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即撕即貼的暖寶寶成了許多人的「禦寒神器」,尤其一些愛美的女孩子,多穿衣怕胖,簡直就要全靠它來抵禦這瑟瑟寒風了。然而,暖寶寶並不像它的名字那樣溫和,使用不當也會帶來意外傷害。近期邢臺市第五醫院燒傷整形科就收治了一個被「暖寶寶」低溫燙傷的女患者。
邢臺信都區小張,26歲,就是因天冷愛美穿衣怕胖,自行在藥店購買了暖寶寶貼在了腹部就去上班了,白天因工作忙長時間使用忘記揭下,晚上下班後感覺腹部隱隱作痛,這才發現腹部已經燙傷,並且在穿脫衣服時不慎將水泡弄破疼痛難忍,便急急忙忙來到第五醫院燒傷整形科尋求醫生幫助。醫生仔細為其查看創面消毒處理換藥,發現創面雖然不大,卻已經達到深三度燙傷。
據悉,「暖寶寶」的成分主要為鐵粉、水、活性炭、蛭石和鹽類。高純度鐵粉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使「暖寶寶」升高溫度,釋放熱量,而蛭石具有保溫的作用。
邢臺市第五醫院工會主席、燒傷科主任趙鵬提醒各位秋冬使用「暖寶寶」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能貪圖便宜購買使用「三無產品」,要選擇有品牌正規廠家的「暖寶寶」。
不能直接貼在皮膚上。「暖寶寶」發熱的最高溫度可達63攝氏度,可持續12至20小時均勻發熱,持續作用在同一部位的時間過長,就很有可能引起低溫燙傷。尤其是冬季,人在戶外對於溫度的感知變得遲鈍,熱量在皮膚累積後,低溫燙傷的機率會更大,因此一定要貼在內衣外側。
不適合與其他取暖工具一起使用。如果身上已經貼了「暖寶寶」,千萬不要再使用取暖器等設備,以免局部溫度過燙灼傷皮膚。
不能在睡覺時使用。睡覺時被子能起到保暖作用,使暖寶寶產生的熱量不能散發出去,對人體造成損害。而且人體在睡眠時感知能力下降,更容易被燙傷。
特殊人群慎用。糖尿病患者、孕婦、小孩、皮膚熱敏感度低者,請在使用時格外小心,因為上述人群的神經末梢感覺遲鈍,不適合用暖貼取暖。
此外,低溫燙傷往往組織損傷嚴重,創面深,癒合周期長,期間容易出現創周炎,建議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燕都融媒體記者 張會武 通訊員 田寧)