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沒,這些就是我剛才跟你說的情況,都是工藝品做舊的,就是贗品。」原上海博物館工藝部副研究館員王正書正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著民間收藏亂象,轉頭只一打眼,就對前來鑑定玉石藏品的民間收藏者高先生說,「你這個都太新了。」
位於多倫路145號的上海市社會文物行業協會成為第五家面向社會開展常態化的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服務的機構
這是6月13日下午,在上海市多倫路145號,社會文物行業協會正在開展的「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服務」活動的一角。鑑定諮詢包括書畫、陶瓷器、玉器、雜項、錢幣、古籍和名人信札等8個傳統收藏門類。這同時也是上海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亮點活動之一,意味著暫停了半年的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服務正在逐步有序恢復。
民間收藏亂象:80%都是贗品,大量詐騙,有人甚至被騙到家破人亡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進入到文物收藏領域。「市面上有海量的藏品,但是很多都是工藝品,新東西做舊,就是我們所說的贗品,假的。」王正書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社會上普通收藏愛好者,由於長期不接觸各類文物,對文物知識很缺乏,大量上當受騙。
然而在購買時上當受騙還不算完,如果不注意,很可能還會二次受騙。「在上海開展這個免費鑑定諮詢服務之前,很多所謂的鑑定機構其實都是詐騙,假的給你說成真的,只值幾千塊的給你鑑定成幾十萬、幾百萬,然後收取高昂的佣金。」王正書說道。
在專家給出鑑定意見後,高先生表示自己並不失望,一方面是「來路便宜」,另一方面清楚了真偽,也就不會再被詐騙。
承載是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市社會文物行業協會秘書長,剛剛鑑定了市民李先生帶來的「祖傳」書畫。
很遺憾,市民李先生的「祖傳」畫作皆為印刷品
「都是印刷品,基本不在鑑定的範圍內。」承載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民間文物收藏存在非常明顯的兩極分化,「好的非常好,差的非常差。就像剛剛這個,說難聽點就是地攤貨,沒有任何文物價值。根據我以往的經歷,大概80%以上都是這種情況。」
當然,在參與民間收藏文物免費鑑定諮詢以來,承載也看到了不少非常有價值的藏品,「比如我經手過一份有關曾國藩的文件,是他晚年關於整頓鹽務的心得,由其口述、師爺整理下來的。」承載介紹,這份文件,之前從未被發現,學界也並不知曉其存在,具有非常高的史料價值。
當天,記者就看到兩位藏家的藏品得到了承載的肯定,一位林先生帶了三幅近代書畫,都是真的,其中一幅是嶺南畫派畫家居廉的作品,「他對近代海派繪畫有很大影響。」另外一位李先生帶了四冊清光緒秀野堂木刻本《昌黎先生詩集注》,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和收藏價值。
張先生十餘年前偶然購買的《昌黎先生詩集注》被鑑定為清光緒木刻本,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和收藏價值
「現在最怕就是兩種情況。一種是家裡有好東西,但是不清楚價值,隨便糟蹋掉,或者給人矇騙掉;還有一種自己完全沒有知識,跟著別人買,很容易上當受騙。」承載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給市民收藏愛好者正確的引導,是非常有必要的。
上海市文旅局文物保護管理處副處長胡巍對澎湃新聞記者介紹,「2016年,僅我個人接到的關於民間文物鑑定諮詢社會市場亂象、詐騙的舉報電話不下100個」,損失財物還是輕的,「重的甚至還有被騙到家破人亡的。」
書畫專家承載為市民林先生家傳書畫進行鑑定,均為近代真跡,其中一幅為嶺南畫派畫家居廉畫作
文物鑑定諮詢的「上海模式」成效顯著:無償鑑定,時間區域全覆蓋,全國推廣
有鑑於民間文物諮詢鑑定市場的亂象,上海從2017年開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先後組織上海文物商店、朵雲軒集團、上海市收藏協會和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四家單位,面向社會開展常態化民間收藏文物免費鑑定諮詢服務試點工作。並且制定了《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推薦單位工作規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制度。
截至2020年1月23日,四家推薦單位累計接待文物收藏愛好者26686人次,無償鑑定文物藏品總數71665件,受到群眾普遍歡迎和社會輿論廣泛好評。
2019年7月16日,上海市社會文物行業協會正式成立,這是國內首個面向文物經營性的地區性行業組織,從事文物經營的老字號如上海文物商店、上海朵雲軒都是其骨幹單位。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後,上海市社會文物行業協會將成為上海第五家面向社會開展常態化的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服務的機構。從2020年7月份起,每周五下午開展公益鑑定諮詢服務。
市民祖傳的具有館藏價值的明代玉器
「至此,上海市實現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服務工作日全覆蓋、中心城區全覆蓋。」胡巍談道。
該服務模式的建立,有效遏制了借文物鑑定名義實施詐騙活動等市場亂象,既保障了文物收藏愛好者的正當權益,又增強了人民群眾依法收藏文物的意識。
「開展這個活動以後,從2017年3月份開始到2017年下半年,我只接到15個投訴舉報電話。2018年我只接了2個,去年是接到1個電話,今年還沒有。」談到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服務以來的成效,胡巍深有感觸。
國家文物局對上海的此項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並專門印發《國家文物局關於轉發<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推薦單位工作規程>的通知》(文物博函[2019]1290號),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考借鑑「上海模式」。
王正書為收藏者撰寫鑑定意見。參與文物鑑定諮詢的專家,給出的僅僅是基於學識和經驗的口頭意見與建議,而不出具書面鑑定書
就在當日鑑定諮詢將近尾聲時,有位市民的一件祖傳古玉被玉器組的兩位鑑定專家同時鑑定為明代玉器。王正書認為,「這是一件明代的雕刻雲龍紋的標準器。工藝非常好,包漿非常厚重。作為明代的藝術品,體量又這麼大,在民間流傳到現在非常少見,相當具有文物價值。」兩位專家甚至認為可以達到館藏級別。
值得一提的是,參與文物鑑定諮詢的專家,給出的僅僅是基於學識和經驗的口頭意見與建議,而不出具書面鑑定書。專家介紹,但凡出具鑑定書,和要收取鑑定費的,很可能是詐騙,提醒廣大市民收藏愛好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附: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推薦單位
上海市收藏協會
地點:上海豫園安仁街220號相爺府茶樓4樓
接待時間:每周一下午14:00到16:00(國定節假日除外)
鑑定門類:雜件、書畫、瓷器、錢幣、文房、玉器、銅器
聯繫電話:021-58777797
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
地點:上海市徐匯區嶽陽路48號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
接待時間:每周二下午13:30到15:30(國定節假日除外)
鑑定門類:陶瓷、錢幣、玉器
聯繫電話:021-64045311
上海朵雲軒集團有限公司
地點:延安西路593號1號樓
接待時間:每周三下午13:30到15:30(國定節假日除外)
鑑定門類:書畫、古籍、瓷器、錢幣、玉器、文房
聯繫電話:021-61229037
上海文物商店
地址:廣東路192號
接待時間:每周四下午13:30到15:30(國定假日不接待)
鑑定門類:書畫、瓷器、雜項、玉器
聯繫電話:021-63232144
上海市社會文物行業協會
地址:多倫路145號
接待時間:每周五下午13:30到15:30(國定假日不接待)
鑑定門類:書畫、陶瓷器、珠寶玉器、錢幣、古籍信札、雜項
聯繫電話:021- 56770818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