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主播 遠方 嘉賓 十堰柏和心理 曲鷂奇
其實我此刻最想關注的是各位。有沒有誰在這個時間還沒有吃飯呢?
您也可以仔細地思考一下。最近有沒有很定時的去吃飯。曾經的你是不是這樣的經常飽一頓餓一頓,想吃的時候才吃不想吃的時候就不吃,甚至拿自己的身體和不開心的人和事賭氣。
而現在的你呢,卻是這樣的。還沒到飯點兒,就張羅著待會吃什麼。有的時候不餓,但是也會勉強自己/多吃一點。因為面對艱難的工作繁重的任務巨大的壓力,你唯有/好好吃飯,才能打起12分的精神充沛的去做事。
而這樣的轉變/表面上是你開始重視自己的身體,開始愛惜自己懂得了照顧自己。但是更加深層次的來說,好好吃飯,這/是成熟的一種體現。因為你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你的責任越來越大。你再也不敢任性,不敢放肆,不敢透支身體。你還有依靠它,他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努力去撐起你,必須要撐起的天。
還記得在許三觀賣血記裡面,許三觀每次抽完400毫升的血都會奢侈的去/勝利飯店。
去吃一盤熱氣騰騰的炒豬肝二兩,剛好溫熱的黃酒,然後就像是立馬恢復了元氣,又繼續像個正常人一樣可勁的去掙錢。
有個成語叫身不由己。也可以說,一個人的行為不由自己做主,當然也可以解釋為,
一個成年人的身體並非僅僅屬於他自己。更多時刻/是屬於事業家庭以及/需要照料的老人和孩子。不吃飯是一種高調的任性。但是/好好吃飯,是一種低調的承擔。
而真正智慧的人懂得人生的每一步,哪怕是吃飯,這種看起來無關重輕重的小事,也是值得你用心的對待。
有的人如果遇到一點麻煩和困難就寢食難安。而有的人即便面對疾風驟雨,也能,風平浪靜的安心吃下一日三餐。前者所表現出來的著急害怕和慌張,是大多數普通人的正常反應,而後者所體現出的風度、胸襟和格局卻是極少部分優秀者所修煉出的內在的功夫。
有太多的時刻,我們拿不起,放不下,忘不掉,太多的煩惱,憂愁不如意,放在心中糾纏不清,無法掙脫庸人自擾。
但一個人,如果能在面對大事的時候,還可以鎮定自若的好好吃飯證明他有過人的能力,如果,遇事就焦躁,通常走的也不會太遠。所以好好吃飯,真的是一種智慧!
好好吃飯是一種豁達。一直很喜歡蘇東坡不僅因為他詩寫得很好,也因為他達觀的心態。他一生文採出眾,但試圖坎坷。即便數次被貶也不敢做人本色。緣分三年,他因為堅決反對王安石變法,於是第一次被貶那裡氣候惡劣,條件破落。但是那個時候,他卻寫了一首詩,叫做初到黃州。在一字一句當中,你根本看不到他的痛苦哀愁和滿月,反而像極了一個美食家,即便命運多舛,也絲毫不影響他對生活虔誠的熱愛。
可以掌握的。人一旦放寬心。世界就寬了。一旦想得開。路子也都開了。一旦擁有海一般的度量自然就能夠做到波瀾不驚。重要的!從來不是我們有著怎樣的境遇,而是我們是否有一顆豁達的心去包容去消減去接納這一切的不完美。其實人這一生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裕,都會經歷許多苦和難。也許如今的你還不足以應對這一切,但是只要不斷地學習進步和提升,我們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所以不必急躁,不必慌張,不必惴惴不安。
飯/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讓我們做一個開心的吃貨吧。這話是最接地氣的,不是嗎?人是鐵飯,飯是鋼!是吧,我們一旦擁有了力量,才能夠更加勇敢地去面對自己的人生和各種挑戰。所以你現在正在經歷的這些挑戰。是因為自己沒有好好吃飯,沒有底氣嗎?還是你自己個人的真正心態,沒有調好。所以需要找個人來商量看看呢
曲老師:看似在聊吃飯,其實就是在聊自律的重要性。 在某一個時間段裡,做這個時間段應該做的事情。才能達到最高限度的自由。古時候人們把頭懸梁、錐刺股、廢寢忘食當成美談。這不叫自律,可能有點自虐的味道。我更喜歡「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句話,現在生活裡人們說得最需要堅持的兩個事情是學習和減肥。有的人心血來潮通宵達旦的看書學習,才不幾天就熬不下去了,之後看書的事情也不了了之。有的人追求快速減重,不注意自身素質的情況下去節食、甚至進食。擾亂了機能,最後又開始暴飲暴食,減肥也不了了之。有的人是有節制的、有規律地長期堅持一件事情。這樣的安排會更穩定和持久。
在家庭心理治療理論中說,如果家庭中有一名成員出現了行為偏差,那麼家庭的其他成員最重要的是保持自身不受其影響,慢慢的那個有行為問題的成員可能會恢復。如果是在一個家庭裡,孩子學習出現了問題。媽媽變的焦慮,於是影響到爸爸的情緒,夫妻的關係受到影響受又影響到工作,就會因為一個成員的一個問題把整個家庭弄得一團糟。所以從容、穩定、自律的行為就是關係中的修復劑。
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許多人如果遇到不順心的事兒,即便
可以強迫自己簡單地吃幾口,也沒有心思去體味。飯菜的真滋味甚至把香甜的東西也吃出酸苦的味道。
學生曾經問智者。學生最近怎麼用功呢?老師回答他說。即來吃飯困難眠!學生不解地問,平常人不也吃飯、睡覺嗎?這也要學習嗎?智者又打:平常人吃飯的時候,千般計較,不肯乖乖吃飯。睡覺的時候,百般思索不肯乖乖睡覺。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感受。如今,很多人無論是吃飯還是做事,總是心不在焉,無法在當下,真正做到關注。
比如,即便在進餐的時候,你的,心裡還裝滿了那些沒有做成的事,已經離開的人慫不清的帳目,我們回的損失。其實人生,不容易的事兒,十之八九。如果一個人總是沒有辦法,及時地從中跳脫出來,就會活得特別累。
其實環境,是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的。但是我們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卻是我們自己。
曲鷂奇:這篇文章我看過,老師的意思是說: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
而大多數人是相反的,吃飯時想著工作,工作時想著玩。那麼就沒有辦法活在當下,很多心靈導師會說活在當下才是最有力量的。
我曾經也想過如何活在當下。詞彙很熟,但就是理解不了。後來通過心理的學習,終於弄明白,當一個人悔恨、憤怒、沮喪的時候,多半是因為這個人的注意力還停在過去。如果一個人感到焦慮、害怕、是因為這個人把注意力放在了未來。那麼只有人把關注力放在現在也就是當下的時候,人才是平靜的,即感覺不到對過去的懊悔,也感覺不到對未來的焦慮。也就是文中說的:吃飯的時候只吃飯,用心就感覺咀嚼、食物的味道、還有溫度。睡覺的時候只睡覺,對感覺自己的身體的感受、呼吸等,你會發現頂尖的藝術家或者運動員分享秘訣時,他們都會說當時自己只聚焦於自己所做的事,不去想事情的結果,也不去想以前的經歷。
遠方:如果你願意講的話,車城夜未央就願意聽!我們會幫助你一起來想辦法解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