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此設開國第一宴,尼克森夫人在這兒的廚房用餐,傳奇飯店!

2021-01-09 京報網

在長安街一側,有這樣一座特殊的建築群:東起王府井南口,三座不同年代的建築向西依次分布,時間跨度近六十年。這座融合中西設計元素的建築群,正是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無數次留下身影的北京飯店。

始建於1900年,從東交民巷外國兵營旁的一家小酒肆,到「遠東唯一豪華酒店」;從舉行新中國「開國第一宴」,到成功接待一系列重要國際會議……北京飯店走過兩甲子,見證著中國的崛起與跨越式發展。如今,這家矗立百餘年,集歷史、人文、現代化服務於一身的五星級酒店,正以多元化經營,守正創新,擦亮新時代「老字號」的黃金招牌。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夫人到北京飯店廚房參觀

20世紀60年代北京飯店樓體外景

新時代的北京飯店

■ 歷史的親歷者、見證者

1900年,兩個法國年輕人在北京崇文門內大街蘇州胡同開了一家小酒肆。第二年,遷到了東單菜市西側,正式掛上了北京飯店的招牌。三年後,飯店遷至東長安街王府井南口;1917年再度擴建,在飯店舊樓西側建起一座七層法式洋樓,即如今的北京飯店B座。彼時,北京飯店已經擁有了「遠東唯一豪華酒店」的美譽,這棟坐落於長安街畔的地標性建築,見證了此後百年間的歷史變遷。

在歷史上,北京飯店迎來送往了無數名人。民國時期,孫中山、宋慶齡、張學良、蕭伯納、羅素、泰戈爾等重要人物都曾下榻於此。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飯店更見證了無數的重大歷史時刻。

著名的新中國「開國第一宴」,即在北京飯店舉行。1949年10月1日晚,北京飯店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和社會各界代表共600多人參加了這場盛大的宴會。1954年至1958年,新中國曆次的國慶招待宴會以及幾乎所有的重要招待宴會均在此舉行。

時間來到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攜夫人訪華。在他們抵達北京的第二天,尼克森夫人即親自到訪北京飯店。在北京飯店的後廚,這位美國第一夫人直接為廚師們的技藝所傾倒,直言「這裡是中國烹飪的大本營」。據當時的工作人員回憶,「尼克森夫人到北京飯店參觀、吃飯居然都是在廚房。炒一盤菜,嘗一盤菜,原來準備的一桌飯菜都取消了」。

■ 北京飯店的特色,就是服務

進入二十一世紀,北京飯店經過改擴建後,成功接待了一系列重要國際會議。

2001年2月19日,國際奧委會評估團一行入住北京飯店,他們詳細考察了北京申辦奧運會的各項準備條件。在評估團結束考察臨行之前曾表示:我們在北京逗留期間,北京飯店全體員工為我們提供了熱情周到的服務,祝北京申奧成功。北京也的確做到了,2008年北京飯店作為奧林匹克大家庭總部飯店,享譽世界。

此後,北京飯店的身影,愈發頻繁地出現在世界舞臺上。2014年服務APEC會議,2016年國家領導人在北京飯店會見並宴請德國總理,2019年飯店服務團隊圓滿完成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國宴服務……北京飯店幾乎見證了中國走向國際舞臺的每一個關鍵階段。

今年,是北京飯店成立120周年。在北京飯店黨委書記、總經理王忠看來,北京飯店作為老字號發展至今,離不開一代又一代北京飯店人的努力,「高品質的服務,是北京飯店最大的特色」。

「新中國成立初期,實際上到1958年之前,新中國主要的外事活動、重大政治活動,幾乎都在北京飯店舉行。人民大會堂建成後,很多重大活動的服務人員,仍然是來自北京飯店。」王忠在受訪時表示,服務於政治,服務於國家外事接待,是北京飯店的光榮使命。「在那個年代,物質條件非常有限,食材也不豐富,北京飯店能服務好一次次的大型宴會,靠的就是工作人員的技藝和用心。」王忠如是說。

這份用心,一直延續至今。2014年,北京飯店肩負起籌備APEC峰會水立方晚宴的重任。為服務好這場國宴,北京飯店團隊歷時7個月籌備,多次帶隊赴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進行菜品匯報、赴水立方協調晚宴服務工作。

水立方場館環境特殊,後廚工作區均安排在地下室,且明火灶臺少,這對當時的膳食準備工作帶來了很大的考驗。為了保證菜品溫度,北京飯店服務團隊在工作區加裝了保溫燈,以確保餐盤和菜品溫度,這讓本就高溫的裝盤操作間,直接變身桑拿間。也正是得益於精益求精的態度,北京飯店為近600位嘉賓,呈現出一席菜點豐富、搭配得當的特色晚宴,贏得了中外嘉賓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

■ 120周年,開啟老字號新篇章

把服務做好,並將之持續下去,實際上並非易事。「服務的好壞,人是關鍵。」王忠表示,「北京飯店的企業文化,就是『家文化』。」

疫情期間,服務行業受到疫情影響,1月底,北京飯店已經處於近乎零收入的狀態。「裁員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但我們沒有裁退一個員工。人在某些時候,是需要氣兒頂上來的,困難面前,大家一起撐過來了,這種共苦的感情,比金錢更為重要。」在王忠看來,正是這股精氣神兒,讓北京飯店的工作人員能夠在無數場大型政務活動中,出色地完成好服務工作。

培育好年輕的接班人,成為了北京飯店的一項重點工作。今年9月,北京飯店的4名「95後」年輕廚師完成了拜師儀式,正式成為他們各自師父的親傳弟子。這也是時隔20多年,北京飯店第一次恢復拜師收徒的傳統。

「我們也特別做了老師傅們的思想工作,強調了傳承的重要性。通過這種師徒傳承,老師傅們把自己的技藝傳授給年輕一代廚師,讓他們能學到北京飯店的烹飪精髓,也把老字號的烹飪技藝和匠人精神發揚光大。」在王忠看來,只有年輕隊伍跟上,服務的基因才能被不斷強化。

做好政治服務的同時,如今的北京飯店,還面臨著另一項重任:如何在新的市場競爭機制中,走得更遠、更有力。

據王忠介紹,北京飯店正積極布局差異化經營,以提升整體市場競爭力。「未來,北京飯店A座將以政治服務、承接大型活動為主,繼續完成好北京飯店服務於國家的這一光榮使命;北京飯店諾金作為首旅集團的(諾金)品牌店,則將致力於打造成中國本土的高奢酒店品牌;全面改造升級的貴賓樓,將在年底開始試營業,在這裡我們將實行『第二居所』的概念,滿足都市人群對於慢生活體驗的需求;北京飯店D座則將用於寫字樓,進一步完善多元化經營」。

眼下,在北京飯店,一場120周年的紀念展正在展映中。一張張歷史圖片,記錄下北京飯店在歲月長河中的光輝印記。在王忠看來,照片中的歷史人物固然璀璨,但膠捲記錄下的一代一代北京飯店人,才是北京飯店走過兩個甲子的動力源泉。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北京飯店人將用真摯熱情的服務,薪火相傳的技藝,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北京飯店將堅持守正創新,弘揚品牌文化,讓這座承載著百年歷史和文化的老字號傳承下去,讓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原標題 北京飯店——矗立長安街畔120載)

來源 北京日報

流程編輯 u011

相關焦點

  • 1949年「開國第一宴」都有啥菜?北京飯店歷經滄桑卻仍煥發著神採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飯店隸屬於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是新中國接待與宴請國內外貴賓、舉辦國務活動的重要場所。這一特殊性使得北京飯店成為新中國歷史發展的無聲見證者。北京飯店承辦的重要宴會不勝枚舉,令北京飯店員工最為自豪的還是「開國第一宴」。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舉行的開國大典,標誌著中國歷史翻開嶄新的一頁。在這樣的歷史性時刻,中國人民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 「開國第一宴」竟是「大鍋菜」 中國最頂級的「飯局」究竟什麼樣?
    「開國第一宴」竟是「大鍋菜」?說起名氣最大的國宴,開國大典之夜的「第一宴」定是榜上有名。1949年10月1日 開國大典 北京日報資料圖1949年10月1日晚,座落在長安街東側的北京飯店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盛大的國宴就是在此舉行。
  • 歷次重要國宴菜單解密 開國第一宴
    歷次重要國宴菜單解密 開國第一宴時間:2015-09-04 20:5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次重要國宴菜單解密 開國第一宴 歷次重要國宴菜單: 1949:開國第一宴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之夜,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飯店舉行了新中國第一次盛大的國宴。
  • 揭「開國第一宴」菜譜:淮揚菜為主 酒有三種
    關於「開國第一宴」,有三個歷史問題還需要澄清:舉辦「開國第一宴」的大餐廳在什麼地方,具體位置在哪?經辦「開國第一宴」的廚師共多少人?他們都叫什麼名字?「開國第一宴」的冷菜、熱菜、湯菜、主食的原始菜譜有沒有留下文字記錄?本文作者彭曉東曾是北京飯店會計,他的發現值得注意。
  • 沈嘉祿:回味「開國第一宴」
    菜單上還有一段文字: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北京飯店隆重舉行了開國大典盛宴,由當時北京紅極一時的「玉華臺」飯莊的九名淮揚名廚執勺(現尚有二位健在),全部是淮揚菜點製作。宴會共有600多人參加,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陳雲、鄧小平和當時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的領導人都出席了這次盛會。
  • 揭秘:開國第一宴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開國大典之夜,新中國的開國元勳們以及社會各界代表共600餘人出席了新中國的第一次國宴,自此,「開國第一宴」名揚天下。新中國的誕生,人民政權的建立,這是一個民族獨立、振興、發展的新標誌。
  • 國宴總廚回憶菜譜改革:尼克森來華吃數10道菜
    周恩來舉行宴會歡迎尼克森-親歷者 1964年9月30日晚7點,國宴廳開始忙碌。國務院秘書長等人在迎賓廳迎接客人,毛澤東和主賓席首長入席時,明快的歡迎曲在廳堂舒緩流出。1981年,人民大會堂改制,孫應武成為史上第一任人民大會堂國宴廳總廚,2007年退休後任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奶油蘆筍湯、中式豉椒牛排、慄茸酥金槍魚卷、珍菌香瓜盅——這是奧運會閉幕式前,胡錦濤為參加閉幕式的外賓設的奧運國宴。 相比八菜一湯的純中式「開國第一宴」,奧運國宴顯得中西合璧。
  • 這家飯店貴姓「北京」,辦過新中國慶生宴,招待過尼克森
    北京飯店 坐落在「天下十字路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似乎早已註定北京飯店不平凡的命運,而這個傳奇,卻起源於百年前胡同口一家小酒館。1959年的北京飯店在中國早期的一批高級酒店裡,北京飯店毫無疑問是雄踞第一的,被稱為「遠東唯一的豪華酒店」,是眾多外國人來京下榻的首選。
  • 中國頂級飯局開國第一宴吃了啥?據當年主廚回憶,都是「家常菜」
    無價的山珍海味有很多,可真正稱得上是頂級飯局的,只有70年前的那場「開國第一宴」,關於開國第一宴,留下的資料並不多,想要知道開國第一宴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能從前輩的口中得知!中國70年前的那場頂級飯局是在北京飯店進行的,唯一知道真相的也只有北京飯店行政主廚侯四清先生了,據侯四清先生回憶,1949年10月1日,是中國的大日子,是一個普天同慶的大喜之日,下午三點毛澤東主席宣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好消息,這一天不僅有老百姓來了,還有各方的有識之士都來參加了這次的大典,為了盡地主之誼,開國大典結束以後,還特意舉行了一次高賓格的宴席
  • 揭秘「開國第一宴」,淮揚菜為何入選宴會菜單?
    北京主題名宴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當晚,北京飯店高朋滿座。玉華臺——北京有名的淮揚飯莊主廚朱殿榮師傅等9位淮揚菜大師、北京飯店的10位西餐大師首次合作,完成了共和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開國宴。69年以後,2018年9月10日,鄭州,由中國烹飪協會舉辦的向世界發布」中國菜「活動暨全國省級低於經典名菜、明宴發布會上,「開國第一宴」入選「北京主題名宴」。
  • 北京飯店「開國大宴」的九大名廚都是誰?服務人員中竟有位日本人
    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辦。開國大典結束後,毛主席帶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與會的六百多名代表,來到距天安門城樓咫尺之遙的北京飯店,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開國第一宴」,即「開國大宴」。作者 彭曉東
  • 章含之憶中美破冰之旅:十幾萬人掃雪感動尼克森
    作為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釗的養女、毛澤東的英文老師和著名外交家喬冠華的夫人,章含之的多重身份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而當年在中美建交、尼克森訪華和「上海公報」談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動中,身為翻譯的她更是展現了非凡的才華。  「雖然已經是35年過去了,但在一生當中能夠有機會目睹並親自經歷中國外交這麼大的轉折,我感到非常幸運。」
  • 1949年「開國大宴」的服務人員中竟有位日本人,工資比首廚還高
    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辦。開國大典結束後,毛主席帶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與會的六百多名代表,來到距天安門城樓咫尺之遙的北京飯店,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開國第一宴」,即「開國大宴」。老北京飯店舞池局部,這裡也是舉辦「開國第一宴」的部分區域。
  • 背後紫禁城面對長安街,左手王府井、右手天安門,這家飯店有多少傳奇?
    北京飯店 坐落在「天下十字路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似乎早已註定北京飯店不平凡的命運,而這個傳奇,卻起源於百年前胡同口一家小酒館。此外,還有設於城門附近的騾馬店,它們以來往北京運輸的車夫為服務對象,主要提供代餵牲口的服務,住宿條件更是簡陋。不過條件最惡劣的還是「雞毛小店」。雞毛店一般不大,無床、無椅、無桌、無被褥,只有一地雞毛。住客來到店裡,交給店主幾文錢,店主就撮給他一簸箕雞毛。住客睡覺時把雞毛鋪在地上,蜷縮在上面睡覺。
  • 新中國「開國第一宴」的21道菜你吃過幾道?看完菜單我沉默了
    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在開國大典的當晚,在北京的北京飯店承辦了新中國的第一次國宴。開國大典之夜,中共中央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工人、農民、解放軍代表等600多人出席了中國第一次國宴,總共60多桌,這次宴會後來也被稱為「開國第一宴」。那麼當時的「開國第一宴」到底吃了什麼呢?因為參加宴會的人來自五湖四海,為了照顧大家的情緒,就選擇了口味適中的淮揚菜。
  • 新聞資料:開國大典時空軍帶彈受閱絕無僅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飯店舉行盛大宴會,招待前來參加開國大典的中外貴賓。這次宴會,後來被稱為「開國第一宴」。10月1日下午,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隨後進行閱兵和群眾遊行,全部活動約在下午5時結束。
  • 章含之憶中美破冰之旅 十幾萬人掃雪感動尼克森
    作為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釗的養女、毛澤東的英文老師和著名外交家喬冠華的夫人,章含之的多重身份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而當年在中美建交、尼克森訪華和「上海公報」談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動中,身為翻譯的她更是展現了非凡的才華。  「雖然已經是35年過去了,但在一生當中能夠有機會目睹並親自經歷中國外交這麼大的轉折,我感到非常幸運。」
  • 章含之講述中美破冰之旅 作翻譯全程陪同尼克森
    作為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釗的養女、毛澤東的英文老師和著名外交家喬冠華的夫人,章含之的多重身份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而當年在中美建交、尼克森訪華和「上海公報」談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動中,身為翻譯的她更是展現了非凡的才華。
  • 民族飯店:周總理起名 店內藏畫值幾個億
    民族飯店的第一任經理叫劉劍。他是參加過二萬五千裡長徵的老紅軍,腦子裡留有一塊彈片。當時他是10級幹部。那會兒13級就算是高幹了。劉劍一直保持老紅軍的作風,儘管給他配備了專車,但他每天卻騎自行車上下班。到飯店後先奔各部門轉一圈兒,檢查工作,發現問題當場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