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科目之中,數學可以說是ZUI神奇的一門科目。
相對於語文和英語來講,孩子只要付出了足夠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基本上都可以得到不錯的成績,而數學可就顯得沒那麼「公平」和「友善」了。
近期,後臺總會收到寶爸寶媽們關於數學輔導的一些問題
——每天最怕的是晚上給孩子輔導課程,輔導學習最最怕的是數學這道坎,那簡直就是一道要人命的深淵!
——明明爸媽都是985,但是到孩子這裡,簡簡單單的 3 + 6 = 9,換過來6 + 3 = ?就犯蒙了。我有時候就想問,這到底是不是我親生的?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對數學的喜歡或者厭惡,大多是在幼兒階段造成的。而家長認為數學不好這件事情太嚴重了,需要一遍遍的做題才能掌握,往往都是敲著桌子,揪著孩子的耳朵讓他長記性,結果造成了孩子越來越不喜歡數學,甚至恐懼數學。
其實數學對於剛接觸數學的小朋友們來說是一件無比抽象的事,傳統的做題只能讓孩子越來越討厭數學,而我們可以做的是把孩子帶入情景中學習,才會讓數學這件事情事半功倍,教學+遊戲才是真正的等於學習。而積木是一種非常適合培養數感的道具,現在就讓我們去看看怎麼用積木學數學概念吧!
老方法玩積木:搭房子,搭動物,各種搭建讓孩子發揮想像力,形成建構空間的概念
「七田真方法」玩積木:教數學,學物理,玩藝術,做樂器…是不是腦洞大開
※以下畫面中出現的道具均為七田真日本原版引進《空間方塊》
手部精細動作
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可在寶媽寶爸的陪護下,利用積木做簡單的手部精細動作練習。
數與量的對應
孩子年齡在1歲多的時候,寶媽寶爸可以利用積木配合卡片,對孩子進行數字與數量的對應練習。卡片的數字框與積木的尺寸是1:1的設置,方便孩子的數字數量練習。
比較的概念
等孩子理解了數量和數字的關係,那麼下一步就是比較的練習,由此可以讓孩子感知大小、多少、長短的概念,同時為幼小銜接做好基礎知識儲備。
空間方位
空間方位的學習和認知,能夠有效提高孩子空間知覺的發展,從而能夠促進處理日常生活能力。配合積木的操作,更能讓孩子直觀的感知與理解其中核心要點。
合成與分解
分解合成其實是加減、進位、退位運算的基礎。但是很多孩子難以理解其中的意思,家長可配合實物去幫助孩子理解其中含義,然後再做練習冊鞏固,才能更好的學習數字的拆解合成。
空間想像力
3-6歲是培養孩子空間思維的黃金時期。三視圖的學習可以使孩子初步建立空間觀念,有效提升孩子的視覺感知、推理能力和空間想像力。最主要的是現在的學習為後期幼小銜接、初中高中、以及未來工作都有一定的幫助。
新品推薦理由
亮點一:進階練習
《空間方塊》是專為2-6歲幼兒研發設計的,是總結七田真63年的課堂經驗而得出的教輔工具。禮盒中除了積木以外,還配套了3本練習冊。3本練習冊是一個進階練習冊,每套題目的內容均採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編排方式。孩子在使用過程中不會感到吃力,從簡單的練習開始,然後逐步建立起自信後,再往後挑戰,無形之中就鍛鍊了基礎能力。
我們都知道,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學齡前,寶爸寶媽一定要幫助孩子培養定時、定量學習的好習慣,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所以建議家長帶著孩子先從第一冊開始做,每天1-2張定時定量,培養孩子的「儀式感」。
亮點二:顏色設定
很多人對於積木顏色都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顏色鮮豔的更適合孩子。其實不然,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專家建議選擇沒有顏色的積木。彩色的方塊,孩子容易將每塊方塊當作一個單獨的個體,即使很多方塊一起拼搭出一些形狀,他們也很難整體把握形態。在搭建的過程中,很難做到邊想像整體形態變搭建。
《空間方塊》正是遵循了這個道理,原材上選用進口櫸木,還原櫸木原本顏色,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玩具本身。同時練習題進階也是遵循了這個道理,練習冊先從黑白的習題開始。而當孩子熟練後,進一步練習會發現習題變成彩色的了,這是因為可以輔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合成與分解的概念。
亮點三:日本原版引進
《空間方塊》是由日本七田真研究所製作發行的,國內版權引進的一款積木練習冊,同時也是風靡日本的一款產品。想必上過七田真課程的家長,對這本練習冊都有一種熟悉感。其實這款空間方塊正是根據課堂內容,以及孩子年齡階段發展需求所設計的。
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意識到,孩子的學習不再是高分低能,授之以漁才是最好的教學。積木組合的變化無窮,和數學的變化無窮,是天生一對!每一塊積木都是一個數字的表現,所以用積木幫孩子建立初步的數字觀念,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知識點雖然被時間吃掉了,數學留在我們身體裡的思維邏輯,處理問題的能力,對於各行各業的人來說都是受益匪淺的。
空間方塊既然那麼重要,家長們還不快快安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