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仔細想想,數學與現實生活聯繫十分緊密。同時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一元一次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礎。
今天我們就先講幾個小例子,同學們思考一下跟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什麼聯繫呢?
寺內僧多少 清人徐子云《算法大成》中有一首詩: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中幾多僧.三百六十四隻碗,眾僧剛好都用盡.三人共食一碗飯,四人共吃一碗羹.請問先生名算者,算來寺內幾多僧?
同學們思考一下,看看怎麼解答的呢?
從這裡兩個例子中就可以運用一元一次方程來解決。我們設有x碗飯,則就有364—x碗羹,再由題目列等式,則3x=4(364—x),求出x=208,則有624名僧人。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學習一下一元一次方程。
一、方程的有關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 等號兩邊都是整式,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兩邊的值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解方程:求方程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二、等式的性質
1.等式的性質1: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如果a=b,那麼a± c =b±c.
2.等式的性質2: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如果a=b,那麼ac = bc; 如果a=b(c#0), 那麼a/c = b/c。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
(1)去分母:方程兩邊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別漏乘。
(2)去括號:注意括號前的係數與符號.
(3)移項:把含有未知數的項移到方程的左邊,常數項移到方程右邊,移項注意要改變符號。
(4)合併同類項:把方程化成ax = b (a≠0)的形式。
(5)係數化為1:方程兩邊同除以x的係數,得x=m的形式。
四、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1.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
審:審清題意,分清題中的已知量、未知量.
設:設未知數,設其中某個未知量為x.
列:根據題意尋找等量關系列方程.
解:解方程.
驗:檢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題意.
答:寫出答案(包括單位).
審題是基礎,找等量關係是關鍵。
2.常見的幾種方程類型及等量關係:
(1)行程問題中基本量之間關係:路程=速度X時間。
①相遇問題:全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②追及問題:甲為快者,被追路程= =甲走路程一乙走路程;
③流水行船問題:V順= V靜十V水,V逆= V靜- V水。
(3)銷售問題中基本量之間的關係:
①商品利潤=商品售價一商品進價;
②利潤率=商品利潤/商品進價x 100% ;
③商品售價=標價X折扣數/10;
④商品售價=商品進價+商品利潤=商品進價+商品進價X利潤率=商品進價X(1+利潤率).
五、一元二次方程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