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自己拖洗手自己來,這些2歲的強迫症們怎麼了

2020-10-18 全職寶媽的自我修養

最近這陣子,這個兩歲的娃娃像個十足的強迫症:

早上起床開開心心的,喊他穿鞋並麻利的幫他把鞋穿上,哦豁,哭了!不行,得把鞋子脫了讓他自己重新穿,那才ok。

先喝牛奶好不好?好!牛奶用微波爐給他熱好,端給他,哦豁,又哭了!不行,得讓他自己來端了喝,才行。

看他在洗手池旁慢悠悠的爬腳凳,慢悠悠的左看看右看看,遲遲不肯打開水龍頭洗手,急得我伸手就打開水龍頭抓過手一頓亂搓,我滴個媽耶,就地打滾,不管地上幹的溼的就睡下去了,又哭又鬧還不聽哄。

甚至有些時候,他看你那躁動的小手手有要過去幫忙的架勢,直接把你推走,小嘴裡還嘟囔著:「走開,走開!」

不止是強迫症,還是脾氣很大的強迫症!



不止我家這樣,我那幾個寶寶跟我家寶寶差不多大的姐妹都紛紛反應,寶寶最近變得強迫症了,做事情得按照他的規則來,如果不對,那就要返工倒帶,重新來一遍!

具體有:吃飯之前一定要先自己把飯盤放好-去洗手-坐凳子吃飯。睡覺之前一定要和指定的人說拜拜。媽媽的手一定是牽右手爸爸只能牽左手。更有很多很多他的事情,一定要由自己來做,不能由別人來幫忙。

否則,就準備接受娃娃放出「哇哇哭」的大招吧!



這些娃娃的表現像不像十足的強迫症?有著自己完整的體系規則,容不得一點點出錯,要是打開方式錯誤,那就要退回重新打開。有時候寶寶的各種強迫症行為能讓你急得撓頭抓耳,有時候又讓你哭笑不得,但是,不管怎麼樣,他們依舊我行我素……


跟2歲的這些小「強迫症」相比,處女座都自慚形穢(好吧處女座躺槍了!)所以,這些集體「犯病」的寶寶們,到底是怎麼了?怎麼那麼多規矩?



其實吧,這個有著很多規矩的小霸王,內心其實還很脆弱的,很沒有安全感。

從呱呱落地吃喝拉撒全由別人照顧的小東西慢慢長大到現在2歲的能吃會跑甚至還能說不少話(當然還說不太利索)的小萌物,寶寶也從對世界一無所有以為世界天生就是圍著自己轉的那麼簡單個小世界,到如今學的越多懂得越多,開始發現世界很大而且很複雜。小小的人兒內心很是焦躁不安,沒有安全感,偏偏自己的能力又很有限,想拿水杯喝水會打翻水壺,想把吸管插進奶盒裡卻撒了一地,想幫媽媽把衣服收好卻把更多的衣服拉了下來。。。

試想一下你進入一個新環境,你想要做點什麼事情總是做不對,做不好,是不是很慌張?——這個世界太複雜了太不受控了。


於是,在他的能力範圍內,他很想要做一些能自己確定的事,就會比較安心比較有安全感。

——這個門我推,它就會關上了。

——這個電梯,我一按,它就帶我去1樓了。

——這個桌子,我把它推回去了,現在它乖乖在自己的地方了。


這種控制感簡直讓人著迷,有時候,娃娃甚至明知道你急著坐電梯回去,小手指在向上的按鈕旁邊磨磨蹭蹭,回頭看看你笑笑,就是不按。氣人,但只能等著!(有其他人也要坐電梯的時候可不能霸著,該按要按。為此我最近好多次來回坐電梯,一遍是有其他人同行就趕緊按,一遍是等其他人走了再帶娃坐一遍,讓他來按)


此外,2歲開始,孩子也逐漸開始建立起時間和空間的次序感。在此之前,你的小可愛可能聽不懂等一會兒是什麼概念,也不懂大人說了句「媽媽馬上就會回來」然後媽媽就出去了。至於這裡和那裡,裡面和外面這樣的空間概念也分不太清。而現在,他開始慢慢懂得了,並且在生活中摸索體會這樣一些次序的美妙。因此也會有一些自己奇奇怪怪的次序:洗好了澡就要去床上睡覺(哪怕你是白天嫌髒給他多洗了一次),睡覺之前必須說晚安,如果沒睡著重新睡一遍那也要重新說晚安,媽媽的外套必須只能媽媽穿,爸爸的枕頭一定得爸爸睡,還得放回原來的位置睡。


所以,包容寶寶們的「強迫症」吧!給寶寶多一點點的耐心,尊重這階段寶寶那些幼稚的小秩序,陪伴他們在這個大大的世界不急不躁的慢慢摸索,然後茁壯的長大。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兒子雙手發白浮腫,錯誤式鼓勵+早熟,從洗手到失控的強迫症
    許女士說,她從小就教小樂要愛乾淨,講衛生,自己的東西(衣服、玩具等)要擺放整齊,手腳要保持乾淨,衣服鞋子髒了要換,等等。時間久了,小樂就養成了勤洗手的好習慣,看到他洗手後,許女士也會開心地鼓勵他繼續保持這個好習慣。
  • 強迫症是什麼 出現這些現象要謹防強迫症
    患者雖體驗到這些想法或衝動是來源於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衝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近年來統計數據提示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有研究顯示普通人群中強迫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2%,約2/3的患者在25歲前發病。
  • 疫情來了不洗手就害怕,我是不是傳說中的強迫症?
    《好奇心日報》曾經整理過這樣一組數據:在豆瓣小組搜索關鍵詞「強迫症」,可以看到 291 個小組,46528 個話題。 瀏覽一下大致內容,我發現這些帖子裡十個人有八個愛洗手、愛整理、老覺得自己沒鎖門、走路刻意不踩地磚縫。但這些行為算「強迫症」嗎?
  • 30歲女子患強迫症頻繁洗手 「潔癖」到沒有朋友
    頻繁洗手拒絕與外界接觸「一碰到不乾淨的東西,我就沒辦法忍受,我就想要去洗手或者洗澡,我也知道這樣做沒有必要,可是我不得不這樣做,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啊!」近日,市民葉小姐來到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身障礙科門診,無奈地告訴主治醫生靳西龍。今年30歲的小葉,原來在一家外貿進出口企業做文員。
  • 洗手停不下來?這些孕期強迫症比潔癖更嚴重!
    今年3月,他們也迎來了愛的結晶,本來是挺讓人開心的一件事,可婷婷卻天天愁容滿面,詢問下才知道,原來是孕前稍微有一些強迫症的她,在孕後表現的更加嚴重了。她說自己一天總會不斷強迫自己洗手,手都搓紅了也管不住;半夜也睡不好覺,總感覺房門沒鎖,躺下一會兒就要去檢查。孕期本來就容易讓人疲憊,加上強迫症的折磨,讓她痛苦不堪。
  • 不要沒事說自己強迫症,真正的強迫症越想擺脫越痛苦
    窮思竭慮強迫症:因為反覆思考一些沒有意義的問題而痛苦(比如1+1為什麼等於2這樣的問題),或者因為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煩惱(比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常見強迫行為可以分為:清潔行為(cleaning/washing compulsions):這類強迫症會反覆洗手或洗澡,而且就算洗乾淨也不行,最誇張的可以洗手或洗澡把自己的皮洗掉一層。
  • 懷疑自己患強迫症?該如何正確就醫?
    你是否控制不住的反覆洗手;明明已經鎖好門窗,卻還是控制不住檢查一遍又一遍;腦海裡總是出現十萬個為什麼,明知沒必要,卻難以克制......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或多或少的出現強迫的行為,但你真的了解抑鬱症嗎?
  • 疫情期間,不斷消毒不停洗手,會不會是強迫症?
    理察最害怕的,是任何他覺得不乾淨的東西,會通過食物或飲料進入他的身體,因為這些東西無法清洗漂白。所以對他來說,吃飯這件事異常艱難。他無法相信別人,每次都是自己做飯。做飯前的第一件事 —— 洗手。這次,他要做三明治。拿出一個盤子。
  • 感覺自己得了強迫症,怎麼辦?強迫症怎麼改善?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出現的一些難以理解或難以控制的情緒或行為問題,擔心這些是否是心理問題導致的,卻又不確定自己到底是怎樣的心理問題,該如何改善。 小遠,是另一位強迫思維患者。
  • 老懷疑自己沒鎖門?4個強迫症的表現,對照看看自己有沒有
    強迫症是一種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很多人都不認為自己有強迫症,覺得自己只是完美主義。完美主義是會督促人們越來越好的習慣,但是強迫症就屬於精神方面的疾病了。強迫症的人會有一些表現,大家如果懷疑自己有強迫症,可以一一對照一下。
  • 完美主義孩子的焦慮,小心強迫症
    看到老公剛拖過的地上還貼有一根長頭髮,會大發脾氣;看到孩子玩後亂亂的房間暴跳如雷;做個手工左改右改不滿意,最後全毀了......這就是我們日常遇到的強迫症情況。通常我們認為強迫症就是極端過分地擔心或關注某件事,可在心理學中,強迫症被定義為「強迫觀念」,強迫症患者為了避免遭受強迫觀念的侵擾,需要某種行為來平衡自己觀點。
  • 28歲女子患"潔癖強迫症" 每次洗手1小時洗澡4小時
    (原標題:長沙28歲女子「愛乾淨」 每次洗手1小時洗澡4小時)  華聲在線長沙訊 「醫生診斷是潔癖強迫症,但花了六七萬元都沒效果。」11月9日,長沙市民顧女士致電瀟湘晨報幫幫團熱線,稱她28歲的女兒三年前開始出現不停洗手的症狀,後來發展到洗一次澡也要花上4個小時,希望有人能幫幫她。
  • 強迫症真相:過度關注自我非但不能保護自己,反而容易毀了自己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我一直不停的洗手、不停的清洗,或是我很愛乾淨,這樣算是強迫症嗎?」那麼真正的強迫症又是什麼樣子呢,今天通過一個紀錄片給大家做個科普。強迫症男子每日洗手百遍在紀錄片《強迫症·心魔》中,一位強迫症男子敘述了自己的故事:他每次出門都需要很久,原因只是因為要確保車子角落沒有髒東西。
  • 一個人有這些跡象,說明ta正在被強迫症折磨
    如何確定自己是不是得了強迫症呢?1.有一種痛苦,叫做「我不能放過我自己」強迫症,成了一句時髦的口頭禪。但事實上,真實的強迫症,遠遠超過大眾的理解。它不是一種簡單的完美主義和行為上的苛刻,而是一種不受控制的焦慮。紀錄片《心魔》,就呈現了強迫症患者們飽受困擾的人生。理察的強迫症,看得人觸目驚心。他對「不乾淨」有了近乎瘋狂的擔憂。
  • 總擔心自己沒鎖門?看完這個視頻,別再說自己是強迫症了……
    當你掏出手機時,卻看到……(:為什麼這些小紅點好像點不完???)當你打開動畫時,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就這?好急!為啥還不跳???)頻頻的朋友花小烙看完這些圖後怒吼,「這是要逼死強迫症嗎?」花小烙說自己是一名強迫症患者。原因是,她每次出門都忘記自己到底鎖沒鎖門。上次,她都走到了大門口,但總感覺自己沒鎖門,又跑回去檢查一遍,結果發現門鎖得好好的,可是她,卻遲到了……她真的是強迫症嗎?什麼是強迫症?
  • 一位強迫症患者的自述:我一度懇求丈夫殺了自己
    然而,心理學上定義的真正的強迫症遠遠比你的小潔癖要恐怖得多。來看看一位強迫症患者的自述。本文為編譯,有部分刪節。來源:marieclaire.com我的強迫症一度嚴重到要懇求丈夫殺了自己。除此之外,我還會躺在浴室裡逼自己嘔吐,因為我害怕吃任何食物。現在說這些聽起來有些好笑,但在那一刻的確十分可怕。
  • 我不想這樣,但是思想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強迫症心理論
    易患強迫症人群強迫症一般發病年齡大多數在青少年時期,因為青少年時期孩子的焦慮是比較多的,他們對於未來充滿恐懼,不能把握,容易出現焦慮。大約三分之二人群在25歲之前發病,大約三分之一在童年和少年時期發病,只有百分之十左右是在35歲後出現強迫症。2.
  • 我控制不了自己,5種行為特質是你的『強迫症』作祟
    她不停洗手 起因於童年的恐懼回憶現實中的她很善良、很謹慎,總怕給人添麻煩。有一次她在諮詢中突然哭起來,原因是『怕我的強迫症狀會影響到別人』。還有一次,她來的時候下大雨,她寧願遲到,在室外徘徊也不願意踏進諮詢室,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怕把房間弄溼、弄髒了,怕別人看了會不舒服。』
  • 南京首開「強迫症」門診,來的都是「90後」
    原來,小明在小學五六年級曾因抽動症休學,上初中後因為學習壓力大,抽動症症狀減輕,但卻出現了明顯的強迫動作:小時候抽動症經常會碰到別人,現在每次出門,都會反覆檢查自己的肩膀,且在人群中,經常反覆詢問親友,自己有沒有碰到別人。由於腦海中湧現大量的重複想法,無法自控,小明不得不再次休學。
  • 妥瑞症會引發幼兒強迫症?醫師:不當管教也會導致強迫症
    常在社群網站分享親子經驗的知名作家,日前自曝小朋友得到了妥瑞症加上強迫症,在親子圈中引發討論。到底什麼是強迫症?跟妥瑞症又有什麼不同?小孩子出現哪些症狀應該就醫?又該看哪一科呢?種種問題,我們請到心理專家來幫大家解答。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