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類題——求平面的法向量

2021-02-19 管胖子的數學

        今天開始我們來分析研究立體幾何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先從可以建系的題目來分析。立體幾何的題目不外乎以下幾種考察方式:證明、計算以及是否存在。無論其中的哪一種,都涉及到兩種元素——長度和角度。事實上,當我們在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後,只要給出的點的坐標足夠,我們可以解決其中任何的長度和角度問題,但解法中多數都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平面的法向量,今天,我們先來練習如何求取平面的法向量。

① 空間直角坐標系已經建立完畢,不需要考慮證明坐標軸互相垂直的問題

② 各點坐標明確,不需要通過條件確定坐標

③ 此種類型的題目通常是一個題的一個部分,高考中不會直接求取法向量,都是利用法向量的應用來求取其它東西。

求平面法向量通常由五步過程:

當然,如果熟知高等數學中的叉乘和行列式的概念的話,也可以用如下的方法來去取,但是涉及的補充知識較多,並不建議


① 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建立要考慮到是否需要證明

② 法向量在設的時候儘可能使用(x,y,z)這樣的設法,而不要過早給其中一個賦值,設成(x,y,1)或者(1,y,z)這種類型,因為如果恰好賦值分量為零,則導致計算失敗。

③ 賦值的時候選擇讓計算簡便的量賦值,只要不賦值為零即可

④ 法向量並不唯一,只要求出結果與最終結果相差倍數關係均為正確答案

⑤  法向量得方向在計算中並不需要過多考慮,反向的兩條向量均可以作為同一平面的法向量。但在應用中的一些地方需要加以注意。

謝謝對管胖子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平面向量課程:各種單位向量的求法,高中數學_高考數學複習
    平面向量課程:各種單位向量的求法,高中數學_高考數學複習。
  • 速求平面的法向量
    在給孩子們上課的時候,內容是利用空間向量解決立體幾何問題,在這塊問題中,遇見直線找方向向量,遇見平面選擇法向量是最直接的解題思路。直線的方向向量容易解決,只需找直線上兩個已知點的坐標相減就可以;而對於平面的法向量,先看題目圖形中有沒有現成的線面垂直,如果有,那麼這條直線的方向向量就是平面的法向量,如果沒有,就得求出平面的法向量了,而這種方法是解決這類問題必須學會的方法,不少孩子們會因為算錯平面的法向量而導致最後結果錯誤。今天我來介紹給大家一種快速有效的計算平面法向量的方法,快到你連算錯的機會都沒有,簡直可以稱為秒殺!!
  • 高中數學《4. 1 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的法向量》微課精講+知識點+教案課件+習題
    教案:教學目標:1.理解直線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2.會用待定係數法求平面的法向量教學重點:直線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教學難點:求平面的法向量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前面我們學習了空間向量的運算及相關定理,俗話說,學以致用,空間向量有什麼樣的應用呢?從本節課開始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首先看引題.
  • 空間平面法向量的求法
    三角函數知識點小結及典型好題經典!!平面向量知識點小結及常用結論解決三角函數最值問題的十種方法解三角形的知識與方法歸納必須拿下!三角函數求值向量與三角形「四心」的典型問題六種常見三角函數的最值問題快快收藏!
  • 好神奇,5秒求出法向量
    沒想到這個寒假這麼漫長,沒有理由不寫一點東西的,不過難一點的題目好像沒什麼人看,今天,堂主老師為大家歸納了能夠快速求出空間直角坐標系中平面法向量的方法,趕快來看看在高中的立體幾何模塊中,大多數學生用定理或者空間向量的方法來解答。其中空間向量的方法可以降低了立體幾何的難度,包括求異面直線所成角,線面夾角,二面角的大小以及點到面的距離等。
  • 高中數學平面向量課程:各種單位向量的求法
    常見求單位向量的題型有以下幾種:1、求已知向量方向上的單位向量;2、求與已知向量平行的單位向量;3、求與已知向量垂直的單位向量;4、求與已知向量夾角為某度的單位向量。下面針對這4種題型分別給出具體的解法。
  • 立體幾何奇妙一招:如何速算平面的一個法向量?
    正如牛頓最早使用有向線段表示向量一樣,萊布尼茨在1693年給洛必達的信中就已經使用了行列式,對行列式的貢獻和影響比他人大一些。但就寫作時間而言,最早提出行列式的概念的是日本數學家關孝和,比萊布尼茨早十年。在立體幾何的空間向量方法中,我們用得最多的一種計算就是:求一個平面的法向量n。
  • 空間向量法求空間夾角
    今天來看看,解決高中立體幾何的常見題型,求空間角的方法:空間向量法。
  • 高中數學:兩種方法解決平面向量數量積問題,值得收藏
    平面向量是數學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溝通代數、幾何和三角函數的有力工具,廣泛應用於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中。平面向量的數量積及其性質是平面向量知識的重點內容,在平面向量中佔有重要地位。利用平面向量的數量積及其性質可以解決有關向量長度,兩向量夾角、垂直、平行等問題。
  • 平面向量數量積 的幾何意義
    向量,既是高中數學的重點,也是線性代數的根基。對於這類數學核心的知識體系,天津高考自然格外重視。縱觀歷年天津卷高考,向量題目頻出不厭,難度普遍較高。平面向量的難點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兩類:第一類,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相關問題;第二類,平面向量數量積相關問題。本文針對第二類問題進行分析。
  • 平面向量的幾類運算問題
    關鍵詞:平面向量;圖形;符號;坐標;平面幾何平面向量是代數、幾何和三角函數之間的橋梁,集數與形於一體的一種工具.從向量的運算角度看,向量具有較好的代數結構;從幾何角度看,向量是空間最基本原始的幾何量.這使得向量運算都有著其幾何意義,運算律也具有豐富的幾何內涵,如向量的加法用幾何語言描述就是三角形法則或平行四邊形法則;向量加法的交換律是平行四邊形定理的向量表述形式
  • 3秒,解決大題平面法向量問題!
    例:面PAB上有兩向量,向量PA=(6,6,6),向量PB=(2,3,3),求解面PAB法向量解:1.將向量PA橫著寫兩遍,同樣,向量PB也是橫著寫兩遍。                           3  3      3  2      2  3         做交叉相乘捺減撇運算          即6×3-6×3=0            6×2-6×3=-6            6×3-6×2=6         所得三個數字 0 -6 6 就是平面
  • 使用法向量求二面角,需要知道這點,否則得到的結果不一定正確
    ;二是法向量法,即分別求出兩個面的法向量,然後求出兩個法向量所成的角。但是在使用法向量的方法求二面角的時候要注意一點:判斷我們要求二面角的範圍。第一問第一問是證明平面PAF⊥平面ABCD。不難發現想作出這兩個面的二面角並不容易,而題中又出現了三垂直的情況,所以這道題使用法向量來求二面角是比較容易的。具體做法如下:第一步,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 一個平面向量題的命制過程
    在思路枯竭之後,小呆想,能不能出一個不落俗套的向量題。       肯定不是常見的圓的類型,也不能是普通的距離、共線這類。       那就線吧,比如好像中垂線的題不怎麼多,來個中垂線吧!     中垂線的向量形式有以上兩類,中垂線還可以表示成對稱....
  • 高中數學,F點未知,如何求AF與面PAB的線面角?法向量的雙重使用
    該題的第二問是求直線AF與面PAB所成角的正弦值,這樣的題我們一般都是使用向量的方法來求解,但是在使用向量的方法來求線面角的時候也是需要知道相關點的坐標,根據各個點的坐標求出相關直線的向量。但是這裡點F坐標我們並不知道,也就無法知道直線AF的向量,而要求的就是直線AF和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所以求出F點是至關重要的。
  • 27、平面向量的數量積與平面向量的應用
    常用結論考點自測平面向量數量積的運算思考求向量數量積的運算有幾種形式?2.解決涉及幾何圖形的向量數量積運算問題時,可利用向量的加減運算或數量積的運算律化簡.但一定要注意向量的夾角與已知平面角的關係是相等還是互補.平面向量的模及應用思考求向量的模及求向量模的最值有哪些方法?
  • 高考數學平面向量和立體幾何學什麼?考什麼?
    第15課求與已知向量平行或垂直任意模長的向量求法.第16課已知向量平行垂直模求參數的值及夾角2019年全國二卷高考題.第17課藉助極化恆等式解決平面向量數量積壓軸題考點與例題.第18課平面向量奔馳定理及三角形四心向量式學習.第19課利用幾何基向量法與代數坐標法解決2015年天津高考平面向量數量積最值壓軸題.
  • 26、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及向量的坐標表示
    1.應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向量的實質是利用平行四邊形法則或三角形法則進行向量的加、減或數乘運算.2.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是:先選擇一組基底,再通過向量的加、減、數乘以及向量平行的充要條件,把相關向量用這一組基底表示出來.
  • 平面向量題!專題突破!
    平面向量在高考中佔的分值適中,難度偏容易一些,我們更要保證不失分,主要題型是以選擇題,判斷題為主,最主要地從基礎入手!多加練習。1.平面向量的數量積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利用數量積的性質1可以判斷一個角的大小,進一步可以判斷三角形的形狀;而利用性質2可以求兩條直線的夾角,異面直線的夾角等;利用性質3的求模公式可以解決求線段長,求多邊形的邊長等;利用性質4可以證明兩條直線的垂直
  • 向量共線應用與相關三角形面積求法實例二
    今天身體稍微好一點,於是小編繼續活躍一下,給大家介紹關於向量共線與三角形面積求法的第二個應用實例。快來跟我一起思考吧。實例二:注意觀察,此題就一個已知數據和一組關係式,但就這一個數據,加上關係式的推導,也將題目解出來了,並且解答過程並不複雜。此題充分說明,處理好向量之間的轉換及應用好共線的相關結論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