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嘿財經
處方外流已成為行業不可逆的趨勢,及早布局為承接外流做準備,成為零售藥店未來制勝的關鍵點。
根據新醫改政策:控制醫院的藥佔比、公立醫院推行零加成、禁止醫院限制處方外流等,醫藥分家的終極路徑日益清晰,艾昆緯數據預測顯示,處方藥外流規模約為4000~5000億元,其中零售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
「處方流轉合作專題論壇」暨大參林醫藥集團和廣州國盈醫藥有限大參林戰略合作發布會,近日在廣州舉行,主辦雙方圍繞處方流轉政策、發展趨勢、處方流轉先鋒模式等做了解讀與分享,並在會議中達成戰略合作的籤約。
雙方將圍繞共建醫藥處方流轉先鋒模式、拓寬參保慢性病患者用藥購藥渠道、針對重點供應商打造「工商零一站式」服務模式,共同拓展處方藥零售在集採時代的新格局。
作為藥店行業的頭部企業,大參林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以適應新出現的行業變革,與國盈醫藥,共同合作拓展處方零售的新格局。國盈醫藥是中國最大中外合資醫藥流通企業廣藥集團廣州醫藥的全資子公司。根據雙方優勢,大參林未來將承接更多臨床品種,促進處方外流並擴大藥店經營的品規數和服務水平。
承接處方流轉 頭部優勢明顯
2019年國內公立醫院、零售藥房、公立基層醫療的處方銷售佔比分別為72.20%、12.30%、15.50%,公立醫院仍為處方銷售的主要渠道,但在醫藥分家驅動下,處方持續外流至藥店,藥店處方藥的銷售規模有望持續擴容。
今年上半年,大參林的處方藥銷售規模達15.02億元,同比增長31.65%,佔比達28.59%。
長期深耕華南地區,華南地區的穩健成長和龍頭地位為大參林承接處方外流提供實力支撐,近年來廣東省為醫藥分離政策打下眾多基礎,一方面進行藥房等級劃分,精細化劃分藥店的業務開展類型與銷售品類,引導大型門店承接院內處方;另一方面積極推進統籌對接、慢病管理藥房,在多個城市推行試點。
大參林在具有市場空間大、增速高、連鎖化率與市佔率雙低等優勢的廣東市場,無疑已是「領頭羊」,上半年大參林實現營業收入69.40億,淨利潤5.95億,華南地區的營收與利潤佔比均超八成。
除了地區政策上的優勢,大參林的規模和精細化管理運作能力,都是建設處方流轉先鋒模式的持續性保障。截至到上半年,大參林共有門店家數5212家(加盟門店106家),淨新增門店456家,以自建+併購雙輪驅動進行擴張,且已進入良性循環,各地區門店佔比保持相對穩定。從店齡結構角度看,經營成熟、盈利能力穩定的老店佔比拐點已顯,隨著老店佔比的進一步提高,將加大經營與財務層面的穩定性。除此之外,次新店是成長性最好的門店類型,次新店有望成為未來的內生高成長股。
2019年,大參林的日均坪效為89.61元,銷售人員人效為47.49萬元,坪效與人效均居於行業前位,精細化管理能力突出。
由於頭部企業具有規模優勢,議價能力強,所以在承接處方流轉方面更有優勢。比如帶量採購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處方外流,頭部企業與產業鏈的上下遊的關係更為緊密,有利於集中集採。對大參林這類頭部企業,可通過多種模式對衝藥品降價帶來的利潤率的下滑。
多形式建設處方流轉平臺
準備承接處方外流,做好處方流轉平臺至關重要,大參林目前建設的渠道形式具有多樣性,順應行業變遷,大參林正積極開展多元化經營。
DTP藥房是指獲得製藥企業產品經銷權,患者在醫院獲得處方後可直接購買藥品並為患者提供專業指導與服務的藥房。DTP藥房不僅是簡單的渠道終端,更是連接製藥企業、醫院、患者的平臺,能夠接納醫院處方流出,並幫助患者獲得藥品同時提供專業用藥指導服務。
為緊跟醫療改革政策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大參林大力發展專業化藥房,截止2019年,大參林已建設56家DTP專業藥房,較上年增加26家;處方流轉藥房數達28家,較上年增加14家。大參林通過建立完整的DTP專業藥房管理體系和專業的DTP管理團隊,與業內領先的處方藥廠家進行緊密合作,處方藥銷售規模上升明顯,2019上半年處方藥銷售規模達15.02 億元。
消費者對於藥店的專業服務需求,對品類豐富的需求提升明顯,因此,藥店的處方藥經營,應以專業化和品類齊全為前提。而大參林在這些方面優勢明顯。
目前,大參林已在廣西、廣東、重慶、天津、河南等多地相繼完成了處方共享平臺的接入,從而推進處方外流的落地。2018年7月大參林、梧州百姓大藥房作為首批院外藥店與梧州市社保局籤約,正式接入醫保統籌帳戶,大參林作為廣東省零售藥店的龍頭,未來門慢門特藥房的發展也值得期待。
今年的疫情促使網際網路醫藥零售政策進一步放開,大參林在線下門店基礎和商品資源競爭優勢下,積極探索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加速推動O2O、B2C電商模式的發展。通過第三方及自建的購物平臺,以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大參林網上商城APP等渠道為顧客提供高效、便捷的消費。截止2019年,大參林O2O上線門店超過3200家,門店覆蓋率達67%,覆蓋線下所有主要城市。
現階段,零售藥店行業目前增長相對穩定,頭部企業競爭力逐步凸顯,行業進入了加速頭部化的階段,在醫藥分離的大背景下,處方外流能為零售藥店行業帶來新增量,華南地區零售藥店龍頭大參林和廣州國盈醫藥,共拓處方藥零售新格局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