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險基本知識: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人、受益人
保險中的「四人」指的是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人、受益人。近乎全部的消費者都知道受益人是什麼,而對其他的「人」不是很了解。投保人是指與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保險人是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被保險人是指其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的人。
-
G106:高端醫療險的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是誰?
【投保人】 投保人為主被保險人本人或其配偶。 【被保險人】 主被保險人:要求18周歲及以上,能正常工作、勞動和生活的中國公民 連帶被保險人:主被保險人的配偶、父母、子女(18周歲及以下,全日制學校學生可至 23 周歲且未婚) 被保險人為非中國國籍的,需持有中國政府部門籤發的工作籤證或擁有中國境內居留證或長期居住權
-
重視被保險人指定受益人的權利
來源:中國保險報網□李霞保險法規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實踐中,對於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往往會選擇法定受益人,忽視了指定受益人的法律價值。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為甲,合同上「身故受益人資料」一欄填寫的身故受益人為丁,「與被保險人關係」一欄填寫為「兒子」,受益順序為「壹」,受益比例為100%;同時,合同條款明確提示:身故受益人必須指定,且必須為被保險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特殊情況請在備註欄說明。三份保險合同均未在備註欄填寫說明,甲按期足額繳納了保險費。2017年2月20日,甲死亡,經司法鑑定,死亡原因為凍死。
-
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別,權利和義務各是什麼?
想要買保險的人可能會接觸到「投保人」和「被保險人」這兩個名詞,二者相似性比較高,但是含義差別大。作為保險產品的兩大主體,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別較多,所需承擔的義務和享受的權利也各不相同。用戶需要弄清楚二者的區別和聯繫,以便更好地理解保險條款。
-
坤鵬論保:關於保險,你真的了解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嗎?
作為知識普及的一部分,咱們今天重點來聊聊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不過第二投保人並不是隨便想指定張三、李四都可以,可以指定第二投保人的保險產品,也都會明確第二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係,比如:若被保險人已年滿十八周歲(含),第二投保人指定範圍為被保險人本人及被保險人的父母/配偶/成年子女,超出此範圍的需轉核保審核。
-
如果被保險人與受益人同時身故,誰能得到保險金
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中,接受保險合同利益的人。受益人是由被保險人指定的,並載入保險合同。具體有幾種情況:1、當投保人為自己投保人身保險,受益人可能是投保人,即被保險人;也可能是第三者。2、當投保人為他人投保人身保險,受益人可能是投保人,也可能是被保險人,或者是第三者。在保險期限內,被保險人可以更換受益人。
-
被保險人和受益人同時死亡,保險金怎麼處理?
2017-08-16 10:14:04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鍾紹華 問:甲、乙兩人系夫妻關係,甲購買了一份人身意外傷亡險,約定被保險人為甲
-
被保險人未指定受益人導致的母嬰安康保險糾紛案
在實施剖腹產手術前,婦產科一位醫生為某保險公司代辦母嬰安康保險,收40元保險費,保險金額為被保險人(孕婦)1萬元,連帶被保險人(胎兒)2000元,總計1.2萬元。保險責任之一是:「被保險人或連帶被保險人在被保險人住院分娩期間,因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死亡,保險人給予約定的保險金額,保險責任終止。」田某拿出了50元錢,由張某之姐隨著醫生到辦公室交費填單。
-
受益人由被保險人和投保人指定,享受申請保險金的權利
大鵬和柳巖主演的《受益人》相信大部分消費者都看了,有沒有拯救你的不開心呢?從豆瓣評分6.7分來看,好像沒有拯救你的不開心。當然了,豆瓣評分只是個參考數據,大鵬和柳巖的演技還是非常棒的!從這部電影中可以看出,什麼好事都是受益人的了。被保險人出生入死,最後受益人享福了。
-
保險知識宣傳之二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麼?
根據《保險法》的規定,投保人主要有以下幾種義務:1,按約繳納保險費義務:保險費是投保人向保險人交納的費用,作為保險人依照合同承擔賠償和給付責任的代價。保險合同成立後,投保人要按照約定按時交付保險費,這是投保人履行合同的最基本的義務。2,如實告知的義務:《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訂立保險合同時,保險人可以就保險標的或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
未徵得被保險人同意,投保人也負有責任
法院查明 2014年8月8日,投保人仲翠雲向被告申請投保,為被保險人李文化在被告處投保暢贏人生險20份,被告同意承保並籤發保單,保單號07763387
-
被保險人與受益人死於同一事故,保險金是給被保險人還是受益人?
分析在該案中,金某是被保險人許某在保險合同中指定的受益人,但已經死亡,又沒有另外指定受益人,該如何處理呢?這需要用到《保險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第四十二條規定:被保險人死亡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保險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 (一)沒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無法確定的; (二)受益人先於被保險人死亡,沒有其他受益人的; (三)受益人依法喪失受益權或者放棄受益權,沒有其他受益人的。
-
未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一個法定繼承人能否單獨領取?
保險合同法律關係處理的是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與保險人之間的關係,遺產繼承法律關係處理的是被保險人的繼承人之間的關係,兩種法律關係性質不同。同時保險人向持有保險單的投保人賠付保險金的行為也並未侵犯其他繼承人的權益。如果被保險人存在多個繼承人,已經取得保險金的繼承人的身份應為遺產保管人,負有妥善保管遺產的義務。
-
保險人適用行業標準也應向投保人說明
投保時保險公司並未就此標準向投保人履行說明義務的,該規定對投保人不產生效力。評析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了保險人對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應當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及明確說明,並規定未作提示與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保險公司根據保險行業協會制定的標準來認定水淹車等級,也應履行說明義務。1.對免責條款,保險人應履行說明義務。
-
保險小百科:法定受益人與指定受益人的區別
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是指接受保險合同利益的人。 具體有兩種情況: (1) 當投保人為自己投保時,受益人可能是投保人,即被保險人;也可能是第三者。
-
健康險新規:險企不得用被保險人的基因檢測資料進行區別定價
《辦法》指出,除家族遺傳病史之外,保險公司不得基於被保險人其他遺傳信息、基因檢測資料進行區別定價。保險公司銷售健康保險產品,不得非法搜集、獲取被保險人除家族遺傳病史之外的遺傳信息、基因檢測資料,也不得要求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提供上述信息。與此同時,保險公司也不得以被保險人家族遺傳病史之外的遺傳信息、基因檢測資料作為核保條件。
-
商業保險中受益人名稱與受益人身份不一致如何處理?
商業保險作為一種有效的風險防範手段,在目前物質生活越來越充裕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會為自己或家人購買商業保險,所以很多的時候,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並不是同一個人。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投保人在保單中受益人處沒有指定對應的受益人,或者在指定時只描述了受益人和被保險人的關係,並沒有明確該受益人的名稱。
-
交強險和商業險的被保險人,是車主嗎?
舉報 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雖然都屬於三者險範圍,但是,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有區別,交強險的被保險人與商業三者險的被保險人實際上也是有區別
-
說一說保險受益人
由柳巖和大鵬主演的電影《受益人》中,講述了關於「娶妻騙保」,「殺妻騙保」的情節,其實現實中也有類似的真實案例。為了讓自己不被騙保,有必要全面了解一下受益人是什麼?我們先了解一下保單中的三個人:投保人:交錢買保險的人被保險人:保障對象受益人:發生保險事故後領錢的人其中受益人可以是投保人,被保險人也可以是第三人。
-
保險百科|什麼是受益人?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通俗來講,就是保險事故發生後,可以領取保險金的人。1、什麼人可以做受益人?以下人群都可以作為受益人:1)自然人、法人及其他任何合法的經濟組織;2)自然人中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甚至活體胎兒等;3)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本人。而受益人取得受益權的唯一方式是被保險人或投保人通過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中途也可以變更。但若是投保人指定或變更受益人,必須徵得被保險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