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決勝2020 看三位駐村扶貧幹部交出怎樣的「脫貧答卷」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中,一位位扶貧幹部投身於鄉村、投身於基層、投身於最困難地區,與廣大農民群眾並肩作戰,書寫初心與使命。新年伊始,三秦都市報記者對話3位駐村扶貧幹部,聽他們的所盼所思所想,他們的故事,正是決戰決勝2020全面小康的「脫貧答卷」。
-
旌陽區法院援彝駐村幫扶幹部工作周年記
旌陽區法院援彝駐村幫扶幹部工作周年記 2019年08月14日 19:41:02 來源:四川新聞網 他常言道:「村官就是挑夫,一頭挑著上級黨委政府的殷切囑託,一頭挑著廣大村民的深切期望,這擔子很重」。為此,他切實增強村兩委自治能力,建立健全駐村工作隊和村組幹部例會制度,建檔歸類管理村務資料,建議村兩委成員職責分工,使基層組織進一步得到規範,提升了工作效率。
-
唐山:玉田環保局駐村工作組為村民辦實事
玉田縣環保局駐村工作組:夜晚點亮路燈 農民笑逐顏開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孟凡俊、徐喆)「這下可好了,下夜班安全多了,感謝共產黨給我們村派來的好幹部,路燈雖小,但真解決大問題了!」一提起玉田縣環保局駐黃土橋村工作組幫村裡安裝路燈的事,村民們笑逐顏開。 駐村工作組組長李士平在與村民聊天中了解到,黃土橋村的路雖好走了,可村裡上路的車也多了,大小交通事故沒少出,大的車毀人亡,小的胳膊腿腳扭傷,問題主要是村裡這條路沒有路燈造成的。
-
「我的扶貧故事」希望村民過得更好更幸福|興義市滄江鄉新寨村駐村...
我今年48歲了,在2018年的秋天,也就是組織派我到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滄江鄉新寨村駐村扶貧的那一年8月,我的兒子才呱呱落地來到這個世界。46歲有了他,我算是「老來得子」。 只是他一生下來,我就已經到距興義70多公裡外的滄江鄉新寨村駐村扶貧來了。我來這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孩子還小,家中母親、嶽父、嶽母都七十多快八十的人了,我在山的這一邊,他們在山的那一邊。
-
諸暨鄉鎮幹部專職駐村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2007年4月起,諸暨市將鄉鎮幹部與具體的行政村結對,實行專職駐村制度,要求幹部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體恤民意,「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幹部」,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一批又一批幹部,走遍諸暨角角落落,工作在田間地頭,抓黨建、促發展、解民憂。十年如一日,專職駐村制度已深深紮根於基層。最近,本報記者蹲點諸暨,深切感受駐村幹部的探索和思考。
-
「藝術家駐村」激發出村民內生動力
這是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的煩惱。 「政府大量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往往村民參與性不強,政府『輸血』沒有達到『造血』的目標。」這是寧海縣委副書記李貴軍的煩惱。 「藝術家駐村」在寧海縣大佳何鎮葛家村的實施,解決了叢志強和李貴軍的煩惱,也探索出了一條藝術家以設計項目為載體激發村民內生動力、推動鄉村振興的全新道路。
-
李朝富:兩次駐村兩次駐村一種深情
43歲的李朝富是玉屏侗族自治縣委宣傳部的一名幹部。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玉屏選派機關優秀幹部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2017年,李朝富被派駐到朱家場鎮甘龍村任工作隊副隊長,成為玉屏第二批駐村幹部隊伍中的一員,任期兩年。 2019年6月,任期屆滿,李朝富卻主動向領導申請,到縣委宣傳部包保的安坪村繼續駐村。
-
腳下沾滿泥 心中裝群眾——— 一位交通駐村黨員幹部的幫扶日記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劉暢 通訊員 李國華 青島報導 「自2020年5月駐村以來,在每天和老百姓打交道的日子裡,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擔當。身為第一書記,不僅要身到農村,還要心到基層,心繫群眾,堅定不移走好群眾路線。
-
張寨村來了駐村扶貧工作隊 開封市環保局駐杞縣張寨村扶貧工作紀實
;村裡的小學生集體出了趟遠門——到開封市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回來後個個興奮地講述這次經歷;村裡的貧困老人都在端午節前收到了5公斤粽子,個個高興得合不攏嘴……自從開封市環保局駐村扶貧工作隊到來之後,杞縣沙沃鄉張寨村村民的高興事兒可謂是接二連三。
-
看過這張駐村手繪地圖嗎?很可愛!
向村民了解情況、宣傳政策這個1993年11月出生的四川姑娘,2016年從香港大學食品安全與毒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後,於2017年11月進入雲南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工作。本可以對著儀器在安靜的實驗室裡靜靜地度過每一天,但她主動申請參加駐村扶貧。
-
「駐村幫扶」開出「中藥配方」
「內服外敷」環境和觀念一起「清掃」最近,黃龍村村民楊洪全出門吃了一趟喜酒,回村後,他自豪地對駐村第一書記宋雲才說:「宋書記,別的村裡的大街,還不如我們村裡的巷巷乾淨……」楊洪全如此「傲嬌」,是有資本的。
-
【美麗鄉村築夢者】清水河縣城關鎮神池窯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女...
王永霞說:「我是一個黨員幹部,脫貧攻堅需要我。」2016年5月,她踏上了前往神池窯村之路。可王永霞願意去,神池窯村的群眾還不願意她來。剛到村裡,村民就議論開了:「嘿!你知道不?縣上派了個年輕的女娃子來當第一書記。全縣只有一個扶貧女書記,就安排到咱們村裡了。」「城頭女娃子吃不得苦、受不得累,來了能做啥?」「估計一個星期都待不了。」
-
駐村1300天:願做百姓貼心人
2017年5月19號,入駐二道灣鎮聯富村駐村扶貧。1990年,馮勳友從哈爾濱衛生學校,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回到家鄉富裕縣參加工30年來,從衛生防疫站到衛生監督所;從衛生監督所到衛生健康執法大隊,馮勳友在實踐中逐漸練就了過硬的技術本領。駐村後,他發揮自己的特長,經常為村民普及衛生健康常識,聯繫相關部門為駐村村民進行免費健康體檢。
-
碑林區駐藍田縣甘家坪村工作隊帶領村民「拔窮根」
而今天,用村民接地氣的話來說:「幸福在我們甘家坪村裡轉圈圈!」「3年前,我剛到村裡時,村委會辦公用房和村幸福院的屋頂因天氣寒冷常年漏水。1500人的大村連一個像樣的衛生室都沒有,公廁只有一間約10平米的簡易旱廁。」碑林區派駐到甘家坪村的第一書記張文華回想起當年村裡的條件艱苦,至今仍唏噓不已。更為重要的是,村裡沒有骨幹產業支撐,村民基本靠天吃飯。
-
村民群裡多了一名稅務幹部
「@稅務幹部小楊,我今天家裡有事,沒能去找你繳社保費,你最近還來嗎?」「@稅務幹部小楊,我最近賣了20頭羊給鎮上的一家企業,對方讓我去稅務局開發票,我想諮詢一下,需要準備什麼資料?」
-
「三輪五載」駐村扶貧幹部介紹國家打好脫貧攻堅戰的規劃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在脫貧攻堅收官之際,近日,泉州信息工程學院邀請泉州師範學院選派的駐村扶貧幹部鄭少君副研究員走進課堂,為學生講授形勢與政策課。
-
全國工商聯派駐幹部李洋:帶著問題去駐村
據村民介紹,以前從村裡到縣裡(直線距離67公裡)需要9個小時,到貴陽(直線距離102公裡)要一天的時間。李洋認為,雖然2015年織金縣通了高速公路,近年來鄉村通村路通組路的建設也極大提高了交通的便利性,但交通紅利的釋放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
我的駐村心路|務井村中「大姑爹」 脫貧路上「特種兵」
「大姑爹」喜歡走村竄寨,到村民家聊天拉家常。村民們大事小情也總來找他。在村委辦公室採訪他時,電話不斷,而村民更是一個接一個找他處理問題,採訪常常被打斷。村民何元文因獨子過世,精神抑鬱。他就到家裡和他說話安慰他。何元文因危房拆遷利益有損,譚劍既幫助解決讓他滿意,又保證了村人居環境改善無死角。
-
【扶貧工作】黑河中院駐村工作隊:核心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研究部署...
【扶貧工作】黑河中院駐村工作隊:核心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研究部署2020年下半年工作 2020-08-06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既要人駐 更要心駐丨安順市平壩區羊昌鄉...
我叫劉方春,原本是平壩區文聯的一名普通女幹部。如今,我卻有了一個光榮的稱呼:羊昌鄉稻香村駐村第一書記。從2020年1月至今,我每天忙得連軸轉,經歷了很多困難,但更多的是滿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初到稻香村時,我心中很是欣喜,心想,如此山美水美、基礎條件好的地方,我的駐村幫扶可以「省心」很多。然而,通過一個多月的走訪,從沒有過駐村工作經驗的我才發現: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部分特殊困難群眾的生活依然十分艱辛,孤寡老人、殘疾人、大病戶,依舊在貧困中掙扎,生活條件還是比較艱苦。第一個讓我牽掛的貧困戶是黃土橋組王曉華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