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原因是不願分離?分離焦慮:這鍋我不背

2020-09-22 喬治和媽咪

喬治上幼兒園已經第三周了,每天送他在校門口,都能看到孩子哭鬧不願意上學的情景,甚至有的孩子哭到需要家長「硬扛」進幼兒園。

每年9月開學季,都會有很多文章來談分離焦慮,但是隨著自己的孩子入園以及自己每天接送的切身體會,我發現,讓孩子哭鬧、不願意去學校的原因未必是不願分離,而是規則不清,說白了,就是在家裡,一家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生活狀態,到了幼兒園,變成要聽從老師的一些安排、玩具要輪流玩、喝水、吃飯、如廁都得有秩序等,孩子感覺一下子「失控」了。

最近跟一些孩子的媽媽也聊過,大概總結出一些緩解孩子抵抗情緒的方法:

01 時間觀念。

入園之後是需要每天早起的,鄰居經常提起自己孩子什麼都好,就是晚上不睡覺,每天十二點多才睡覺,第二天一覺醒來已經是中午了。這樣的話,上學早起就是很困難的事情,老母親抱怨:叫幾波都叫不起來,每天都是硬從被窩裡拉起來。

  • 早睡。

我家就我們一家三口,人員少,因此喬治小時候都是晚上七點睡覺,後來孩子大一些,睡覺會推遲,但是每個月推遲的時間基本上最多也就四五天,大體上還是保持早睡習慣的。

  • 將每天在幼兒園的時間轉抽象為具體。

喬治幼兒園第一周適應期,每天上半天,上周開始上全天,但是老師告訴我,每天下午飯之前,喬治就有哭鬧的現象,還會告訴老師,「我要找媽媽。」

於是放學路上閒聊的時候,我告訴喬治:「你每天在幼兒園要吃三頓飯,下午飯吃完之後,媽媽就會來接你。」

對於幼兒來講,時間是抽象概念,但是當他知道媽媽接他的時間就是吃完下午飯的時候,他心裡對「媽媽接」的這件事就有具體概念了。

02 規則意識。

對於學齡前兒童,規則意識是極其重要的一課,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在集體生活中的融入。

比如當老師發出指令讓把玩具收好的時候,規則感意識薄弱的孩子會拖拖拉拉放不下手裡的玩具,從而被老師反覆點名。

  • 物品用完歸位。

平時跟孩子在家的時候,玩完的東西放回原位,從小養成習慣。

今天有同事告訴我,她們家也有玩完玩具歸位的習慣,但是還是覺得家裡特別亂,問了一下她們是怎麼收納的,她回答,就是有一個大的玩具收納箱,用完了全部扔裡面就是了。

這樣是讓桌面或者地面看著整齊了,但是當一大箱玩具擺在孩子眼前的時候,對於還在發育中的幼兒大腦來講,其實這是一件複雜事物,他們很有可能會覺得不知所措。另外一點,當孩子想在那一堆玩具中找出自己想要的一個小件玩具時,很有可能需要全部倒出才能找到,家裡又亂成一團了。這個時候再談歸位,孩子不免會有畏難情緒。

對於喬治的玩具,我基本用塑料收納盒進行了具體的分類,排列整齊放在柜子裡,當他想要哪個的時候,取出收納盒,用完放進去,歸位。

  • 先來後到。

幼兒園的公共物品,誰先拿到誰先使用,後面要用的人需要排隊等待,不能插隊或者搶奪。

孩子之間的矛盾衝突,大多數來自於公共設施的搶奪,如果平時不引導孩子排隊和等待,到了公共場所,很容易發生衝突。

  • 自我服務。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難請老師幫忙,但是要有禮貌,得到幫助要說謝謝。

  • 對待錯誤。

自己做錯事要勇於承擔,及時道歉。當別人做錯事傷害到自己的時候,也有權利要求對方道歉,心態要寬容。

03 勇敢且精準的表達。

簡單講就是「我敢說和我可以說清楚。」

很多孩子在幼兒園沒吃飽或者想要上廁所不敢告訴老師,當家長發現這一現象之後,有的家長可能會去幼兒園找老師,拜託老師多問問孩子有沒有吃飽?要不要喝水?要不要上廁所等。

但是當三個老師要照顧一個班級二三十個孩子的時候,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這個時候,孩子的勇敢表達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在家可以進行一些情景模擬遊戲,家長扮演老師,孩子是學生,模仿幼兒園場景,吃飯、喝水、上廁所該如何請老師幫忙。

有個別託班年紀小一些的孩子會有表述不清的現象,比如不能區分疼和癢,這個就在於平時語言詞彙量的積累了,日常親子閱讀可以進入語言精準表達之類的書籍。

寫在最後:

對於哭鬧不願意上學的孩子,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多樣的,籠統的歸咎於其中的一項顯然不夠客觀,這就需要家長平時的細心觀察和老師的及時交流溝通,但是切記大道理或者指責。

相關焦點

  • 孩子不願上幼兒園,原因不是厭學,而是「分離焦慮」
    而事實上,孩子不願去幼兒園這件事在在兒童心理學中,有個專門的名詞來形容:那就是「分離焦慮」。什麼是「分離焦慮」學術上通常認為,「分離焦慮」的產生源於幼兒生活環境的變化,面對陌生的環境幼兒的安全感會受到極大的威脅,於是就產生了焦慮的情緒。
  • 「我不要上幼兒園!」孩子反覆分離焦慮怎麼辦?
    朋友的孩子今年三歲,每次經過家周圍的幼兒園時,孩子都十分羨慕地說自己也要去上幼兒園。9月份孩子入園了,看著孩子這麼盼著上幼兒園,朋友一點也不擔心所謂的分離焦慮。剛開始上幼兒園,確實很順利,孩子不哭不鬧高高興興地背著小書包出門。可是還沒到一周,孩子就跟媽媽說:「我明天不上幼兒園了。」果然,第二天早上怎麼叫都不願意起,哭著喊著就是不願去。
  • 孩子不願返校,家長校外徘徊,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這是一種分離焦慮,但是,並不是只有幼兒園的孩子與家長有分離焦慮,別忘了,還有一類家長也同樣有這種情況,那就是中學生、大學生的寄宿生。 大學生因為已經成年了,相對來說還好些,分離對家長來說,也能習慣和接受,對子女來說,可能還樂得自在。
  • 孩子上幼兒園了,分離焦慮怎麼辦?了解分離焦慮原因各個擊破
    還有不到一個月,九月開學季就來臨了,不少寶貝們要開啟快樂的幼兒園生活了,此時此刻寶媽寶爸一定比寶貝還緊張吧?分離焦慮怎麼辦?孩子在幼兒園吃得飽穿得暖嗎?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受到欺負……家長們的腦子裡一定盤旋著各種各樣的擔心,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都已經過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所以,我非常理解寶媽寶爸的心情。
  • 孩子上幼兒園了,分離焦慮怎麼辦?了解分離焦慮原因各個擊破
    分離焦慮怎麼辦?孩子在幼兒園吃得飽穿得暖嗎?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受到欺負……家長們的腦子裡一定盤旋著各種各樣的擔心,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都已經過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所以,我非常理解寶媽寶爸的心情。入園第一天,是幼兒園最壯觀的一天,新入園的小朋友哭得聲嘶力竭,有可能會尿褲子,也有的孩子膽子比較大,趁著老師不注意,從教室裡跑出來,總之,各種狀況百出,幾個老師都忙不過來。
  • 孩子上幼兒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很多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哭鬧,甚至會撒潑打滾。每年開學季的時候,都是幼兒園前最熱鬧的時候,有的人甚至戲謔的稱,幼兒園前「聽取哇聲一片」。為什麼孩子會這麼恐懼上幼兒園?父母需要做哪些事讓孩子不再害怕上幼兒園呢?其實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原因非常簡單,只是分離焦慮在作祟罷了。只要緩解了孩子的分離焦慮,在上幼兒園時就不必頭疼了。
  • 孩子不想上幼兒園,喜歡黏著家長不分開,可能是分離焦慮在作祟
    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你還記得你第一天上幼兒園是什麼樣子嗎?大多數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應該都是哭哭啼啼,百般不願意的。 甚至有的孩子還會摟著爸爸媽媽的脖子,一副死都不放手的架勢。
  • 幼兒園開學季,孩子害怕上幼兒園?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導讀:幼兒園開學季,孩子害怕上幼兒園?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分離焦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不願上幼兒園!如何幫寶貝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每個不願上幼兒園的寶貝,故事個個不同,我們居然給出了一對一的對策。不想上班的節後綜合症,讓大人都抓心撓肺,何況是孩子們,尤其是剛上幼兒園的寶貝,好容易才接受必須離開爸爸媽媽,去上學的事實,一個小長假,又打回原形!這註定是一場你退我進,我退你進的持久戰,媽媽們,都準備好了嗎?不想上學的寶貝,還真不見得個個相同,不信去聽聽他們的故事。照例,看完故事別離開,還有貼心對策奉上。
  •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4個方法,幫助幼兒緩解分離焦慮
    而兒子卻總回應:「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幼兒園的小朋友我都不認識!」「在幼兒園,我不能看動畫片,媽媽也不能跟我一起貼貼畫了,我不要去幼兒園!」作為幼師,我深刻地知道,孩子的「分離焦慮期」來了。這個時候,家長可能會給孩子講一大堆道理:「幼兒園多好呀,有滑梯,有很多玩具可以玩,老師教你很多知識。」「上幼兒園能交到好多好朋友,多有意思啊!」然而,大人不喜歡聽的大道理,孩子其實也不喜歡聽。尤其對於3歲的孩子來說,他甚至聽不懂你在說什麼,只會認為家長不理解「我」。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怎麼辦?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而即使非常外向的孩子剛開始不哭不鬧,過兩天也會不想去幼兒園。很多孩子在入園之後都會有半個月到一個月的適應期,有的孩子甚至好幾個月都適應不了幼兒園的生活,每天哭鬧。如何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呢?父母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應該有目的地培養孩子良好的自理能力和生活習慣,這樣到了幼兒園,孩子不僅能夠照料自己,還能幫助別人,還會得到老師的誇獎和讚譽。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問題用語言去溝通,學會找大人幫忙,雖然學會求助和合作很難,但這是步入集體生活非常關鍵的一步,提前有意識的訓練孩子是非常有益的。
  • 幼兒園開園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01 / 分離焦慮的表現孩子分離焦慮的表現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哭鬧、間斷性哭泣、沉默、不吃飯不喝水……有的小朋友可能會在幼兒園門口抱著媽媽大聲哭鬧,表示不願意上幼兒園;02/ 如何應對分離焦慮很多育兒書籍都會教大家如何去應對分離焦慮,今天想分享我一下自己的經驗,畢竟我小時候為了不想上幼兒園而哭滿半年,三十年後,我的孩子又因為不想上幼兒園而足足哭了三個月,天知道那段時間我是怎麼過來的
  • 孩子返校,在車裡呆一小時不願下車,開學後孩子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開學兩周了,對於幼升小的家長來說,可能還是沒適應過來,不習慣與孩子要分離天的生活節奏,會擔心與牽掛著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的家長甚至一天到晚會心神不寧,老想去看看孩子。這是一種分離焦慮,但是,並不是只有幼兒園的孩子與家長有分離焦慮,別忘了,還有一類家長也同樣有這種情況,那就是中學生、大學生的寄宿生。
  • 孩子上幼兒園,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馬上開學,又一批孩子要上幼兒園了。第一次離開家人,單獨和陌生人呆在陌生的環境裡,這對孩子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對媽媽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何應對第一次的分離焦慮?以前分享過澳洲心理學家Noris Ma 在怡禾上的一個諮詢,這個案例在這個時間對很多媽媽應該會有用,再分享給大家。
  • 「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分離焦慮的第一步,家長應該放開孩子
    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孩子去幼兒園,就意味著孩子從進園開始到下午放學有很長一段都沒辦法見到父母,這對一個從沒有離開父母的孩子來說,十分的煎熬。因為孩子長期在父母的陪伴下,對父母產生依賴心理。家長可以嘗試與孩子短暫的分離,例如:媽媽出門一會兒,告訴孩子十分鐘就能見到媽媽,在慢慢地讓孩子感受更長的分離時間,讓孩子適應這種感覺,知道媽媽只是暫時離開,還會回來。
  • 孩子馬上要上幼兒園了,分離焦慮怎麼破?
    我一下車,腳一碰到地面,就開始覺得陌生。隨之而來的是一點點新鮮感加滿滿的想家了。所以每次有媽媽說孩子為什麼害怕上學,不想去上學。我特別理解這個孩子的感覺。特別是在嬰幼兒階段,孩子們更容易出現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
  • 「媽媽我不想去上學!」—如何緩解孩子分離焦慮
    如今「分離焦慮」已成為了當下熱議的頭疼話題,如果父母處理不當,不僅會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還會加重父母的焦慮。增加老師的工作負擔不說,嚴重者還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心理困擾哦。 請耐心閱讀這篇文章,讓我帶你來快速了解「分離焦慮」+攻克「分離焦慮」難題,還你一片清淨!關於「分離焦慮」 首先,我們先弄明白孩子們如此恐於與親人短暫的分離究竟所為何故。
  • 孩子拒絕去幼兒園的原因原來是「分離焦慮」啊
    兒子9月份就開始了幼兒園生活,在上幼兒園之前每個父母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焦慮,例如孩子不能獨立上廁所,不能獨立午睡,不能獨立吃飯,會不會被別的孩子欺負,有沒有吃飽,有沒有餓著,有沒有想念爸爸媽媽,在陌生的環境中待那麼久會不會不適應......
  • 寶寶在幼兒園哭,不一定是因為分離焦慮
    孩子這樣的表現讓家長既無奈又焦慮,已經三歲了,到了這個年級也應該上幼兒園了。可是一聽到孩子在撕心裂肺的哭,家長就會心疼,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02,孩子上幼兒園為什麼會哭鬧要想減少孩子上幼兒園哭鬧事情的發生,就要知道是什麼原因讓孩子產生了這樣的不良情緒。概括起來,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 上幼兒園生死離別?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一起拯救孩子的開學季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上幼兒園生死離別?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一起拯救孩子的開學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看到孩子們該重新上幼兒園了,許多父母開始擔心孩子們能否順利進入幼兒園?如果您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怎麼辦?如果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怎麼辦想去嗎?接著是一系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