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樂福的生鮮超市「極鮮工坊」落地了!首家店在武漢家樂福十升店內,採用的是「店中店」的模式……如此一來,除了武商的「獐子島海鮮體驗店」、中百倉儲的「鮮百傳奇」,武漢市民在購買生鮮時又多了一個選擇。
實際上,在很早之前家樂福就說了:我要做生鮮電商!而前段時間,與騰訊、永輝籤署合作協議的時候,家樂福又提到:要藉助永輝的業務知識,尤其是對生鮮產品的理解,發展自己的生鮮業務……此次,「極鮮工坊」的落地也說明了家樂福的生鮮業務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但是,很多人好奇的是:作為「極鮮工坊」在國內的首家店,家樂福為什麼不選擇開在北京、上海,而是選擇了武漢?而且,在武漢零售巨頭中百、武商等已經布局的情況下,家樂福的「極鮮工坊」還有優勢嗎?
首先,武漢有需求。從飲食習慣上而言,武漢當地人比較喜歡吃河鮮、海鮮,對於各類海鮮的消費量都在逐年增長,對於優質海鮮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同時,武漢人愛吃、會吃,願意在吃上面花費時間和金錢,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家樂福信心,
其次,相較於北京、上海而言,武漢的生鮮市場競爭相對和緩。我們以上海為例,盒馬鮮生在上海已經有了超10家門店,且深受當地消費者的歡迎。在這樣的情況下,家樂福再去開店,顯然優勢並不大。而武漢近兩年發展較快、對於新事物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同時,相比於北京、上海等地而言,武漢雖已有「生鮮+餐飲」的模式,但競爭相對和緩。
除此之外,選擇武漢可以充分發揮其供應鏈優勢。目前為止,家樂福在武漢擁有9家門店,算是門店數量較多的城市之一。而此次選擇的家樂福十升店,也是家樂福在武漢的第一家店,地理位置較為理想,且對周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消費偏好較為熟悉。在此情況下,「極鮮工坊」完全可以藉助家樂福賣場的供應鏈優勢,實現快速發展。
那麼,家樂福是如何做的呢?據悉,「極鮮工坊」的總面積大約在200平,其中就餐區佔到20%左右。在選品上,主要以海鮮產品為主,覆蓋各個品類,如阿拉斯加帝王蟹、波士頓大龍蝦等。同時,這些海鮮產品多採用全球直採的模式;並提供挑選、加工等服務,實現從產地到消費者的全鏈條服務。這與盒馬鮮生、鮮百傳奇等並沒有什麼不同。
但是,與阿里盒馬鮮生、中百「鮮百傳奇」等要麼另開門店、要麼對現有門店進行大改造不同,家樂福「極鮮工坊」採取的是店中店的模式,且並沒有對原先的賣場進行重新規劃,可見試水意味明顯。但由於武漢的生鮮超市領域競爭相對和緩,因此家樂福還是有很大的機會。
可以肯定的是,武漢的這家「極鮮工坊」充當的是「試驗田」的角色。一旦模式成熟,「極鮮工坊」將陸續在家樂福的其他門店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