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撐不下去了,就想想當年躲在後廚寫小說的村上春樹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葉偉民 葉偉民寫作 收錄於話題#寫作圖書館5個

Photo by Ketut-Subiyanto

這是「寫作圖書館」欄目第 3 篇文章

文 | 葉偉民

世界上有些事像「黑匣子」,例如寫作。別人看著你走進書房,最後印出作品,中間經歷了什麼?不知道。所以寫作這事,我們向來過度臆想,最後變成自我憐憫乃至怨恨——都生而為人,憑啥老天爺偏親吻他的腦袋。

作家將「黑匣子」展露人前並非樂事,就像明星看見自己的素顏照一樣。不過也有坦蕩之人,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一書中,就打開了其秘密花園。

有種人惹人生恨,不僅天賦高,還勤奮得可怕。如果你想窺探這位作家勞模的寫作密碼,這本書很合適。但更可貴的是,裡面還有一些如何與寫作相處的哲學。

如果你正準備寫作,對未來忐忑不安,或者已在半途,黑夜中等待光亮。村上的自述將是遠方的駝鈴,走不走得到不知道,但那裡確實有人煙。

天才也不早慧

這是村上的首部自傳,寫了六年,披露了很多成名前的細節。他無疑是天才,而在一般觀念裡,天才是藏不住的,甚少經受寂寞。

村上並無此優待,在決定寫作前,度過了平平無奇的30年。畢業後,不想進公司也不想做公務員,於是開了一家小酒館,欠了一屁股債,有點糟心——

「我已經年近三十了。能稱為青春時代的時期即將落幕,記得多少有些奇怪的感覺:『哦,所謂人生就是這樣轉瞬即逝的啊。』」(第28頁)

時間沒有辜負等待。那是一場棒球賽,他喜歡的養樂多燕子隊對陣廣島鯉魚隊。他一個人斜躺在外場草坪上,喝著啤酒,頭頂晴空,心曠神怡。

一擊漂亮的二壘打,在清脆的擊球聲和稀稀拉拉的掌聲裡,一個念頭毫無徵兆地冒出來:「對了,沒準我也能寫小說。」

那感覺,就像天啟一般。他描寫得極具東方神秘色彩——

「似乎有什麼東西慢慢地從天空飄然落下,而我攤開雙手牢牢接住了它。它何以機緣湊巧落到我的掌心裡,我對此一無所知……其實就是『某一天,什麼東西突如其來地閃現在眼前,於是萬事萬物為之面目一變』的感覺。」(第30頁)

那天晚上,村上坐電車去買了稿紙和鋼筆,花了2000日元。他的時代開始了,地點是自家酒館後廚。此後每天,他白天看店,夜裡寫作。半年後,《且聽風吟》出爐並在日本獲獎。

這麼說,真得感謝那記二壘打,自此世上少了一個蹩腳的老闆,卻多了一位作家。這不是個炫耀的故事,而是說明一個樸素的道理:人人都能提筆就寫,且「笨拙者」更優——

「三下五除二便得出明確的結論。這樣的人(我是說,依我所見)看來不太適合當小說家,倒更適合去當評論家或媒體人,再不就是(某種)學者。」(第85頁)

作品要改七遍

如果你只想感受激勵,讀前四章就可以了。從第五章《那麼,寫點什麼好呢?》到第九章《該讓什麼樣的人物登場?》,就是村上要向你抖的乾貨了。

如果你希望能學得什麼一夜速成的神功,那可能要失望了。作家只是反覆告誡:慢慢寫,天天寫,細細改,與時間成為朋友。

「寫長篇小說時,我規定自己一天寫出十頁稿紙,每頁四百字……因為做一項長期工作時,規律性有極大的意義。寫得順手時趁勢拼命多寫,寫得不順手時就擱筆不寫,這樣是產生不了規律性的。因此我就像打考勤卡那樣,每天基本上不多不少,就寫十頁。」(第107頁)

村上春樹

村上還用相當篇幅講述如何修改作品。在他看來,修改才是「值得費時耗日、津津有味的部分」。每部作品他會修改七遍——

第一遍:大尺度整體加工,甚至整章整章地刪除和騰挪;

第二遍:依然大刀闊斧,但更著眼於細節;

第三遍:修正節奏,看看哪些「螺絲」需要擰緊,哪些需要擰松;

第四遍:細改、「養護」作品;

第五遍:給太太讀稿,如有挑剔的地方,一定修改。

第六~七遍:再給太太看,地毯式修改。

我想,這就是一個世界級作家的秘密武器,總是傾盡全力,極盡本事。然而,很多寫作者卻只是截稿時間的奴隸。

按你喜歡的方式,讓世間理解你

如果你進入本書的後三章,村上將開啟交心模式。例如「我為誰而寫?」這種哲學題。他說從來沒有想過為誰寫,現在也仍然沒有。換句話說,自己開心就好。

你可能覺得他站著說話不腰疼。不過,他的邏輯也是自洽的。在書裡,他告誡:以寫作為生將艱難無比。就連他成為職業小說家這件事,也只能以「震驚」形容——

「不過機緣巧合,偏巧身上有一點點寫小說的資質,又得到幸運眷顧,再加上幾分頑固(往好裡說是持之以恆)性格的幫助,就這麼作為一介職業小說家,一寫便是三十五年有餘。這個事實至今仍然令我震驚,深深地震驚。我想在這本書裡表達的,就是這種震驚。」 (第246頁)

說得相當委婉了。我試著翻譯一下:寫作並能寫出來,是走了狗屎運的事。但它是人生之事,未必是解決當下的鑰匙。若能平衡麵包和理想,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

塞隆尼斯·蒙克

村上是爵士迷,相當贊同鋼琴手塞隆尼斯·蒙克的見解——

「我想說的是,你就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子演奏便好。至於世間要求什麼,那種事情不必考慮。按你喜歡的方式演奏,讓世間理解你做的事情就行,哪怕花上十五年、二十年。」(第197頁)

這藝術觀,多好!

| END |

*本文系「葉偉民寫作」原創稿件,轉載請聯繫授權。

【推薦閱讀】

公號首頁對話框

輸入關鍵詞獲取��

文筆 | 人物 | 特稿 | 讀書

科技 | 伊力亞 | 66號公路 | 商業

專欄 | 採訪 | 習慣

寫作四元素

葉偉民寫作

微信公號:yeweimin121

微博:@葉偉民寫作

知乎:葉偉民

原標題:《如果你撐不下去了,就想想當年躲在後廚寫小說的村上春樹 | 寫作圖書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愛麗絲門羅小說日本熱賣 譯者是村上春樹
    今年9月10日公布的村上春樹翻譯的海外短篇小說選集,其中就包括2013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麗斯·門羅的作品  芒羅小說日本熱賣  譯者竟是村上春樹  旅日華人作家毛丹青昨日在微博中透露,「路過大阪梅田的紀伊國屋書店,看見今年諾獎得主門羅的小說正在熱賣,而最大的廣告是村上春樹翻譯了她的一篇小說,顯得喜感十足。」
  • 村上春樹又又又又又又又回來了!
    如果說《刺殺騎士團長》只是一本普通的懸疑推理小說,那對於村上春樹這種世界頂尖作家來說,完全不必大驚小怪,可偏偏這本小說的分量,很重:村上春樹,一個日本頂尖作家必須同歷史修正主義動向抗爭下去。小說家所能做的固然有限,但以故事這一形式抗爭下去是可能的。」用筆桿書寫正義,真是應了那句話,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別看現在村上春樹掌握著話語權,頭頂著世界頂尖作家的光環,但往前倒退40年,他也曾被生活壓迫的狼狽不堪。
  • 用美食與美景致敬偶像村上春樹
    上大學的時候,車侑陳就讀遍了村上春樹所有的書,還加入了一個村上春樹書迷興趣部落,並為自己取了一個別致名字——胖孫女,這是村上春樹的小說《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中一個人物的名字。車侑陳喜歡偶像村上春樹的文字,尤其醉心於書中關於美食的描寫。
  • 《燃燒》的原作小說裡,村上春樹寫了什麼
    相較之下,村上的小說裡也充滿了曖昧和不確定的故事,但暗示的故事線索還是明白的。《燃燒》海報假如你糾結的是「故事」,那《燒倉房》給出的線索是這樣的。一個中產作家,認識了一個文藝虛無、生活飄忽的女孩子,後來女孩和富裕男混在一起。
  • 村上春樹:「永遠是鴨子,不可能變成天鵝」
    9月13日,《衛報》刊登了對村上春樹的長篇專訪,村上春樹在採訪中透露,他明年將動筆寫一本大部頭的長篇小說。對於自己在日本文學界的處境,他說,自己是「日本文學界的棄兒」,他形容自己是醜小鴨,「永遠是鴨子,不可能變成天鵝」。夢幻在小說中扮演重要角色對於《多崎作》的創作,村上春樹說,「最初,我只打算寫一個短篇小說。
  • 就《挪威的森林》這個書名 村上春樹有話說
    村上春樹的小說寫得最好的,就是《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和《舞!舞!舞》。第一次讀《挪威的森林》讓人很震撼。  村上春樹本來就是想像世界的探險家,他從創作過程中不斷獲得樂趣。另一方面,村上春樹又是個勤勉的作者,多產、多藝,像衝浪者控制海浪、騎手駕馭馬匹那般自如。  村上春樹是一個神奇的會施展催眠術的小說家,他讓所有的細雨都會跳舞,讓所有的粉絲都會粘上憂鬱的香氣。
  • 村上春樹與漫長的告別
    300字時的心情,眼看著那本書才過去一半多,閱讀就兼具一種焦慮的感覺,雖然沒做過鴨子,但我想像中和更年期都已經過去十年的老女人做愛的感覺可能也莫過於此,但總會因為某種難以啟齒的原因或者理由堅持下去,宛如穿著AJ1在泥沼中前行,半年過去了,你十分想脫下這雙鞋,然後躺下去,任憑沼澤吞沒你,但你根本拔不出你的雙腳,你只能想像,這雙鞋已經被泥水腐蝕,細細的沙蟲正在你的襪子裡遊走,你還能感覺到你的雙腳,只是因為蟲子已經爬滿了你腳麵皮膚的每一寸
  • 當你覺得生活很苦,撐不下去的時候,讀這些書籍給你勇氣
    當你覺得生活很苦,撐不下去的時候,讀這些書籍給你勇氣編輯:悅讀有書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困難挫折,那我們用什麼來緩解壓力或者給我們勇氣呢?我認為應該多讀一下經典的人物傳記。很適合撐不下去的時候,覺得生活很苦的時候閱讀。第一本 《矽谷鋼鐵俠》《矽谷鋼鐵俠》這本書是由美國的阿什利·萬斯創作的,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艾隆馬斯克的一生經歷。主人公艾隆馬斯克可以說是一個傳奇的男人了,他就是把自己的電動車改造成火箭的那個男人。主人公艾隆馬斯克是一個大膽的冒險家。
  • 村上春樹也是一位翻譯?他談到,相比寫小說,我更享受翻譯
    但有這麼一天,看到一篇文章,寫著,你喜歡的可能不是村上春樹的文字,而是翻譯後的文字。那時還頗有同感。原來村上也是一位很出名的翻譯。他說,發現自己越來越多做翻譯工作,「幾乎成為最愛的活動了」,「遊走於兩個不同的經驗(翻譯與寫作),有助帶動思潮能量。」
  • 林少華,陪伴村上春樹三十五年
    要讓我想想知名的日本作家,我會想起川端康成、夏目漱石、東野圭吾、渡邊淳一和村上春樹。也許我的記憶不能完全代表這些作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但是估計能代表很多中國讀者的認知。林少華是著名文學翻譯家、作家,《林少華看村上》是一部文學評論集。
  • 村上春樹幹嘛22歲就結婚?《且聽風吟》開始是用英語寫的?
    村上春樹幹嘛22歲就結婚?《且聽風吟》開始是用英語寫的?時報出版社表示,村上春樹在《身為職業小說家》中,首度回顧自己30多年來職業小說家的生涯,全書分成十二回,從入行、到工作的邏輯、乃至於小說的發想創意,可以看出村上春樹工作上的心路歷程。在《身為職業小說家》中,村上春樹首次介紹了為何自己在22歲就結婚。
  • 翻譯村上20餘載——林少華眼中的村上春樹 讀者眼中的林少華
    林少華眼中的村上春樹  他最好的作品是《奇鳥行狀錄》  在當今中國,如果你是一個村上春樹迷,那麼對林少華的名字就不會陌生。從《挪威的森林》到《刺殺騎士團長》,20多年間,林少華翻譯了40多部村上春樹的作品。期間,林少華與村上春樹的會面,至今有兩次,第一次是在2003年。
  • 村上春樹:我是日本文學界的棄兒 永遠是醜小鴨
    9月13日,《衛報》刊登了對村上春樹的長篇專訪,村上春樹在採訪中透露,他明年將動筆寫一本大部頭的長篇小說。對於自己在日本文學界的處境,他說,自己是「日本文學界的棄兒」,他形容自己是醜小鴨,「永遠是鴨子,不可能變成天鵝」。  【聊作品】——夢幻在小說中扮演重要角色  對於《多崎作》的創作,村上春樹說,「最初,我只打算寫一個短篇小說。
  • 推薦書單:村上春樹3大經典小說,你看過嗎?
    村上春樹作品的知名度毋庸置疑,村上春樹和諾貝爾文學獎的糾纏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你讀過村上春樹的作品麼?覺得村上春樹最好的作品是哪部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村上春樹3本經典小說。不過先來介紹一下村上春樹這個人!村上春樹(1949- ),日本小說家,曾在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戲劇科就讀。
  • 村上春樹:叼著奶嘴的大叔不配得諾獎?
    壹好生意不需要太複雜的策略。單眼相機只屬於發燒友,卡片機才是真王道。絕大多數客戶不會有耐心聽你講上30分鐘,他們拆開披薩餅的包裝,要的只是意料之中的那頓飽餐。所謂村上春樹的魅力,就在於他恰到好處地滿足了人們的期望——好故事、對生活無意義的感慨、孤獨感、自我不同的暗證、似是而非的愛……概括而言,就是「人這輩子沒什麼意思」。
  • 在石頭與雞蛋之間,我永遠選擇站在村上春樹這邊
    村上春樹的小說深受歐美作家影響,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氣息。「村上春樹」早已成為一個形容詞、一個符號、一種生活方式的表徵。你可以稱他為小說家,但他可能更願意被稱為「生活家」。2005年年初,一位名叫Moon、33歲的韓國女編輯通過「村上的地盤兒」(村上さんのところ,又譯「村上家」)網站,給村上春樹寫了這樣一封簡訊。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喜歡村上春樹,是因為看了他的小說。《挪威的森林》我整本看了不下十遍,我是偶然在書店裡買到它的,同期買的書還有渡邊淳一的《白色戀人》。如果你沒聽說過渡邊淳一,那我希望你永遠都不要走進他的世界。關於《挪威的森林》,從第一次閱讀開始,我就深陷主人公渡邊的情感世界。他和直子之間的命運糾葛,以及和可愛的綠子的發展曲線,都吸引著我一次又一次的翻看那本小說。
  • 《林少華看村上》:林少華帶你讀懂村上春樹作品的異質性
    而村上春樹則是一種減肥藥,世上最受歡迎的減肥藥,人人都要吃。一句話道盡了村上春樹小說的受歡迎程度,作為當代最著名的日本作家之一,其作品深受歐美作家影響,鮮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文字風格輕盈,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的知名度。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為什麼在國內如此受歡迎?
    村上春樹在日本眾多的小說家中,無疑是最為成功的一個,即使是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以及大江健三郎,在名氣上,那也是無法與之相比。其實要說到村上春樹的魅力,還得從他的比較有名的小說《挪威的森林》說起,這是村上春樹最為著名的小說,相信大多喜愛村上春樹的人都讀過這部小說。那這部小說真有那麼優秀嗎?我認為也只是一般般而已。
  • 村上春樹的魅力
    然而,村上春樹顯然並不屬於這類作家,他寫過大量的散文和隨筆,其中滲透著他的寫作歷程和人生況味。後來,他又把那些鬆散細碎歸攏到一起,歷時六年,揉捏成了一部自傳性質的作品——《我的職業是小說家》。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探察到一位優秀的作家是怎樣煉成的。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裡,作者像是在演講一樣,以直白暢達的語言述說了自己對於一些重要話題的思考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