕而復刻了「開國第一宴」,有一天總經理在17樓擺了一桌,請專家學者品鑑,我有幸忝列末座,餐後就收藏了這份菜單。

年初,我為尋找一份歷史資料,意外地發現了插在某本書裡的老菜單,驚喜之餘就拍了照片傳諸微信朋友圈:美味四小碟:揚州乳瓜、琥珀核桃、白糖生薑、蜜醃金桔。淮揚八冷盆:香麻海蜇、蝦子冬筍、熗黃瓜條、芥末鴨掌、酥烤鯽魚、羅漢肚、鎮江餚肉、桂花鹽水鴨。

六熱炒:清炒翡翠蝦、鮑魚濃汁四寶、東坡肉、雞湯煮乾絲、口蘑罐燜雞、揚州蟹粉獅子頭。一湯:全家福。點心:炸年糕、黃橋燒餅、菠蘿八寶飯、艾窩窩、淮揚大湯包。水果拼盤。

菜單上還有一段文字: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北京飯店隆重舉行了開國大典盛宴,由當時北京紅極一時的「玉華臺」飯莊的九名淮揚名廚執勺(現尚有二位健在),全部是淮揚菜點製作。宴會共有600多人參加,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陳雲、鄧小平和當時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的領導人都出席了這次盛會。

我發出到微信群裡的這張菜單和簡短的解說文字,收穫了熱烈的反響,我的老朋友、國家級烹飪大師徐鶴峰先生也注意到了,還在他擔任高級顧問的蘇州吳江賓館著手複製「開國第一宴」。半個月前,吳江賓館、無錫湖濱飯店、上海興國賓館三家大飯店的廚師團隊會聚太湖之濱,每家拿出一桌復刻版「開國第一宴」,華麗亮相,驚動業界,準備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華誕之際,在上海、蘇州、無錫三地同時推出。

周二,徐大師請我去興國賓館望松樓品鑑「開國第一宴」中的幾道菜,喝茶閒聊之後,幾道國宴菜先後登席:鹽水鴨、鎮江餚肉、羅漢肚、翡翠蝦仁、雞湯煮乾絲。這些菜中除了羅漢肚,我都吃過,但此時此刻,味道不一樣,心情也不一樣。鹽水鴨是上海人熟悉並喜歡的下酒菜。南京地處長江下遊,河網密布,遍種五穀,養鴨歷史很早,在春秋戰國《吳地記》中就有南京人築地養鴨的記載。做鹽水鴨的鴨子散養於河灘與水田,吃水草、螺蚌及小魚小蝦長大,足夠的運動量和時間使鴨子皮厚肉緊。

據徐大師介紹,鹽水鴨是低溫料理,事先用炒香的花椒鹽抹一下鴨身內外,視季節不同置於缸中醃製數小時,取出後掛在風口吹乾。鹽水鴨是在清水鍋裡燒煮的,並非外界想像的用濃稠的鴨湯來煮,煮過的鴨湯不能過夜,全部清理,這樣才能保證鹽水鴨煮熟後皮色如象牙。「如果用鴨湯煮,鴨皮就會發黑,影響食慾。」徐大師如此說。小火焐熟的鴨子還得浸在老滷中入味。兌制老滷也是極關鍵的,裡面要放香料和酒,還有宰殺後滴下的少量鴨血。一隻「教科書級」的鹽水鴨,切開後可以看到鴨骨的橫截面,骨髓應該是灰色的。「熟鹽擦,清滷復,吹得幹,焐得透」,這一口訣概括了桂花鹽水鴨的技術要點。

開國第一宴中並非全部都是淮揚菜,比如羅漢肚就是北方菜,製作起來也很講究,豬肚內要填進豬前腿肉條、熟火腿、水發蹄筋、開洋、鹹蛋黃、蓮心、芡實、杏仁等葷素輔料,切丁後加調味料,再要加汾酒若干。徐大師強調:「一定要汾酒,茅臺、五糧液雖然高大上,但都沒有汾酒香」。

一隻圓滾滾的豬肚縫上開口後,沉入大鍋葷湯內燒煮,小火四小時後方見分曉。此間還得經常用竹籤子刺探一下肚子,釋放鼓脹的熱氣。取出後放在大盤子內,上面壓重物,使之厚實美觀,便於切成5毫米厚的大片。羅漢肚薄片互相粘連,呈不規則花紋,有的地方是半透明的,像寶石一樣迷人。技術難度更高的是酥鯽魚。

改革開放以來的四十年,也是我國餐飲市場長足發展的四十年。當我們擺脫了經濟短缺,享受到市場繁榮帶來的供應充沛,更要飲水思源。誠如興國賓館黃斌總經理所言:「今天,『開國第一宴』中的菜餚已經實現了平民化和經常化,那麼復刻『開國第一宴』還有必要嗎?我們認為非常有必要,這決非商業運作,而是基於新中國七十華誕的背景,滿足人民群眾感恩偉大祖國、偉大時代的精神需要。(沈嘉祿)

相關焦點

  • 歷次重要國宴菜單解密 開國第一宴
    歷次重要國宴菜單解密 開國第一宴時間:2015-09-04 20:5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次重要國宴菜單解密 開國第一宴 歷次重要國宴菜單: 1949:開國第一宴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之夜,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飯店舉行了新中國第一次盛大的國宴。
  • 揭「開國第一宴」菜譜:淮揚菜為主 酒有三種
    關於「開國第一宴」,有三個歷史問題還需要澄清:舉辦「開國第一宴」的大餐廳在什麼地方,具體位置在哪?經辦「開國第一宴」的廚師共多少人?他們都叫什麼名字?「開國第一宴」的冷菜、熱菜、湯菜、主食的原始菜譜有沒有留下文字記錄?本文作者彭曉東曾是北京飯店會計,他的發現值得注意。
  • 揭秘「開國第一宴」,淮揚菜為何入選宴會菜單?
    69年以後,2018年9月10日,鄭州,由中國烹飪協會舉辦的向世界發布」中國菜「活動暨全國省級低於經典名菜、明宴發布會上,「開國第一宴」入選「北京主題名宴」。北京玉華臺飯莊國宴級」大鍋菜「開國第一宴的共60桌,菜品分為冷菜、熱菜、湯品、點心四道,從菜單不難看出是按照傳統中國桌飯標準和程序設計的,這對於以西餐,尤其是法餐見長的北京飯店來說
  • 揭秘:開國第一宴
    開國大典之夜,新中國的開國元勳們以及社會各界代表共600餘人出席了新中國的第一次國宴,自此,「開國第一宴」名揚天下。新中國的誕生,人民政權的建立,這是一個民族獨立、振興、發展的新標誌。在這麼喜慶的日子裡,招待中外嘉賓的第一次國宴該會是個什麼樣的場面呢?
  • 中國頂級飯局開國第一宴吃了啥?據當年主廚回憶,都是「家常菜」
    無價的山珍海味有很多,可真正稱得上是頂級飯局的,只有70年前的那場「開國第一宴」,關於開國第一宴,留下的資料並不多,想要知道開國第一宴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能從前輩的口中得知!,就是「開國第一宴」!距今為止,開國第一宴正好是70年前發生的事,這場開國第一宴之所以會在北京飯店舉行,是因為當時的北京城只有北京飯店可以容納下這麼多人同時進餐!
  • 「開國第一宴」竟是「大鍋菜」 中國最頂級的「飯局」究竟什麼樣?
    「開國第一宴」竟是「大鍋菜」?說起名氣最大的國宴,開國大典之夜的「第一宴」定是榜上有名。1949年10月1日 開國大典 北京日報資料圖1949年10月1日晚,座落在長安街東側的北京飯店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盛大的國宴就是在此舉行。
  • 你知道「開國第一宴」都吃了些啥嗎?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天安門隆重舉行了開國大典,中國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當晚在北京飯店舉行盛大國宴,史稱「開國第一宴」。中外賓客對此次宴會的菜點給予了高度評價,而這次國宴就是以淮揚風味製作的菜品,其質樸、清鮮、醇和的菜品,為國宴的精陳簡約定下了基調。
  • 新中國「開國第一宴」的21道菜你吃過幾道?看完菜單我沉默了
    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在開國大典的當晚,在北京的北京飯店承辦了新中國的第一次國宴。開國大典之夜,中共中央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工人、農民、解放軍代表等600多人出席了中國第一次國宴,總共60多桌,這次宴會後來也被稱為「開國第一宴」。那麼當時的「開國第一宴」到底吃了什麼呢?因為參加宴會的人來自五湖四海,為了照顧大家的情緒,就選擇了口味適中的淮揚菜。
  • 北京飯店「開國大宴」的九大名廚都是誰?服務人員中竟有位日本人
    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辦。開國大典結束後,毛主席帶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與會的六百多名代表,來到距天安門城樓咫尺之遙的北京飯店,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開國第一宴」,即「開國大宴」。作者 彭曉東
  • 1949年「開國大宴」的服務人員中竟有位日本人,工資比首廚還高
    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辦。開國大典結束後,毛主席帶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與會的六百多名代表,來到距天安門城樓咫尺之遙的北京飯店,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開國第一宴」,即「開國大宴」。老北京飯店舞池局部,這裡也是舉辦「開國第一宴」的部分區域。
  • 1949年「開國第一宴」都有啥菜?北京飯店歷經滄桑卻仍煥發著神採
    北京飯店承辦的重要宴會不勝枚舉,令北京飯店員工最為自豪的還是「開國第一宴」。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舉行的開國大典,標誌著中國歷史翻開嶄新的一頁。在這樣的歷史性時刻,中國人民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典禮結束後的國慶招待會選定在北京飯店舉辦。當晚,北京飯店宴會廳裡一片喜悅、祥和的氣氛,多位技藝超群的頂級廚師以百般的工作熱情,在後廚緊鑼密鼓地煎炒烹炸,用心製作每一道菜餚。
  • 一條大鯉魚的使命:上過開國第一宴,鄭州人聚餐的壓場硬菜
    既是宴請,必須要有硬菜壓場,於是,曾上過「開國第一宴」餐桌的紅燒黃河大鯉魚,順理成章地走進消費者的視線。
  • 毛澤東在此設開國第一宴,尼克森夫人在這兒的廚房用餐,傳奇飯店!
    始建於1900年,從東交民巷外國兵營旁的一家小酒肆,到「遠東唯一豪華酒店」;從舉行新中國「開國第一宴」,到成功接待一系列重要國際會議……北京飯店走過兩甲子,見證著中國的崛起與跨越式發展。如今,這家矗立百餘年,集歷史、人文、現代化服務於一身的五星級酒店,正以多元化經營,守正創新,擦亮新時代「老字號」的黃金招牌。
  • 沈嘉祿:外灘的意面以及讀書會
    外灘的意面以及讀書會沈嘉祿在義大利餐廳吃飯,一定不要忘記點一份意面。它的體帖之處在於,有一盤意面打底,場面上足夠好看,別的菜就可以少點一些了。沈嘉祿,《新民周刊》主筆、高級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作品曾獲1990年《萌芽》文學獎,1994年《廣州文藝》獎,1996年《山花》獎,1991年、1996年《上海文學》文學獎。
  • 沈嘉祿:一個上海小男孩的品牌意識
    上海第一鉛筆廠是最早一批改制並上市的國有控股公司,它就是生產中華牌鉛筆的。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到上海,在市百一店還買了中華牌鉛筆等學習用品,當作禮物帶回北京給孫輩們。在我們讀書那會作業是不多的,在學校裡便可輕鬆完成。
  • 大清開國第一刀:皇太極凌遲活剮自己的姐姐
    原標題:大清開國第一刀:皇太極凌遲活剮自己的姐姐 1626年,皇太極、多爾袞的老爸努爾哈赤病逝。因為他生前並沒有來得及確立繼承人,所以努爾哈赤死後,他的兒子們為了汗位進行了一番明爭暗鬥。
  • 新聞資料:開國大典時空軍帶彈受閱絕無僅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飯店舉行盛大宴會,招待前來參加開國大典的中外貴賓。這次宴會,後來被稱為「開國第一宴」。10月1日下午,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隨後進行閱兵和群眾遊行,全部活動約在下午5時結束。
  • 女大校林月琴:第一任丈夫是開國中將,第二任是開國元帥
    第一位開國少校建國後的1955年,解放軍首次實行了軍銜制度,在這次授勳儀式上,曾經對建國有功的將士們都受到了表彰,其中更是有一些女性革命者被授予了軍銜。不過,由於女性總體上來說力量弱於男性,所以能夠通過軍功得到高軍銜的人自然是寥寥無幾,上校以上的女軍官就已經是鳳毛麟角了,更別提更高的將軍軍銜了,只有李貞一位革命家得到了少將軍銜。
  • 「不南不北」的淮安,憑啥能出「開國第一菜」?
    為了準備慶祝新中國成立的「開國第一宴」,工作人員煞費苦心。如何既體現國宴的莊重大方,又能適合天南海北賓客們的口味呢?周總理推薦了家鄉的淮揚菜——它不過鹹、不過辣,不酸、不苦,不太甜、也不油,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接受。
  • 百花宴、菌子宴……普洱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各種「宴...
    百花宴、菌子宴……普洱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各種「宴」!> 普洱的茶宴 最基礎的材料 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普洱茶 茶葉的清香 與各種食材相遇 碰撞出了別樣的口感和滋味 帶來無窮的鮮香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