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熱死人」!中暑,保險怎麼賠

2020-12-20 弈賠

日前,全國各地進入高溫天氣,不少人因高溫而中暑或者身體不適,每年都有因高溫導致的醫療或者身故,著實讓人不敢出門。

中暑,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中暑導致的事故,又有哪些保險可以理賠呢?今天,曉弈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中暑,即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

持續悶熱會導致人的皮膚散熱功能下降,紅外線和紫外線可穿透皮膚直達肌內深層,體內熱量不能發散,熱量集聚在臟器及肌肉組織,引起皮膚乾燥、肌肉溫度升高、導致汗出不來,進而傷害到中樞神經。繼而影響全身各器官組織的功能,致使患者出現局部肌肉痙攣、高熱、無汗、口乾、昏迷、血壓升高、咳嗽、哮喘、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等現象。

因高溫而中暑、身體不適醫療或者身故哪些保險可以賠付呢?

一、工傷保險:職業病

為了維護高溫環境下作業的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我國《職業病目錄》已將物理因素所致中暑列入到職業病範疇。

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中暑死亡或中暑後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可以按照工傷處理,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二、商業保險:大多可賠,但有例外

商業保險一般包括壽險、醫療險、重大疾病險以及意外傷害保險等,我們一一來看,誰賠誰不賠。

1、醫療險:可賠因中暑產生的醫療費用,有醫療附加險或者住院津貼附加險的可以補償經濟損失。

2、重大疾病保險:因中暑引起重大疾病,而該類疾病又恰在所投保的重疾險保障的疾病範圍內,則重疾險可以賠付;不在保障範圍,則不賠。

常見的如深度昏迷、癱瘓、嚴重腦損傷、嚴重心肌病等。

3、壽險:因高溫身故,壽險可以賠付。壽險對保障期內的自然死亡,或者因疾病、意外事故引起的死亡都可予以保障。

4、意外傷害保險

「這題我會!中暑很意外,意外險賠!」

曉弈先告訴大家結論:中暑事件本身,意外險不賠

別急,我們來看保險合同中,對意外傷害的解釋。意外是指「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符合「意外」定義的意外險可賠。

我們在文章的開頭講到,中暑,又叫熱射病,這本身是身體對自然氣溫變化的不適應,進而損害身體機能的一種急症,屬於生理反應。從醫學上講,中暑是「疾病」表現已被醫學界所確認。雖然高溫是誘發中暑的原因之一,但其直接原因是患者自身身體機能的缺陷。

其次,高溫容易引發中暑是一般人所具備的常識,所以中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見和避免的,並非突發的。

既不外來、又不突發,本身可避免,且屬於疾病,中暑事件的本身並不屬於保險合同約定的意外範疇,意外險不對中暑事件本身提供保障。

但是!

雖然意外傷害保險不能對中暑事件本身提供保障,但是由於中暑引起的意外事故,卻可以獲得賠償。例如在馬路上由於中暑昏厥,暈倒後引起的撞傷、扭傷、摔傷、擦傷等都可以由意外傷害保險進行賠付。

這麼一講,你明白了嗎?

相關焦點

  • 熱熱熱熱到爆炸!高溫中暑,你買的保險賠不賠?
    這幾天,全國各地都開啟了高溫模式,走到哪,都能感受到滾滾熱浪。更為難熬的是,這麼熱,我們還得時刻戴著口罩。天氣一熱,就容易導致中暑。輕則頭暈、心悸、四肢無力,重則昏迷甚至導致死亡。中暑這事兒可不是鬧著玩的,遠慮君提醒大家,一定要有安全意識,提前做好防暑降溫的準備。今天主要講講,如果高溫誘發了中暑,我們買的保險能賠嗎?
  • 日本"奪命高溫"一周熱死57人 近2萬人中暑
    中暑患者被送往醫院(共同社)海外網8月6日電 日本近期持續高溫天氣。日本總務省消防廳6日表示,7月29日至8月4日一周內,因中暑而住院的人數高達1萬8347人,57人因中暑死亡。據日本時事通信社6日報導,近一周內,日本有近2萬人因中暑住院,比上一周的5664人又增加了3.2倍左右。近一周的中暑住院人數和死者人數都達到這一季度的最高記錄。中暑住院的人群中,65歲以上的高齡人士佔54.3%。需要至少住院3周以上的重症患者有729人。
  • 高溫是如何「熱死」人的?
    「高溫致人員死亡的現象並非杜撰。以歐洲為例,之前受大西洋氣候影響比較涼快,人們逐漸適應了低溫天氣,一下子迎來高溫,人們排熱降溫的神經系統及相關器官機能就會減弱。」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靜對記者說,「其實是人體調節能力趕不上對高溫的抵抗力,輕則中暑,重則昏厥致死。」  在我國,高溫致死事件時有發生。
  • 東京超100人遭遇的中暑死亡,保險能不能賠?
    死者全部為50歲以上的人,其中80多歲的有42人,70多歲的30人,死者中有84人不用空調,佔總數八成以上。還有6人在室外死亡。東京消防廳稱,僅18日一天就有214人因中暑被送醫。 日本新冠肺炎形勢尚未好轉,又出現連續高溫天氣,老年人身體素質弱,難免成為最大的受傷害群體。
  • 高溫來襲,「熱死人」不是誇張,這份防治中暑指南請收好
    加長版「三伏天」來勢洶洶,夏季高溫的熱浪持續不斷,氣溫一路走上坡。近期,廣東多地出現高溫天氣,高溫預警更是持續生效中。高溫天氣,不少人仍堅持在戶外工作。有的人認為,中暑不過是口渴、頭暈,體溫高了些,只要休息一下就能好,其實不然。
  • 真的熱死人了!日本高溫致57人死 高溫或影響2020年東京奧運會
    真的熱死人了!日本高溫致57人死 高溫或影響2020年東京奧運會時間:2019-08-08 13:52   來源:TOP旅行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真的熱死人了!日本高溫致57人死 高溫或影響2020年東京奧運會 今年的各地高溫情況一直是大家重點關注的話題,因為據相關專家透露,今年的溫度已打破2000年以來的 記錄。 前有歐洲大部分地區因為持續迎來高溫天氣,德國人用冰塊浸腦袋 後有中國熱哭8億人 現   原標題:真的熱死人了!
  • 高溫中暑,當心熱射病!
    高溫中暑,當心熱射病!、熱射病,近日,到醫院急診科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此時,體內堆積的熱量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形成中暑或者重症中暑(熱射病)。馮偉表示,高溫導致體內熱量無法正常排出,是熱射病的最主要成因,因此在室內外溫度達到30℃以上,中暑的概率大為增加,超過35℃,則需要當心熱射病。
  • 鹹寧高溫來襲,「熱死人」不是誇張,這份防治中暑指南請收好
    進入8月,湖北防汛形勢總體向好高溫天氣來鹹報導了俗話說的對:高溫或許會遲到,卻不會缺席。今天藍天白雲,陽光明媚,高溫按時上線了又是一個與 空調+冰淇淋+西瓜相依為命的一天這是未來一周鹹寧的天氣三 伏 天 字 都 熱 化 了!炎炎夏日中高溫作業的勞動者們如何預防中暑呢?
  • 健康|日本「熱死」57人,中暑後該咋辦?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日本近期持續高溫天氣,7月29日至8月4日一周內,因中暑而住院的人數近2萬人,57人因中暑死亡。中暑住院的人群中,65歲以上的高齡人士佔54.3%;需要至少住院3周以上的重症患者有729人;發生中暑最多的地方是室內,佔41%。
  • 英國高溫熱死760人 最高氣溫達到32攝氏度
    英國連續9天的高溫天氣導致了約760人死亡高溫致760人死 恐還將翻倍英國已持續近一周30℃以上的高溫,一名15歲的少年在遊泳時溺亡;一名21歲的父親曬日光浴從樓頂跌下;29死的郵遞員在投遞中倒下。據英國媒體14日報導,兩名士兵在參加空降特種兵甄選測驗時中暑身亡。醫院接待了更多因中暑和陽光灼傷皮膚而就醫的患者。同時天氣炎熱,導致穿拖鞋剪草坪而剪掉腳趾的事故也大幅上升。
  • 「熱死人」不是誇張,中暑真的能要命!
    而且,你以為中暑只是出汗乏力頭暈難受,休息一下就活蹦亂跳了嗎?嚴重的中暑可是致命的!這6類人最易發生中暑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功能障礙。人的體溫受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控制,人體通過皮膚血管擴張、體內血液流速加快、排汗、呼吸、大小便等散發體內熱量。在高溫、高溼、暴曬、通風不良的環境中,人體會出現散熱障礙,導致體內熱量蓄積,從而發生中暑。
  • 上海高溫多人中暑死亡 中暑急救小妙招
    最近中暑事件刷爆了網絡,受到高溫的影響,到處都是中暑的新聞。那麼高溫下如何預防中暑呢?萬一中暑了如何急救呢?  上海高溫多人中暑死亡  7月25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部分醫療機構獲悉,最近中暑病人主要集中在郊區,老年人居多,其中不乏90歲以上高齡老人,有些患者最終因熱射病死亡
  • 一周57人中暑死亡 為何日本每年夏天都「熱死」人?
    原標題:一周57人中暑死亡,為何日本每年夏天都「熱死」人?  據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總務省消防廳發布數據,今年7月29日至8月4日,全國有57人中暑身亡,18347人因中暑被緊急送醫治療。  據朝日新聞臺報導,8月1日至6日,東京23區共有39人中暑身亡。
  • 抗高溫保健康,快熱化的你有沒有讀懂高溫預警和中暑信號
    請注意,中國氣象局規定,日最高氣溫在35℃以上為高溫,持續的高溫天氣3天以上為熱浪;並於2010年4月印發《中央氣象臺氣象災害預警發布辦法》規定高溫預警按以下標準發布:橙色預警預計未來48小時將持續出現最高氣溫為37℃及以上,且有成片40℃及以上的高溫天氣;黃色預警預計未來48小時上述地區仍將持續出現37℃及以上高溫天氣;藍色預警將持續出現最高氣溫為35℃及以上,且有成片達37℃及以上高溫天氣,或者已經出現並可能持續
  • 高溫來襲,如何預防中暑?
    40天超長待機的三伏天現已來了「桑拿形式」和「蒸烤形式」加上有必要戴的口罩這樣的溫度很簡單形成中暑高溫氣候怎麼防備中暑?中暑是人體暴露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理功用紊亂,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妨礙為首要體現的急性疾病。一般分輕度中暑與重度中暑,按發病機理不同,重度中暑又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其間熱射病歸於重症中暑,逝世率較高。
  • 中暑或可致死,高溫作業需做好防範
    來源:長沙晚報中暑或可致死,高溫作業需做好防範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彭放 邱勁松指導專家金若剛 長沙市疾控中心職業衛生綜合科科長、副主任醫師儘管已經立秋,長沙的氣溫仍居高不下。
  • 中暑了怎麼恢復的快?
    中暑,在夏季很常見,這是由身體過熱引起的一種疾病,通常是由於長時間在高溫下體力勞動或運動所造成。如果您的體溫升至40度以上即為「熱射病」,會迅速損害人的大腦、心臟、腎臟和肌肉等器官。拖延時間越長,熱損傷就越大,並增加嚴重併發症的風險,造成永久性器官損傷更嚴重甚至會出現熱休剋死亡。
  • 日本人為何「不扛熱」?省電不開空調真熱死人:中暑送醫一萬多人...
    圖/人民視覺 自2011年大地震以來,日本年年都熱死人。今年,由於高溫天氣持續,加上很多人不得不戴著口罩度過這個夏天,日本各地因中暑導致死亡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目前,日本各地因為中暑送醫的有一萬多人,東京更是超百人中暑死亡,以至於為遏止「中暑送醫」的情況,日本政府、氣象部門、媒體,都反覆號召大家及時補充水分,適當開空調。
  • 夏季高溫防中暑 空調房避暑有講究
    高溫中暑:人體在氣溫高、溼度大的環境中,容易發生中暑。輕者出現乏力、頭暈、眼花、噁心、胸悶等症狀,重者可出現重者可出現熱痙攣、熱衰竭或熱射病,表現為肌肉痙攣、心悸、皮膚溼冷或高熱昏厥、休克,甚至死亡。高溫、高溼、風速過小、勞動強度過大、勞動時間過長、熱適應不良等都是中暑的主要致病因素,老年人、體弱者易中暑。
  • 一周57人中暑死亡,為何日本每年夏天都「熱死」人?
    據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總務省消防廳發布數據,今年7月29日至8月4日,全國有57人中暑身亡,18347人因中暑被緊急送醫治療。據朝日新聞臺報導,8月1日至6日,東京23區共有39人中暑身亡。日本各地短期內數十人中暑死亡,而且這種情況並不只出現在今年,令人費解。今年日本「特別熱」?在日本,當日最高氣溫高於35℃被稱為「猛暑日」,氣溫高於30℃被稱為「真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