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參林攜手國盈醫藥 共拓處方藥零售新格局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嘿財經

處方外流已成為行業不可逆的趨勢,及早布局為承接外流做準備,成為零售藥店未來制勝的關鍵點。

根據新醫改政策:控制醫院的藥佔比、公立醫院推行零加成、禁止醫院限制處方外流等,醫藥分家的終極路徑日益清晰,艾昆緯數據預測顯示,處方藥外流規模約為4000~5000億元,其中零售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

「處方流轉合作專題論壇」暨大參林醫藥集團和廣州國盈醫藥有限大參林戰略合作發布會,近日在廣州舉行,主辦雙方圍繞處方流轉政策、發展趨勢、處方流轉先鋒模式等做了解讀與分享,並在會議中達成戰略合作的籤約。

雙方將圍繞共建醫藥處方流轉先鋒模式、拓寬參保慢性病患者用藥購藥渠道、針對重點供應商打造「工商零一站式」服務模式,共同拓展處方藥零售在集採時代的新格局。

作為藥店行業的頭部企業,大參林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以適應新出現的行業變革,與國盈醫藥,共同合作拓展處方零售的新格局。國盈醫藥是中國最大中外合資醫藥流通企業廣藥集團廣州醫藥的全資子公司。根據雙方優勢,大參林未來將承接更多臨床品種,促進處方外流並擴大藥店經營的品規數和服務水平。

承接處方流轉 頭部優勢明顯

2019年國內公立醫院、零售藥房、公立基層醫療的處方銷售佔比分別為72.20%、12.30%、15.50%,公立醫院仍為處方銷售的主要渠道,但在醫藥分家驅動下,處方持續外流至藥店,藥店處方藥的銷售規模有望持續擴容。

今年上半年,大參林的處方藥銷售規模達15.02億元,同比增長31.65%,佔比達28.59%。

長期深耕華南地區,華南地區的穩健成長和龍頭地位為大參林承接處方外流提供實力支撐,近年來廣東省為醫藥分離政策打下眾多基礎,一方面進行藥房等級劃分,精細化劃分藥店的業務開展類型與銷售品類,引導大型門店承接院內處方;另一方面積極推進統籌對接、慢病管理藥房,在多個城市推行試點。

大參林在具有市場空間大、增速高、連鎖化率與市佔率雙低等優勢的廣東市場,無疑已是「領頭羊」,上半年大參林實現營業收入69.40億,淨利潤5.95億,華南地區的營收與利潤佔比均超八成。

除了地區政策上的優勢,大參林的規模和精細化管理運作能力,都是建設處方流轉先鋒模式的持續性保障。截至到上半年,大參林共有門店家數5212家(加盟門店106家),淨新增門店456家,以自建+併購雙輪驅動進行擴張,且已進入良性循環,各地區門店佔比保持相對穩定。從店齡結構角度看,經營成熟、盈利能力穩定的老店佔比拐點已顯,隨著老店佔比的進一步提高,將加大經營與財務層面的穩定性。除此之外,次新店是成長性最好的門店類型,次新店有望成為未來的內生高成長股。

2019年,大參林的日均坪效為89.61元,銷售人員人效為47.49萬元,坪效與人效均居於行業前位,精細化管理能力突出。

由於頭部企業具有規模優勢,議價能力強,所以在承接處方流轉方面更有優勢。比如帶量採購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處方外流,頭部企業與產業鏈的上下遊的關係更為緊密,有利於集中集採。對大參林這類頭部企業,可通過多種模式對衝藥品降價帶來的利潤率的下滑。

多形式建設處方流轉平臺

準備承接處方外流,做好處方流轉平臺至關重要,大參林目前建設的渠道形式具有多樣性,順應行業變遷,大參林正積極開展多元化經營。

DTP藥房是指獲得製藥企業產品經銷權,患者在醫院獲得處方後可直接購買藥品並為患者提供專業指導與服務的藥房。DTP藥房不僅是簡單的渠道終端,更是連接製藥企業、醫院、患者的平臺,能夠接納醫院處方流出,並幫助患者獲得藥品同時提供專業用藥指導服務。

為緊跟醫療改革政策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大參林大力發展專業化藥房,截止2019年,大參林已建設56家DTP專業藥房,較上年增加26家;處方流轉藥房數達28家,較上年增加14家。大參林通過建立完整的DTP專業藥房管理體系和專業的DTP管理團隊,與業內領先的處方藥廠家進行緊密合作,處方藥銷售規模上升明顯,2019上半年處方藥銷售規模達15.02 億元。

消費者對於藥店的專業服務需求,對品類豐富的需求提升明顯,因此,藥店的處方藥經營,應以專業化和品類齊全為前提。而大參林在這些方面優勢明顯。

目前,大參林已在廣西、廣東、重慶、天津、河南等多地相繼完成了處方共享平臺的接入,從而推進處方外流的落地。2018年7月大參林、梧州百姓大藥房作為首批院外藥店與梧州市社保局籤約,正式接入醫保統籌帳戶,大參林作為廣東省零售藥店的龍頭,未來門慢門特藥房的發展也值得期待。

今年的疫情促使網際網路醫藥零售政策進一步放開,大參林在線下門店基礎和商品資源競爭優勢下,積極探索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加速推動O2O、B2C電商模式的發展。通過第三方及自建的購物平臺,以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大參林網上商城APP等渠道為顧客提供高效、便捷的消費。截止2019年,大參林O2O上線門店超過3200家,門店覆蓋率達67%,覆蓋線下所有主要城市。

現階段,零售藥店行業目前增長相對穩定,頭部企業競爭力逐步凸顯,行業進入了加速頭部化的階段,在醫藥分離的大背景下,處方外流能為零售藥店行業帶來新增量,華南地區零售藥店龍頭大參林和廣州國盈醫藥,共拓處方藥零售新格局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百洋醫藥處方藥零售市場正發力
    為進一步布局中國藥品零售市場,百洋醫藥集團日前與老百姓大藥房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動處方藥+特藥零售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 在千億市場前景下,處方外流、規範執業藥師行為、藥店分類分級管理等政策的逐步落地,也給醫藥零售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
  • 醫藥零售「四巨頭」:益豐藥房業績突飛猛進,大參林賺錢效率一騎絕塵
    來源:市值風雲原標題:醫藥零售「四巨頭」: 益豐藥房業績突飛猛進,大參林賺錢效率一騎絕塵,一心堂在雲南建「鐵桶陣」 | 風雲主題作者 | 紫楓流程編輯 | 小白>風雲君曾在2019年9月份發布研報《醫藥零售「六巨頭」演武:財務數據較為優秀,但需警惕商譽減值風險 | 風雲主題》,簡述醫藥零售行業競爭格局和政策變化,並對大參林(603233.SH)、老百姓(603883.SH)等6家涉及醫藥零售公司進行財務對比。
  • 醫藥電商來了,連鎖藥店還是好生意嗎?
    3、大參林具有差異化優勢,盈利能力突出。12月8日,醫藥電商京東健康(06188.HK)赴港上市,引發了資本熱,線上賣藥時代真的來了。醫藥網際網路化持續推進、政策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已迫使零售連鎖藥店尋求新出路。那麼,醫藥零售行業有哪些頭部公司、基本面表現如何呢?
  • 汕尾大參林店一藥師掛證遭註銷 為大參林全資子公司
    其中,汕尾大參林藥店有限公司新興分店的劉貴茹榜上有名,資格證號為ZY00456114,註冊證號為441220150063(已註銷)。《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規定,經營處方藥、甲類非處方藥的藥品零售企業,必須配有執業藥師或者其他依法經過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
  • 益豐藥房、大參林、老百姓、一心堂:零售藥房的五個要點
    上一篇文章寫的是零售超市,其實,連鎖藥店其本質上也與零售超市沒有太大區別,只不過藥店賣的是藥、而且監管較為嚴格、需要許可制,而超市賣的是生鮮、快消品等。一、零售藥店投資邏輯:集中度提升我們都知道,醫藥行業出了不少大牛股,因為醫藥也屬於大消費,也是牛股聚集地,例如恆瑞、愛爾眼科、片仔癀等等。未來這個行業肯定還會出大牛股,然而,由於醫藥行業專業性比較強,一般人很難理解這個行業,受政策影響還很大。所以,想學習更多,不妨多關注公眾號內容!
  • 「招銀研究|行業跟蹤」生物醫藥行業之醫藥零售篇——天時回暖釀...
    我們認為,有資質經營實體是開展網售處方藥業務的基礎,短期內政策落地仍將具備屬地支付及監管性質,因此線下零售終端難以替代,O2O有望成為主流零售藥品配送模式。同時,線上醫保支付、網售處方藥凸顯處方流轉平臺重要性,其完善程度將影響「網際網路+」醫療政策推進節奏,將利好積極布局網際網路醫療系統的信息化企業。
  • [公告]大參林:關於大參林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可轉債發審...
    關於大參林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發行可轉債發審委會議準備工作的函的回覆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根據貴會下發的《關於請做好大參林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經過多年快速發展,我國零售藥店行業已形成了較大的市場規模並繼續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已經成為我國醫藥零售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 政策仍未放開 1藥網等醫藥電商已公開售賣處方藥
    然而,根據有關方面的規定,目前所有網上藥店都沒有銷售處方藥的資格,網上藥店只能銷售非處方藥、保健品、計生用品。但是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體驗式調查多家網上藥店和醫藥O2O平臺發現,在無需處方的情況下依舊可輕鬆買到處方藥,眾多醫藥O2O知名品牌幾乎全軍覆沒。面對醫藥電商變相「解禁」處方藥銷售的問題,業內人士直言,醫藥電商平臺違法成本低讓其有恃無恐。
  • 違規網售處方藥依舊多發 醫藥電商企業抱著「有今天沒明天」心態
    醫藥電商企業抱著「有今天沒明天」心態記者對數家第三方平臺進行調查發現,包括國大藥房、華佗大藥房、德開大藥房等藥品零售企業都存在無需處方、直接審核通過申請購買處方藥的現象。處方藥通過快遞以貨到付款的方式送到消費者手中。「儘管已有禁令,但藥品零售企業在第三方平臺賣處方藥已成了各方心照不宣的公開秘密。」某第三方網售藥平臺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 醫藥商業行業專題:批發苦盡等甘來,零售堅守見雲開
    醫藥批發:生死不離現金流,成長看好產業鏈 與市場觀點不同,我們認為批發企業近期現金流改善的主因在於應收帳款金融工 具的運用,使得帳面上的經營性現金流入增加,而下遊醫院的回款並未明顯加快, 醫藥批發企業現金流壓力仍然較大。不過,隨著帶量採購的持續推進,未來可關 注醫保基金預付款的落地情況。
  • 零售藥店擬實行分類分級管理 龍頭份額將提升(受益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商務部聯合藥監局、衛健委和醫保局發布《全國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全國大部分省市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到2025年.存全固範闈肉統一的雰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法規政策體系基本建立
  • 這家藥店曝光併購計劃 醫藥零售整合提速
    公告顯示,老百姓大藥房於2019年1月22日審議通過了《關於擬成立併購基金的議案》,擬參與投資設立規模預計為人民幣10.05億元(不低於6億元,不高於12億元)的健康產業投資基金,其中公司以自有資金作為有限合伙人投資參股不超過2億元,投資醫藥零售連鎖企業及高度協同行業的相關標的,以適應公司的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和盈利能力。該基金80%用於收購藥店,其餘投資於高度協同行業。
  • 構建專業的商業化平臺 百洋醫藥牽手雅培共拓中國廣闊市場
    近期,雅培與青島百洋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洋醫藥」)在上海正式籤署協議。百洋醫藥將通過專業的商業化平臺,幫助高質量的產品和高效的治療方案精準觸達患者,提升患者的購藥體驗感,讓好藥惠及更多患者。雅培藥品業務中國區總經理金方千和百洋醫藥集團董事長付鋼作為企業代表出席了籤約儀式。
  • 日本模式對中國醫藥零售的參照:醫藥嚴格分開,專業藥房和藥妝店...
    其全民醫保制度與中國類似,倡導醫藥創新、壓縮流通環節利潤、鼓勵醫藥零售多元化經營等措施造就了今天日本高質量的醫藥工業水平和完善的醫療醫藥服務供給。聚焦到醫藥零售環節,國內醫藥零售產業似乎也在走日本醫藥零售產業發展之路。動脈網對日本醫藥零售產業進行了簡要梳理,並結合當下國內正擬推行的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制度,對未來國內醫藥零售產業的發展趨勢予以預判。
  • 記者實測多家醫藥電商平臺:沒處方能大量網購處方藥?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關注《藥品管理法》網售處方藥新規:記者實測多家醫藥電商平臺 沒有處方也能大量網購處方藥?據媒體近日對25家醫藥電商的「處方藥購買實測」發現,在沒有合規處方的情況下,仍有20家醫藥電商為「網購處方藥」打開了綠燈。在被媒體曝光後,前述違規網售處方藥的醫藥電商是否有所改變?
  • 網上藥店從此稱霸醫藥零售?
    在醫藥零售的這場競逐中,醫藥電商似乎後來居上了。動脈網信息顯示,10月28日,京東健康對外透露,京東大藥房的收入已超過一心堂、老百姓、大參林和益豐大藥房四大零售連鎖店,僅用三年時間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醫藥零售渠道,京東健康零售合計佔據醫藥零售15%以上份額。
  • 華南連鎖藥店巨頭進軍江蘇 大參林擬1.27億控股南通江海大藥房
    總部位於廣東的上市連鎖藥店企業大參林11月7日公告,擬以1.27億元的價格,收購南通市江海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51%股權。此前,大參林曾在2017年參股江蘇百佳惠瑞豐大藥房,但僅僅佔股5%。而如果成功控股南通江海大藥房,大參林將一舉獲得123家連鎖藥店門店。
  • 醫藥新零售真難打破行業難盈利魔咒?
    其實,醫藥電商的盈利一直都是業內公認的難題,這與目前行業的政策環境也有很大關係。一方面,網售醫藥的相關政策不明朗。對於網售OTC藥品來說,這一塊沒有任何政策風險,但是處方藥的銷售就有所不同,畢竟在處方藥這塊就受到很多政策規定。這算是阻礙醫藥電商盈利的一大因素。
  • 亞馬遜招兵買馬挺進醫藥市場:已在日本網站向會員出售處方藥
    亞馬遜招兵買馬挺進醫藥市場:已在日本網站向會員出售處方藥 澎湃新聞記者 王歆悅 綜合報導 2017-05-18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