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主義先鋒,著名意識流作家,伍爾芙這10句名言,感受文字魅力

2020-12-16 刺蝟讀書

維吉尼亞·伍爾芙是一位英國女性作家,被譽為20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她的代表作《女權辯護》,成為後世女權運動的經典。伍爾芙的作品有著鮮明的意識流寫法,並與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及法國的普魯斯特一起,把意識流文學推向世界。在1941年3月28日,伍爾芙投河自盡,今天是她79年忌辰,就用她筆下最為著名的十句哲理名言,來紀念這位文壇史上偉大的女作家。

伍爾芙出生於英國倫敦,從小便接受文學薰陶,長時間與文學界、哲學界等各個領域的名家聚在一起,潛移默化的向她灌輸文學思想。能夠經常與各個領域的名流聚在一起,這取決於她的父親。她的父親在維多利亞時代就是一位著名文學評論家、學者和傳記家。後來因為母親和父親相繼離世,伍爾芙兩次精神崩潰,並試圖自殺。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她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是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1907年,伍爾芙開始創作她的第一部小說《遠航》,6年後終於問世。自那開始,伍爾芙繼續她的寫作生涯,代表作諸如《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存在的瞬間》等膾炙人口的作品相繼問世。

伍爾芙一生勤奮,除了小說以外,還寫了大量的散文、日記等,她崇尚哈代、康德拉等作家。伍爾芙的意識流小說開始於《雅各的房間》,經過多年探索及實施,逐步確立並完善了意識流小說創作技巧,也讓她成為當之無愧的意識流小說代表作家之一。

伍爾芙的精神問題一直伴隨她左右,而且每次發病癒發嚴重。1941年3月28日,她用石頭填滿口袋,投河自盡,終年56歲。今天,是這位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英國文壇的前衛開拓者之一,現代主義文學與女性主義潮流先鋒的忌辰,我們就用她筆下最為著名的十句話,來紀念她吧!

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維吉尼亞·伍爾芙

記住我們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維吉尼亞·伍爾芙

錢使沒有報酬便顯得微不足道的事情獲得了尊嚴。 ——維吉尼亞·伍爾芙

現在,一切都離我而去,剩下的只有確信你的善良。——維吉尼亞·伍爾芙

他人的眼睛是我們的監獄,他人的思想是我們的牢籠。——維吉尼亞·伍爾芙

最快樂的人不必事事盡善盡美,他們只會讓大部分事情順其自然。——維吉尼亞·伍爾芙

人不應該是插在花瓶裡供人欣賞的靜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隨風起舞的旋律。——維吉尼亞·伍爾芙

他覺得自己好像被一條大魚鉤住了鼻子,在水中撲騰,既不甘心,又無可奈何。——維吉尼亞·伍爾芙

女人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一筆屬於自己的薪金,才能真正擁有創作的自由。——維吉尼亞·伍爾芙

一個人一旦有了自我認識,也就有了獨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獨立人格,也就不再渾渾噩噩,虛度年華了。換言之,他一生都會有一種適度的充實感和幸福感。——維吉尼亞·伍爾芙

相關焦點

  • 伍爾芙未刊自傳文字翻譯出版
    南都訊 記者朱蓉婷 作為20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英國作家伍爾芙以多部小說、傳記、文章、書評、日記和書信等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據一席之地。花城出版社「慢讀譯叢」近日出版的《存在的瞬間》,由二十多篇伍爾芙從未出版過的自傳性長篇散文組成,全部是伍爾芙去世之後,甚至是其丈夫倫納德去世之後,從倫納德後來的遺孀手中得到的珍貴資料,由英國伍爾芙研究專家整理編輯完成,以全新的視界,揭開了與伍爾芙密切相關的生活和情感隱秘,這也是國內首次譯出。    「這些全然不是作者生前準備和願意出版的文字,纖毫畢現了她的坦率和赤誠。」
  • 英國三大才女勃朗特、伍爾芙、羅琳的名言,句句經典,值得收藏!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英國三大才女勃朗特、伍爾芙、羅琳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勃朗特,英國家喻戶曉的作家。1、假如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10、對心靈如水,既柔順又穩重,既馴服又堅強,可彎而不可折的人,我會永遠溫柔和真誠。二、伍爾芙,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
  • 馮侖VS洪晃:女權主義是什麼?|共識
    在新一期節目中,馮叔與洪晃就「女權主義」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以下是節目的部分文字內容:我是一個女權主義者?洪晃:你覺得女權主義是什麼?洪晃:女權其實就是平權,不是嗎?中國是國家女權主義,就是在法律方面的平等,其實我們都有。你能當 CEO,我也能當 CEO,咱們就憑本事了,對吧?但是意識方面、文化方面是沒轉過來的。就是在文化、意識上,中國還是一個男權社會。
  • 馬小鹽:女權主義,還是義和團式的女拳主義?
    女權主義便是諸多主義的其中之一。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使得女性開始捍衛自己正當的權益,這是一件值得讚美的事。但女權意識的過度敏感和話語尋敵,使得中國的女權主義幾乎演變為一種喜感十足的義和拳表演。由此可見,女權主義已經成為「主義秀場」的時髦詞彙,女性們爭著搶著穿,誰一穿上這件「主義」的禮服,不但佔據了網際網路話語權的高地,還神功附體、刀槍不入、天然正確、風華絕代起來。
  • 女權?女拳?—談談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社會現象,因為「女權主義」本身是一個舶來品,其發源於西方的女權運動,並在現當代發展壯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逐漸傳入中國並擁有了相當大的市場,女權主義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演化發展的,筆者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進行簡要論述,聊聊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 冠姓權爭議之下:偽女權主義的狂歡
    5月10日,自媒體博主papi醬發微博曬娃,卻因孩子隨父姓一事,被不少打著「女權」名號的博主,使用極其骯髒的詞彙進行詆毀與辱罵,由此掀起了新一輪的網際網路罵戰。顯然,在如此暴戾直接且流於形式的輿論和方式之下,這是一場網絡偽女權主義的狂歡。
  • 中國女權主義,正走向「反家庭主義」|西方女權和中國女權的區別
    中國式女權主義,處處透露著不勞而獲的思想,根本思想還是停留在封建時代。 結婚前要求彩禮、房子、車子,男人還要能賺錢,甚至要求男人父母有退休金。 No.2國外女權主義的形成 資本主義國家的興起,是婦女運動的基石。
  • 陳雁:女權主義術語在近代中國的翻譯與流轉
    對這一建構過程展開歷史的分析,希望對當下的中國女權主義和女權主義者擺脫「矛盾立場」有所助益。     (三)女權主義:進入主流話語     「女子主義」或者「女權主義」這樣的話語雖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已屢見於各類先鋒雜誌,以致有人驚嘆已經到了一個「女權高漲的時代」,「提高女權的呼聲可謂充塞了宇宙」。(21)但「女權主義」一詞卻遲遲未能進入中文的主流話語體系。遲至1932年,當年出版的《辭源》仍未收錄「女權主義」(或女子主義)。
  • 中國女權主義發展簡史
    民國後期和新中國初期,經歷了封建王朝到西方民主意識的更迭,中國女性,中國女權開始覺醒,中國一大批有識女青年走出國門,學習西方文化,將女權帶入中國,給正處於封建社會末期的女性以新的希望,最顯著的就是上海,南京當時比較開放的城市,人們的思想逐漸開放,女性的權利逐步提升,當時就出現很多女權主義典範:宋慶齡,向警予,何香凝,秋瑾,鄭毓秀等等,他們參與中國社會建設,為女權奔走
  • 不願被簡單歸類為女權主義者的先鋒女性
    所有這些個人成就還總讓她們與「女權主義」的群體政治關係緊張。這些女性中有一些人會宣稱自己是女權主義者,另一些則不會。事實上,她們之中沒有誰滿足於做一名活動家。麗貝卡·韋斯特是最接近於走上這條道路的人,但她最終也發現,婦女參政論者雖然勇猛得令人敬佩,但也假正經得不可原諒。
  • 你還在誤解女權主義嗎?
    女權主義是一種原是20世紀60年代起源於美國的一種政治思潮,其最終目標是爭取男女平等。關於「女權主義」一詞的定義,向來眾說紛紜、各執一詞。事實上,「女權主義」一詞的含義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中。從人類有文字史之前,人類社會就已經處於父系社會體系中,所以我們學習的歷史絕大部分以父權制為主要制度基礎之一,因此一般人不容易敏感地察覺男性和女性之間地位的體系性差異。中國的女權主義也有它的歷史淵源,「巾幗不讓鬚眉」就可以被看作是女性早起覺醒的證據之一。辛亥革命特別是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的女權運動也蓬勃開展起來。
  • 論重慶女孩的「女權主義」
    我經常聽到重慶女孩不乏自豪地說:「我們重慶女娃『女權主義』很強烈。」重慶女孩的辣我是承認的,但是如果說這是一種「女權主義」的話,作為個人,我就不認同了。從「女權主義」的定義和發生、發展的歷史來看,所謂的「女權主義」,強調的是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屬品,女性應該享有與男人同等的權力,同時女性也有能力承擔同等的責任。
  • 幾點看法:關於女權主義Online
    只是,在中國的具體語境中,女權主義通常呈現分裂的形態:一種常被避而不談的,是基於勞工、法律援助的NGO式女權主義,在被行政權力打壓的同時,也並不具有太大的市場能量;另一種則是基於線上輿論的女權主義——我將之稱作「女權主義Online」,且用於指代後文中的女權主義——她們試圖以對抗世界的刻板印象的逆反做法,進行自我意識的維護。
  • 男權社會,為女性代言,如何對待女權主義
    這一點證實了我的一個觀點:女人更開明,而男人相對「保守」。我個人很喜歡這個觀點它能讓我把自己看成一個新好男人。曾有女權主義學者問我:「我們怎麼做才能成為你?」這更加深了我對這個觀點的自豪感。每次演講之後,我都會收到新的意約。這讓我在經濟上也有了些保障。很多年過去了。很多我的忠實女粉絲離婚了,我只能猜想問題應該出在她們丈夫身上。她們都表示贊同。
  • 為餘秀華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籤是對女權主義的褻瀆
    總體而言,我並不認為中國有所謂的女權主義者,頂多就是鼓吹女權主義的人。男權主義是顯而易見的存在。正因為此,作為挑戰男權主義的女權主義者才讓人心生敬佩。不知什麼時候起,詩人餘秀華被一些女權主義鼓吹者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籤。
  • 作家冰心這十句名言,句句經典,讀完你會覺得文字的魅力無限大
    今天是這位現代女作家、詩人、翻譯家誕辰120周年,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她筆下十段經典語錄,讀完一定會讓你真正能體會到文字竟然有如此大的魅力。 這篇散文是冰心晚年時期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象徵的手法,將小橘燈象徵人民心中的希望和火種,代表著光明。現在重讀《小桔燈》,我還能想起當初學這篇課文時的場景,簡直歷歷在目。 有這樣一句唐詩「一片冰心在玉壺」,是不是每次捧讀冰心作品的時候,會給你帶來的感受呢?
  • 新版《美女與野獸》是升級版的女權主義表達?
    新版《美女與野獸》是升級版的女權主義表達?著名女權主義公眾號「女權之聲」幾日前發布《<美女與野獸>:基因裡的女權主義》一文,追溯了這一童話誕生時對男權反抗的意味,後來的迪士尼版本又創造了在眾多被保護的迪士尼公主外,獨立自由的女權公主。此文認為,艾瑪·沃特森的這一真人版本更是女權主義的升級版。然而,倘若在17世紀誕生之初,《美女與野獸》尚有一定的對父權的批判意味,到了今天,回歸城堡的公主如何能成為當代女性的表達?
  • 我國的女權主義是否已經變味?讓我們捋一捋女權主義的發展歷史……
    最近幾年,我們能發現,網絡上關於「女權」的話題越來越多,然而在這些話題下面,往往是吵得不可開交的男女群體。女權主義主張男女地位平等,消除對女性的壓迫,那麼為什麼這樣一個合理的訴求卻在我國逐漸變味,逐漸引爆男女群體之間的戾氣呢?我們先來捋一捋世界上女權主義的歷史。
  • 神奇女俠1984:人類貪慾和女權主義的隱喻 文/王珉
    許願水晶的設定,不止賦予該片超級英雄電影的內在含義,貪慾的文戲更有自圓其說的邏輯魅力。黛安娜讓死於二戰的男朋友史蒂夫復活,落伍40年左右的科技,對史蒂夫來說成了他驚嘆的「奇蹟」,這同樣是貪慾的體現。80年代的美國,經濟高速發展,消費主義甚囂塵上,欣欣向榮下卻暗藏人的貪慾。電影中有2位反派,老闆麥克斯與芭芭拉,藉助劇情去展現人性中欲望的反噬和愛與希望的美好,正如諾蘭《蝙蝠俠》。
  • 為"女權主義"正名:女權運動與性別理論雜談(上)
    前言「女權」、「女權意識」、「女權主義」,這些頻頻出現在微信公眾號的爆款文章或是微博熱門討論中的詞彙,似乎成為了部分人的「政治正確」,又成為了另一部分人的鄙夷對象。在進行一次有關性別問題的訪談時,我發現接受採訪的大學生大多對於「女權」評論不佳,有人稱自己支持平權而非女權,很多人並不清楚女權是什麼、但對微博中的「女拳師」頗有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