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實施糖尿病防治行動 40歲開始每年測1次血糖

2020-12-27 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健康人40歲開始每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可通過飲食控制和科學運動降低發病風險,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轄區內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規範的健康管理服務……健康河北領導小組日前制定印發的《健康中國·河北行動 (2020—2030年)》明確提出,將實施糖尿病防治行動。

根據該行動,具備以下因素之一,即為糖尿病高危人群:超重與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兒 (出生體重≥4kg)生育史。6.1mmol/L≤空腹血糖 (FBG)<7mmol/L,或7.8mmol/L≤糖負荷2小時血糖 (2hPG)<11.1mmol/L,則為糖調節受損,也稱糖尿病前期,屬於糖尿病的極高危人群。

該行動提出,糖尿病前期人群可通過飲食控制和科學運動降低發病風險,建議每半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或餐後2小時血糖。同時,密切關注其他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 (包括體重、血脂、血壓),並給予適當的幹預措施。超重或肥胖者應努力控制體重。糖尿病患者要經常監測體重、快速血糖、血脂和血壓,每3個月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控制飲食,科學運動,戒菸限酒,遵醫囑用藥,定期進行併發症篩查。

在社會和政府層面,該行動還明確提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要求,為轄區內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規範的健康管理服務,對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落實糖尿病分級診療服務技術規範,鼓勵醫療機構為糖尿病患者開展飲食控制指導和運動促進健康指導,對患者開展自我血糖監測、健康管理、早期預防及識別糖尿病併發症進行指導。

同時,要促進基層糖尿病及併發症篩查治療標準化,提高醫務人員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早期診斷、規範化治療水平,及早幹預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伴腎臟損害、糖尿病足等併發症,減少或延緩併發症發生、進展,降低糖尿病致殘率和致死率。同時,要依託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推進「網際網路+公共衛生」服務,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糖尿病健康管理手段,創新健康服務模式,提高管理效果,開展糖尿病管理質量與效果評估。

相關焦點

  • 河北實施糖尿病防治行動 促進基層糖尿病及併發症篩查治療標準化
    ■ 6.1mmol/L≤空腹血糖(FBG)lt;7mmol/l,或7.8mmol/l≤糖負荷2小時血糖(2hpg)lt;11.1mmol/l,為糖調節受損,屬於糖尿病的極高危人群。健康人40歲開始每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轄區內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規範的健康管理服務……健康河北領導小組日前制定印發的《健康中國·河北行動 (2020—2030年)》明確提出,將實施糖尿病防治行動。
  • 糖尿病就是血糖高?走出糖尿病防治四大誤區
    四大誤區 誤區1 糖尿病就是尿糖高或者血糖高 「糖尿病不僅是血糖或尿糖高,而且是一種漸進性、隱匿性、全身性疾病,需要進行科學、規範的綜合防治。」郭姣解釋說,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形成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多項代謝紊亂。
  • 全面解析糖尿病腎病的篩查與防治
    全面解析糖尿病腎病的篩查與防治 糖尿病腎病(DKD)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患者中大約有20%-40%的患者發生糖尿病腎病。全球範圍內,糖尿病腎病是尿毒症的首要原因(佔1/3)。
  • 早預防:妊娠糖尿病患者 近40%產後血糖仍然異常
    專家認為,其實不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後仍有30%—40%的人血糖異常。這部分患者大部分屬於糖尿病前期,如果及早進行幹預,可避免發展為糖尿病。37歲得糖尿病禍根竟是七年前埋下阿蓉今年37歲,最近體重下降明顯,容易疲勞,到醫院檢查發現血糖併合酮症,診斷為「糖尿病」,因血糖太高並發酮症(因糖代謝紊亂加重,脂肪分解加快
  • 夾手指就能測血糖,人工智慧讓糖尿病管理變簡單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劉敏 記者 梅書華)不用戳針只需夾一下手指就能測血糖,在特製健身椅上「練一下」就能測出肌力還能獲得運動處方,掃描一下皮膚便可以「偵查」出有沒有糖尿病的相關併發症……近日,在南京舉行的2020數字健康與糖尿病論壇上,現代快報記者看到了不少黑科技,由智慧醫療賦能,讓糖尿病慢病管理變得更簡單,更方便。
  • 糖尿病防治,基層醫療機構該怎麼做?
    1.年齡≥40歲; 2. 一級親屬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3. (四)糖尿病高危人群,管什麼? 1.學知識,基層醫務人員應通過各種健康教育宣傳手段,宣傳普及糖尿病相關疾病知識,幫助其認識自身危險因素和糖尿病防治知識及疾病危害,自覺行動積極參與糖尿病防控。
  • 想知道有沒有糖尿病?做這個檢查更快知道答案
    這就麻煩了,發現一次血糖異常,還要再找一天去測一次,才能把這顆揪著的心放下來。再說,國內研究顯示,咱們中國人僅測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診率較高。而且,血糖受前一天的飲食影響也挺大的,屬於一個不夠穩定的指標。有沒有啥簡單的方法,到底有沒有糖尿病,能趕緊給個痛快話呢?
  • 空腹血糖或餐後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嗎?醫生:很多人被誤診為糖尿病
    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不斷升高,近年來「糖尿病」這個詞也頻繁出現在各大網絡媒體之中,公眾對糖尿病也不再陌生。但對於糖尿病的診斷,許多人只記住了空腹血糖大於7.0,餐後血糖大於11.1,一旦發現自己的血糖高於上面數值,就以為自己患了糖尿病,甚至開始使用降糖藥。
  • 科學防治糖尿病 遠離「甜蜜的負擔」
    糖尿病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類型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四大類。其中,1型糖尿病少見,常在幼年和青少年階段發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確。2型糖尿病常見,在我國佔糖尿病患者的95%以上,病人多超重或肥胖,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多見於成年人,病因包括胰島素抵抗、胰島素進行性分泌不足或兩者兼有。其他兩種糖尿病的患者則相對較少。
  • 國家衛健委:預防糖尿病應做好五項工作
    中國消費者報訊 11月14日是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護士與糖尿病」。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有關要求,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發布了關於開展2020年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宣傳活動的通知,推進糖尿病防治工作。糖尿病控制不良將產生嚴重危害。
  • 測血糖顯示7.3,是有了糖尿病嗎?要看是否符合這三個條件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朋友問:在家用血糖儀測了個血糖是7.3mmol/L,是有了糖尿病嗎?通讀本文後就會知道答案了,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也非常明確,《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血糖管理給出了明確的標準,即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即可診斷為糖尿病,但就是這兩個簡單的數字背後卻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因為糖尿病在目前來說是不可逆的,在診斷時要做到精準無誤差,至少同時符合三個條件。
  • 降血糖最好的5個方法,糖尿病患者注意了!
    ,比如了解飲食原則、運動原則、糖尿病的由來、血糖監測知識、併發症預防等等。 4、測血糖:根據實際情況安排監測次數 糖尿病友可以根據最近血糖的好壞來安排測血糖的次數,即血糖好的時候,
  • 7歲糖尿病小患者,自己扎針測血糖-糖媽媽的故事感動朋友圈!
    (小糖友的家在雲南永善一個偏遠且風景秀麗的小鎮上)2016年5月22日,這一天讓我終身難忘,也給全家人帶來了一個致命的消息:馬上7歲的兒子確診為1型糖尿病。「早期症狀沒有注意」兒子一直有尿床的習慣,但是從4月底開始,兒子每晚都要起來排尿3-4次,尿完之後還要喝水。由於我們的疏忽,當時沒把這些事放在心上。因為兒子從出生以來,從沒生病過,連感冒藥也沒吃過,所以根本就沒想到會發生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時間一晃就到了5月22日,那天是禮拜天,想帶孩子去醫院看看。
  • 防治兒童糖尿病,吃出來的病能再吃回去嗎
    糖尿病經常被人們稱為「富貴病」,不當飲食或吃得太好常會誘發糖尿病。近年來,隨著小胖墩兒的增多,2型糖尿病患兒呈現出增加趨勢,加強防治刻不容緩。專家表示,營養治療作為糖尿病綜合防治手段之一,意義重大。
  • 《糖尿病科普核心信息》正式發布
    全文如下:前言:糖尿病科普的意義我國是糖尿病第一大國,在中國糖尿病發病率高,但知曉率低。大眾對於糖尿病也還有很多誤區,缺乏具有權威性和易於大眾理解的糖尿病科普知識。通過此次糖尿病科普將支持健康中國行動的兩個專項行動:健康知識普及行動以及糖尿病防治行動。
  • 1歲男童患糖尿病一天要扎十幾針 手腳布滿針眼
    【講述】一天最少測8次血糖注射4次胰島素好幾次給孩子扎針前,宋麗都要試著在自己手上扎一針。「想試試孩子到底有多疼,我真是恨不得替她受了。」話沒說完,宋麗的眼淚就吧嗒吧嗒往下掉。她懷裡1歲的孩子,3個月前檢測出了糖尿病。
  • 「聯合國糖尿病日」再說糖尿病——早發現早預防
    據統計:當前全球20-79歲成年人當中,已有2型糖尿病患者4億6300萬人,以目前的發病趨勢,2045年全球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將突破7億,增長率51%。 目前,我國糖尿病發病率為2%/年,糖尿病前期患病人數為血糖正常受試者的近三倍。
  • 血糖指數8.39,是糖尿病嗎?
    有明顯糖尿病臨床症狀(三多一少)者,只要一次異常血糖值即可診斷。無症狀者診斷糖尿病需要兩次異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試驗。 當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為糖尿病。
  • 一人得病全家上,防治糖尿病要以家庭為主戰場
    今天,咱們就以最常見的糖尿病為例,來聊聊這事兒。從糖尿病的發病率來說,咱同胞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當前為10.9%,從性別區分來看,男性為11.7%,女性為10.2%,總趨勢是發病呈現年輕化,40歲以下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達5.9%。從這些數據來看,很難挑出幾個家庭是與糖尿病無關的。咱兒在這兒要先插播個基礎知識,是有關血緣的。
  • 怎麼提早發現糖尿病,有什麼症狀嗎?聽醫生怎麼說
    我國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議,2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現糖尿病時,應該儘早篩查有沒有眼睛的損害,1型糖尿病患者也要在診斷後5年內進行篩查。糖尿病人一旦發現有眼部疾病的改變應儘早進行幹預、治療首先就是控制好自己的血糖,一般將空腹血糖控制7mmol/L以內,餐後2小時血糖至少控制在10mmol/L以內,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內。當然,如果年齡較大(65歲及以上)可以適當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