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咳嗽,我不能吃飯。」
「媽媽,我咳嗽不能吃雞肉。」
「媽媽,我咳嗽不能吃油菜。」
完美~又省了一餐……
每次膩膩感冒不舒服,老人便總想要給她忌口——這不能吃,吃了會加重咳嗽,那不能吃,吃了會消化不良。
雖說我並未因此而沒讓膩膩吃某些食物,但是小傢伙還是挺有小心機的,立馬把小伎倆學起來。
現在膩膩每到自己小感小冒的時候,還沒等老人來忌口,她就先提出讓自己挑食的理由了。
不過話說回來,寶寶生病了,真的有必要忌口嗎?
其實,即便寶寶生病了,機體對營養的需求依舊很高,而充足的營養又有助於身體康復,因此,對於絕大多數日常食物,在寶寶生病時依舊應該照常攝入。
當然,當寶寶出現身體不適時,食慾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對於寶寶生病時的飲食,爸爸媽媽還應該尊重寶寶的需求,根據寶寶的食慾為寶寶提供流質的、清淡的、易接受的食物。
根據寶寶的食慾安排飲食
當寶寶生病時,爸爸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狀態。
通常,如果寶寶生病時所出現的症狀比較輕微,對日常作息以及精神狀態沒有太大的影響,寶寶能夠保持跟往常一樣的狀態,那麼,寶寶的食慾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這時候,為了保證寶寶每日所需攝入的營養,爸爸媽媽還是應該同往常的飲食一樣,將該吃的食物提供給寶寶。
反之,如果寶寶確實不舒服,出現了明顯的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則應儘量根據寶寶的需求,為寶寶提供想吃的食物,做到寶寶想吃什麼就給什麼,不想吃也不勉強。
畢竟,在這樣的階段,儘量保證寶寶的舒適性,讓寶寶有比較佳的狀態去「戰鬥」,才是最重要的。至於「丟失」的營養,待寶寶身體逐漸康復後再補回來也不遲。
比如:當寶寶出現比較嚴重的咳嗽,只願意喝粥,卻吃不下肉菜,爸爸媽媽則應該先只讓寶寶喝粥,以保證填飽寶寶的肚子。如果寶寶特別想吃糖,爸爸媽媽應該允許寶寶吃點。
Tips:如果寶寶過分拒絕健康食物,偏愛垃圾食品,在排除寶寶狀態不佳之餘,爸爸媽媽還要考慮下是否是自己平時的養育出現了錯誤,應注意重視日常對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的培養。
多提供流質、半流質且清淡的食物
寶寶生病時食慾不佳,大多是生病期間的口乾、舌燥、嘴發澀、喉嚨痛癢導致的。因此,在生病期間,爸爸媽媽應注意提供水分含量多、細軟易吞咽的流質、半流質的食物,如:奶水、米粥、湯水等,以保證寶寶在進食時的舒適度。
此外,刺激性食物容易加重口腔不適,因此,寶寶的飲食還要注意保證清淡。
爸爸媽媽除了要做到在寶寶1歲前不往輔食添加調料品,1歲後少量添加外,母乳媽媽也要保證自己的清淡飲食,比如:在寶寶生病期間先暫停辣味食物的攝入。
迴避會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
過敏會加重炎症反應,導致病情加重。
在寶寶生病期間,爸爸媽媽一定不要讓寶寶嘗試之前從未攝入過的食物,尤其是正處於輔食添加階段的寶寶。
爸爸媽媽給寶寶吃的食物,一定要是寶寶平時已經吃過的,且經常吃的健康的食物。
如果說一種食物本身是易致敏的食物,但寶寶已經接受了這種食物,且在日常飲食中會經常攝入,那麼,爸爸媽媽則可以放心讓寶寶食用,比如:雞蛋、牛奶、魚肉等。當然,給寶寶吃的食物要保證新鮮以及清淡。
讓寶寶多次少量喝水
喝水!多喝水!多喝溫開水!雖然這是一句很俗的話,但不得不否認,水確實是萬能的。
寶寶腹瀉了,嘔吐了要預防脫水,要多次少量給寶寶喝水,千萬不能等寶寶渴了再喝。
寶寶咳嗽了要多喝水,水能有效稀釋痰液,更容易把痰咳出。
寶寶發燒了要喝水,多喝水才能多排汗、排尿,將熱量帶出以達到退燒的效果。
Tips:多喝水是少量多次喝,比如:在寶寶每結束一次小活動就喝一次水,而不是讓寶寶一次喝太多水,以免過於飽腹引發更多的不適。
【膩媽說】
在寶寶生病期間,那些很日常的食物並沒有太多的飲食禁忌。只要寶寶沒有表現出食慾不佳的情況,爸爸媽媽還是應該保證寶寶每日的營養。畢竟,吃得好,身體才能更有力量去「戰鬥」。
如果寶寶食慾不佳,那麼,爸爸媽媽只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1.根據寶寶的食慾安排飲食
2.多提供流質、半流質且清淡的食物
3.迴避會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
同時,爸爸媽媽一定要讓寶寶多喝溫開水。
我是@膩膩媽,堅持更新育兒知識。目前已發表「輔食添加」、「如廁訓練」、「入園準備」、「繪本閱讀」等系列文。想了解更多養育寶寶的知識,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