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如雨下」的尷尬誰來解? ——我院胸外科完成首例交感神經鏈...

2020-12-25 澎湃新聞

「汗如雨下」的尷尬誰來解? ——我院胸外科完成首例交感神經鏈熔斷術

2020-05-22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大家都知道,在天氣炎熱、運動或緊張的時候就會出汗,這是正常現象。但是有的人會一年四季大汗淋漓,給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前幾天,新華醫院崇明分院胸外科接待了這樣一位患者……

病 例

有20年多汗困擾的33歲女性患者告訴醫生,她從小雙手就經常出汗,幾乎天天都是溼漉漉的,而且在精神緊張、感情衝動、手部活動增加及外界溫度升高時常常會加重。不止雙手掌,還有腋下、雙足也經常呈滴珠狀,嚴重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如下圖所示:

夏天是一個做不完的噩夢

該患者的主要表現就是手腳多汗,胸外科醫生診斷為手汗症。經過胸外科醫療團隊的討論,可以胸腔鏡下行胸交感神經切斷術來治療。完善各項檢查後,新華派遣專家、胸外科執行主任王明松帶領醫療團隊陸善偉、徐懷陽等充分做好術前評估,最終制定了出手術方案。

為減少創傷,團隊準備了5mm腔鏡,在胸部第四肋間腋前線打一個5mm小孔,進行了雙側T3胸交感神經鏈熔斷術。手術進行了15分鐘,術中零出血,術後也未放置胸管,整個過程非常順利。患者術後次日便可下床活動,手足無明顯異常出汗情況,困擾多年的手汗症被徹底解決了,患者及家屬對治療效果很滿意。該手術為我院首例此類手術。

王明松主任介紹,多汗症也許大家很陌生。其實,患有此症的很多人並沒有認識到這種雙手、頭面以及腋窩的嚴重多汗常常是一種病理狀態。它是由於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引起汗腺過多分泌的一種疾病。我們現在運用胸腔鏡,通過很小的幾個位於胸壁隱蔽位置的小口即能夠準確找到交感神經鏈,並且輕鬆對其進行切除、切斷或夾閉。由於阻斷了支配上肢及頭面出汗的神經,從根本上治療了這些部位的多汗。

您知道什麼是手汗症嗎?

原發性手汗症是以手掌汗腺分泌異常增多而病因不明的良性疾病,多自幼兒時期出現症狀,到青春期逐漸加劇。具體表現為發作性出汗,譬如環境溫度升高、情緒有波動(緊張、煩躁或激動)時就會出汗不止。而當情緒平靜、溫度涼爽、下雨天、入睡後則會得到緩解。重症患者發作較為頻繁,很少有無汗間期。出汗部位以軀幹、手掌、腋窩、足底部多見。凡是有手參與的事務,如就業、生活、社交、婚戀等均受到影響,嚴重影響一個人正常情緒和性格的形成。

臨床上治療原發性手汗症,以將雙手汗腺分泌程度降低到患者可以接受的程度為目的,因此在制定治療計劃時,都會充分了解患者的意願和期望,讓患者知曉治療的併發症與局限性。

得了手汗症去哪個科看呢?

得了手汗症,我們要去胸外科治療。手汗症的治療分為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胸腔鏡胸交感神經切斷(除)術是目前唯一持久有效的治療手段,已得到國內外學者的一致認同。

大多數患者在術後雙手出汗症狀會立即減輕,效果明顯,亦有部分患者在術後幾天內雙手出汗症狀逐漸減少,只有少部分患者術後症狀改善不明顯。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更細的腔鏡、隱蔽傷口,更短的手術及治療時間,手汗症的手術治療也更為微創。

專家介紹

王明松

新華醫院派遣專家

胸外科執行主任

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

碩士研究生導師

擅長:肺癌、食管賁門癌、縱膈腫瘤及胸膜畸形的手術治療,尤其是肺部結節的微創手術治療,對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房顫、主動脈瘤及夾層的外科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門診時間:星期二上午

李 傑

副主任醫師

擅長:胸外科常見病、多發病、胸部外傷、肺癌、氣胸、肺大泡、各種胸部良性腫瘤、膿胸的外科治療。

門診時間:星期五上午

陸善偉

副主任醫師

擅長:胸部外傷、肺癌、食管賁門癌、縱膈及胸膜等胸部疾病的外科治療。

門診時間:星期一上午

駱 峰

副主任醫師

擅長:食道、肺、縱隔、氣管等良惡性疾患診治。

門診時間:星期四上午

供稿:胸外科 陸善偉

原標題:《「汗如雨下」的尷尬誰來解? ——我院胸外科完成首例交感神經鏈熔斷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小單孔,大文章——胸外科成功開展我院首例單孔胸腔鏡手術
    小單孔,大文章——胸外科成功開展我院首例單孔胸腔鏡手術 2020-12-21 1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知名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專家陳海泉教授來我院...
    為了更好地服務百姓,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12月19日下午,我院特邀國際知名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專家陳海泉教授來院指導肺結節的手術治療。陳教授表示將給予我院技術支持,可以在開展關於肺結節診治前沿領域方面深入合作和推廣,為廣大患者服務。陳教授作為國內肺結節的診治專家,能來我院指導手術,對我院胸外科的技術發展提供了巨大幫助。本次手術的患者是一名肺結節患者,患者查體發現肺結節4年,通過科學觀察,根據結節倍增時間等特點,決定採取胸腔鏡微創手術。
  • 微創手術解難題,解決「手汗」大問題
    小喬說,不僅課本、作業本比別人舊得快,而且因為手汗太多無法完成細緻的動作。「用了手機之後,手機的觸屏都會因為汗溼而失靈。本是個熱情開朗的人,但手容易出汗給我帶來很大困擾。每次別人握手時,我都不得不在褲腿上擦擦汗,以免汗水沾到別人;就連女朋友也沒辦法忍受和我牽手,說我的手潮溼讓人難受…」因為手汗的問題,小喬甚至不敢與人握手,與同學、同事相處有時也會不自覺地感到尷尬。
  • 市一院胸外科自主完成兩例單孔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
    近日,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成功完成兩例單孔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尚屬我市首次自主完成,標誌著我院胸腔鏡外科技術邁上新臺階。其中一名患者為36歲女性,因「胸悶、氣短、咳嗽」行胸部CT檢查發現右前上縱隔腫瘤,直徑約6cm。
  • 我院完成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胰十二...
    9月4日,我院東院肝膽胰外科團隊完成我院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標誌著我院在複雜腔鏡技術和達文西機器人的應用上成功翻越又一座「高峰」。此前儘管腹腔鏡手術廣泛應用,但是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並未廣泛開展,只有在部分大型中心開展,原因是由於腹腔鏡的所有操作器械只能通過腹壁上的支點來活動,器械沒有關節,靈活性欠缺,這就使得高難度的胰腸、膽腸吻合只有具備豐富腔鏡經驗的少部分外科醫師才能完成。而達文西機器人的出現完美地克服了這一缺點。
  • 「新技術」我院消化內科成功完成首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精準...
    近日,我院消化內科成功開展了首例內鏡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精準斷流術(ESVD),標誌著我院消化道疾病診療技術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CT提示患者胃—左腎靜脈分流11月13日,今年49歲,家住灣塘鄉的李先生因間斷嘔血3個月,腹脹、解黑便3天,再發1小時來到我院消化內科就診。李先生自述3個月前飲酒後突發嘔血,伴乏力症狀。
  • 我院完成首例高難度雙側腹腔鏡下輸卵管吻合術
    要在這種直徑極小的管道完成手術有多難?不僅需要精確的定位,還要高超的縫合,雖然治療手術難度大,要求高,祈福醫院婦科團隊還是完美解決了這個難題。因為手術部位解剖結構精細,祈福醫院婦科主任曹培勇親自為李女士進行了這個高難度的腹腔鏡下雙側輸卵管吻合術,僅一小時便順利完成這一在祈福醫院尚屬首例的手術。目前李女士已經康復出院。
  • 交大二附院完成首例微創手術治療手汗症
    經過完善術前相關檢查明確無手術禁忌且與患者充分溝通手術意願及風險後,由交大二院胸外科姜建濤副主任主刀,馬躍峰、馬震川醫師協助,成功進行了胸腔鏡下雙側交感神經鏈切斷術。手術操作時間約5-10分鐘,幾乎無出血,無需放置胸腔閉式引流管,術後3天順利出院。目前患者已定期隨訪近1年時間,頭部、雙手足出汗症狀控制良好,僅軀幹部輕度代償性出汗,完全不影響目前工作、學習和社交生活。
  • 我院小兒呼吸團體成功開展首例支氣管鏡下異物取出術【技術新突破】
    我院小兒呼吸團體成功開展首例支氣管鏡下異物取出術【技術新突破】 2020-10-09 2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院舉行首例民事訴訟監督案件聽證會
    為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增強司法公開性和透明性,8月27日下午,我院舉行首例民事訴訟監督案件聽證會,對一起不當得利糾紛案件進行了公開聽證。聽證會由我院第四檢察部主任主持,邀請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第四檢察部幹警參與了旁聽。
  • 合肥京東方醫院胸外科學科發展座談會於12月5日下午在集思花園順利...
    隨著我國肺癌、食管癌等胸外科疾病患病人數日益增長,對微創外科手術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此背景下,為不斷提高我院胸外科診療技術及水平,推廣胸外科規範化技術,合肥京東方醫院胸外科學科發展座談會於12月5日下午在集思花園順利舉辦
  • 我院成功實施首例「經皮肝動脈化療栓塞術」
    近日,我院聯合多學科專家力量,成功為一例原發性胰腺癌肝轉移患者實施DSA下"經皮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此項技術的順利開展在我院尚屬首次,填補了我院在肝癌治療領域的空白,標誌著醫院腫瘤介入治療邁上了新臺階。
  • 肇慶完成首例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
    近日,肇慶市第二人民醫院完成肇慶首例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術後當天,患者下床活動;術後第三天康復出院。患者,男性 ,18歲,因胸痛、氣促5天,入住該院胸外科。急診胸片示左側氣胸症狀。肇慶完成首例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考慮到患者年輕,心肺功能佳,為減輕患者的術後反應,讓患者快速康復,該院胸外科、麻醉科對患者病情進行分析評估後,決定為患者實施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並取得患者同意。自主呼吸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鏡採用硬膜外麻醉,加適量鎮靜劑鎮痛。
  • 福建醫生受邀參與國內胸外科「奧斯卡」,全國直播,近3萬名同道在線...
    期間,還舉行了全國胸外科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手術直播盛會——中國胸外科巔峰手術直播展示會。 在這場被稱為國內胸外科「奧斯卡」的手術展示會上 福建協和醫院胸外科陳椿教授 受邀為大會直播手術, 全國萬餘名醫學同道在線觀看。
  • ...偏癱,我院首例機器人輔助下腦內血腫穿刺引流術讓她重新站起來
    46歲的她高血壓十年突發偏癱,我院首例機器人輔助下腦內血腫穿刺引流術讓她重新站起來 2020-05-10 0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院成功開展省內首例經皮間隔微球栓塞術
    2020年10月16日,我院心血管內科鄭昭芬主任團隊成功開展經皮微球栓塞室間隔術,這是湖南省首例使用微球栓塞技術治療肥厚型梗阻性肌病,標誌著我院心內科在嚴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療上的新突破,將為省內患者帶來福音。患者為老年女性,活動後氣促、心悸10年,半年前輕微活動即胸痛、呼吸困難,甚至視物不清等症狀。
  • 我院心血管內科成功開展臨汾市首例左心耳封堵術【技術新突破】
    我院心血管內科成功開展臨汾市首例左心耳封堵術【技術新突破】 2020-11-13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院完成首例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
    近日,我院本部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順利為一例外翻膝病人完成了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實施了小切口下對膝關節病變部位精確治療的部分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第二天,病人就可以下地自如行走。左膝關節疼痛三年致跛62歲的張女士左膝關節疼痛已有3年,近1月來,左膝疼痛加重,平地行走時也感覺困難,疼痛導致左膝不敢完全負重,走路呈現明顯的跛行姿態。不堪忍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前來我院本部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找到郭傳友主任求醫。
  • 便民舉措|8月30日(本周日上午)我院特聘哈醫大四院胸外科專家...
    致廣大患者JUST DO IT為進一步提高黑龍江遠東心腦血管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滿足廣大患者看病難、排隊難等問題,黑龍江遠東心腦血管醫院特聘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胸外科專家徐進志教授坐診。疫情防控期間,醫院嚴格執行國務院有關要求,規範就診流程,胸外科患者來院就診前應提前進行網上預約掛號!
  • 邵東首例自主獨立完成胸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術
    大眾衛生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7日訊(通訊員 申秀梅)近日,邵陽邵東市簡家隴鎮居民寧小偉(化名)不幸遭遇車禍,致多發肋骨骨折、連枷胸、肺挫傷,由120送到邵東市人民醫院就診,胸外科團隊憑藉著豐富的胸腔鏡下操作經驗,對寧小偉實施「胸腔鏡下肋骨骨折內固定+肺修補術」,並順利完成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