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小真育兒
今天的文章是給大家作為福利抽獎活動。文末有具體參與方式。希望你是這位活動幸運粉絲!
我家娃在1歲半之後就很「叛逆」。有時各種哭鬧,甚至穿好的漂亮衣服直接在地上坐著躺著,怎麼說都不聽!我也有過吼娃打了娃的情況。明明知道這樣做不對,事後後悔又心疼的不得了,大道理也懂,真的遇到事情時也有控制不住的時候。隨後我找來一些資料以及諮詢過有經驗的爸媽寶寶這個階段的情況是怎樣的?
一,物權意識明顯
兩歲多娃自我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很明確什麼是自己的東西,還不允許別人去碰。有次帶娃戶外踢足球,在玩期間走過來其他兩個小朋友,她大聲說道:「走開,我的球」。往往這個階段寶寶們的相處問題也就出現了,佔著自己的玩具不許別人玩。有些不清楚娃這種行為的話會被人說成家教問題,娃自私不懂分享。其實娃這種物權意識很明確,分出自己的和別人的。
二,好奇心強
「我做什麼,娃做什麼」,這階段的娃真的是大人的小跟班,對自己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有時不知道什麼是危險把自己摔倒受傷等。記得一次我娃自己把頭上的那種扎辮子的黑色小橡皮圈拿下來,看了看塞到鼻孔玩,後來聽娃哇的大哭起來,哭聲跟平時聲音不對。娃指著鼻子說疼。我一看原來是把皮繩搞進去了,最好那夾子取出,鼻子還是有出血。家長朋友們要提前把家裡一切安全隱患做好,避免娃出現一些不可控的後果。
三,不理解規則更不會遵守
雖然娃會說話,但是不會明白什麼是規則,更別提社會規則了。他們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發脾氣,不管在哪裡什麼時候,往往就是上一秒笑,下一秒哭。
1、語言簡短易懂
比如娃踩高在桌子上拿柜子上的東西,你要是說:「寶寶幹嘛呢,爬得太高會摔倒的,摔倒了很疼,那疼了你又會哭。不可以踩的,椅子是用來坐的……」吧拉吧拉說了一大推,娃可能只聽到了太高摔倒疼。
2、不說太多指令命令的話
娃有時常把「不要」,「我不」等詞語掛在嘴邊,因為有時家長可能用的命令性語言比較多,比如「快刷牙」,「睡覺」,「禁止你大喊大叫」等等。娃不明緣由反而會不斷試探你的底線,有時會故意耍賴皮,你們一個比一個倔的話,那娃崩潰情緒爆發就在一瞬間。
3、具體到原因
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說:「不要搶玩具」,「要懂禮貌」,「要分享」等,娃根本不會懂分享是什麼,禮貌又是什麼,拿回我的東西怎麼是搶呢?比如帶娃坐電梯你可以跟娃說:「寶寶進電梯要拉好媽媽的手,別亂跑哦,不然媽媽找不到你了」。這樣子他知道原來進出電梯要拉媽媽的手。
4、避免娃哭鬧時講道理
這點家長要注意哦,在娃哭鬧不止時你可以帶他去一個安靜的地方,等他平靜下來再跟娃說話,不要娃邊哭邊說更別講一大堆道理。這樣娃會哭得更厲害,你也會更生氣。給娃點耐心,讓他發洩一下情緒,畢竟有時說話表達還有限,不能很順利地表達出來自己的意思,著急的大哭起來而已。
本書內容包含了教娃如廁訓練,睡眠指導,在家育兒還是選擇專業機構,有效溝通等多方面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約翰•羅斯蒙德的《可怕的兩歲》,作者是著名的家庭心理學家,有著豐富的育兒經驗,不僅有些豐富的理論經驗也有些很重要的實踐經驗,因為作者親自帶大自己的孩子和孫子孫女。完全可以幫助我們這樣的新手爸媽給出育兒指導。
這本書可以很好的指導父母度過娃的「叛逆」階段。作者在書中也提到:「這個時期的寶寶不斷的嘗試和世界以及他人打交道,但是他們不懂什麼是社會規則。所以看起來讓人魯莽不任性,讓大人摸不著頭腦。」了解一點育兒知識或經驗,父母育兒少焦慮!
重點來了:【粉絲福利】關注+轉發此圖文,評論點讚最高的朋友,將於10月30日中午13:00送出正版紙質書籍《可怕的兩歲》一本。家裡有0~3歲寶寶的話不要錯過了。作者曾言:「想在孩子青少年時期對他進行有效的管教,關鍵是在孩子兩三歲時打好基礎。一分預防勝過十分治療。」
大家積極留言起來,說說你的育兒困擾等,評論點讚最高的粉絲中獎率更大。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