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8年,也當了8年的班主任。這8年以來,從懵懵懂懂,不敢管理學生到通過各種方式去管理和教育學生,讓學生能夠跟著自己的管理教育方式健康快樂成長,這幾年來,自己以為對待不同的學生都可以教育有方了。
然而最近的一些班級教育問題,讓我很是懷疑,我對待孩子是都過於嚴格了。
今年,我又是六年級的班主任,畢業班的孩子管理起來相對比較困難,這是帶過畢業班的班主任的共識。考慮到這一層面,我打算這學期對孩子們嚴格一些,畢竟「嚴師出高徒」。開學第一周的班會課,我就在班裡給孩子下了「軍立狀」,對孩子們的一些行為進行管教和禁止,比如不能隨地亂扔垃圾,不能欺負低年級的小朋友,不能破壞學校公務,不能亂吃零食等等,並通過播放因為一些因為違反紀律而遭受到的不良後果,以便讓學生能夠銘記於心。
班會課後的第二天,班級裡一個叫龔續陪的學生,就對我的教育方式漠然視之,去破壞了學校的「安全出口」牌,玻璃散落一地,他並沒有及時地收拾被破壞在地玻璃,下課後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走過去,不小心被玻璃滑到了腳跟,獻血直流,哭噶噶地跑去找班主任,通過調取攝像頭,才發現是本班的龔續陪使的壞。
聽到這個信息後,我沒有當場生氣,我忍住火氣,跑到教師,看到龔續陪後當場質問他,「龔續陪,誰讓你破壞學校的公物?『安全出口』的牌子是你砸碎的嗎?」他沒有狡辯,「是我做的,我看不慣,在那裡一亮一亮的。」聽到這,我的怒火達到了極點,連連質問他,「昨天的班會課你沒聽到嗎?這是學校的公物,你以為是你家的嗎?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公然破壞學校公物?」我停了一下,繼續說到,「明天叫你爸爸來見我。」
聽到讓他老爸來學校,他的臉色頓時變了。因為在平常的教育當中,他的爸爸對他的教育總是「鞭打」式的方式,而他媽媽屬於「寵愛」式的方式,在這樣的家庭,孩子的性格脾氣要麼很暴躁,要麼很任性,所以,我也能理解他在學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行為和心態,這也是他害怕他父親的緣故。
我在想,因為這,就直接傳呼他父親來到學校,我是不是對待他太過於苛刻了,哪個學生沒有犯錯誤過,這樣的錯誤難道就不可避免了嗎?可是轉念一想,有一年級學生已經受傷了,不請家長到校,似乎也不妥當。
他的父親,在十分鐘後趕到,氣勢洶洶,我跟他說明情況,並告訴他一年級孩子被劃傷的事情需要賠相應的醫藥費,以及損壞學校公物需要賠償,他連連點頭。見了兒子後,簡單問幾句,就讓龔續陪帶他去看被破壞的「安全出口」牌。當見到「安全出口」牌被破壞,父親的火氣也上來了,他問到兒子:「誰給你破壞的?」兒子沒有吭聲,他狠狠地給了兒子一巴掌,正好我們及時阻止。
最後在我們老師的勸說下,他父親才慢慢緩下情緒,跟兒子靜心交談著……
通過這件事之後,我更加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對待孩子的要求一貫是嚴格的,比如作業班裡的每個孩子都必須要用書皮包起來,萬一有學生不按要求,就遭到我的教育;每一個孩子都必須按照作業的模板進行撰寫,不合格的學生即遭到批評或重寫……
這些教育方式儘管學生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然而教育教學,並非僅僅為了成績,教書育人,首先應該是育人,學生只有會做人,才知道什麼叫感恩,什麼叫原則。我為自己平常的嚴格感到慚愧,接下去的時間裡,我要轉變教育方式,跟學生度過一個快樂和諧的畢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