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否應該嚴格對待自己的學生

2020-12-16 胡說評教育

從教8年,也當了8年的班主任。這8年以來,從懵懵懂懂,不敢管理學生到通過各種方式去管理和教育學生,讓學生能夠跟著自己的管理教育方式健康快樂成長,這幾年來,自己以為對待不同的學生都可以教育有方了。

然而最近的一些班級教育問題,讓我很是懷疑,我對待孩子是都過於嚴格了。

今年,我又是六年級的班主任,畢業班的孩子管理起來相對比較困難,這是帶過畢業班的班主任的共識。考慮到這一層面,我打算這學期對孩子們嚴格一些,畢竟「嚴師出高徒」。開學第一周的班會課,我就在班裡給孩子下了「軍立狀」,對孩子們的一些行為進行管教和禁止,比如不能隨地亂扔垃圾,不能欺負低年級的小朋友,不能破壞學校公務,不能亂吃零食等等,並通過播放因為一些因為違反紀律而遭受到的不良後果,以便讓學生能夠銘記於心。

班會課後的第二天,班級裡一個叫龔續陪的學生,就對我的教育方式漠然視之,去破壞了學校的「安全出口」牌,玻璃散落一地,他並沒有及時地收拾被破壞在地玻璃,下課後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走過去,不小心被玻璃滑到了腳跟,獻血直流,哭噶噶地跑去找班主任,通過調取攝像頭,才發現是本班的龔續陪使的壞。

聽到這個信息後,我沒有當場生氣,我忍住火氣,跑到教師,看到龔續陪後當場質問他,「龔續陪,誰讓你破壞學校的公物?『安全出口』的牌子是你砸碎的嗎?」他沒有狡辯,「是我做的,我看不慣,在那裡一亮一亮的。」聽到這,我的怒火達到了極點,連連質問他,「昨天的班會課你沒聽到嗎?這是學校的公物,你以為是你家的嗎?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公然破壞學校公物?」我停了一下,繼續說到,「明天叫你爸爸來見我。」

聽到讓他老爸來學校,他的臉色頓時變了。因為在平常的教育當中,他的爸爸對他的教育總是「鞭打」式的方式,而他媽媽屬於「寵愛」式的方式,在這樣的家庭,孩子的性格脾氣要麼很暴躁,要麼很任性,所以,我也能理解他在學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行為和心態,這也是他害怕他父親的緣故。

我在想,因為這,就直接傳呼他父親來到學校,我是不是對待他太過於苛刻了,哪個學生沒有犯錯誤過,這樣的錯誤難道就不可避免了嗎?可是轉念一想,有一年級學生已經受傷了,不請家長到校,似乎也不妥當。

他的父親,在十分鐘後趕到,氣勢洶洶,我跟他說明情況,並告訴他一年級孩子被劃傷的事情需要賠相應的醫藥費,以及損壞學校公物需要賠償,他連連點頭。見了兒子後,簡單問幾句,就讓龔續陪帶他去看被破壞的「安全出口」牌。當見到「安全出口」牌被破壞,父親的火氣也上來了,他問到兒子:「誰給你破壞的?」兒子沒有吭聲,他狠狠地給了兒子一巴掌,正好我們及時阻止。

最後在我們老師的勸說下,他父親才慢慢緩下情緒,跟兒子靜心交談著……

通過這件事之後,我更加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對待孩子的要求一貫是嚴格的,比如作業班裡的每個孩子都必須要用書皮包起來,萬一有學生不按要求,就遭到我的教育;每一個孩子都必須按照作業的模板進行撰寫,不合格的學生即遭到批評或重寫……

這些教育方式儘管學生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然而教育教學,並非僅僅為了成績,教書育人,首先應該是育人,學生只有會做人,才知道什麼叫感恩,什麼叫原則。我為自己平常的嚴格感到慚愧,接下去的時間裡,我要轉變教育方式,跟學生度過一個快樂和諧的畢業班。

相關焦點

  • 教師對孩子的嚴格,不同的家長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對待?
    教師的教學,因為嚴格,你們是贊成呢還是不贊成?有些家長覺得,還是嚴厲好的,對他們孩子的習慣養成是十分有利,但是呢?有一部分家長就覺得,老師過於嚴厲,會使自己的孩子太怕,太怕老師,太怕學習,太怕學習,從而產生一種怕學厭學的行為。
  • 畢業八年後舉報班主任辱罵自己,師生關係到底應該怎麼對待?
    各個行業都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教師這個行業也是,不能因為個別現象而全盤否定這個職業,畢竟大部分教師還是十分熱愛職業,熱愛學生的。在招聘教師的時候不應該只關注這個教師的教學能力,還應該多關注教師的人品,師德如何,是否有行為不端的狀況。對待學生是否真心關愛。
  • 教師應該怎樣對待「問題學生」?
    問題學生是教師的寶貴財富,但是我們往往很難收穫這筆財富,因為我們絕大多數的教師(當然也包括我)不是教育專家,也不是心理專家,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儘自己最大的智慧和愛去改變。問題學生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學生自身,學生可能好動,好靜,有些孤僻等等性格原因第二: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影響了學生的思想。
  • 教育思考:教師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學生?
    教師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學生?教育思考:教師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學生?在這起事件中,孩子的父母不僅敦促孩子送回鵝卵石,還教育孩子要為此事道歉,其母親更是親自將孩子送到博物館,這位媽媽的處理方式值得點讚,對教師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學生也提供了借鑑。教師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學生?對此,陶行知先生有一個非常鮮明的觀點:「兒童不但有錯誤,而且常常有著許多錯誤。
  • 學生舉報教師節教師強制收禮,教師是否構成違法
    快要到教師節,在「蠟炬成灰淚始幹」描述下的老師們,存在某個別行為影響著社會對於教師這個稱謂的看法。經某學生舉報老師強制收禮,導致班上同學極其不滿,該老師被網絡曝光。在物質匱乏的時代學生對於老師是敬畏、是尊重、是膜拜;老師對待學生是敬業、是付出;現在個別地方出現學生或家長對老師是諂媚、是巴結;老師對待學生及家長是要挾、是索取、是打壓…無意重傷教師行業,只是該現象確實存在,關於教師節收禮的行為涉嫌的法律分析;
  • 教師如何對待上課遲到的學生?
    教師上課時,要經常面對上課遲到的學生,如處理不當,則會浪費上課時間,影響教學任務的正常完成。教師應如何對待遲到的學生呢?如果學社忘記了教師的要求,或教室後門進不來,遲到的學生敲了門,教師應暫停講課,讓學生進入教室,到座位做好,然後將聽課前的講課內容稍加複述,再繼續講新課。學生遲到的原因,等待課後再來詢問。
  • 教師不應該用「語言暴力」對待學生
    我國《教育法》規定:教師不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有的老師會說我既沒打他,也沒罵他,就說他幾句,他還能怎地。其實老師們應該知道,學生是非常重視老師所講的話。對他激勵或者鼓勵的話,可能會改變一個人。同樣對他「語言暴力」也可能毀掉一個學生。
  • 關於教師是否應該被賦予暴力懲罰權的一點思考
    教師和學生,為何必須有一個是跪著的? 首先,排除掉教師隊伍中少有的敗類,教師的動機我們無須討論,也無法討論,因為動機只能自證。 其次,棍棒教育真的出孝子了嗎?最多是造就了免而無恥的良民而已。鄭伯、秦始皇、漢武帝,看看他們怎麼對待自己的母親。趙惠文王、李世民、趙構,看看他們怎麼對待自己的父親。倉廩實的廟堂如此,餓肚皮的民間只能更甚。
  • 辛勤園丁,苛刻嚴格,教師應該被「神化」還是「妖魔化」?
    有些人認為教師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辛勤園丁」。有些人認為老師是「冷若冰霜,不近人情」的冷麵包青天。可能在不同的學生和家長心中,老師所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樣的。對於愛學習的好學生來說,老師就是好朋友,知心長輩。
  • 請拿對待大人的方式去對待你的學生——致教師
    教師,這一本該最為神聖的職業,如今,在家長的心中卻打起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違規補課,胡亂收費,歧視學生……這些直接導致教師這一職業名譽的下滑,而這,絕不只是個別現象,而是一種普遍的,人盡皆知的,有苦難言的不正之風!
  • 教師節是否給老師送禮,不送會被區別對待嗎?一位老師說出心裡話
    1.要給老師送禮:a.向老師表示感謝有家長表示老師為學生付出了很多,有的老師甚至還犧牲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時間,他們的行為應該得到感謝,在教師節給老師送禮物也是情理之中。部分家長認為教學過程應該保持純粹,盡心盡力地教書是老師的職責,不應該和物質掛鈎。並且教師素質參差不齊,若因送禮而導致孩子們被區別對待,這也不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家長們的考慮都有一定道理,那麼作為話題的主人公,老師是怎麼想的呢?一位工作了6年的中學老師透露:絕大部分老師都不會因為禮物而區別對待。
  • 芬蘭教育改革成功的答案終於被找到:把學生當大人對待
    芬蘭學生也不去補習班,回家功課比較少,而且較少參加體育活動或長期打工,學生較多空閒時間。   進入教師培訓體系門坎極高,培訓極為嚴格,教師有能力也有尊嚴   芬蘭只有八所師培大學有資格培訓教師,培訓期為六年。前四年是各專業領域課程,後兩年是教學能力培養課程,要寫原創性的論文才能畢業,畢業後直接是碩士。
  • 能否人性地對待自己的學生?
    【長沙理工大學圖書館實在惡劣 如此對待自己學校的考研人】長沙理工大學圖書館將學生考研資料扔下樓,學校曾經發通知不允許佔座,但學生將考研資料放在窗臺,也被扔下樓,考研筆記直接被清掃。看到這一幕,估計很多經歷過考研的過來人是非常的無奈,考研人為了與時間爭奪,無數的考研人夜以繼日的複習拼搏,想不到自己平時的學校卻以這樣粗暴的方式對待這些追求上進的學子,實在是讓人寒心。考研人要做的是:一是遠離這個是非之地長沙理工大學圖書館,趕緊找地方複習考試。
  • 芬蘭 | 學生和教師都羨慕的教育天堂
    以上只是我家鄉那邊一個小縣城的事情,但是以小見大,我們可以看出,對教育熱情不高,把正職當副業的老師大有人在,對於這樣的教師,家長極其不滿意;而一心一意地對待教學事業的教師又對自己的現狀感到不滿。所以,我們國家教師和家長,教師和社會的矛盾也就無法調和,也無法做到芬蘭人對待教師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態度。
  • 中和職中教師郭小華 | 從教30年,用平和的心對待學生
    從事職教工作二十餘年來,郭小華多次獲得校、街道辦「師德標兵」、「先進個人」、「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無愧為一名優秀教師。每一個崗位領導們都給我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讓我去施展我自己的想法,從沒有什麼框框把我框著,給我了很大的幫助和支持。」
  • 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教師關愛學生,更加激發學生對教師的尊重
    ,同等對待,一視同仁。教師為了自己的私利或者虛榮心,偏愛、袒護某些學生,這是明顯的師德缺陷,應當堅決杜絕。再有,一些無意的不公正的行為,偏愛一些成績好的學生,而相對忽視甚至歧視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教師得注意防範,時刻提醒自己要尊重與信賴每一個學生。「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尊重學生人格,教師得從自身的素質著手。嫌棄和斥責,只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引發逆反情緒和對抗行為,也暴露出教師的狹隘和無能。
  • 教師應該是主要的教學引導者,而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
    首先,教師、學生乃至家長要充分意識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要認真對待,共同努力,提升其教學的有效性。其次,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應該全面建立起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主線的教學策略,應該正確認識到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各自的角色與職責。教師應該是主要的教學引導者,而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
  • 象牙塔的守關人:嚴格對待每一個闖關者
    「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於「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於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葉聖陶時間這個東西不得不說非常的令人難以捉摸,在渴望長大的年紀總是過得那麼漫長,但是在最美好的年紀卻又快的如同白駒過隙,一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五月畢業季,又將有一批莘莘學子從大學這座象牙塔中走出,走向更為廣闊的社會。
  • 「爆粗口」博導遭眾議,嚴格要求學生不可以?請把懲戒權還給老師
    有的網友認為,倪冰冰教授這樣子的做法實在太激烈了,博士生也是學生,學生教育應該溫和點,不應該隨便就說得人家這麼不堪;有的網友卻認為,倪冰冰教授或許是對學生負責,想要將已經是博士生的優質學生罵醒,這是一位教師負責任的體現。二、學生散漫是最主要原因,學習真的可以這樣嗎?
  •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關愛學生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內容屬於常考考點,其中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具體而言關愛學生是教師處理其與學生的關係時所應遵循的原則要求。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教師職業活動中發生的最重要的關係。教育活動主要就是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發生的,教師所從事的教育活動中心就是師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