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葉偉民 葉偉民寫作 收錄於話題#寫作圖書館5個
Photo by Ketut-Subiyanto
這是「寫作圖書館」欄目第 3 篇文章
文 | 葉偉民
世界上有些事像「黑匣子」,例如寫作。別人看著你走進書房,最後印出作品,中間經歷了什麼?不知道。所以寫作這事,我們向來過度臆想,最後變成自我憐憫乃至怨恨——都生而為人,憑啥老天爺偏親吻他的腦袋。
作家將「黑匣子」展露人前並非樂事,就像明星看見自己的素顏照一樣。不過也有坦蕩之人,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一書中,就打開了其秘密花園。
有種人惹人生恨,不僅天賦高,還勤奮得可怕。如果你想窺探這位作家勞模的寫作密碼,這本書很合適。但更可貴的是,裡面還有一些如何與寫作相處的哲學。
如果你正準備寫作,對未來忐忑不安,或者已在半途,黑夜中等待光亮。村上的自述將是遠方的駝鈴,走不走得到不知道,但那裡確實有人煙。
天才也不早慧
這是村上的首部自傳,寫了六年,披露了很多成名前的細節。他無疑是天才,而在一般觀念裡,天才是藏不住的,甚少經受寂寞。
村上並無此優待,在決定寫作前,度過了平平無奇的30年。畢業後,不想進公司也不想做公務員,於是開了一家小酒館,欠了一屁股債,有點糟心——
「我已經年近三十了。能稱為青春時代的時期即將落幕,記得多少有些奇怪的感覺:『哦,所謂人生就是這樣轉瞬即逝的啊。』」(第28頁)
時間沒有辜負等待。那是一場棒球賽,他喜歡的養樂多燕子隊對陣廣島鯉魚隊。他一個人斜躺在外場草坪上,喝著啤酒,頭頂晴空,心曠神怡。
一擊漂亮的二壘打,在清脆的擊球聲和稀稀拉拉的掌聲裡,一個念頭毫無徵兆地冒出來:「對了,沒準我也能寫小說。」
那感覺,就像天啟一般。他描寫得極具東方神秘色彩——
「似乎有什麼東西慢慢地從天空飄然落下,而我攤開雙手牢牢接住了它。它何以機緣湊巧落到我的掌心裡,我對此一無所知……其實就是『某一天,什麼東西突如其來地閃現在眼前,於是萬事萬物為之面目一變』的感覺。」(第30頁)
那天晚上,村上坐電車去買了稿紙和鋼筆,花了2000日元。他的時代開始了,地點是自家酒館後廚。此後每天,他白天看店,夜裡寫作。半年後,《且聽風吟》出爐並在日本獲獎。
這麼說,真得感謝那記二壘打,自此世上少了一個蹩腳的老闆,卻多了一位作家。這不是個炫耀的故事,而是說明一個樸素的道理:人人都能提筆就寫,且「笨拙者」更優——
「三下五除二便得出明確的結論。這樣的人(我是說,依我所見)看來不太適合當小說家,倒更適合去當評論家或媒體人,再不就是(某種)學者。」(第85頁)
作品要改七遍
如果你只想感受激勵,讀前四章就可以了。從第五章《那麼,寫點什麼好呢?》到第九章《該讓什麼樣的人物登場?》,就是村上要向你抖的乾貨了。
如果你希望能學得什麼一夜速成的神功,那可能要失望了。作家只是反覆告誡:慢慢寫,天天寫,細細改,與時間成為朋友。
「寫長篇小說時,我規定自己一天寫出十頁稿紙,每頁四百字……因為做一項長期工作時,規律性有極大的意義。寫得順手時趁勢拼命多寫,寫得不順手時就擱筆不寫,這樣是產生不了規律性的。因此我就像打考勤卡那樣,每天基本上不多不少,就寫十頁。」(第107頁)
村上春樹
村上還用相當篇幅講述如何修改作品。在他看來,修改才是「值得費時耗日、津津有味的部分」。每部作品他會修改七遍——
第一遍:大尺度整體加工,甚至整章整章地刪除和騰挪;
第二遍:依然大刀闊斧,但更著眼於細節;
第三遍:修正節奏,看看哪些「螺絲」需要擰緊,哪些需要擰松;
第四遍:細改、「養護」作品;
第五遍:給太太讀稿,如有挑剔的地方,一定修改。
第六~七遍:再給太太看,地毯式修改。
我想,這就是一個世界級作家的秘密武器,總是傾盡全力,極盡本事。然而,很多寫作者卻只是截稿時間的奴隸。
按你喜歡的方式,讓世間理解你
如果你進入本書的後三章,村上將開啟交心模式。例如「我為誰而寫?」這種哲學題。他說從來沒有想過為誰寫,現在也仍然沒有。換句話說,自己開心就好。
你可能覺得他站著說話不腰疼。不過,他的邏輯也是自洽的。在書裡,他告誡:以寫作為生將艱難無比。就連他成為職業小說家這件事,也只能以「震驚」形容——
「不過機緣巧合,偏巧身上有一點點寫小說的資質,又得到幸運眷顧,再加上幾分頑固(往好裡說是持之以恆)性格的幫助,就這麼作為一介職業小說家,一寫便是三十五年有餘。這個事實至今仍然令我震驚,深深地震驚。我想在這本書裡表達的,就是這種震驚。」 (第246頁)
說得相當委婉了。我試著翻譯一下:寫作並能寫出來,是走了狗屎運的事。但它是人生之事,未必是解決當下的鑰匙。若能平衡麵包和理想,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
塞隆尼斯·蒙克
村上是爵士迷,相當贊同鋼琴手塞隆尼斯·蒙克的見解——
「我想說的是,你就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子演奏便好。至於世間要求什麼,那種事情不必考慮。按你喜歡的方式演奏,讓世間理解你做的事情就行,哪怕花上十五年、二十年。」(第197頁)
這藝術觀,多好!
| END |
*本文系「葉偉民寫作」原創稿件,轉載請聯繫授權。
【推薦閱讀】
公號首頁對話框
輸入關鍵詞獲取��
文筆 | 人物 | 特稿 | 讀書
科技 | 伊力亞 | 66號公路 | 商業
專欄 | 採訪 | 習慣
寫作四元素
葉偉民寫作
微信公號:yeweimin121
微博:@葉偉民寫作
知乎:葉偉民
原標題:《如果你撐不下去了,就想想當年躲在後廚寫小說的村上春樹 | 寫作圖書館》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