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百合悅讀
周末,我和朋友去海底撈涮火鍋,她下車時不小心把棉襪給刮壞了,飯後她還有第二輪飯局,她正鬱悶的不得了,在結帳時服務員居然遞上了全新的棉襪!還是三雙!我一下子就怔住了……
此時,那位服務員小妹妹微笑著對我們說,所有海底撈都常年訂絲襪和棉襪,隨時給襪子掛壞或者弄髒了的客人更換……我徹底服氣了,這是什麼樣的海底撈,居然備有襪子供顧客選擇,想著為顧客解決每一個問題,真是創新加上貼心啊,讓人不由得佩服海底撈的服務,真是360度無死角,真是一個大神級別的海底撈啊!
生活中也流傳著許多關於海底撈的故事。比如,我的一位同事獨自去海底撈吃飯,服務員拿出一個玩偶小熊給她,讓小熊陪伴她,以免她一個人感覺孤單寂寞。朋友說,海底撈好貼心啊,讓人如沐春風。
其實,海底撈每天都在上演著無數這樣暖心的故事。
以往,我們更多地是以顧客的視角,或者旁觀者的視角,去看待、體驗海底撈的貼心服務。
但是,如果你要想了解一個真實的海底撈,想親眼目睹其風採,那麼《海底撈店長日記(十年回望版)》這本書,就會滿足你的這些願望,它以海底撈內部員工的視角,幫你揭開海底撈的「廬山真面目」。
本書作者李順軍,來自農村,父母是土生土長的山區農民。2007年大學畢業後,他從南寧、桂林、深圳、溫州,最後到北京,輾轉幾千裡,最後終於來到海底撈,當上了一名服務員。
他從最普通的服務員做起,到迎賓、店長助理、大區經理助理,再到前廳領班、廚師長、前廳經理、實習店總等崗位。如今他已是一名連鎖企業的創始合伙人。
李順軍所著的《海底撈店長日記》已行銷20多萬冊,他在離開海底撈十年後的今天,作為一名連鎖企業的創始合伙人,在此為大家帶來這本書的「十年回望版」。
其中,他對每條日記進行重新點評,解讀它背後的管理深意,尋找背後關於管理、組織、領導力等相關管理原理,同時找到關於職場發展、自我成長的本質,以及毫無保留的反思。
因此,當你閱讀完這本書後,你不僅認識了一個鮮活、真實的海底撈,還可以學習到一個職場小白是如何修煉成職場大神的獨門秘笈。
01 海底撈是怎樣煉成的?
(1)讓人豔羨的情感關懷制度:把員工、家庭與企業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互動整體
李順軍在書中寫道:「我正在想著不幹的時候,店裡的管理層來宿舍看望我們這些新來的員工。他們帶來了泡腳的藥,並親自幫員工泡起了腳。我突然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給我洗澡的情景。」
當作者升任管理層時,也是在情人節那天第一個到店,給每位員工送上祝福和糖果,讓員工感受到幸福和溫暖。
海底撈每月還有報喜制度,就是給每月獲得晉升的員工和管理層家長打電話:一是感謝父母培養出了這麼優秀的孩子,一面是告訴家長孩子取得了很大進步。
最讓大家熟知的是海底撈給予員工的授權信任制。
即不論什麼原因,只要員工認為有必要都可以給客人免一個菜,甚至免一餐。授權意味著信任,正是這種家人般的信任,才讓顧客在海底撈用餐時得到心滿意足和一種幸福感,有時甚至超出你意料之外的服務,讓客人賓至如歸。
看似這些舉動很小,卻能激發起員工的動力和工作熱情。這些精神和物質方面的激勵,就如一張無形的網絡,把員工、家庭與企業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可以互動的有機整體。
(2)嚴酷的淘汰機制:人性和法治兼備,才是一個好企業
作為企業,只有關懷和信任是不夠的。要想發展,必須要有嚴格的淘汰機制。海底撈也不例外。據說,海底撈的淘汰機制是很殘酷的,如果高級崗位的員工幹不好,就會被直接越級降職到初級崗位。
李順軍之前的店長明哥就是因為脾氣暴躁,員工滿意度差,而被降到了普通崗位。
正是因為有如此殘酷的淘汰機制,海底撈才得以良好地發展,並且取得了卓越的運營成效。
海底撈對「破窗」現象也一直非常重視,一旦發現問題的苗頭,就會果斷制止和處理,絕不允許任何影響企業發展的行為蔓延。作者寫了他的朋友陳志碧沒有給同事打招呼就擅自騎了人家的自行車,第二天忘記歸還,後來經查證,被降為普通員工。
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弱點,一個企業防止「破窗效應」的出現,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其一旦產生,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一個好的企業的發展,必定是人性和法制兼備,否則永遠也做不好。這就像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
02 職場大神是如何煉成的?
在本書中,作者真實地記錄了自己在海底撈不斷蛻變的過程,無論你處於職場哪個階段,都可以跟隨作者的不斷成長,讓自己的心智走向成熟。
(1)職場修煉術:每個職場人士都要經歷,從初入職場的迷茫期到踏實肯幹務實期
作者初入海底撈時提到,自己不好意思告訴父母和同學在做服務員,儘管他很想在海底撈好好地發展,他也認可海底撈,但是內心深處就是覺得自己幹的工作很丟人,不光彩,這是人性使然。
唯一支撐他的是:如果我把這樣一份工作做好了,那麼做其他事情我也能成功。這個想法,是他在給自己尋找工作的意義。
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由浮躁到務實,使他進入了成長的快車道。
如果,你也是職場小白一枚,正處於初入職場迷茫期,你也不妨運用作者的「找尋工作的意義」療法來解決你眼前的困境。
作者李順軍出身於農村,又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他身上有自卑、脾氣暴躁、虛榮等很多毛病,可是他又想幹一番大事業,但這和現實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導致他時而自信,時而自卑,唯有自我激勵才能走出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的泥潭。
其實,人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自我調適、自我突破、自我挑戰的過程!逃離自己的舒適區,又不斷擴大自己的舒適區,這就是成長的本質。
(2)職場管理術:團隊管理的智慧
作者在西單店做三組主管時,為了讓大家能夠服自己,他先是以身作則,幾乎最早一個來最晚一個走,讓大家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接著,針對每個員工,一個個分別進行關懷,節日準備禮物紅包,平時也要關注到位。
這些努力終於換來大家的支持,三組在作者帶領下,在三月份成了先進小組。
管理是需要智慧的,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任職期間對小王的處理,體現了其管理智慧。
小王原來是海底撈一個分店的大堂經理,因作風太「官僚」,導致員工滿意度低,被降級為普通員工。她的工作狀態很一般,甚至收尾工作搞得特別差。
後來,作者組織全體員工開會,當著全體員工的面,他先給員工道歉,承認安排不當導致工作出問題,並罰自己50元錢。而小王看到作者罰自己,她也主動站出來承認錯誤,並願意自罰50元錢。
這件事充分體現了作者的管理智慧,一方面作者重用她,讓她承擔工作,這樣能慢慢調動起她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是擔責而非責怪。首先站出來承擔責任,真誠去面對問題,會讓犯錯者及團隊更信服。
03 結束語:海底撈是一家偉大的企業,很多人因它而改變
一個優秀的企業,一定不只是商業的成功,而是更多人因它而改變。海底撈即是如此,在我心目中它是一家偉大的企業。——李順軍
從海底撈服務員,到店長助理,再到領班、店長……作者差不多幹遍了店裡每一個崗位,接受了每個崗位的挑戰。
作者求真務實,真誠地記錄自己的缺點、問題、毛病,它可能是浮躁、自卑、清高、傲慢、情緒化、自以為是等等問題。
在海底撈近三年職業生涯中,作者的思想已發生很大轉變,養成了良好的職業習慣、思維方式、做事態度等。正是這些良好的品質,奠定了作者從平凡邁向卓越的基礎,時至今日,他已成為知名連鎖企業的創始人和知名管理諮詢公司華夏基石的高級合伙人。
無論你是職場人士、公司高管還是經理人、創業者、大學生,如果想了解企業管理之道,都能在《海底撈店長日記》(十年回望版)》中,找到共鳴,收穫啟發。
-END-
作者介紹:@百合悅讀,情感領域創作者,熱愛生活,專注讀書,每天分享優質情感故事,讀書 感悟等,願為您分憂解難,讓您感受人世間的溫暖與美好……歡迎關注@百合悅讀
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嚴禁抄襲。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