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陷AI同傳造假疑雲:機器翻譯還有多遠?

2020-12-11 網易財經

(原標題:科大訊飛陷AI同傳造假疑云: 從機器朗讀到機器翻譯還有多遠?)

本報記者 倪雨晴 廣州報導

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剛落幕,科大訊飛卻陷入了「AI同傳造假」的風波。

9月20日,一位同傳譯員在知乎上發文稱,在上海的一場會議中,訊飛的翻譯其實為人工同傳,並非機器智能翻譯,並且譯文由機器進行朗讀。

這容易讓觀眾產生「都是人工智慧翻譯」的錯覺,而忽略背後同傳譯員們的勞動成果。對此,9月21日,科大訊飛的回覆是,「科大訊飛從來沒有把同傳翻譯包裝成機器翻譯。」

9月21日,科大訊飛董秘、高級副總裁江濤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說道:「儘管機器翻譯獲得發展,明年能達到英語專業8級的水平,但依然沒辦法代替同傳。科大訊飛沒有提到AI同傳,並沒有造假吹牛,目前的情況是一個誤會。」

他進一步解釋道,科大訊飛的智能會議系統有兩種工作模式,一種是全自動翻譯,系統識別中文並轉化成英語、日語、韓語等同步顯示在屏幕上;另外一種就是在專業的會議上,直接獲取現場同傳的聲音,再同步到大屏幕上。「科大訊飛沒有做混淆,而同傳的對接是由會議主辦方聯繫的。」

科大訊飛方面還提到,當機器同時提供轉寫和翻譯服務時,文字展示區Logo顯示為「訊飛聽見—離線翻譯系統」;機器僅提供轉寫服務時,文字展示區Logo顯示為「訊飛聽見」。訊飛聽見是科大訊飛旗下提供語音轉寫、翻譯的平臺。

儘管目前語音識別成為AI的先行領域,但是語音翻譯依舊是一大難題,現階段無法精準翻譯屬正常現象。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識別同傳的譯文在業內屬於普遍的做法,不少公司以此進行誇大宣傳。

人工還是智能?

談及人工智慧時代,機器能否代替人工是關注焦點。在語音領域,科大訊飛表示,希望通過語音轉寫和翻譯技術幫助同傳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失誤,形成人機耦合的同傳新模式,並不是去替代同聲傳譯。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不同場合均表示,人機協同、人工智慧+行業,才是未來人工智慧最有希望做成的。

在走向人機耦合的操作過程中,智能固然離不開人工,但是,雙方在配合工作中發生了「摩擦」。

對於此次同傳譯者的「投訴」,Ledge同聲翻譯創始人王民傑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除了用機器人的聲音把譯文讀出來不太普遍之外,其他(機器識別同傳譯文)都很普遍。對於外國人的英文演講,基本上採取的模式就是由我們人工同傳翻譯成中文,然後他們再把我們的中文從聲音轉換成文字顯示在大屏幕上。」

「因此,同傳界的很多人都覺得是科大訊飛剽竊了我們的勞動成果,讓觀眾誤以為是機器在同傳,而不是人工同傳。」王民傑繼續說道,「但是我們在處理問題上也是兩難,我們希望科技能夠發展,幫助我們進行翻譯。但是現在人工智慧被過度誇大,我們身份特殊,也擔心外界說自己由於害怕失業而進行攻擊。」

王民傑的翻譯公司和科大訊飛合作密切,此次事件發酵後,他也向科大訊飛提出意見,希望對方在大屏幕上顯示他們只是語音識別,聲音來自同傳。

另一位資深同傳譯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個人覺得機器代替人工同傳還要很長時間,人機結合更實際。」

訊飛翻譯產品經理劉晨璇則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復盤道:「事情發生在9月19-20日舉行的2018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上,我們向主辦方提供了兩種方案,一種是自動翻譯,另一種是對同傳語音進行識別,屏幕是轉寫的同傳語音,我們並沒有對此進行包裝。」

也有人工智慧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其實大家都用這種方式進行,有「偷換概念」的嫌疑。但是同傳譯者的智慧財產權有待商榷,一般其產權屬於僱用了同傳的公司。

在近年來大眾對於人工智慧、人工翻譯的期望頗高。而反觀公司,也有將產品「趕鴨子上架」的情況出現。當然,語音方面有不少成熟的解決方案,然而觀眾的預期和企業產品效果之間差異過大,也導致此次風波發酵。

語音識別仍存瓶頸?

在2017年,科大訊飛就曾表態:現階段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不需要「被神化」。 「目前,機器翻譯已經取得非常大的進步,在衣食住行等常用生活用語上的中英翻譯可以達到大學六級的水平,能夠幫助人們在一些場景處理語言交流的問題,但距離會議同傳以及高水平翻譯所講究的『信、達、雅』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對於人工耦合,江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科大訊飛的人工智慧系統會結合聽和看的信息,也會針對關鍵詞進行解釋,相當於有一個助手在幫助譯者進行翻譯,降低了同傳口譯者的工作強度。而科大訊飛已經和上海外國語大學成立了研究院,探討人機協同模式。在本周的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就有三個嘉賓發言採取了人工耦合的模式。

應該說,科大訊飛在語音領域技術領先,但是仍面臨著不少瓶頸。

首先從科大訊飛的產品技術方向來看,主要包括語音交互、機器翻譯、文本識別。其中,語音交互是科大訊飛的老本行,包括語音識別、語音合成等。另外,採用日趨成熟的自然語言理解,也為語音交互提供了更強的支撐。

尤其是語音合成方面,科大訊飛在業界比賽中屢次奪冠。其通過機器學習提取聲音的特徵,通過聲學波形合成出仿真聲音。該技術的難點之一,就是如何能夠騙過耳朵達到真人說話的效果。

但是在技術成熟的同時,仍有難題需要攻克。比如,遇到同音字識別、環境比較嘈雜的情況以及中文和英文夾雜的時候,語音的識別率就會下降。

劉慶峰在2018世界人工智慧上表示,科大訊飛是全球唯一在語音合成中機器超過人工的公司,在安靜的環境下,演講主題確定的情況下語音準確率高,但是多人說話噪音環境下的識別率是關鍵。在他看來,通過大規模後臺服務集群,語音識別正在走向實用。同時,用戶也對方言、多人說話、安全保護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一位人工智慧從業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需要得到攻克,這就涉及到機器的知識、情感、邏輯等能力。而這三個人類在幼兒時期就能掌握的機能,對於機器來說是難上加難。語音本身不是最難,但是語言背後需要人類的知識系統以及專業領域的能力,這些數據的掌握並非易事。而人工智慧公司目前對翻譯的野心很大,短時期內系統性地解決還是較為困難。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楊倩_NF4425

相關焦點

  • 科大訊飛陷AI同傳造假疑雲:機器朗讀到翻譯還有多遠?
    科大訊飛陷AI同傳造假疑云: 從機器朗讀到機器翻譯還有多遠?   本報記者 倪雨晴 廣州報導   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剛落幕,科大訊飛卻陷入了「AI同傳造假」的風波。
  • 科大訊飛陷AI同傳造假疑雲:從機器朗讀到機器翻譯還有多遠?
    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剛落幕,科大訊飛卻陷入了「AI同傳造假」的風波。  9月20日,一位同傳譯員在知乎上發文稱,在上海的一場會議中,訊飛的翻譯其實為人工同傳,並非機器智能翻譯,並且譯文由機器進行朗讀。
  • 科大訊飛陷翻譯造假 機器翻譯還有多遠?
    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剛落幕,科大訊飛卻陷入了「AI同傳造假」的風波。9月20日,一位同傳譯員在知乎上發文稱,在上海的一場會議中,訊飛的翻譯其實為人工同傳,並非機器智能翻譯,並且譯文由機器進行朗讀。這容易讓觀眾產生「都是人工智慧翻譯」的錯覺,而忽略背後同傳譯員們的勞動成果。對此,9月21日,科大訊飛的回覆是,「科大訊飛從來沒有把同傳翻譯包裝成機器翻譯。」
  • 科大訊飛AI同傳造假?你以為是機器在同傳,其實是人工……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科大訊飛陷「AI同傳造假」風波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剛落幕,科大訊飛卻陷入了「AI同傳造假」的風波。這容易讓觀眾產生「都是人工智慧翻譯」的錯覺,而忽略背後同傳譯員們的勞動成果。對此,9月21日,科大訊飛的回覆是,「科大訊飛從來沒有把同傳翻譯包裝成機器翻譯。」
  • 科大訊飛AI同傳傳造假:由翻譯人員代替
    會議宣傳標明同傳由科大訊飛智能語音實現    通過同傳人員的揭露來看,我們弄清楚了這件事情的脈絡,其實科大訊飛所謂的AI同傳是人類同傳譯員翻譯,說出譯文-訊飛識別人類說出的譯文-譯文被投放到屏幕和直播中-直播中投放語音合成的人聲,所以,AI同傳就是機器識別人類說出的翻譯,再用機器聲音說出來。
  • 語音識別=同傳?科大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
    驅動中國2018年9月21日消息 近日,「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的消息在網絡瘋傳。據悉,在2018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IEID)的高端裝備技術與產業分會上,科大訊飛的「AI同傳」被指造假!而揭發者正是該會議的同傳工作者Bell(知乎名字)。
  • 科大訊飛回應AI同傳翻譯造假:顯示「訊飛聽見」logo並無問題
    日前,有同聲傳譯員在知乎爆料稱,在近期舉辦的一場國際會議上,科大訊飛的AI同聲傳譯其實是「復讀」人工翻譯的結果,而且「復讀」並不準確,錯誤頻出。同時,大屏幕上還打上「訊飛聽見」的 Logo。
  • 透視科大訊飛「同傳造假」:機器翻譯之困
    近日,人工智慧語音領域領軍企業科大訊飛(002230.SZ)被曝出「同傳造假」,科大訊飛官方回應這是由於與同傳譯員溝通不足造成的誤會。  據悉,引發此次事件是在2018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上,該會議曾以「機器翻譯」作為宣傳,科大訊飛官方最近解釋稱這種方式是「人機耦合」,並承認機器翻譯仍難以代替人工。  物聯網資深專家楊劍勇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科大訊飛提出人機耦合背後,是智能(機器)翻譯技術相對語音識別技術難度更大。  近年來,隨著AI的熱度遞增,機器翻譯也呈現出爆發之勢。
  • 科大訊飛回應AI同傳造假:從未將人工翻譯包裝成機器,或因動了別人...
    打開APP 科大訊飛回應AI同傳造假:從未將人工翻譯包裝成機器,或因動了別人「奶酪」 李倩 發表於 2018-10-08 16:47:57
  • 科大訊飛回應同傳翻譯造假:顯示訊飛聽見沒問題
    日前,有同聲傳譯員在知乎爆料稱,在近期舉辦的一場國際會議上,科大訊飛的AI同聲傳譯其實是「復讀」人工翻譯的結果,而且「復讀」並不準確,錯誤頻出。同時,大屏幕上還打上「訊飛聽見」的 Logo。對此,科大訊飛對媒體發出了《關於所謂的「同傳造假」,我們有話要說》的聲明。科大訊飛表示,目前翻譯有兩種方案:第一種是沒有任何人工參與的全自動翻譯;第二種是翻譯人員提供翻譯結果,訊飛提供語音轉寫,二者「人機耦合」。
  • AI 同傳卻是真人翻譯?科大訊飛:這叫人機耦合
    表面上看,這款產品的作用是將同傳的語音轉成文字輸出,但他在翻譯過程中發現,科大訊飛似乎將同傳們的翻譯功勞,安在了自家的產品身上。王譯員提出了 2 個疑點:首先,現場的大屏幕左右兩邊分別顯示譯文和機器識別的原文,但譯文與原文有多處不對應,顯然譯文是來自譯員的翻譯,再由「訊飛聽見」轉換成文字,然而屏幕上「訊飛聽見」的字樣很容易讓聽眾誤會這是科大訊飛 AI 同傳的勞動成果。
  • 被Diss造假,科大訊飛說從未提出過「AI同傳」概念
    AI同傳真的能取代人類同傳?9月21日,眾多媒體報導,科大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 結合科大訊飛的回應,雷鋒網認為有不少關鍵點值得討論。首先,科大訊飛是不是在造假? IEID大會上,科大訊飛用「訊飛聽見」識別了演講嘉賓的發言,將語音轉化為文字呈現在了屏幕上,同時也將同傳人員的語音翻譯轉化為字幕呈現在另一塊屏幕上,這次大會上訊飛沒有用到自家的AI翻譯,但是卻沒有表明翻譯是來自於同傳人員,會讓人誤導全程是「AI同傳」。
  • 人工翻譯冒充AI同傳?科大訊飛:只是轉寫上屏服務
    人工翻譯冒充AI同傳?科大訊飛:誤會!只是提供轉寫上屏服務  今日(9月21日),一篇「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的文章引起軒然大波。「同傳譯員親自揭發」,「人類翻譯冒充AI」等字眼吸引眼球,文章閱讀量迅速十萬加。
  • 「訊飛AI同傳造假」當事人再發文:訊飛沒有主動造假
    dD1EETC-電子工程專輯同傳譯員指AI「造假」9月20日,知乎名為「Bell Wang」的同傳譯員發表了一篇《科大訊飛,你的AI同傳操(qi)作(zha)能更風騷一點嗎》的文章。dD1EETC-電子工程專輯訊飛回應:這叫人機耦合對此,科大訊飛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訊飛從沒講過「AI同傳」的概念,始終強調翻譯中人類、AI是人機耦合的模式。所謂「人機耦合」,指的是由機器提供語音轉寫和翻譯結果給同傳參考,輔助同傳降低工作強度並提升效率。dD1EETC-電子工程專輯
  • AI語音翻譯造假?科大訊飛董事長回應AI語音翻譯三大質疑
    原標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迴應AI語音翻譯三大質疑  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楊知然) 9月20日,一篇關於科大訊飛AI翻譯造假的爆料帖引發社會關注。據這位身份為同聲傳譯員的網友Bell Wang在知乎上的爆料,科大訊飛「智能翻譯」實際上是機器讀的自己和搭檔的翻譯。AI翻譯到底是技術進步還是炒作噱頭?
  • 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同傳譯員親自揭發,訊飛用人類翻譯冒充AI
    Bell的女搭檔發現,這個會議在知領直播的頁面上,寫明了科大訊飛的「智能翻譯」,而且知領直播中的同傳,是把他們二人的同傳翻譯,換了一個機器的聲音讀了出來!憤怒的Bell同學忍不了了,決定錄下來揭發訊飛。由於視頻直播有延遲,他完整的錄下了女搭檔和知領直播中的那個機器人的聲音。
  • 科大訊飛翻譯造假背後:人機對戰AI正確率僅1/3,想替代人工還早
    近日,科大訊飛AI翻譯被指造假。2018年9月20日,網名為Bell Wang的同聲傳譯員在知乎發文稱,科大訊飛在2018年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中,利用人工翻譯內容冒充AI機器翻譯。21日,科大訊飛回應稱,從未講過AI同傳的概念,會議上使用的「訊飛聽見」現場同傳翻譯,翻譯部分是由人類同傳人員現場完成的。24日深夜,Bell Wang更新文章稱,科大訊飛消費者BG副總裁、聽見科技總經理王瑋與他進行了電話溝通,他表示認可「訊飛沒有主動造假的行為」。
  • 同傳譯員實錘:訊飛AI同傳造假,用人類翻譯冒充AI
    馬雲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稱,人工智慧這個詞,翻譯的並不是很準確,AI最好的翻譯應該是機器智能。「把AI翻譯成為人工智慧,我覺得是人類把自己看得太大,把自己有點託大了。」   不過訊飛的AI同傳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人工智慧」。
  • 科大訊飛被指同傳造假 官方回應:人機耦合才是發展之道
    9月20日晚,一位ID為「Bell Wang」的網友在知乎發文,指責科大訊飛在大型會議上暗中使用人工翻譯,製造「AI同傳」的假象。與Bell Wang搭檔的女傳譯員先將嘉賓演講內容譯成中文,朗讀出來,訊飛的語音識別系統再將傳譯員的語音轉換為文字,傳到屏幕上。Bell Wang指出,大會譯文中出現了「就是……那是……」等人類傳譯員使用的口頭語,機器還將女譯員說的「步態」,識別成了「不太」,如果是機器直接翻譯,不可能出現這類語誤。
  • 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用人工翻譯代替AI!網友:官方打臉最為致命
    今天,根據公眾號量子位的報導稱,日前舉行的2018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上使用的「訊飛聽見」現場同傳翻譯,翻譯部分是由人類同傳譯員現場完成,訊飛AI同傳涉嫌剽竊和造假。事情發生以後很多人都感到憤憤不平,特別是同傳翻譯的工作人員們,表示自己辛辛苦苦學了這麼多年的同傳,卻被一個冒充的機器耀武揚威,實在是心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