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相聲原聲:科學與迷信(附:相聲資料)

2021-03-04 嘉靖文化

老舍這些「說學逗唱」的功夫是從哪裡來的呢?

1937年2月3日,濟南《中報》第二版上刊登了一篇「花邊新聞」,題為《老舍的老師是兩個濟南說相聲的》。

文章開篇即「揭秘」雲:

  說到老舍學幽默小說的地方和老師,是很有趣的。在濟南住過的人都知道濟南的趵突泉邊有個勸業商場,那裡邊有兩個「說相聲」的,叫吳景春、吳景松,「相聲」很有名!

老舍是他們的好主顧,差不多每天必到。老舍就從他們那裡學得一些使聽眾喜樂的技巧,一些俏皮話……這些玩意兒到了大學教授老舍筆底下,群龍活躍,使讀者笑一陣,可就有了藝術價值了……

  吳景春、吳景松皆為濟南相聲界知名老藝人。吳景春早年拜師京城「相聲八德」之首的裕德隆,技藝全面,尤善說「文哏」,平時文質彬彬,好似教書先生。吳景松又名吳煥文,是吳景春之弟,師承濟南相聲名家崔金霖,上過幾年私塾,既能寫文章,也能自己編創段子。

  原來,當年老舍寓居南新街中段茅舍小院,趵突泉與勸業場即在南新街北口不遠處。故而老舍常於教書寫作之餘來此逛逛,去趵突泉畔聽大鼓書,去勸業場裡聽相聲。

  當時趵突泉南院是個小商場,雜貨攤遍地。呂祖廟前有「觀瀾亭」、「望鶴亭」、「四海春」等幾家書場茶社。女鼓書藝人在那裡演唱梨花大鼓。茶社內玻璃窗下擺幾張方桌藤椅,茶桌上放置細瓷蓋碗茶。窗外泉水噴湧,飛珠濺玉;窗內鼓板叮噹,琴聲悠揚,確乎是閒適雅致得很。雅致歸雅致,卻非一般民眾可以涉足之地。當時聽大鼓書流行「捧角」與「點活」(點曲),進茶社茶資兩角已是不菲,茶客「點活」則至少需一塊大洋!因此當年老舍寫了個短篇小說,寫一個窮大學生與兩名女鼓書藝人之間的故事,小說即名《末一塊錢》。

  勸業場西南角上有「泰祥書場」(王壽成注,山東大鼓家庭演唱班,成立於民國初年,班主李泰祥。班址在濟南趵突泉東後營房。由其妻山東大鼓藝人李大玉領銜主演。並有弟妹李二玉等參與)等幾家書棚,多是評書與西河大鼓。當年說相聲不登大雅之堂,相聲藝人就在勸業場中間空地上撂地賣藝。當時吳氏兄弟與崔金霖、劉劍秋等五六名相聲藝人,在南崗子、大觀園、勸業場三地輪流說「濟南口」的相聲。

  進書棚聽段書,不過二分錢;而在露天地上聽說相聲或看「說武老二」,很多人則是蹭聽蹭看。待藝人要撿錢時,轟的一聲站在圈外的人便散了一大半。趵突泉也好勸業場也罷,這種三教九流混雜之處,當年自覺有些社會身份的人物,是不會來此湊熱鬧的。然而在這兩處斯文君子不屑一顧的場所,竟不斷發現大名鼎鼎的舒先生的身影。

  當年老舍與吳氏兄弟等民間藝人都有哪些交往?如今已無從查考。不過老舍曾在《八方風雨》一文中明確說:「當我還在濟南的時候,因時局的緊張與宣傳的重要,我已經想利用民間的文藝形式。我曾隨著熱心宣傳抗戰的青年們去看白雲鵬與張小軒兩先生,討論鼓詞的寫法。」

  或許就是憑著在濟南趵突泉和勸業場等處學得的這些民間功夫,抗戰之中老舍編寫發表了不少鼓舞軍民士氣、供藝人演唱的抗戰相聲和大鼓詞。當時老舍還曾多次自告奮勇登臺表演。在武漢他與滑稽大鼓藝人「山藥蛋」富少舫攜手登臺表演雙簧;在重慶他與相聲藝人「小地梨」歐少久說過對口相聲;在北碚他還與作家老向與學者梁實秋一起登臺說相聲。

相關焦點

  • 老舍聽完這個段子說:相聲是非改革不可了
    到了1949年北平解放後,相聲一度被冷落,啟明茶社也停業了。西單遊藝社的屋子改為了曲藝藝人用來學習革命知識的課堂,在這種形勢下,自然也少有人聽相聲了。不過相聲藝人也不甘落後,多數人在積極尋找著自力更生的出路。
  • 當年相聲TV,《釣魚》《糾紛》《空城計》,為何銷聲匿跡?
    在相聲行業歷史的長河中,曾先後出現過一些相聲表演形式的改革,比如化妝相聲,曾經在上世紀中葉流行了一陣,在八十年代的春晚上,王剛和趙連甲還表演了一個化妝相聲《拔牙》,之後就很少看到了。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個新的相聲創新形式「相聲TV」橫空出世,這種將相聲搬到電視上形成原聲相聲劇的表演形式剛推出就被觀眾們熱捧,大家紛紛表示,簡直太好看了,更有意思了。現在回過頭來看,相聲TV那麼火,其中有三個原因不得不提,一個是能拍成相聲TV的基本上都是經典段子,而且還都是原聲。
  • 相聲演出將面臨大整頓,張雲雷遭吐槽,螢光棒相聲或絕跡
    不過,之前在某劇院上演的話劇《茶館》,由於太先鋒、太有實驗性,因此在演出途中被不少現場觀眾大喊「退票,對得起老舍嗎?」。最終,不少觀眾中途退場,並獲得了退票。張雲雷調侃京劇藝術家事件發生後,人民日報、央視、新華網、北京日報、新京報、曲協等央媒、機構不僅予以了嚴厲批評,還建議有關文化部門加大對相聲、相聲市場的監管懲戒。12月7日,文旅部正式發布通知。
  • 聽相聲揮舞螢光棒?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
    相聲大師侯寶林有個拿手名段《關公戰秦瓊》,說的是大軍閥韓復榘家裡唱堂會給韓老爹慶壽。韓老爹有點地圖炮,嫌《千裡走單騎》不好——山東人不聽山西人的戲,要聽一出《關公戰秦瓊》。唱戲的忌憚韓家的勢力,不敢笑話他不懂,就現編把相差四百年的兩位攢到一塊兒,來了段大亂鬥。相聲諷刺的是舊軍閥不學無術,但也說明了外行觀眾會破壞藝術創作的道理。
  • 「名流茶館」入駐上海梅花節 津味相聲助陣海派風情
    張道正 攝天津著名相聲團隊「名流茶館」演員在演出中。 張道正 攝天津著名相聲團隊「名流茶館」演員在演出中。 張道正 攝   中新網上海2月4日電 (記者 張道正)「梅林·2015上海梅花節」媒體採風會暨「名流茶館」相聲專場演出4日在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梅園舉行。這是天津著名相聲團隊「名流茶館」首次亮相滬上,入駐上海梅花節。來自津門的相聲演員們用最地道的津味相聲為海派文化增添一些別樣風情。
  • 那十年就馬季能說相聲 馬季在遺著中辯稱 我為相聲爭得一席之地
    馬季被譽為歌頌型相聲的鼻祖。其實,最早表演歌頌型相聲的不是馬季,而是瀋陽的相聲老藝人小立本(本名李錦良)。他和楊海荃合說《社會主義好》,歌頌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開創歌頌型相聲之先河。此後,常寶華的《昨天》、劉寶瑞、郭全寶的《活動之家》以及老舍的《試驗田》也都是歌頌型相聲。
  • 雙語相聲與眾不同:當相聲遇上「歪果仁」
    如今,這門地地道道的中國民間傳統藝術,正受到越來越多「歪果仁」的喜愛,他們常常出現在各種相聲表演與大賽中,而且說起相聲來中文倍兒溜,繞口令、歇後語、傳統小段都和中國相聲演員一樣得心應手,他們說相聲別有「笑果」,獨具風情。
  • 郭德綱于謙相聲裡的幾個北京方言俚語 很有趣
    常聽郭德綱于謙相聲的都會發現,他們倆的相聲不像趙本山趙家班的小品有濃厚的地方語言特色。一點也沒有也不現實,相聲本來就是出自京津,郭德綱于謙相聲裡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北京天津的個別方言詞彙。郭德綱曾經在一段相聲裡說過相聲普通話和北京話之間的關係,既不是完全的普通話又不是北京話,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種語言。方言俚語會讓特定的人群感覺親切,當這些方言俚語被藝術大師們包裝和傳播以後,就不僅僅是對一種方言的傳播了,同時傳播的也是一個區域的文化。
  • 交大博士公式相聲李宏燁能否帶來與傳統相聲不一樣的新相聲
    李宏燁是個天津人,上海交大的博士,他妻子也是博士,倆人搭檔說相聲。先在上交大校園走紅,後來視頻傳到網上,成為網紅。李宏燁自稱自己的相聲是公式相聲,就是完全可以套路化,比如幾分鐘抖個包袱,加個梗什麼的。李宏燁還就這理論寫了書,頗有博士範。
  • 圖樂相聲社:讓小劇場相聲紮根包頭
    過去,人們想看一場相聲演出得跑到北京、天津,不少發燒友為了聽相聲還得專程去德雲社。2015年起,包頭本土出現了一個小劇場相聲演出團體——圖樂相聲社。從此,包頭人在家門口就可以聽到正宗的相聲,除了傳統段子,還有不少原創作品,原汁原味、可品可樂。
  • 臺灣另類相聲解析:十大「話劇」救相聲?
    第1頁:十大「話劇」救相聲?》,中國人的毛病 第6頁: 五、《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全世界最精彩之中國語言劇場 第7頁: 六、你見過一場相聲能將儒、道、墨、法等諸子百家、陰陽五行全趣味式調侃出來的嗎?"哇塞,相聲還可以這樣說!"這就是網友看完臺灣相聲的第一反應。  1949年後,很多到臺灣的外省青年,經常聚到茶社書場聊天。其中有一些有演繹才華的人開始組織演出活動,他們中以魏龍豪和吳兆南最為出眾,兩人都是北京人,都曾是內地"啟明茶社"的茶客和相聲票友,表演的都是北京的相聲段子。
  • 天津名流茶館大年初四舉行相聲精品集萃演出
    新華網天津頻道1月23日電(記者周潤健)為喜迎建店20周年,1月26日,大年初四,天津名流茶館將在中國大戲院舉辦一臺相聲精品集萃和一部大型相聲笑劇《智取威虎山》。
  • 去天津聽相聲,這7個茶館會讓您不虛此行!
    天津相聲成名已久,以諷刺見長,富於幽默感,說逗俱佳,有句話叫:相聲演員能在天津說紅,才叫紅。天津茶館眾多,您隨便走進一家,就可能臺上正說著相聲呢!茶館不但茶葉好,水開,角兒也好,所以很多人來天津,是一定會去茶館聽一段相聲的!喝著蓋碗茶,嗑著瓜子,聽著諷刺幽默的段子,還有什麼比這更樂呵的呢?
  • 75年前中山公園這場相聲大會人山人海,都說了些什麼?
    相聲的發源地是北京。不過老北京人聽過相聲的絕少,因為相聲從前常演於天橋、廟會、鼓樓與鐘樓之間那片地段上,聽相聲的不過幾十人。又因露天造成「颳風減半,下雨全完」,相聲最早的聽眾絕對超不過幾十人。範軍(左)、韓蘭成表演相聲《永遠的笑聲》。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相聲聽眾什麼時候開始超越百人了呢?是自1932年「啟明茶社」開始的。
  • 名流茶館試水合肥贏來叫好聲 津味相聲走出去再拓新路
    中新網天津1月14日電 (記者 張道正)「我們天津的茶館相聲能在合肥駐場演出半年,以前不敢想。」天津名流茶館總經理於承豔14日接受採訪時稱,此次「試水」合肥,並在壘街茶館站穩腳跟,這說明只要作品好,北方的曲藝在南方也有市場,有更多的觀眾喜歡津味相聲,對相聲的發展而言,亦是一條新路。  天津名流茶館成立於1991年,是改革開放茶館行業復甦以來天津第一家具有傳統民俗特徵和舉辦民間演出性質的天津相聲茶館。
  • 荷風竹露:相聲不再諷刺,難免要諷刺相聲
    (9月19日新華網)  中央電視臺相聲大賽正在進行,通過前幾天的比賽段子來看,諷刺相聲鳳毛麟角,更多的是隔靴搔癢、雞毛蒜皮式的相聲,插科打諢的純娛樂相聲佔據了一席之地,中央電視臺相聲大賽是檢驗全國相聲創作和表演最高水平的群英會,諷刺相聲的繼續缺少,不禁讓人擔憂,中國的相聲水平怎麼體現?失去了諷刺,相聲還是相聲嗎,相聲還能幹什麼?相聲的生命力何在?
  • 著名相聲演員去世…
    德雲社相聲演員高峰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文稱相聲演員鄭文昆去世公開資料顯示,鄭文昆原名鄭延祿,筆名鄭源,1945年生人,河北省大成人,漢族。
  • 易烊千璽說相聲怎麼回事 易烊千璽個人資料女友是誰
    易烊千璽說相聲怎麼回事 易烊千璽個人資料女友是誰時間:2020-03-20 22: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易烊千璽說相聲怎麼回事 易烊千璽個人資料女友是誰 易烊千璽說相聲 熟悉娛樂圈的人都知道一點,當芒果不在炒話題的時候,那就是在準備一個大爆點。
  • 相聲三大家族已逐步沒落,新的相聲格局逐步顯現
    說起相聲我們大家可能都會隨口說出自己心目中的相聲偶像,但是我相信說的更多的依然是在中國相聲界威望極高的相聲三大家族。侯寶林為代表的侯派相聲,以柳活見長。以馬三立為代表的馬派相聲,單口見長。再就是以常連安為代表的常派相聲。作為近代中國相聲的三大不同風格的相聲家族,都為中國傳統相聲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 「公式」相聲是脫口秀?李宏燁並不認同,發文解釋什麼才是相聲
    侯寶林大師曾經說過「相聲是一種紮根在最底層觀眾中最粗鄙笑聲中的一種藝術」,相聲的發展離不開觀眾的根本,離不開說學逗唱的根本,但隨著相聲的日新月異的發展,帶來了創新,相聲再也不像天橋下的相聲那樣靠著四門功課來取悅觀眾,加入了新的元素之後的相聲界可謂是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